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沙出生地考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84
颗粒名称: 吴沙出生地考辨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7
页码: 636-6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沙的出生地漳州府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元房大园头的历史和现状。文中详细介绍了吴沙的家族谱系以及小山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并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当地居民,进一步证实了吴沙的出生地确实在小山城。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当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以及两岸文化交流和共同研究的成果,表达了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推动家乡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 漳浦县 吴沙 家族谱系

内容

〔台湾宜兰农工专科学校教师〕吴秀玉
  编者附记:开发台湾宜兰第一人吴沙,《台湾通史》记载为漳浦人,而对具体出生地不详,因而有几种不同说法。1989年初,漳浦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得台湾漳浦同乡会理事长陈建仁先生寄赠《宜兰文献》一巨册,并请托台湾名律师漳浦人陈茂春先生亲往宜兰县礁溪乡寻到吴沙第八代孙吴旺橘先生,寄来资料,按《宜兰文献》及吴旺橘先生据旧谱整理的《吴氏家谱》记载,1989年10月出版的《漳浦文史资料》第八辑《漳浦与台湾渊源关系专辑》中,陈万年、李林昌合写的《一脉相承的漳浦与台湾吴姓》一文第三节《吴沙台湾拓荒记》说:“吴沙即是小山城吴姓元房云堂的子孙,出生于小山城大园头”,并加注:据本地族谱为“大园头”,台湾有的资料作“大围头”,系讹音之故,因“园”与“围”闽南音极相近。但此文没有指出其他不同说法的错误,准备听听台湾学者的见解,进一步作共同研究。因为吴沙以一介平民渡台,故乡的族谱没有记载,地方志更无涉及,而吴沙在有生之年必会交代子孙,世代相传下来。
  果然,台湾宜兰农工专科学校文史教师吴秀玉女士受吴沙公裔的委托,由夫高先生陪同,于1990年8月千里迢迢来漳浦,按陈茂春律师提供给吴沙第八代孙吴旺橘先生的住址,找到漳浦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人员,组成“田野调查小组”,同到实地调查研究。吴女士回台湾后著作《开兰始祖吴沙之研究》一书,洋洋二十万言,由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现征得她同意,摘录其中第三章第二节《吴沙出生地考辨》予以转载,以志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共同研究的成果。
  吴沙出生地为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元房大园头,已在吴沙第八代孙吴旺橘先生根据旧谱于1958年所重修的《吴氏家谱》中写得很清楚。但由于部份资料误为“大围头”故,产生其他诸如“围头楼”之类的附会说法。
