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洪姓传衍台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82
颗粒名称: 漳浦洪姓传衍台湾
分类号: K820.9
页数: 5
页码: 630-63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石榴镇盘龙村的洪氏家族在清朝初年移民到台湾,经过危险的海路旅程,成功地在猫罗、北投等地开垦荒野,创建了美丽的家园。这段历史是两岸关系的一部分。
关键词: 漳浦县 洪氏家族 台湾

内容

编者注:台湾法学界宿儒,早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台湾任首席检察官及高、地法院院长、“司法院”副院长等职,现为“总统府”资政的洪寿南先生,于1992年在台北市闽南同乡会成立45周年特刊《思源》上发表《我流的是漳浦血脉》,怀念漳浦祖地。1953年初,由其堂亲洪敏麟教授率领南投县草屯镇洪氏宗亲一行15人到漳浦寻根认祖。洪敏麟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台湾旧地名之沿革》等书。近作《洪姓氏族之发祥与时空大转移》,根据清朝《洪氏族谱》考证出洪姓为炎帝后裔,始祖为专司治水及建筑工程之官“共工”,封于“共伯国”,其城为“共城”,因此以“共”为氏,后裔避仇隐居益水(在今陕西洋县之西),以“共”字加水旁改姓为洪,时在东汉,约公元170年左右。三国中原战乱,洪姓西迁于敦煌。约经过800年,北宋受西夏侵犯,边境战事迭起,敦煌洪姓东迁至吴县(苏州)。至宋真宗时,有洪仁璲于祥符九年(1016年)登进士第,历任承事郎、大理寺评事等职,于乾兴元年(1022年)调任福建长泰知县,为入漳始祖。以仁璲为第一世,第二世文宪迁居龙溪县,十一世(明朝)承度迁居海澄县,十六世君志迁居漳浦县杜浔,尾发迁居漳浦车田(今石榴镇)盘龙下营,传十七世原璋。杜浔洪姓传衍成大族,车田洪姓受制于林、吴二大姓,十八世至十九世有的迁往广东潮阳,有的渡海迁居台湾之草屯、茄老,时在清初雍正至乾隆年间。以后繁衍成二十来个村庄,蔚为大族,人口万余。
  以下录洪敏麟教授原文之后半部,略有删节,题目改为《漳浦洪姓传衍台湾》,小标题则一仍其旧。
  离漳浦车田下营横黑水沟渡台湾
  仁璲的第十六世后裔尾发,从现龙海县海澄镇河福移居车田下营(现漳浦县石榴镇盘龙);君志则移住漳浦杜浔。吾草屯、茄老洪姓族裔渡台祖故居地“车田盘龙堡下营”即现漳浦县石榴镇盘龙村的一个聚落,在鹿溪上游的河谷盆地,距镇治石榴9公里,距漳浦县治(绥安镇)18公里。
  闽南之地山多田少,原就人口密度过高,生活不易;且分类械斗迭起,治安不佳,明清两代,从闽南、粤东向海外移民已颇盛行,祖居地车田下营亦然。洪氏先祖在车田下营渡过了十代,至清朝初,第十八世三派的第廿六、廿七世裔孙先后移民台湾。
  当时台湾荒野未辟,先住民聚落稀疏散布其间,游耕狩猎为生。一衣带水之隔的台湾,逐成为闽南、粤东过剩人口向往之地。相传先锋冒险家颜思齐、郑芝龙等人,曾于明万历、崇祯之交,移漳、泉饥民数万,发给银、牛来台开垦。天启四年(1624年)荷人据台后,在台南附近已有汉人二万五千余户。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驱荷,台湾归我版图后,先有明郑大军入台,实施兵农屯田政策,后又招来闽粤移民,大事垦荒。
