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卅三载,一腔赤子报国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91
颗粒名称: 无影灯下卅三载,一腔赤子报国情
其他题名: 记杨南泰委员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652-65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杨南泰是一位白求恩式的大夫,在漳浦县医院外科工作三十三年,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泛赞誉。他治愈了许多病人,并在无影灯下进行了许多高难度的手术。杨南泰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后随父母回到中国。他自幼立志学医,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并分配到漳浦县医院外科工作。杨南泰热爱本职工作,乐意在一个岗位上干到底,同时得到单位和民众的重视和信赖。他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关键词: 漳浦县 杨南泰 委员

内容

杨南泰这一名字,在漳浦民众中知名度是很高的,不敢说家喻户晓,但知其名,见其人,识其医术医德者,却是遍布漳浦城乡各个角落,社会各个阶层。凡亲身接受其治疗的人,无不为其精湛的技术,锋利的手术刀所佩服,无不为他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感动。“去找杨南泰”——这几乎是需做手术的病家欲入县医院的代用语,一讲要去“找杨南泰”,人们自然而然地明白理会是那么一回事。三十多年来,被杨医师治愈康复的许许多多人,他们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不同的表达方法,去倾吐表示他们对杨医师的谢忱。一位车祸受伤的联合国官员,出院后又专程来漳浦县医院,向杨医师再次道谢,盛赞他医术精良,医德高尚。一位被治愈出院的农村老大娘,带领全家老小,到杨医师住所,请杨医师和她全家一起合影以作纪念。另一位农民兄弟,带着出院后的孩子前来杨家,一定要杨医师收认这孩子为干儿子。一位从死亡线上被抢救过来的打石工人,称道杨医师给他第二次生命,说杨医师是活着的白求恩……
  是的,杨南泰同志作为白求恩式的大夫,当之无愧。他三十三年如一日,在手术台前,无影灯下,为了每一条生命的复活,为了每个伤病患者的解脱,而默默奉献毕生的智慧和才华。在无影灯下战斗,在无影灯下开拓,在无影灯下成长成名。没有光芒的无影灯,透视出他一颗光芒四射的炽热赤子之心。近些年,他从外科医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88年),提拔为副院长(1984年),职级与职务变了,工作更忙了,但他手中那锐利的手术刀没有丢,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变,他仍然是当年的杨南泰、杨医师,仍然是县医院外科的一把最锋利的主刀,一个好领班,一位好师长。
  杨南泰,1936年出生于千岛群岛的印度尼西亚。父亲杨居君,年少时远涉重洋,到雅加达谋生,娶妻钟氏,夫妻在香港、印尼开设中药房,以经营中药为主要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外局势动荡,生意惨淡,1944年,杨居君携带家眷返回大陆故里——佛昙镇大嵩岛,杨南泰年八岁。1951年父母重返海外,留下南泰与在家里的异母兄弟一起生活,在幽静纯朴的海岛渔村,在大海的环抱中渡过了少年时期,念完了小学全部课程,1949年考进纯美中学(在佛昙镇),南泰学习刻苦,第一学期总分全校第二名。1951年转学漳浦一中,1952年提前毕业,并保送漳州二中就读高中,1955年高中毕业,报考医学院。由于自幼受父母职业的熏陶,同时也曾目睹海岛渔村缺医少药,邻居有许多病人因没能得到及时治疗而被延误,甚至断送了生命。“长大要当个医生,解脱人之病痛”,少年的杨南泰就立下了这一志向。1955年夏,南泰被录取于福建医学院,就读于医疗系,步入高等学府学医,如愿以偿,心情舒畅,学习更加用功,更加刻苦,钻研精神突出,各科学业优秀,备受老师称赞。经五年刻苦钻研和实践,1960年7月毕业,即分配到漳浦县医院外科工作。从此与手术刀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过三十三个春秋。未来的岁月,看来也必定是“宝刀不老”——手术刀、无影灯将永远伴随着他去为人民奉献出毕生精力!
