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民富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89
颗粒名称: 为了大地丰收,为了农民富庶
其他题名: 记园中铭委员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646-650
摘要: 本文介绍了阮仲铭是漳浦县的一位高级农艺师,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然而,他选择了农学作为自己的事业,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毕业于福建农学院植保系,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工作。后来,他被分配到海南岛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琼山县农科所工作。尽管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但他始终坚持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参与选育优良稻种、改造低产田等试验课题。他的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驻点群众和学校老师的好评。
关键词: 漳浦县 阮仲铭 委员

内容

漳浦阮姓不多,约占总户数万分之五左右。其姓氏起源,一说是皋陶后代封在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商朝末年,被周文王兼并,阮国国君之后代以国名阮为姓,郡望陈甾。一说是商的诸侯国之一,在岐渭之间,子孙以国名为姓,郡望陈甾。漳州一带阮姓,以龙海角美石美阮氏宗祠为总祖。阮姓曾是惯于水上生活的船户。漳浦阮姓源于龙海石美。清初有举人阮文(又名阮蔡文),海滨下魏(今属霞美镇)人,随曾任漳浦知县的御史陈汝咸招抚海盗陈尚义有功,授职厦门水师参将,调台湾北路参将,教高山族读书识字,传为佳话。现漳浦阮姓聚居在两个地方较多,一在长桥乡溪内村,有50多户,一在城关,十多户,世代书香。至于盘陀下阮村的阮姓已经式微。在漫长的封建,半封建社会里,民众的宗法观念极强,大小姓氏之间,姓氏内大小强弱房角之间的相互倾轧,弱肉强食屡见不鲜,而阮姓以一个小姓却在漳浦站住脚跟,在几大姓的夹缝里生存、繁荣、发展,其中的奥妙一条,即阮氏历代贯穿“诗礼传家,以智取胜,以技竞长”这一“主线”,换一句时代语言,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舍得花钱让子女上学,并偏重于培养医学人才,长大行医济世,布善积德,各大姓氏自然以礼相待,敬之护之。在近、当代,漳浦阮姓出类拔萃者不乏其人,单表行医者,名中医有阮龙、阮虎、阮水、阮汉腾、阮瞻仰、阮槐树、阮克昌、阮怀民等。现漳州市立医院、漳浦县医院、中医院均有阮姓医生。解放前在漳浦县城行医兼开药店者,有老义和堂、旧义和堂、新义和堂、养和堂、正和堂等五六家,为县城医药行业的支柱。本文所要记述的高级农艺师阮仲铭,生于中医世家,世代行医兼开药店。父亲认为医药业是阮家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要培养他继承祖业,而他却选择农学以解决千家万户温饱问题的道路。
  阮仲铭出生于1934年4月,父亲阮汉腾,著名中医,开老义和堂药店,母蔡氏。仲铭排行第二,“命理”四柱五行欠金,故取名仲铭。
  1949年夏,阮仲铭初中毕业,适逢漳浦解放,辄学在家。一心望子继续中医世家“香火”的阮汉腾,当即决断,令仲铭“跟班”看店为徒,授以药名药理、汤头歌诀,进而讲授脉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等中医学理论。而仲铭在课本上所得到的生理卫生知识却与这些中医理论联系不上。对深奥玄妙的中医理论尚未入门,当时又是西医药发展较快效果较明显的年代,他看到西医药治疗效果对自家世代祖传的中医药产生“近庙欺神”的偏见,心里打上“阴阳相生相克不就是封建迷信的一套吗”的问号,因而“身在曹营心在汉”,留心打听店外社会“行情”,以图“不轨”。1950年底,县税务局征聘雇员,仲铭央三托四,并说服父亲,受聘派到四股(赤土)驻征处,协助收糖铺税,1952年调旧镇税务所。1953年7月漳浦一中开办高中,学习兴趣浓厚的阮仲铭便前往投考,被录取入校,为浦一中首届高中生。
  父亲并没有放弃让仲铭“接班”的念头,且以“入学为生,放学为徒,高考要报中医学院”为条件,才让仲铭就读高中。晚上务必到药店接受中医学知识的传授,并做抓药、切脉、开处方等实践的初试。就这样,高中三年,中医药学徒三年,却未能改变其对“中医迷信”的误解。1956年高考填报志愿,父亲为其选择的是非医莫属,不填中医学院,就做中医学徒,别无他路可择,望子继承衣砵之心坚似铁。阮仲铭为缓和与父亲的矛盾,根据学科成绩,在理工、医农、文学三类,选择医农类填报,第一志愿为福建农学院植保系,第二志愿为北京中医学院(当时全国中医学院只有北京、四川两家)。高考发榜,仲铭以优良成绩,按第一志愿首批录取于福建农学院植保系。这使父亲大为不满,亲友前来祝贺,他(父亲)却感叹“断了香火”,幸好有多人去做说服动员工作,勉强将就,阮仲铭终于跨入农学院大门。