  虽此,在台湾入清十五年后的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裨海纪游》作者郁永河从佳里兴北行二十余日,所见尽是平埔族聚落,仅在牛马头社(现清水)及竹堑遇见汉人。当时诸罗县城(浊水溪以北)几乎是獐鹿跳跃的一片荒芜地。
  渡台先祖们,在清初背井离乡,从盘龙堡车田下营出发,经漳浦至旧镇陆路32公里,在径港改乘帆船出浮头湾;或至六鳌,陆路66公里,改搭帆船。海路顺风十更抵达厦门(顶风三十更),翌日自料罗湾起碇(清季从福建南部抵台湾的帆船多由此发船),如顺风七更到澎湖妈宫港(马公),五更抵达鹿港,即自厦门四昼夜可到台湾。
  当帆船横渡黑水沟时,非常惊险。《裨海纪游》云:“台湾海道惟黑水沟最险——海水正碧,沟水独黑如墨——广约百里,湍流迅驶,时觉腥秽袭人。”《赤嵌笔谈》云:“惟台与厦藏七百里,曰横洋。中有黑水沟,色如墨,曰墨洋,惊涛鼎沸,险冠诸洋。”吾先祖之横渡怒涛骇浪沸起的海峡,冒着九死一生之险,终于遥见水平线上浮显的希望之岛“台湾”。从卫河畔的共伯城起,经秦岭之麓的益水,鸣沙的敦煌,水之都苏州,山峦叠起的漳浦,一连的时空转移,经过一千八百年的困难,先祖们终于寻得了一块代代子孙可安居乐业的家园了。
  盖清廷于康熙廿二年(1983年)取得台湾之初,恐台湾为贼薮,严格限制漳、泉、粤、潮之民渡台,于入清之初七十余年中,曾四禁三松,反复无常。然而偷渡之风实无能制止。至雍正年间(1723~1735年)流移之众已越过浊水溪北上,进入彰化县开垦。先祖之渡台,即在禁渡令解除的乾隆廿五年(1760年)之后,且当时闽南地区分类械斗方盛,道南撰《洪氏家谱》云:“及公(秉正)之世,吴林两家,族大而逼人,丁出入即劫掠,以索金五斗,牛羊则暴取,以自奉。时迫势危,不得已而为迁台计也”。其所以选择彰化内山之地“北投堡”为移垦目标地,即因近海的彰化平原,已在康熙中叶以来有大垦首施世榜、黄仕卿、吴洛、杨志申等人,招来大批垦民入垦。至乾隆年间,域内多已垦毕故也。当时被称为“内山”的台中盆地,即是一丘之隔的沃野,是一块瓯脱之地。先祖之选择台中盆地的南半部为入垦地,可说是适切的。
  辛勤垦荒猫罗、北投之野,创建美丽家园
  关于洪姓氏族的渡台时间与渡台始祖,有确实可稽史料者,一即瑞灯编《洪氏族谱》中,记有廿八世登榜事迹云“公与兄弟与父渡台未久,遇林爽文之乱”;一即道南撰《洪氏家谱》载廿七世的秉正云:“及公之世,……嘉庆十五年庚午,举家皆徙,是为开台肇基始祖”。因林爽文之役发生在乾隆五十一至五十二年间(1786~1787年),所以得知登榜渡台时应在乾隆四十年代前后,至于秉正则明确的记载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另有第廿六世,属于性植派之涩(大斌),在瑞灯撰《洪氏族谱》中载有:“公妈合葬于石川里(石头埔仔)”,其父母则俱葬于故居地,并未来台。涩之渡台应在雍正末至乾隆初年间;尚有和苍派第廿七世绍元者,在神主牌背记有“渡台祖”字样,但其确实渡台时间不得而知。