  1984年清明节,石榴乡象牙村浦尾社一位75岁的吴分别老先生到方木山上祭扫祖墓,赫然发现立墓碑人有“吴砂”字样,乃转告同村宗亲,经吴九连先生找出“文革”后仅存的残破族谱对照,又于距村不远之寨前找到另一墓。不过,当时两岸封闭,未能获得吴沙出生于小山城大园头的资料,无法多加求证。台湾与大陆就文化的层面言,至为密切,双方不能互相交流,的确造成诸多不便与损失。随着海峡两岸开放,文化交流日渐活络,台湾地区远赴大陆探讨吴沙出生地者首推《汉声杂志》,该社曾派石文珊、林瑞含两位记者实地采访,并在1989年8月第22期中详细报导了“吴沙出生地”象牙村浦尾社围头楼。唯笔者以为与吴旺橘修编之《吴氏家谱》多不相符,亟待求证。
  由于《吴氏家谱》明载吴沙出生地在小山城,所以笔者与“田野调查小组”第一站便到小山城,次一站才调查具争议的象牙庄浦尾社。兹将调查情形综述如后:
  一、小山城
  小山城是位于漳浦县西约三十公里山区里的一个村落,属于石榴乡,其正式名称为“山城”村,因南靖县有“山城”镇,为示区别,俗称漳浦的山城村为“小山城”(以下均从俗)。前此,从未有学术文化人士踏入这个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去为吴沙的出生地探源。笔者一行前一日得知,前往小山城的道路崎岖难行,单向车辆勉强可通,糟的是有一处塌方阻绝,幸而翁镇南先生人缘关系良好,几经连络,终能抢修通行。车经该处,尚可看见清除痕迹以及涉水而过新垫的石头,内心的感激,无以言状。
  我们六人小组搭乘一辆中古面包车,在闷热中一路尘土飞扬,不得不频频挥动帽子或纸扇以取凉,八十岁的陈万年老先生更时时抹万金油以解不适,惟恐影响其健康,笔者几次请他下车暂时休息或于附近村庄等候,均为其婉拒,实在令人敬佩。车愈爬愈高则颠簸愈甚,在剧烈震动下,不得不紧抓扶手以免撞摔,也就无心欣赏远山近树层峦叠翠的自然美景了。
  进入村庄,我们采访了保留唯一吴氏族谱的吴山日先生,承他热诚以茶水招待,倍觉香甘。村民为笔者一行吸引,纷纷围拢一探究竟,笔者以闽南语与之交谈,迅速拉近距离,十分亲切。据吴山日介绍,清末民初时,山城包括大园头、人家墟、坑尾、庵兜、坑口、后厝(原名溪埔))、过溪(原名田中央)、楼脚、石寨等十八个自然村(按:小山城现为“行政村”,自然村为行政村所辖,又称为“社”)。人家墟在以前原是个市集,住有上千户人家,热闹非凡。因为地处南靖、平和、漳浦三县的交叉点,形势险要,连年战乱的结果,人口被迫外徙,市集乃为象牙庄取代。几经兵灾之后,房屋建筑倒塌,居民逃亡他乡,一度减少到十九户。吴先生为了证明人家墟往昔日的繁华,特地带我们参观当年糖寮的遗迹,有围墙,榨蔗的巨大石滚、石井及求财祈福的土地公庙等,确是繁华后的破落景象,令人不胜今昔之感。后十八社合并为大园头、坑尾、庵兜、坑口、后厝、过溪、楼脚、石寨八社,居民全姓吴,现有二百六十馀户,一千二百馀人,均以务农为业。他期盼笔者回台湾后能将现况转达吴沙的后代,设法助他们整修道路等公共设施,俾能改善生活,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
  村的西北侧便是笔者亟欲探究的“大园头”了。吴沙的出生地载之在文献资料上者,以吴旺橘先生根据旧族谱重修的《吴氏家谱》中者最早,但该重修谱本身即有“大园头”与“大围头”两种写法。为此,笔者曾请教吴旺橘先生,他只说根据旧谱,何者为正确无从查考。后之援引者,或用“大围头”以讹传讹。尤有甚者,与象牙村浦尾社之“围头楼”混为一谈,称为“大围头楼”,则极尽自由心证之能事了。当然,笔者前此亦莫衷一是,今亲来查访,乃告确定为“大园头”。
  小山城的地形类似台湾埔里,群山环抱,风景宜人,虽暑天却不甚燠热。大园头则背靠巍峨的魁星踢斗山,侧有一清溪流过,气势雄伟中不失一份俊秀。一位耆老指着一间建在林荫土场中的大型粮仓说,这就是吴沙公出生的老屋原址。该屋原坐东朝西,1953年征用为学校用地,老屋拆毁重建为坐北朝南的教室。他又指着门窗框所使用的石材说,这就是老屋上拆下来的,因为早年劈解石材的工具没有后来的进步,所以只要看它边缘痕迹,便可判明大概的时间。显然,从仓库拆用老屋的石材来看,已是相当古老。后来学校迁走了,才改成现在的仓库。笔者听完耆老的叙述后,对开兰始祖吴沙的出生老屋旧址环绕一周,凭吊再三并摄影纪念。