  农学院植保系,学制四年。阮仲铭学习刻苦,工作上进,是学校三好生、班级团支部书记、学生会执委,三年级就被调到学校科研处,跟随专家教授到沙县茅坪、镇头驻点,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一年的驻点锻炼期间,青年阮仲铭坚持与贫下中农、社员“三共同”,拜老农为师。在专家教授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参与选育优良稻种,改造冷水田、烂泥田、山垅田等山区普遍存在的低产田试验课题,表现突出,受到驻点群众和学校老师的好评。1960年7月,四年学习期满,阮仲铭以优异的成绩,优良的表现,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10月,首次到首都北京,进入国家科研机关。尽管此时的国家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生活条件甚差,但丝毫没有改变阮仲铭的革命热情与内心喜悦。1961年元月,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他所在的单位动员一批干部、科研技术人员支援边疆疆,他被分配到海南岛农业科学研究所(部属单位),当月动身赴海南,到研究所四个月后,又被分配到少数民族聚居的琼山县农科所。工作环境条件艰苦,但与当时“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时期”的饥荒相比较,已是居于“次要矛盾”,在海南,仲铭目睹民众饥荒状况及亲临其境,尝到没粮食没饭吃的苦头,促使加深了对农业,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一个热血青年,一位农业科技人员使命感的自责,从此印烙在心田,“要指导农民创高产,向土地要粮食”自此就成为座右铭。在海南日食两餐,每每下乡工作,则自带大米三两、配量蔬菜,和一口砵头,“野炊”度日。在艰苦的条件下,阮仲铭工作仍然是扎实认真,被领导评为科研先进工作者。1961年3月老父病逝,仲铭身在千里之外,插翅也难飞返,未能去尽作儿了的责任,只有把悲痛埋在心底,继续默默地工作着。平素事亲至孝的仲铭,回忆此事,悲伤之情流露于表,说此事遗憾终生,祈望九泉之下的老父能够理解,能够宽恕。
  1963年元月,阮仲铭获照顾调回漳浦,当离开海南登上去广州的轮船时,单位领导、许多同事、海岛农友为其送行,依依惜别。元月底。阮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几天后,组织、人事部门分配阮到农业局工作,并委派到粮食生产任务艰巨的杜浔工委(包括杜浔、沙西、古雷等公社)为农技站副站长。其时,党和全国人民为克服大跃进失误所带来的严重困难,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6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并确定从1963年起再用三年的时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刚刚度过缺粮饥荒的漳浦农村,悄悄地复苏、好转。党和政府一系列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正在贯彻落实。在粮食生产上,推广矮秆稻种,是提高单产、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但农民对新品种和新耕作技术尚未掌握之前,往往有很多疑虑和阻力。作为农技干部的阮仲铭责无旁贷,非搞出名堂不可。于是,他选择范阳大队,先从讲农业科技知识入手,请来大队、生产队千部、老农,讲优良品种与先进耕作技术可以丰产增收的道理,从理论上说服他们,从而亲自抓试点,搞丰产试验田片,当季千亩的矮脚南特号单产获800市斤的好收成,比当家品种长秆南特号、陆财号每亩增产160斤,比增17.7%。翌年,矮脚南特号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农民十分满意。地、县领导及时组织现场会,兄弟县区社队干部代表到范阳参观考察,省农业厅一位领导亲临杜浔和仲铭一同总结经验,全县推广良种从此打开了局面。阮仲铭以其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信赖。
  1970年,阮仲铭调县农管站,驻城关公社。“农业学大寨”运动时,作为农业局派驻马坑的大队(今绥安镇马坑村)的技术员,一驻就是三年两个月。这时马坑大队是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粮食生产的典范,其中包含着阮仲铭的汗水和心血。
  1975年~1980年在县良种场工作,在稻、薯、果良种繁育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就连住家所在地的新亭知青点,十二户知青经接受阮仲铭的技术指导后,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十二户人家每年剩粮食二万多斤,在事实面前,知青户们始知“做田有师傅,技术有值钱”。
  1980年阮钟铭调任县农技站为副站长、站长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风尚逐年提高,各级党政为科技人员提供较优厚的工作条件,是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黄金时期。在这十三年间,阮仲铭成果累累,成绩卓著,为漳浦县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超历史,上台阶立下不可磨灭的丰勋。
  ——1980年,带莆田老农及技术员小吴在佛昙白石村搞番薯新技术丰产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单产三千公斤,比增三至七成,经验得到推广。
  ——1981年~1982年,在全县推广花生喷硼等微量元素,单产增加20公斤,年总产可增加60万公斤,荣获省农业厅技术推广三等奖。
  ——1982年,推广花生种植“四改一辅”,使单产增加40公斤,获省农业厅技术推广四等奖。1987年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应用三等奖。