  盖八卦台地以西的彰化平原,其面的垦殖是始自施世榜。世榜泉籍垦首,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集流民以开东螺之野,并凿八堡圳斜贯彰域,引浊水之流灌田;康熙六十年(1721年)客籍垦首黄仕卿者,凿十五庄圳于其南;又有杨志申、吴洛等垦于其北。吾先祖即避之,更向东方乌溪及其支流猫罗溪之荒埔地深入。
  吾先祖之入垦乌溪、猫罗之野,并非同一时间一齐到达,而是先后抵达。开垦由西向东进展,首先入垦于猫罗溪西岸的县庄者,即和苍派廿六世原漾;接着是猫罗溪东岸与隘寮溪间的石头埔仔地方,有性植派(毛蟹派)大斌(涩)入垦,且向北扩及乌溪南岸的下茄老地方。原漾、大斌皆属于廿六世,其渡台时间当在雍正至乾隆初,为吾氏族入垦茄老、草屯地方的肇始者;入垦于更东,隘寮溪北岸与乌溪南岸的顶茄老、新庄地方者,即廿七世阳明派秉正与志忠派的育德。育德卒,子登榜等垦于新庄,是“林爽文之役”前夕,乾隆四十年代前后;秉正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七月,以八十一岁高龄,率七十六岁的妻子陈洵美及子宽宏、园、悦、得、轻五子及长孙善述(廿九岁)渡台,卜居于彰化县北投堡顶茄老庄后张犁份,即现南投县草屯镇茄老里;早期抵台入垦县庄芦藤宅的和苍派先祖,因在县庄与张姓发生“漳泉拼”,致举族再东移至番仔田、牛屎崎、六股、北势南等地垦殖。
  洪姓氏族入垦前的雍正年间(1713~1735年),猫罗、北投之地为洪雅平埔族(Hoanya)的猫罗社(Kakarbaroch)及北投社(Tausabat)之猎场,是一望无尽的茅草原荒埔。现芬园乡旧社村即猫罗社旧址,雍正年间泉籍杨、林二姓垦户入而替代;北投社即今草屯镇北投里,由旧地名新街、旧街、番社内而成,其番社内,直至道光三年(1823年)仍为平埔族的聚落;番仔田即今新丰里,曾经是平埔族水田所在地(平埔族仿汉人所辟水田);社口即现芬园乡治所在地的社口村,为东进入北投番社域之口故名。
  《台海使槎录》载雍正年间的北投平埔族的生态云;“屋曰夏堵混,以草为盖,或木或竹为柱,厝盖茸茅编成”;“衣用达戈纹或用早布、白布,俱短至脐,……番妇头戴纱头箍,名曰答答悠,用白狮犬毛作线织如带,宽二寸余,嵌以米珠……项挂衣堵(玛瑙珠名)、眉打喇”;“每晨淘净(米)入篮筐内,置鍪蒸食,……手取食之,为酒亦如内优(诸罗番),坎以三石块为灶,螺蛤壳为碗,疵竹筒为汲桶”;“耕种捕鹿具与众番同”;“婚姻曰绵堵混,未娶妇曰打猫堵,男家父母先以犬毛纱头箍为定;或送糯饭,长则倩媒。娶时宰割牛豕,会众叙饮。男赘女家亦如之。如两女,一女招男生子;一女即移出”。并附有《南北投社贺新婚歌》如下:引老纶堵混(尔新娶妻),其衣堵眉打喇(我装珠饰贝),蛮乙丹纶堵混(庆贺新婚),引老觉天麻熙蛮乙丹(尔须留我饮贺酒)。关于丧事则载:“番死,老幼裹以草席,藏本厝内,平生衣物为殉”。据以上《台海使槎录》所描述,吾人对北投社番十八世纪当时的衣食住行、婚丧等状况,可了解之。这些习俗,于入垦的先祖们而言,并非稀奇的。从雍正至嘉庆(1723~1820年)的一百年间,车田下营的仁璲二十、廿七世后裔,入垦台湾番境,向北投社番包地开垦,荜路蓝缕,奋发以赴,终于化荒芜为良田,凿圳灌溉,在阡陌纵横中建立了新家园。道南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追悼祖父宽宏文云:“考世居盘龙保下营社,因吴、林两家族大而逼,渡台数次,至嘉庆十五年庚午,遂搬家东渡,……自七月到台,至十二月始建瓦厝一座,在彰化北投堡茄老庄后五张犁份田中央,于是有宁宇。