  为了在吴沙的出生地小山城找到更多的史材,笔者希望从墓碑、祠堂、族谱中有所发掘。吴山日先生非常热心地带我们走访所希望到达的地方,提供所能出示的资料,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不为笔者的噜嗦而厌烦不悦。他首先指着魁星踢斗山下的一块坡地说,那里就是吴氏宗亲的墓地及祠堂遗址,可惜历经战乱,几已损坏殆尽。在时间限制的匆忙中,仍在荒烟蔓草里找到几块远在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残存的吴氏墓碑,虽然和吴沙、吴化并无直接直接具体的关连而深感遗憾,但可证明此地确是历代吴姓在小山城的祖莹,值得予以重视。且相信该处必然蕴藏着小山城吴氏宗亲有关的资料,若假以时日,希望有机会再作深入而普遍的田野调查,俾能作更有价值的发掘。
  吴日山保存一本泛黄棉纸,以毛笔书写的《吴氏始祖开基族谱》,尚未有重大破损,很清楚记载了吴姓入闽的世系传衍。承他慷慨的借给笔者带回漳浦下榻处影印,以参照《漳浦文史资料》中《一脉相承的漳浦与台湾吴姓》一文仔细研究,印证吴旺橘重修《吴氏家谱》所载吴沙原籍,经田野调查小组讨论,终于找出了吴沙在小山城大园头的始祖,兹将其来龙去脉论述于后:
  吴姓入闽始祖“祭公”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末僖宗四年随王审知兄弟统军入闽,到达莆田北隅灵岩山。传至十三世祖叔诰,于宋理宗端平二年中状元并任朝散郎,后裔繁盛,分别传衍漳州各县及广东梅州、海丰、陆丰等地。元末明初,海澄白水营的一支迁到漳浦。漳州各县的吴姓总祖祠在海澄仓里村,开基始祖浯漾公念三郎,生三子,长子则贤,次子则惠,三子则茂。
  长子则贤,传衍于海澄仓里、港边、漳州,支派传衍于漳浦县赤湖后江村,分衍于漳浦南门京里村,再分衍于西门外马坑村。
  次子则惠,传衍于南靖山格、乌石、崎坡,分衍于平和县后市(壶嗣)、大溪、宜盆、广东梅州。一派传云霄白塔村,分衍于漳浦县湖西山后村。
  三房则茂,分衍双坪、火烧埔、马铺粪箕湖,建立祠堂于粪箕湖,再分衍于小龙溪、新楼、蕉山(这些地方前属南靖,现属漳浦县南浦乡)。再分衍于小山城、车本、龙岭、象牙庄、新社、浦尾、崎溪等处(这些地方原属南靖县,自清雍正以来属漳浦县,现属漳浦县石榴乡)。
  就其分衍于小山城之世系分列如下:
  一世则茂,为小山城、龙岭、崎溪、象牙庄、浦尾等村的吴姓总祖。
  二世饮宾,生二子,长迈卿,次进卿。
  三世迈卿,传衍象牙庄新社、浦尾,分衍广东大埔、海丰。
  三世进卿,生三子,元房云堂,次房雪堂,三房秀实(秀实无嗣)。
  四世元房云堂,传小山城,分衍大园头、平和韭菜坑。
  四世次房雪堂,住小山城,生三子,长俊杰,传小山城,分衍象牙庄新社、浦尾;次俊雄,去台湾;三俊伟,进赘崎溪罗姓,传衍崎溪一带吴姓。
  由以上传衍世系表中可知,从入漳开基始祖浯漾公起,至第四代元房云堂,传小山城,分衍大园头。因此,吴沙应是元房云堂的后世子孙。很可惜,这本族谱并非云堂传衍的本支,虽然记载到第十八代,但五世以后各代均无法考证出与吴沙的关连。
  吴山日先生带我们向回程走,到达入山的隘口,横越潺潺流水的小桥,复沿羊肠小道爬上陡峭的山丘,密林中出现一座名为“青龙庵”的古寺,站在寺门前环视四周,虽非兵学家亦可见其地形险要,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敌之势。吴山日介绍说,此处位于四山之中,即东狮山,西象山,前蛇山,后龟山。是出入小山城的隘口。青龙庵壁上嵌一块勒石,使我们又发现了吴沙相关的资料,那就是石上刻着购置庙产“田大小六丘,址洋尾厝前,受种二斗五升,全年税谷七石二斗,配田亩七分正”等字样之后镌刻献款的善男信女芳名,其中赫然有“山城吴化捐献一元”八字,令笔者兴奋不已。细视勒石时间,为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荔月吉旦,距吴沙于乾隆三十八年由原籍移居台湾将近二十年,其侄吴化是否同时渡台已不可考,但吴化于嘉庆元年助吴沙开兰则有史可征,嘉庆三年吴沙病殁,吴化更代其子光裔而为义首,继续吴沙志业,亦见吴化之伟功。从吴化捐款建庵更见其回馈乡里与热心公益,故能为众所捐戴决非偶然。此外,青龙庵即建于小山城入口处,有“山城吴化捐献一元”,则吴沙、吴化原籍为小山城,就更为可靠了。