  ——1982年9月,在漳浦湖西畲族乡境内首次发现野生稻,是我省农业科研部门寻求多年而未能发现的“珍宝”,填补了我省对野生稻研究的空白。漳浦野生稻的发现,对研究稻种起源、演变及其分类有着重大依据作用,其现实利用价值,是作为杂交水稻的亲本,十分可贵,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漳浦野生稻培育出具有抗多种病害、耐寒、米质优良等性能的稻种。用与栽培水稻杂交,杂交结实性好,已培育出早稻和X1R26等二十个组织新稻种。从此,漳浦野生稻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视为世上之宝。阮仲铭等荣获省农科院发现奖、国家农牧渔业部“全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考察和搜集”科技成果技术改进一等奖。
  ——1984~1988年,阮仲铭主持承担二万亩水稻中低产田改造任务,采用垅畦栽培和优化施肥等技术措施,使稻田年均增产25~40公斤,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1990年,承担国家科委“星火计划”项目“沿海旱作多熟高产万亩示范片”等课题研究,阮仲铭和合作者一道,认真积极地组织实施并取得成功。
  ——1989年以来,在我县产粮创超历史、上新台阶的进程中,建设“吨粮田”和旱地粮油1241工程等,结合丰产栽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阮仲铭作为县政府“吨粮田”建设技术顾问组组长,能根据本县气候、土壤、耕作水平等实际出发,提出“稻稻麦”、和“稻薯麦、稻稻菜”一年三熟生产布局,和选择适应本县栽培的优良杂优组合等科学性建议,为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前期论证。同时,制订杂交水稻千斤模式栽培,运用抓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抓好所负责的一个“吨粮乡”外,在每一生产环节,和同志们一同往返奔波于各个乡镇,作现场指导。1990年,在全县七个乡镇建设十万亩“吨粮田”,当年有四个镇41422亩实现年亩产一吨粮。
  漳浦县的粮食生产,198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5.55万吨,1990年再超历史,总产量达26.6万吨,1991、1992年也基本保持这个水平。这都有阮仲铭的功劳所在。
  值得在此赘叙的是:在1989、1990年,县委、县府领导干部担任指挥的杜浔镇范阳村等十个水稻丰产片上,凝集着担任技术顾问的阮仲铭之汗水与心血。在示范片内的千亩杂优丰产片,经验收,一季单产都上千斤。这些成绩,无不倾注着阮仲铭对农业、对粮食生产的情与爱。六十年代阮仲铭在范阳等村推广矮杆高产稻获成功,八十年代后又是阮仲铭和他的同事,在范阳等村大面积推广高产的杂交水稻获得成功。这从工作角度上看,阮仲铭深入扎实,与范阳有“缘份”,从农业科技发展上,看出粮食生产“三次革命”的历程、高秆→矮秆→杂交水稻。、
  ——阮仲铭不断将试验、实践的结果形成经验总结,写成科技论文,公诸于众。10多年来有14篇总结、论文参加省、市、县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其中,《春花生亩产600斤的生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颇有见地,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
  1990~1993年,阮仲铭担任马坑村专业户陈天俊(县政协委员)的技术顾问,对其所承包的五十多亩烂泥田进行综合治理,经三年改造,获得成功,已连续三年,每年亩产稻谷一吨。
  ——1990年以来,阮仲铭兼任县科技兴农讲师团团长,运用图片、标本、样品、印发文字材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深入乡村、墟场、田间,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丰产栽培措施、优良品种丰产性能及栽培要点。三年来,下乡村举办技术培训班达76场次,有3000人次听过老阮讲课。阮仲铭传授科技知识时,以实际、实用、实效、通俗易懂为宗旨,所以农民喜见乐闻,效果很好。为扩大宣传面,老阮还抽时间按农事季节,写农技专稿,通过县有线广播播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阮仲铭也多次荣获省、市、县科协授予科普先进工作者,县委宣传部授予新闻报导广播通讯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对阮仲铭的成就与贡献,党和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和荣誉。他作为科技人员代表,当选为县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县政协第六、七、八届(1984~1993年)委员、副主席(兼职)、县科协常委、漳州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常委、漳州市首批拔尖专业技术人才。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阮仲铭仍然是那样谦逊,那样勤恳,那样平易近人,那样默默地活跃在农业第一线。他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一往深情和无限寄托——大地丰收,农民富庶。这,就是他从事农业工作三十三年的心血结晶。自然,在这么长久的岁月里,也总免不了经受风风雨雨,炎热酷寒,几多劳苦,几多艰辛,这些,本文就无法一一细表。今天,当他看到农村光景一年好比一年,就感到无上的安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阮仲铭
相关人物
阮蔡文
相关人物
陈汝咸
相关人物
陈尚义
相关人物
阮龙
相关人物
阮虎
相关人物
阮汉腾
相关人物
阮瞻仰
相关人物
阮槐树
相关人物
阮克昌
相关人物
阮怀民
相关人物
阮钟铭
相关人物
陈天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