闽南第一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861
颗粒名称: 闽南第一洞
其他题名: 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
分类号: U459.4
页数: 4
页码: 831-834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盘陀岭隧道工程的修建过程。该工程是省市“七五”交通建设重点之一,由省公路局投资建设,市、县负责工程的前期工作和工程施工过程的协调、服务和监督。前期工作遇到困难,指挥部紧密依靠两县政府和所在地盘陀乡、火田乡党委、政府的配合,成功完成征地、拆迁和工地“三通一平”。工程于1988年10月开工,1990年12月完工,历时两年多。隧道全长1320米,高6.25米,宽9.35米。此项工程的完成改善了324线卡脖子地段,为该路段的安全、快捷、通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漳浦县 工程建设 隧道工程

内容

编者按:本文两位作者都是亲历此工程的领导人:王福祥以漳浦县交通局副局长任工程副指挥;陈桂味则是当时分管的副县长。这种可贵的“三亲资料”可供存史资治,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亲历者为《漳浦文史资料》写稿,存下丰富的史实资料。
  盘陀岭,地处梁山山脉中段,漳浦、云霄两县交界,汉代为闽越、南越交界,设蒲葵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官府关隘要口。解放后,岭上修建公路,与云霄衔接,沟通广东,为国道324线原399公里+200米—405公里+632米地段。“盘陀岭上几盘陀,半山云雾车难过”,这里坡陡弯急,上下山6公里,共有弯道64个,最小的急弯半径才23米,最大的纵坡达8.5%,遇上春夏雨季,山中云雾缭绕,汽车穿云破雾,行走于山巅深涧之间,再老练的司机也提心吊胆,谨慎爬涉。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从1984年至1987年,在岭上路段发生翻车、撞车事故年平均47起之多。驾驶员望岭兴叹,称之为云中天险鬼门关。
  这样的路段与当时汽车日流量5~6千辆的国道极不相称,已成了324线卡脖子地段。改善这一交通“瓶颈”的呼声日益强烈。自1985年起,引起各级交通部门的重视,省市县交通、公路部门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就盘陀岭路段改造问题,多次到实地勘察、调研,作工程可行性论证。1986年6月,交通部王展意副部长亲自到盘陀视察、调查,尔后交通部又派了3位高级工程师前来实地勘察,1986年初夏,省交通厅长亲率省公路局及有关处的领导现场办公,比较一致的方案是打隧道方案。返省城后,交通厅作出建设盘陀岭隧道的决定。1987年6月,隧道工程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测设,1988年9月1日,工程招标在福州揭晓,工程由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中标,同年10月,施工队伍——第十六工程局四处的工人、技术人员进场,拉开了隧道工程会战序幕。
  指挥部“特别能战斗”
  盘陀岭隧道工程是省市“七五”交通建设重点之一,由省公路局投资建设,市、县负责工程的前期工作和工程施工过程的协调、服务和监督。漳州市委、市政府,漳浦、云霄两县县委、县政府对工程十分重视,由市政府行文成立工程指挥部,由当时市委副书记李天森任总指挥,市交通局长高南胜、市公路局副局长林国英任副总指挥,漳浦县交通局副局长王福祥、云霄县交通局副局长周三桂任常务副指挥,还有市、县政府办公室、公安、土地、财政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作为指挥部领导成员。在李天森同志的领导下,指挥部按照“理顺、协调、监督、服务”职能,同志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程前期,指挥部头一件大事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征地、拆迁和工地“三通一平”,这又是每个工程的“难点”,也是隧道工程的难点,指挥部紧密依靠两县政府和所在地盘陀乡、火田乡党委、政府的配合,漳浦、云霄两县政府都指定一位副县长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当地乡党、政也都指定一名主干和几名干部专职做这项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党政第一把手亲自抓),所在地的村干部也很快地形成共识,他们顾全大局、讲风格、讲奉献,指挥部的同志和县、乡、村干部共同深入实地丈量土地,清点青苗;深入群众,开会动员,走家串户做政治思想工作,使大量的群众工作在短时间内解决。在此基础上,指挥部同志会同交通、公路、土地等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工程用地复测、放样会战,时值盛夏三伏,测量现场大部分是“坑垅”和陡坡,荆棘丛生,蚊虫猖獗。气温高,湿度大,既热又闷,尤其是十点以后晌午时刻,更是难熬,为避免蚊虫叮咬,工作人员大热天穿工作服,每天都有同志中暑,但大家还是咬住牙根坚持。遇到测点在坑沟峭壁上,负责测量的助理工程师林孔周同志腰绑绳索,悬挂在峭壁上测量,一丝不苟。更难能可贵的是总指挥李天森、副总指挥高南胜等领导同志,身先士卒,爬山越坑,跳洞涉溪,和同志们共同战斗,极大地鼓舞大家的斗志。原计划一个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实际仅用15天就办完成。该工程共征地270亩,迁移坟墓54座、通讯线路3.5公里,处理(迁、砍)果树、林木15.3万株。