遂率长次男(关睢、善述)以耕田,夜以继日,未尝稍懈,如斯者有年,而资用颇饶,得与族人并称富足焉。继而设学校,培子孙于文事,尤兢兢焉”。吾人可从文中了解,秉政曾经数次先来台视察过,再做举家渡台的决定;入垦后,父子兄弟废寝忘食,协力拓荒的一端;亦可知拓垦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期间搭起简陋田寮以御风雨,辛勤万分;当阡陌纵横,初稻丰登后,即改瓦房,冀求安居乐业,并培育子女,兴学倡导文风。有清一代,吾族人才辈出,不无缘由也。洪氏移民经过艰巨垦荒后,继而在各自的垦地里创建聚落。
  洪姓血缘聚落群的形成
  洪姓族人先后背井离乡,横渡海峡抵达移居点,举族一致,先向大自然挑战,日以继夜的展开荒野开垦工作。当垦务告成,便开始筑屋成血缘的聚落群。其主要者列举如下:
  (一)下茄老——现彰化县芬园乡茄老、嘉兴二村。在猫罗溪支流隘寮溪北岸的一大集村。多性植派(毛蟹派)族裔。因洪雅平埔族语称东方一座山丘为Karou(笊或碗篮),故译为“茄老”,因与东邻同族之同名聚落分别,以其在下方(西方),故称下茄老。据《彰化县志》载:“茄老山在北投之东,平地突起,中有高峰,方言云茄老,竹器也,竹器也,其山圆顶,象形以名”。现有宗祠“崇星堂”,系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从石头埔仔移建者,为性植公派下之宗祠。
  (二)顶茄老——现属南投县草屯镇加老里。顶茄老本聚落形成于南沿隘寮溪,曾凿祖妈圳。(北至芬草路间,因位于下茄老之东方故名。属一块大集村,为阳明派下族裔乘正、监、贤、乾墘等兄弟,创于清庆十五年即1810年),乘正之孙关睢续凿祖妈圳下段,使洪姓垦成地尽成水田。道光十年(1830年)创建敦朴派下第六、七房宗祠“敦伦堂”于此。
  (三)田厝仔——现属加老里,夹乎茄老支圳中与南圳间的集村。系由秉正之孙善述,率纯忠、纯孝、纯节三子及秉正之弟监、善述之弟泰之后裔等,从顶茄老分出者所建。地名由来于建屋在新垦田中故名。聚落由阳明派裔之楼仔、顶厝、白鹭鸶厝、大厝底、竹围仔与茄老支圳南岸勤朴派裔(桃、素)所建散屋形成。
  (四)石头埔仔——现属石村里,在罗汉溪纳隘寮溪的三角形汜滥原上。因地当二溪下游,土地多石砾故名。依据连横《台湾通史》,接妈祖圳凿有“阿辘治圳”灌溉。为勤朴派下素与阳明派下乾及性植派下涩、宗光等入垦创建。
  (五)顶过溪仔——属石川里,临隘寮溪南岸,因从北岸水汴头过隘寮溪处故名。
  (六)溪洲仔尾——属石川里,为阳明派下墘入垦创建。在猫罗溪东岸与公馆圳间,因在顶、下溪洲的下方尾端处故名。
  (七)新庄——现属草屯镇新庄里,形成于隘寮溪北岸,包括南缘的街区新庄街仔、街仔尾及庄头、沈厝、大厝底、水汴头仔等集村。乾隆三、四十年代,勤朴派七房裔育德等入垦于此。并有和苍派廿七世妈支派、性植支派之迁入。因在乾隆中后期创建的新村庄故名。新庄街区形成于光绪年代,现派出所附近及芬草路205号巷口曾设有隘门。街区在日据时为洪姓血缘聚落之一大交易中心。
  (八)水汴头仔——现属新庄里,为和苍派下茅所创,在茄老妈祖圳南圳与芬草路交会处的南侧。因在该处第五个水汴(水闸)处故名,原称五汴头。