  二、象牙村
  象牙村是位于漳浦县西约十五公里,隶属石榴乡的一个行政村,它所辖的自然村包括象牙墟、内角、浦尾、顶楼、顶车、下车、坎顶等。现在象牙庄为象牙行政村,辖七个自然村,即七社。中心点象牙墟是附近一带农业运销集散地,笔者一行于上午抵达时,见瓜果蔬菜等摆满市场内外,人群熙攘往来,显得十分热闹。
  由于翁镇南先生已事先联络,热心的村民很快找到该村吴姓宗长吴炎炉先生及保管族谱残本的吴九连先生。笔者当面转交了台湾吴沙第八代孙吴旺橘先生的信及宗谱资料,彼等在感谢之馀,亦请笔者携回土产茶叶两包转吴旺橘,并希望他能到象牙村认祖及共叙宗谊。象牙村农贸市场离浦尾社尚有一小段距离,我们一同坐车行至村西,复步行穿越弯曲的小巷,最后到达围头楼旧址。吴炎炉先生首先介绍围头楼的沧桑说:该楼系吴氏十三世祖文淡所建,而毁于1932年“白军围剿”(民国二十一年剿共)时间。他旋即带我们参观了残存以黄土夯实宽厚的墙基、门斗、石材等遗迹,以及后代在光绪丙子年于旧址西侧新建的垂裕楼。垂裕楼尚称完整,为一方型之三层建筑,以石势基,再用黄土夯实为墙,仅留一门出入,对早期不甚进步之武器,深具防御功能。该楼现住三十户一百六十五人,均为吴姓家族。又回到围头楼旧址,吴炎炉指着宅后面的一排房间说:这就是吴沙出生的地方。
  自从1984年清明节吴分别先生到方木山上祭扫祖墓,发现墓碑上刻有“吴砂立”字样后,又根据了吴九连所保存的族谱,在浦尾村北不远处田中找到另一古墓,墓碑上亦刻有“吴砂立”字样。前者碑文曰“萱堂永茂”,后者碑文曰“椿树长青”,经报请漳浦县文化人员,会同陈万年先生来此考辨,认为就是清代乾嘉年间前往台湾开兰化番的漳人吴沙与兄吴杏为父母修墓所立的碑,而象牙村浦尾社的吴姓宗亲在各种传说及习俗上,推演出一套吴砂渡台言之成理的前因后果。依吴炎炉的说法,吴砂的祖父震龄公是一位名医,吴砂承传家学,医术亦具名声,其后因治愈某县太爷母亲的沉疴而为世人所重。事闻某衙内大官,亦延请其为病入膏肓的父亲诊治,不料吴砂前往出诊后病人亡故,为惧入罪,连夜携其弱妻幼子踏上逃亡之路。吴砂有兄名吴杏,为其弟之能力和声名所抑,直到吴砂走后方当家作主崭露头角,故村里流传着“围头,围头,砂去杏留”及“围头,围头,砂流杏出头”的童谣。此外,吴砂兄弟望重乡里,浦尾村至今尚避讳他们的名字,如“砂”念成“土”,“苋”(音杏)菜叫做“红菜”以示尊敬。
  接着,吴九连先生小心翼翼地展示他所保存的吴姓族谱,自开基始祖海澄浯漾公至四世云堂、雪堂、秀实,均与小山城吴山日所持族谱相同,以下各代则不同。降至十七世震龄,生三子,长子宽厚,次子宽裕,三子宽直。宽直乳名缪,生二子,并未列名,但依据族谱记载宽直葬寨前,其妻李氏葬方木山,均有二子署名立碑,则二子为吴杏、吴砂,应属相当可靠。此谱以后均为次子宽裕之后世,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求证,笔者不听路远山峻的劝阻,决定一登方木山,一向沉默寡言的《漳浦文史资料》责任编辑李林昌先生行年七十馀高龄,仍愿陪同前往,深为感动。在吴炎炉、吴九连的带领下,乘车西行距围头楼遗址十馀公里外,界属平和县境的方木山,蜿蜒崎岖的山路,车过处土扬沙飞,穿青山(狮虎山)、渡绿水(狮虎溪),抵达一名叫“观音亭”的古庙处下车,吴砂母亲之墓就在海拔约六百公尺以上的山颠,需要步行才能到达。初尚有路可循,愈爬愈陡峭,几难立足。遍布的金钢刺、蔓藤、荆棘,还有一种当地称为多年果的矮灌木(果如榕树子,可食,台湾不曾见),刺我肌肤,牵我衣裳,加上火伞高张,挥汗如雨,以致举步维艰,幸赖外子及吴炎炉先生交互挽扶下,才到达山顶,吴砂母亲之墓在距山顶约一公尺之处。