  完成征地拆迁之后,“三通一平”的关键是通电,本来打算从漳浦火烧埔12万伏变电站引接专线,但线路长达28公里,需要投资60多万元,架设线路最快也要花一个多月,耗资大,时间长。为了节省资金,缩短工期,指挥部同志和县电力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多方勘察,电力工程师何重光废寝忘食,精心设计,提出从隧道附近的梁山二级电站架设线路到工地的“短、平、快”方案,可缩短线路24公里,节省资金50万元,这一方案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县领导专门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送电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漳浦电力公司技工仅用10天时间,将线路架设完成,提前通电,确保按期开工。
  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工程开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担负隧道施工任务的铁道部十六工程局四处指挥部雷光华副指挥长十分感激,他在开工典礼上说:“我们工程每前进一步,都倾注着地方党委政府和工程指挥部的全部心血。”铁十六局四处自1988年10月进场施工,就以铁道兵打硬仗、排万难的作风,投入紧张有序的施工。打隧道是铁道兵的在行活,但四处的同志大部分是北方人,南下福建搞工程施工,对这里的气候、环境、水土很不适应,在他们日常工作中,多了一层克服环境差异而带来的困难,高温、台风、暴雨,施工面的地质、泉眼、塌方等情况经常困扰着,指挥长坐卧不安。粗略统计,工程队自1988年10月进场施工至工程竣工,经历六次台风和暴雨的袭击,每次台风暴雨,都给工程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也是对指挥部指挥能力的检验。如1989年5月20日下午,第3号台风正面袭击漳浦,工地上风狂雨骤,山洪暴发,正在施工的第一涵洞便道被山洪冲毁,山体塌方600多立方米,岭上的公路也被冲毁,往来车辆受阻,顿时堵车长达20多公里,在这关键时刻,工程指挥部的正副指挥、市县公路局领导和县府领导,都陆续赶到现场,指挥抢修,与施工人员一同奋战三昼夜,才把冲毁路段修复。又如1989年6月3日,龙卷风袭击工地,800多平方米的工棚顷刻间被大风卷掉,施工人员的住宿和生活遇到困难,指挥部及时通过乡政府,动员当地群众腾出民房,安顿施工人员的住宿和生活。在工地上,哪里有困难,有险(灾)情,指挥部的人员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尽“理顺、协调、监督、服务”之职能,以苦为荣,默默奉献,赢得了省市领导和施工单位的称赞,称之为“特别能战斗”的工程指挥部。
  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
  担任工程施工任务的铁道部十六工程局四处干部职工,是一支从铁道兵集体转业改地方编制的施工队伍,他们虽不佩帽徽、领章、军衔,但铁道兵的本色没改变,打硬仗、不畏难、吃大苦、耐大劳的优良传统作风,依然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扬。
  盘陀岭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工程一开工,就遇到漳浦一端洞前区的挖掘面全是流塑状的粘土,推土机、铲车不顶用,运载泥土的卡车有27辆次陷入粘泥中而不能自拔,一辆推土机陷得只剩下驾驶室露出地面,用3台装载机联动才把它拖出来。洞前区这样的工作面,有90米长,共2.8万土方。在困难面前,四处指挥部分别召开党总支会、党员会,及部分职工大会,发挥支部、党员作用,走群众路线,让大家出谋献策。在这关键时刻,指挥长刘仁全一连接到家里发来的“母病重速归”、“母病危速归”、“母病故速归”三封电报,但为了工程排除险难,他没有尽为人子的孝心,强忍悲痛,一直坚持在岗位上,尽了指挥的责任。还有主管技术的工程师陈晓明,妻子分娩,也顾不上请假去照料。在指挥长的带动下,指挥部二十多位机关干部都下工地与工人们同住同吃同劳动,上下拧成一股绳,采用多种办法,终于完成洞前区粘土开挖任务,打响了工程第一炮,“铁道兵都是铁打的汉”的高大形象展现出来了,赢得了地方党政干部的钦佩。
  打洞挖掘施工,多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机械施工烟灰、尘土多,尽管洞内安置有3台1000千瓦的鼓风机,工人们戴着防尘面具也只能坚持工作两个小时,每个工班(6小时一工班)都有人晕倒。在这种施工环境中,四处指挥部领导以身作则,轮流跟班指挥施工。每台装载机配备4名司机轮班作业,谁晕倒,机械队长万安友同志就顶谁的班,做到人轮换机不停,日掘进长度计划不能少。有一次,洞内出现300多立方米的大塌方,四处指挥部立即组织以党团员干部为主体的抢险突击队,采用“管棚法”施工方案,制服塌方,排除险情,工程继续掘进。
  在隧道云霄端的施工中,机械队的双臂凿岩台车是机械施工的主力,只有副队长魏志荣能开这台车。正在施工紧张阶段,小魏家里发生火灾,5间房子全部被烧,父老妻小无处栖身,家里发来电报,催小魏速归处理,小魏心急如焚,巴不得插翅飞回,但眼下又是施工紧张阶段,开双臂凿岩台车非他莫属,只写封信安慰家里,自已坚持开车凿岩,直到完成云霄端打洞凿岩任务后,才登上归家路程。类似这样的事,在四处指挥部员工中,还有许多,正是这支顽强、过硬的战斗群体,才能承担这样的工程。南征北战的铁道兵队伍,其甜酸苦辣,是我们许多人不能理解和难以承受的。在这里,值得多写一笔的是,在这支打硬仗的队伍背后,有一群能理解、谅解、支持丈夫事业的家属们,尽管笔者与她们从未谋面,但从几多事实,从四处指挥部同志口中,足以透过这支队伍,看到千里之外的大本营的职工家属们,为了“前方”的丈夫安心施工所作出的奉献和付出的代价。尽管她们的丈夫已卸去军装,但她们仍然是可敬的“军嫂”。卡车司机张学民,是安徽籍的小伙子,在工地上也是一条打硬仗的汉子,在一次洞内塌方中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的父母兄弟妻子来队料理后事,头尾共住4天,第五天便启程北上回家。这期间,他们没有向组织提出过非份要求,只听到他们这样说:“我们的亲人为国家建设而牺牲,他死得光荣。”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张学民同志献身于盘陀岭隧道,他的事迹,他的名字,将长留在闽南人心中!