  俗语说“叶茂根深”。一个医务工作者,在一单位,一个岗位上干到底、干一辈子,是难能可贵的。这,一方面是对事业要有所建树,有所拔尖,单位重视,“揪住不放”。另一方面,是本人热心本职,热爱本行,乐意在一个岗位上干到底。再一方面是民众信赖,口碑好,呼声高,“德高望重”,被民意留住了。笔者细读几个时期有关杨南泰先进事迹的报导和资料,并和几位与杨医师一块工作的同事座谈了解,认为上述这三个方面,杨医师都兼而有之,总感觉杨医师那高大的形象时时萦绕于脑际。
  “我出生在海外,是共产党把我教育培养成一个人民的医生。人民给我知识,我把知识还给人民。”赤子心声,纯朴无华,道出了杨南泰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巨大的精神支柱推动着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决心与恒心。从已逝的往事,拾其一二赘述,以佐证杨医师心迹。往事之一是:1961年,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艰苦困苦的物质条件,对每位公职人员,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就在这特殊的年代,南泰同志却主动地向党组织呈上他的入党申请书,倾诉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心声,表达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党组织却以有“海外关系”为由,入党的事就这样被搁置下来。然而,南泰同志不抱怨,不灰心,更加认真地工作,创造条件,继续争取(事隔二十年,198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济困难时期一挨就是三、四年,对于月薪仅五十多元的公职人员,怎能敌得过十几、二十元一斤猪肉的诱惑?有条件申请出国的,谁不动心?杨医师的海外亲友,也多次来信来人催促其申请出国定居。此时的杨南泰医师,虽有动心,但并不那样热切,对养育他成长的这方热土,毕竟是情深意重,坚信困难是暂时的,贫穷是会改变的。“只要是人才,在这里更大有作为”,“人民给我知识,我要把知识还给人民。”铿锵的誓言化为行动的力量,杨医师毅然地留了下来,更加执着地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往事之二是,在十年动乱的岁月,杨医师依然是如饥似渴地钻研技术业务、医学理论,虽也觉察这种“行动”与政治气候相违背,为掩人耳目,自作聪明地用时髦的红书皮套装业务书,一有空隙时间就忘我地翻阅。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疑难病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公开场合查阅又碍于耳目,灵机一动,就将书带到厕所去看,不料被工作队某队员发现,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向上汇报,不久,杨医师被列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挨了批判。“钻研技术学本领为人民服务这有什么错?”挨了批判的杨医师,确实想不通,冷静下来,想到许多好干部、好领导不也是遭到更严重更残酷的批斗?反复思考,心底也就坦然了。静思之馀,又拨亮了床前的灯光,开启那备好的红皮书,苦读起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贯穿杨南泰33年医务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这也是他在技术上脱颖而出成才拔尖的主要内因。就是今天的杨院长,工作更忙了,也从不脱离临床工作,从不脱离手术台,从不放弃业务理论学习。他常说,“医学科技在不断发展,不学不钻就要落伍。”杨医师对待每一病例,亲自询问病史,查阅各种检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然后进行手术操作,33年经手治愈已过万人。丰富的工作实践,加上孜孜不倦的理论探索,从国内外诸多医学刊物、从多次的国内、省内学术交流中,吸收“营养”,博采众长,使自身的技术有所突破,有所升级。已展开并能熟练掌握的主要手术有:胃口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左右半结肠切除术、直肠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除术,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术,R0UX-y胰空肠吻合术,肝破裂修补术,左肝部分切除术,巨脾切除术,加腹膜后固定术,脾修补术,同体脾移植术,肺修补术,胸膜粘连剥脱术,食管切除术,肾脏瘤切除术,肾窦切开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前列腺摘除术,阴茎癌全切除术,淋巴清除术,甲状腺手术,乳腺癌根治术,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全子宫切除术,腹膜外剖腹手术。在上级医院的指导协助下,已开展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开颅术并获得成功。总之,杨医师及由其主持的县医院外科,在人体手术的部位与领域,正向高度与深度方向迅速发展,且手术的成功率是很高的一一这也正是杨南泰知名度高的主要原因。
  出了名的杨医师,当了“官”的杨医师,不摆架子,不离刀子。在病房工作的他,在手术台操劳的他,在与医生、护士分析病例的他,依然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那样谦逊温良,那样一丝不苟。待病人,他奉行的是革命人道主义,病员有轻重缓急之分,从无亲疏贵贱之别。上班有八小时内外区分,救人从无以下班或夜寐托辞,救人似救火,手术台似战场。只要是手术救人,杨医师算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轮休日主动取消;不知有多少回在睡梦中被唤醒。有一天半夜时分,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一位危急病人需要马上开刀手术,杨医师的爱人因起得匆忙,下楼不小心摔了一跤,扭伤了脚,杨医师扶起爱人,顾不上看她的脚伤如何,就跟着来人一径奔向手术室,待手术结束回到家里,已是天明时分,才去料理爱人的脚伤。了解杨医师脾气的她,也嗔怪他心眼里只有病人,就是没有自己。爱人的责怪,并非扭伤之故,也并非不了解不支持丈夫的事业,而是心疼他过度操劳。她最了解,丈夫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5~6个小时,为了及时抢救病员,曾一天连做五台手术,汗水浸透白大卦……但杨医师每每面对手术成功后的病员,和始露笑容的病员家属,似乎也忘却了劳累,会意地笑了。