  方木山从景观来看,傲视群峰,雄伟壮观。砂母之墓就风水言,山峦环抱,绿水缠绕,择葬于此,绝非等闲人物。吴炎炉介绍说,据传吴砂去台三年其母便殁,一则砂父宽直为吴姓宗长,又为地方仕绅,颇具声望;二则吴砂曾医愈某县太爷母亲的病,所以亲乘轿送葬,备极哀荣。又说此墓于去年(1989年)清明节,其第二十四代孙吴宗茂扫祭时发觉被盗,经检视朱红棺木完好如新,棺上覆盖的碗盘,棺内陪葬的乌纱罐、茶壶、首饰等古物均被盗一空,后经族人以土覆盖,才成现状。
  墓前竖立石碑一方,经长期风雨侵蚀,须仔细辨认。上刻一篆书“清”字,其下横刻“象庄”二字,正中自上而下为楷书“萱堂永茂”四个大字,右为“嘉庆辛未春”,左为“男杏、砂立”。(如图)
  据李林昌先生说,1984年发现此墓,由于两岸隔绝,文化无从交流,所知资料有限,只得推理探索,希望笔者此行之探讨,能获较具体的结论。
  山区日落较早,返回围头楼遗址已是薄暮时分,未曾休息,即转往约一公里的田野,在一片类如台湾的甘蔗田前,便是吴砂父亲之墓,墓碑与刻字与砂母之墓大同小异。(如图)
  象牙村浦尾社的调查虽然收获不小,但所留下的疑点亦多。由于天色已晚,于谢别时,邀约吴炎炉、吴九连二先生于次日一同参加田野调查小组的综合讨论,回程车中,陈万年先生谈到吴沙名列台湾三公之一(另二公为颜思齐、吴凤),而漳浦却不见于方志,亦不见于祠堂匾额,这是因为吴沙乃一介平民的缘故,一如陈元光在河南固始所知者不多,而漳州人则家喻户晓,奉为“开漳圣王”。
  调查工作告一段落,承翁镇南先生安排,于笔者下榻的旅社借用办公室一间,举行综合讨论,出席者有陈万年、李林昌、李文章、翁镇南、吴炎炉、吴九连、吴简金、笔者及外子共九人。……本学术求真求实的精神,双方展开反复讨论。笔者认为:
  (一)吴沙的出生地为“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元房大园头”已由吴沙第八代孙吴旺橘先生依据旧谱于民国戊戌年孟冬修订之《吴氏家谱》中详细记载,经笔者此次实地调查,两相对照完全相符,其中“元房”当指小山城吴姓族谱所列第四世“长子(即元房)云堂,传在小山城大园头”而言,而浦尾围头楼系次子雪堂之后代所传衍。至于吴旺橘所修家谱中也有“大围头”,应为笔误,后之援引者有“大围头”亦然。而将小山城“大围头”与浦尾“围头楼”合称“大围楼”,想纯系自由心证。至于部分报导将光绪初年所建之“垂裕楼”称为“大围头楼”,误为吴沙出生地,则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二)在浦尾寨前及方木山所发现之古墓,是否即为吴沙父母之墓?存疑之处仍多。其一,二墓碑上之“椿树长青”与“萱堂永茂”显然是为活人预造之墓。修墓时间为嘉庆辛未即嘉庆十六年,时距吴沙死后十三年,焉有死人为活人修造坟墓之理。其二,立碑人右为“杏”左为“砂”,依照国人习俗,杏为兄,砂为弟,但根据所有文献资料均未记载吴杏其人。反之,在开拓宜兰战死之吴立乃吴沙之弟,却未见镌刻于墓碑上。其三,墓碑上之吴“砂”与史志上之吴“沙”,一从石部,一从水部,不同部首,不能遽以认定二字音义相通就是同一个人。
  (三)小山城所发现之吴姓族谱与浦尾所发现之吴姓族谱,二者自四世三兄弟云堂、雪堂、秀实以上之祖公相同,以下因分枝而异。浦尾吴姓族谱记至十八世祖兄弟宽厚、宽裕、宽直,宽直乳名缪,生二子,葬在寨前,祖妣闺节李氏,葬在方木山。该谱此后为宽裕之后代,因此并无宽直二子之名,惟依寨前及方木山上祖墓墓碑,可确定为吴杏与吴砂。然此吴“砂”既非开兰之吴“沙”,自不能相提并论。
  笔者提出以上论点,与会者均不能提出更有力的反证意见。一向沉默的李林昌先生则以审慎的态度作出双方皆能接受之论点:其一,小山城大园头为吴沙的祖籍及出生地乃无可置疑。其二,象牙村铺尾社依地理环境交通及人文状况可能为吴沙经常出入之地,故对他的传说特多。其三,寨前及方木山二墓,不能肯定即是“开兰始祖”吴沙父母之墓,而吴砂乃另一同姓同名者。但最好不要轻下结论,希望海峡两岸透过此次对吴沙事迹的研讨后,更进一步加强合作,期发现更有力的证据,以彰吴沙之潜光幽德。