  “为了国家建设,我们情愿吃亏”
  盘陀岭公路隧道工程共征地270亩,要迁砍15万株果树、林木,涉及两县200多户农民的切身利益。按上级规定,公路建设征地、赔青等项的价格低于其它建设用地,被征用的乡村土地承包户必须为国家建设作一定奉献。这除对这些被征用户的宣传发动要做得深透外,还要涉及的农民兄弟通情达理,顾全大局。拿荔枝、龙眼果树来说,此果是闽南名优特产,此树称为摇钱树,时下一公斤鲜龙眼12~14元,一公斤鲜荔枝7~8元,一株盛果期的龙眼树,每年可采收50~75公斤龙眼,一株盛果期的荔枝树,每年可采收75~100公斤荔枝,砍掉果树,分明是断了果农的生计。但为了国家建设,农民兄弟没有讨价还价,“忍痛割爱”。隧道西端的云霄火田乡古楼村,需要动迁砍伐荔枝树200多棵、香蕉1000多株。村党支部书记林解放,带头砍掉自家年收入数万元的45棵荔枝树,村委主任林金海带领四兄弟带头砍掉自家一大片香蕉。在千部带动下,该村群众也没有二话,为建设让路,为建路砍掉摇钱树。漳浦盘陀乡和美村农民陈如德、陈如阳,在隧道东端洞前区一带栽种的香蕉1000多株,长势不错,眼看创收在即,遇到工程动工,他们态度明朗,带领家人,在期限内把香蕉全部砍掉。由于当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征地、赔青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任务。
  还有,在工程建设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抗灾抢险的时候,当地群众有求必应,像50年代支前一样,踊跃参加工程的排难抢险行列之中。洞前粘土开挖,施工遇到困难,需要人工突击抢挖,盘陀近百名农民,在乡领导带领下,自带工具到工地“支前”,和工人们并肩战斗。当台风暴雨把工棚全部刮倒,工人们住宿、吃饭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是当地农民让出自家房屋,提供食宿……有人曾问,这样做有没有感到吃亏点,农民们回答得好:为了国家建设,吃点亏大家情愿,值得。
  盘陀岭隧道和公路改线全长4.567公里,其中隧道长822.3米,洞里净高7米,宽9米,两端接线公路3.745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全工程挖填土石方46.9万立方米,建造公路涵洞20座,达584.6延米,防护工程砌石5686立方米,共计耗工51万工日,总投资2500多万元。工程从1988年10月动工,1991年8月1日竣工通车,历时2年10个月。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为隧道题写匾额,镌刻在洞口额顶大理石上,苍劲有力,使隧道显得气势非凡。
  一洞横贯盘陀岭,云中天险变通途。在盘陀岭隧道建成通车5周年之际,伫立隧道口,观南来北往的车辆穿梭过洞,目不暇接。杨老将军题写的“盘陀岭隧道”石刻镏金大字,在晨曦中闪烁光芒。追今抚昔,轰轰烈烈的工程建设场面,依然清晰,一幕幕印在脑际。笔者以工程参与者的身份,把工程建设者们的忘我拼搏,流血流汗,工程指挥者们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当地群众讲风格、讲奉献的情节,记录下来。囿于手拙笔钝,只从笔记和记忆中摘取以上片断,以此献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愿大家长久记得盘陀岭隧道建设的日日夜夜。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福祥
责任者
陈桂味
责任者
王福祥
相关人物
陈桂味
相关人物
王展意
相关人物
李天森
相关人物
林国英
相关人物
高南胜
相关人物
林孔周
相关人物
何重光
相关人物
雷光华
相关人物
陈晓明
相关人物
万安友
相关人物
魏志荣
相关人物
张学民
相关人物
林解放
相关人物
林金海
相关人物
陈如德
相关人物
陈如阳
相关人物
杨成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漳浦电力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