  手术台前的白衣使者与病魔、死神展开的殊死抗争的场面,是他人所不能体会的,每一台手术,对于医师他们来说,都是智慧、毅力、胆略的较量与检验。有这一例,是发生在七十年代初,有位打石工人被石头砸伤,进院时已是出血性休克,性命垂危。经检验,血色素只有三克。手术前的诊断是肝破裂,引起内出血。进行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后,立即为伤员施行手术,当切开腹腔后,发现左肝叶外侧粉碎,有部分肝游离及肝顶部有四处裂伤,情况比诊断的严重得多,要修补必须打开胸腔。其时杨医师及其同事们很少做过开胸手术。杨医师当机立断,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手术,进行部分肝切除和肝修补,手术后精心护理一个月,使这位打石工人康复出院。还有一例,发生在1986年4月间,一位上门求诊的重病号,陈述两年前,到某医院诊治,以肾癌晚期被判“死刑”,两年来,痛苦中又未见死神降临,抱着求生的一线希望,请杨医师确诊。杨医师和同事们,通过各种有效的检查,详细会诊分析,断定是患左肾错构瘤伴血尿症,否认了“肾癌”的诊断,做出了争取手术切除肿瘤的决定意见。手术前,杨医师又做了详尽的安排和必要的准备。手术开来,“肾癌”患者体内一块重三公斤的肿瘤被切除,一位被错判“死刑”的病人获得新生。还有一位真患肝癌的老人,已80岁高龄,求治时,已经B超CT确诊肝癌,肝块有8~9公分大,是属不可挽救之列。家属孝心独到,要求杨医师想办法尽力延长老人的生命时间。民众的信任、理解,给杨医师以鞭策和推动,于是他勇敢地接受患者家属的恳求,精心地设计几种治疗方案,并选择采用大量干扰灵配合中药施治,经一个疗程,效果良好,再经一疗程,肿块消失,饮食恢复,能下床行走,老人起死回生,举家欢欣相庆,这是新近发生的事。再有一例,是某年的一天上午,一位患有糖尿病并发背部大面积疮痈的农村老大娘入院求治,这是一种多脓头脓肿,背部大部分肌肉腐败,脓水腐肉恶臭得很,一接近就使人恶心难受。为了老大娘早日解除痛苦,杨医师主动地接收下来,并细心给予清理治疗,经50天的住院料理,使这位老大娘全面康复,万分高兴地返回家乡,逢人就夸杨医师是大好人。例举之四是千方百计为产妇排忧解难,解危减痛的事迹。有人说,分娩中的产妇,是挣扎在死亡线上。至于难产,尤甚于此。常规的剖腹产术,产妇的痛苦仍然巨大,能不能不打开腹腔取出婴儿,以减轻痛苦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为了产妇,为了母亲,杨医师翻阅了大量资料,虚心向专家请教,反复设计腹膜外剖产术的方案,自1985年第一例腹膜外剖产术获得成功以来,至今已能经常开展这种手术,昔日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产孕妇,今天有了福音——杨医师和他的同事们,全是她们的保护神。
  手术刀的责任是重大的,手术刀的“权利”也是巨大的。在救死扶伤抢救生命时,杨医师手术的刀充满人道主义的热情:而在施行男女节育手术时,杨医师手下的刀,却是绝对无“情”的。时下有人兴金钱万能,“红包”开路,以谋个人目的。有一次,杨医师正准备给一位节育对象施行结扎手术,在旁一位熟人偷偷地塞给他一个“红包”,并附上“请刀下留情”的字条,杨医师当场拒绝,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同志。“共产党员决不能拿原则作交易。”杨医师这样想,也这样做,类似这样的“红包”,杨医师遇上不少,就是一个也不要!
  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杨医师就凭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病者与家属的高度评价和信赖,逢年过节,登门致谢者络绎不绝,农民兄弟姐妹送上水果蔬菜、土特产什么的,职工同志们送上烟酒茶叶什么的,杨医师都婉言谢绝,个别盛情难却者,特别是乡下来的农民弟兄姐妹,杨医师难以辞谢,只好象征性地收一点“意思”,而按照民间惯例给予回赠若干日常用品。此时此刻,杨医师与他(她)们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真切纯厚的情感交流,是人世间纯真的东西,民众这样做,至情至理,杨医师这样做,遵规守纪,双方都会理解。
  作为副主任医师、副院长的杨南泰,除了注重自身医术医德的不断提高以外,还十分注意培养医学后备力量,他兼任漳州卫校漳浦分校护士班、漳州市老区医士班、护士班的教学工作,在施教中能根据学员的实际,结合亲自工作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备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1980~1981两届护士班全省统考成绩获得全省第一、第二名。杨医师还认真指导前来医院见习的实习生和进修学员,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授交流技术。在他的积极倡议下,医院重视智力投资,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请专家到医院讲课和指导临床工作,先后派员到北京、广东等省市参加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会。组织本院有经验的医师举办学术讲座,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工作之馀,杨医师还撰写论文,在医学界交流,1984年撰写《空气吸肠治疗幼儿急性肠套迭》,被《福建医学杂志》采用刊出,1988年撰写《腹部闭合性损伤53例临床分析》,在省第四届外科学术会上交流,并获县科技论文二等奖,1991年撰写《GF-I1型吻合器在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和《农村开展儿麻后遗症康复体会》两篇论文,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南泰同志在专业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漳浦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连续多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福建侨乡报》、《闽南日报》、省电台都报导过他的先进事迹。1980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8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提拔为副院长,198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职称,1989年评定为县级拔尖技术干部。他还兼任中华医学会漳州分会理事、漳州市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漳州市医学伦理学会理事、漳浦县卫生协会副主席、县卫生技术人员初级职务评委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是政协漳浦县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常务委员。
  杨医师为忠实执行“人民给我知识,我把知识奉献给人民”的诺言,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杨南泰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