  结束冗长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有疲态,但认为极有价值,尤其双方密切合作,不畏炎暑,深入山区荒野,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为笔者终生难忘。兹将多日踏访及座谈讨论整理如下:
  甲、肯定事项:
  1、找到《吴氏家谱》中吴沙的出生地——漳州府金浦县西门外小山城元房大园头,确有其地。
  2、知道吴沙的漳州开基始祖是“浯漾公念二郎”,到第四代云堂公,传小山城,分衍大园头。
  3、就所得有关吴沙生平事迹资料,笔者等组成之田野调查小组与吴氏宗亲举行过四次座谈会,反应一次比一次热烈,有欲罢不能的趋势,促进了两岸学者文化的交流,并藉着对先祖的寻根,加强了两岸宗族情感的联系,凝聚了两岸人民的团结力。
  4、以往研究之田野调查,最多只到象牙村浦尾社,未若此次笔者谨慎地深入山区——小山城大园头作抽丝剥茧般的考证。
  5、澄清了有关册籍的错误,如将“大园头”误写为“大圆头”、“大围头”;象牙村浦尾社的“围头楼”尤其不可混为一谈。
  乙、存疑待考:
  1、浦尾吴氏宗亲的说词:(1)吴砂避祸台湾,为逃避清廷耳目,故易“砂”为“沙”。(2)吴沙为父母墓立碑时,因不是亲自主持其事,仅以音传而误植为“砂”。唯二者均待考证。
  2、吴“砂”为父母修墓时,晚“开兰始祖”吴沙病故达十三年之久,浦尾宗亲认为当系吴沙子侄代为办理。笔者认为,纵系属实,亦当镌其子侄之名于墓碑方是,且修墓时间分别在春、冬二季,在当时台闽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不一次完成,殊欠合理。
  3、墓碑上无吴沙弟吴立之名,据浦尾吴氏宗亲说,吴立乃吴沙之堂弟(即宽厚的第三子),因嗜赌及惹事生非,不能见容于乡里,所以才随吴沙一起到台湾去打拼。唯此说缺乏有力证据。
  4、吴沙既然“名重乡里”,却迟至中年结婚,有违中国农业社会之常态。浦尾吴氏宗亲的解释是:吴沙元配均生女,中年再娶,生男光裔,母以子贵,扶偏室为正;而陈万年的书面资料说是因吴氏家境到吴沙之世日食难度,故到不惑之年才结婚,二说均有待考。
  5、吴沙侄吴化,虽然在青龙庵找到了他捐款的刻名,但无法肯定他是吴杏或是吴立之子,否则可对研究吴沙提供有力的傍证。
  以上是笔者在石榴乡小山城及象牙村浦尾社田野调查中所发现的五点疑问,曾在座谈会中提出,而取得与会者共同的认知。倘若能在台湾的吴沙世系族谱中找到吴沙父母或兄弟之记载,而与此次所得到的资料作一印证,就可以解开一切盲点了。笔者以严谨的态度将所发现者涓滴不遗地作推敲分析和归纳,有一分证据才说一分话,部分资料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只有抱着存疑的态度,有待尔后继续挖掘,然而以上田野调查的收获已属相当不易,因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境域,费时、费力之外,又加上天气酷热难当,笔者与外子因不堪奔波劳顿而病倒,是在踏查的过程中患重感冒和腹泻中勉强完成工作。屋漏偏逢连夜雨,回程之日恰遇台风来袭,风雨交加,延误行程而倍感艰辛,更感到得来的资料弥足珍贵。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沙
相关人物
吴秀玉
相关人物
陈建仁
相关人物
陈茂春
相关人物
李林昌
相关人物
石文珊
相关人物
林瑞
相关人物
吴旺橘
相关人物
翁镇南
相关人物
吴九连
相关人物
颜思齐
相关人物
于方志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李文章
相关人物
吴简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