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93
颗粒名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题名: 记王文径委员
分类号: K827
页数: 4
页码: 658-661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王文径在文学创作和文物考古方面的成就。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一些作品被选入权威的文学选集,并被选入漳州市文联的《七色花》一书中。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歌词,并参与了各种文艺活动。在文物考古方面,他在调查、考古发掘和鉴定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对于古陶瓷和明清墓葬的发掘研究尤为突出。他的研究认定了一些重要的文物,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关键词: 漳浦县 王文径 委员

内容

才跨入“不惑”之年,就在文学艺术、文物考古诸方面获得丰硕成果。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入选《福建文学四十年·小说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论著多篇刊载于国家级的考古刊物上。随着其作品相继问世,考古研究成果的发表,了解他的,支持他的人愈来愈多了。几多文学青年,自我追求成才者拜他为师,几多专家学者登门造访,交为朋友,几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都聘请吸收他为会员。——王文径这一名字,自上而下由远及近,远远近近,不胫而走。
  (一)
  王文径,1952年12月21日生于惠安县洛阳镇杏田过溪村一户中医和农民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颇有名气的中医,母亲是个地道吃苦耐劳的惠安农妇,文径排行第四,大哥王文铮,高级畜牧师(现大南坂农场副场长)。
  1965年夏,文径在家乡的杏山小学毕业,辞别故乡,来到漳浦县梁山下的大南坂农场,投靠在农场当技术干部的大哥文铮。当时的大南坂农场,辖大南坂、万安、石古三个分场,其生产规模、农业科技人员配备、设施、干部职工来源的广阔,是全省有数的大农场。王文径就读于大南坂中等技术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给这个自幼就酷爱美术、书画,憧憬未来成为一名画家的纯真心灵,又描绘出一幅美丽蓝图。然而劳动建校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紧接而来的“文革”风暴打破了他的美梦。停课辍学的王文径,时年才14岁,从此走向生活,先后当过打石匠、油漆工、机修工、拖拉机手、临时美工、农工、赤脚医生、场文化站收发员,共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尽管生活艰辛,道路坎坷,但王文径始终执着刻意地去追求、发展自己的文学美术爱好,从生活中锤炼顽强的毅力,去思考求索人生的真谛。较丰富的阅历,较深刻的社会实践,为其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名人说过,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王文径确实是投身于这所大学。1976年以美术(绘画)方面的才能,被调到农场文化站工作,尔后,经常被县政府及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单位借用当美工,被省农业厅借用到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福建馆当美工。在这期间又因文学创作初露头角,被省作家协会推荐到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文学创作培训班进修。返回后,在农场中学代课一年,担任初二年级语文教师。1983年被县文化馆借用,负责文学和文物方面的工作。85年转为国家干部,1991年县博物馆成立,王文径被任命为馆长。
  建县1300多年历史的海滨邹鲁文明古县,给有丰富社会生活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王文径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考古研究的环境条件。在文学创作方面,自1981年偶然涉足文学,写出了处女作《寒夜里的呼唤》,不久便发表在《福建文学》上,自此相继在《福建文学》、《厦门文学》、《文学青年》、《榕花》等刊物上发表了《五年祭》、《曜变》、《窗外,月光下的木屋》、《过客》、《旋涡》、《夜路》、《炊事员张老头》、《将军和理发师》等短篇小说,还有《杏花村记事》、《满溪啊满溪》、《路,在脚下延伸》、《小楼斜月里》、《秘色瓮》、《第四十二个学员》、《第五十五张牌》、《夜的舞蹈》、《玉带井》、《第五十四条家规》、《不可逾越的层墙》、《啊,大榕树》等短篇小说分别发表在《芝山》、《水仙花》等文艺期刊上。其中《曜变》入选《福建文学四十年·短篇小说卷》(《福建文学四十年·短篇小说卷》选编福建省自1950~1989年40名作家在全国发表的40余篇作品),同时被选入漳州市文联《七色花》一书中。王文径的短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结构奇巧,多采用散文化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了多彩的社会生活。
