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的农民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831
颗粒名称: 漳浦的农民教育
分类号: G725
页数: 3
页码: 773-
摘要: 这段文本介绍了漳浦县农民业余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民国时期开始,农民们就利用晚间或其他空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或科学技术,称为农民业余教育,现在列为“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群众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农民业余教育,开办了民校、夜校等。在土地改革结束后,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民校普遍坚持常年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业余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参加学习的学员数量也不断增加。
关键词: 漳浦县 农民教育 教育

内容

农民由于白天参加劳动,利用晚间或其他空隙时间学点文化知识或科学技术,过去称为农民业余教育,今列为“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山城、车本、龙岭(今属石榴镇)及稍后的下楼(今属大南坂场)、溪南(今属绥安镇)等地,为配合革命斗争的形势要求,陆续组织农会、妇女会、儿童团,办起“识字班”、“草鞋班”、“唱歌班”,从中教农民识字,懂些革命道理,提高阶级觉悟,培养革命力量。
  民国廿二年(1933年)县政府也在各重要集镇的小学里附设民众夜校,教识字课本、常识、加减乘除算术。并改县立民众教育馆为中山民校。民国三十八年,将中山民校迁设于共产党活动较频繁的石榴长兴村(县委书记张太西的家乡),并在接近梁山革命根据地的杜浔镇办起第二所中山民校,以扫盲为手段,宣传三民主义,以抵制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那个时期,各种识字班、夜校、中山民校,为数寥寥,施教地域甚狭,而文盲甚多,据民国廿三年调查统计,全县文盲191319人,占总人口数206500人的92.5%。
  1939年,全县设立战时民校26所,推行农民识字教育,宣传抗日。后改为国民学校,即初级小学,附设成人班和妇女班。不久,成人班和妇女班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以民教民”的冬学、民校普通开办起来。1950年全县已办民校207班(含冬学64班转为民校)学员9927人,义务教师(没有领取报酬的)458人,1951年,县、区、乡成立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和县扫除文盲协会,加强业余教育的领导,是年,入冬学者达20242人,占全县总人口数263,300人的7.8%,开办常年民校98所345班,学员17843人。
  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民校普通坚持常年学习,学员有33,078人。是年10月,全县推行“祈建华速成识字法”,在城关区的霞潭村举办速成试点班,11月又在鹿溪炉尾村分三期培训976人为速成识字法的民师。
  1953年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速成识字法教学,县、区整顿充实扫除文盲领导机构,配上校长、教导主任、专职试点教师。确定城关区英山乡举办扫盲重点识字班为全县扫盲教学的示范。全县开办速成识字84班,学员4155人。是年12月,经考试符合扫盲标准的有3210人,其中能认读2000字以上的学员2100人。本年,县扫除文盲协会配专职秘书一人。
  1955年全县行政区划分为25片,各片由县派出一名驻片的扫盲干部。1956年继续组织学员入学,分为老人班、妇女班,采用包教保学、送学上门、学习小组等形式。全县民校学员发展到55330人,群众教师(民师)5352人,还在城关开办三期乡干部文化轮训班,有206人达到扫盲标准。
  1957年以扫盲为主的农民业余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开办业余高小班,初中班。
  1958年农村基层政权体制实行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每公社配一名工农业余教育干部,在当时一切都“大办”的形势下,出现了“千人教”、“万人学”大搞千字扫盲运动的局面。1959年建国十周年,县成立文化革命委员会,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亲自挂帅,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分别成立扫盲指挥部、所、组,还在管理区、生产大队各配备半脱产文教干部1人,上下推动,出现“风吹不倒,雨打不散”四季坚持办学的“铁民校”400多所。是年培训民校出身的各级千部6506人,会计、记工员1544,农业技术员701人。参加各种类型班学习的学员有84,783人,其中“文盲扫尾班”8010人;高小班72,910人;初中班3863人。参加扫盲班及各类业余学习的人数占全县青壮年数的90%