  除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歌词。由王文径作词、漳浦一中音乐教师庄宝泉谱曲的《我爱农场》、《榕颂》、《幸福的摇篮》、《开拓者之歌》等二十多首歌曲刊登在《宝泉之声》,并在漳浦举办的各种晚会、歌咏大会及纪念节日的文娱活动中选用演唱。王文径以各种文艺形式表达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深度,对事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热情讴歌漳浦人民,讴歌漳浦历代贤达、伟人,讴歌漳浦的光明的未来。
  此外,在书法、篆刻、美术方面,王文径也蕴含着较深厚的功底,自1980年以来,在《光明日报》、《福建青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二十几章篆刻,参加县以上书法展览儿十次。
  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不到十年,在文物调查、考古发掘、鉴定等方面就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尤其是对于古陶瓷的调查研究,对明清墓葬的发掘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调查、发现了以国内仅见的釉下贴木叶和釉下彩为特征的赤土宋元窑址;根据有关资料,在九龙江上游的深山里,找到文物界寻找了半个世纪的“漳窑”遗址;对明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出土世界上最早的十五档六菱形珠木算盘的研究认定;对同墓出土的“时大彬制”紫砂壶的研究宣传,使之从原省鉴定组认定的二级文物升格为一级文物,直至作为文物精萃,入选1990年亚运会期间举办的北京《中国文物精华特展》;对于蓝国威墓出土的紫砂壶的研究,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我国著名的文物学家宋伯胤为此在台湾发表文章指出:“王文径对于紫砂壶考古的重大贡献,应该大写一笔。”此外,对于沿海古城堡的调查,特别是目前福建绝对年代最早的二座土楼的发现,为方兴未艾的土楼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对漳浦威惠庙的试掘和年代的认定,解决了争论多年的陈元光祖庙的问题。对于晋、南北朝陶器的发现,填补了闽南地区这一年代的实物空白。
  王文径近年来已撰写文物考古论文十余篇,其中《明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蒲阳北宋墓葬》、《漳浦明清的青花瓷》、《清蓝国威墓和陈鸣远紫砂壶》、《苏溪五代墓葬》、《漳浦赤土宋元窑址》等分别刊载于《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院刊》、《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刊物)和《福建文博》、《南方文物》等专业刊物上。其中《漳浦宋元窑址》、《东溪窑与漳瓷》、《威惠庙的调查和试掘》、《赤土窑的装饰艺术》、《从轧内兵营看清代漳人入台》等论文参加国际、全国的学术讨论会,并分别入选于讨论会的论文集上。最近他应约撰写的研究闽南紫砂茶具渊源的论文《明朝归去路倒连》也将发表。王文径用自己的勤奋,为漳浦及至闽南以及福建填补文物考古方面的几处空白,赢得了声誉,被吸收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钱币研究会会员、漳州市历史学会会员、漳州市书法协会会员、漳州市名城研究会会员等,并被选为漳州市文学协会常务理事、漳浦县文学协会主席。
  王文径不畏艰难,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而且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未曾涉足,无人问津的偏僻领域里闯出路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率先进行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尔后,文学新人纷纷出现,他就迅速“转轨”,走向文物考古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85年他从古陶瓷研究入手,一方面对全县的文物点和古代窑址进行全面普查,深入乡村,了解民众,请教识者,经常是翻山涉水,从无路处找路,免不了饥渴寒饿、风吹日晒雨淋之苦,足迹遍及县境山山水水(后期已跨出县境,漳州九县一区都留有他的考古足迹)。对一些认为有研究价值的或有疑惑不解的文物点,他从不轻易放过,不怕所处深远,不怨爬涉劳累,反复深入六七次之多,直至明确方才罢休。