  1960年全县大力推广“注音识字法”,以公社为单位,集中文教干部、民师、学习辅导员1172人参加学习。组织群众62,864人入学,其中有13147人脱盲,荣获“红旗县”的称号,中共龙溪地委在我县召开现场会,选出我县代表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为依据,县组织人力编写课本,使学文化和学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经过整顿,是年开办民校227班,学员6052人;还组织1300个生产队以上的千部学习中共龙溪地委宣传部编写的政治课本。为生产队培训财务人员1247人,充实财务队伍。1963年起农民业余教育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以民校为阵地把当地好人好事编成材料,作为施教内容。
  1966年“5.16”起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民校几乎停办,就是办了也流于形式,“政治夜校”、“毛泽东思想讲用会”、“红专大学”等偏重政治学习的民校,取代了文化学习。1971年继续大讲“以阶级斗争为纲”,事事时时突出政治,办政治夜校1486班,学员71020人。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发出浦委(1974)09号文件通知,要求大力开展工农业余教育,成立“漳浦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专抓这项工作,举办各种类型文化学习班,有基层于部29班529人,民兵45班1196人,妇女59班1495人,青年79班11864人。1976年县在长桥公社省炉大队(今属官浔镇)试办半农半读速成识字班,总结经验,推广于全县。是年春夏期间,各社、队学习推广天津市小蕲庄政治夜校办学经验。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业余教育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下文通知健全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设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配备县、公社业余教育千部24人,恢复农民的扫盲工作。
  1982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农村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学科学学技术己成为一种新的趋向,乡镇农民业余教育也由单一学文化逐步向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除开办扫盲班外,业余小学、初中、农业技术班应运而生。
  1985年由省教育厅组织的成人教育互检团龙岩地区检查团来县检查办学情况,推动工作的进展,本年有扫盲班301班7773人;业余高小班38班949人,初中11班305人,农业技术班111班4277人(结业1102人)。
  1986年根据《福建省基本扫除文盲的要求和验收办法暂行规定》,组织乡、镇、场进行“无文盲村”的自查验收,县成立扫盲验收领导小组,于6月间对南浦、长桥、官浔等乡镇和长桥农场、中西林场进行验收。1987年在去年基本实现“无文盲县”的基本上,各乡镇前后办起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技术培训,参加长期班培训的1763人,短期班培训的9805人,参加定期讲座的7083人,参加其他形式学习的309人。26个行政村办起420个文化技术班,14007人参与学习,已办的文化技术班经县政府分两批验收,有20个乡、镇、场文化技术学校符合省规定的标准。湖西畲族乡文化技术学校于是年10月荣获省先进单位的称号,技术学校从实际出发设置学习科目,服务于改革开放、乡镇的经济建设,共开办建材、涂料配制、制茶、食用菌培植、经济作物和果树栽培管理、淡水养殖、刺绣、编织、节能电灯、镜艺、鞋类等科目。
  1989年,全县21个乡镇,12个农林茶盐场(284个行政村和494个作业区)全面开展成人教育。其中,21个乡镇均办有文化技术学校,276个行政村办文化技术教育。文化技术学校都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教室。湖西、赤湖、深土、杜浔、霞美、沙西、官浔等由乡镇集资新建校舍。
  1990年7月,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734,436人(其中15-40岁有330,345人),其中文盲数119758人,文盲率36.23%。面对现状,认真分析办学的有利条件,重视薄弱环节,狠抓扫盲,发动县、乡、村三级协同办学,下半年有4183人脱盲。
  1991年在组织入学的同时,进行民校经费改革,扭转过去单纯靠政府拨款办学的办法,每学期向学员收点学费,数额多少无定规,从实际出发确定应收款额,扫盲班、庭院班、包教保学,送学上门等新旧形式齐出现,促进坚持常年办学。1992年至1995年全县333个行政村(含居委会、作业区)已开展扫盲工作的有319个,办学面达96%。
  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后至1995年8月,全县有114,855人脱盲,文盲率从“四普”(1990年7月)时的36.26%下降至3.2%,创漳浦县历史上农民脱盲率最高的水平。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柯清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