另一方面,把工作实践中的收获与书本相印证,书本是前人研究成果的结晶,他自学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而实践的收获更宝贵。文径书多,他的“家档”大半是书。他读书也是够玩命的,时间长,速度快,经常是通宵达旦,边读边记边写,其旺盛的求知欲是许多人所不能及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古陶瓷研究鉴定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始对全县乃至闽南地区古陶瓷的全面综合考察调查,拍照并绘制文物考古线图。对原已知的文物点的重新调查,获得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评价。如对漳浦竹树、罗苑井、南山、英山等古窑址的反复调查论证,及时写出论文公诸于学术界,提高了文物的档次。
  几年来,漳浦的文物点从几处增加到目前的四百余处,馆藏文物从几十件增加到一千余件,数量、质量均遥居全市各县之首,这一切,是漳浦古老历史的必然,但也与王文径的智慧和勤奋分不开。
  王文径知识面广,对历史、美术、书法、文学,甚至木工、石工等都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勤学好问,手脚灵活勤快。这些,为其开展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条件,能够较快地掌握文物的鉴定、制图、拍摄、发掘、清理、修复、拓片、陈列等技术工作和论文的撰写。同时,还负责过赵家城博物馆、漳浦历史文物展览馆、文物普查成果展览馆等十多个文物展览馆室的设计或施工,从脚本到计划,从美术设计到文物陈列,甚至部分馆室的安装管理和讲解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赢得了各界好评。
  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如这几年,在对卢维祯墓、陈梧墓、刘大成墓、苏溪五代墓、甘林明墓、后埔清墓和明墓、后山明清花瓷墓等被盗掘的古墓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从挖掘、起棺、启棺、清理古尸、文物等一系列技术性工作,均参与现场指挥或亲自动手,并对出土文物资料及时进行绘图、拍摄、拓片、修复、描述直至形成报告,按考古发掘程序,使资料、档案完整地保留下来。近几年来所出土的300多件文物得到必要的修复和研究,其中卢维祯墓等四座古墓的报告已获发表,对一些已被盗掘破坏严重但有参考研究价值的墓葬和文物,如五代墓、赤水宋墓、计委工地铜钱等,及时地进行补救性的调查整理、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报告,既保证了考古材料的完整,又增长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对盗掘、走私的文物进行调查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准确的文物等级依据,有力地打击文物犯罪活动。举办打击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展览多期,以例释法,起到了宣传教育群众的良好效果。
  (二)
  生活中的王文径,是个十分普通的人。其衣着相貌,其口音言行,每每被漳浦民众误认为是“打石仔”(惠安石工)。且下乡工作,时常是单枪匹马,有路坐车,无路步辇,若有“收获”,则是背回大半“鱼鳞袋”(装化肥的塑编袋)破陶片、破碗片之类。这般形状,往往被路人误会取笑,讨不到水喝,不肯给予乘车,甚至被讥为疯子。对此遭遇,王文径都一笑置之,不计较,不动怒,体谅他们不知为不知,无知为无知。文径崇尚简朴,为人诚实随和,脚手勤快,乐于助人,是一个不知疲倦的硬汉子。这些年来,尽管本职工作担子很重,手头有许多考古文物科研课题要做,行政职务上又是博物馆长,但经常又义务或半义务地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之请,代为设计布置会场、会议室,规划图表、宣传栏目等。一有同事朋友请求书写门联,刻印章,文学青年上门请教创作问题之类,均一一应诺,如期完成,其工作快速敏捷,效率之高,是目睹者共所佩服的。王文径那清瘦的面庞,单薄的身躯,使那1.75的个子显得格外高大修长,深邃的眼睛,使人们透过这心灵的窗户,看到他那时时思索的内心世界;小跑式快节奏的脚步,正是他热爱生活,追求时光的可贵之处;简朴的衣着,不加修饰的仪容,且不善言辞,正是他率真求实无半点造作的外部表现。这些,就是王文径形象的素描。
  王文径在文学艺术、文物考古方面,成就已很多,贡献已很大,然而就其本身来说,这仅仅是一个起点。王文径还年轻,来日方长,事业与学术和文学艺术的成就还在后头,祝愿他勇往直前,不懈地攀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文径如是说。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王文径
相关人物
王文铮
相关人物
卢维祯
相关人物
时大彬
相关人物
蓝国威
相关人物
宋伯胤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陈鸣远
相关人物
刘大成
相关人物
甘林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