  (九)番仔田——现属新丰里,因原为北投社平埔番所耕成的熟田,由和苍派族裔包耕故得称、和苍派裔最初入垦地在今彰化县芬园乡县庄境内,其时间极可能在雍正年间。垦地分布于猫罗溪西岸河阶地至共背域的八卦台地面。乾隆年间因猫罗溪水灾,并与泉籍之张姓因快官圳用水纠纷,引发“漳泉拼”,乃再迁移番仔田。有国珍者(廿六世)入居今聚落之南部;嗣有廿七世渡台妈率锭等兄弟筑屋于其北;再有次爵(廿七世)在西侧建屋。至道光十年(1830年)建宗祠“敦成堂”(俗称新祖厝仔)于新丰里501号。番仔田除本聚落外,包括下列散居村(俱属新丰里):
  (十)下番仔田——在番仔田本聚落的西北方,建于茄老支圳北圳东岸,因较晚形成故称。
  (十一)大掘—位立于番仔田本聚落东方,茄老妈祖圳之北岸,传曩昔有大积水处故名。
  (十二)竹围仔——在番仔田聚落北方,乌溪堤岸之南,往昔为乌溪河床地故名。
  (十三)新庄车头———在中埔公路之西。番仔田东方,近茄老山处。日据时期中南线设新庄站于此故名。
  (十四)牛屎崎——现属御史里,在中埔公路与茄老山间,聚落主要分布于旧河阶面上。因山上为附近农村牛只放牧处,牛每登坡出力放下粪故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发生戴朝奉抗清事件,北势南洪枞响应之,牛屎崎为洪姓族运粮助北势南族人通道,同治元年(1862年)十一月,被清军攻击惨遭毁庄。牛屎崎为永谦(十八世)、存政(十九世)旋山(十九世)等派后裔;和苍(十九世)派的二七世妈、锭、荐、勤朴(二五世)之子素、桃等入垦所创建。可知以和苍派裔为主,但合各支派。牛屎崎尚包括“双叉港”,在隘寮溪中游北岸,茄老山南麓;“米粉寮仔”,在牛屎崎之北,茄老山西麓河阶面上,昔有人在此搭寮制作米粉故得称。
  (十五)北势南——属北势里,位于土城平原之北部,乌溪河宋之南。有北投横圳东西横贯,聚落分布在其南北两侧。地名由来在于南埔北方表土下多砂石之冲积地故称。道光十二年(1832年)之《彰化县志》载有“北势南仔”之地名,且谓有“石堡每飞泉”,疑今日之“东锣”“西鼓”二急湍乃其痕迹。本聚落因得先天灌溉之利,为土城地区抢先开发之地。
  入垦北势南地方之洪姓族人,除以和苍派为主外,并有志忠支派,永谦派介入。咸丰十一年(1861年)勃发戴朝奉抗清之役,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洪枞在北势南响应。福建陆路提督林文察率军屡攻不下。同年十一月台澎兵备道丁日健率知县王桢、游击郑荣、乡勇林文明,札营“看顶”(按即顶坎仔),布置炮台,猛攻不克。最后挖掘地道兼以炮轰,终为所下。村庄遂毁于炮火,族人多数阵殁,逃离者入埔里,今仍居村者乃事后重返者之后裔。今北势南洪姓族谱,廿九世以前部份悬缺不明,一因毁庄,一因忌清官方之追查故也。
  北势南尚包括:新厝仔、鸡柔崎脚、屯园仔、茄冬脚、三角城、圳头(北投新圳引水口)等散村。
  (十六)万斗六——现台中县雾峰乡万峰村。在乌溪之北,卑头山西麓。原为洪雅平埔族(Hoanya)万斗六社。为洪姓和苍派裔入垦之地。同治三年(1864年)北势南族人抗清,万斗六洪姓援助粮食,头人洪戆古等人被处极刑,土地悉被抄封,族人被逐出。
  (十七)六股——现雾峰乡六股村,在万峰村(万斗六)之北一、二公里处,位于牛栏坑口之南。这一带原为和苍派洪姓拓垦地,现仍存有“洪公馆”之古地名。族人因北势南之役被逐出。
  (十八)日社——现属雾峰乡旧社村,在万斗六聚落西北方一公里处。原为洪雅平埔族番社故名。曾有和苍派洪姓入垦,因参与北势南抗清之役,族人悉数被逐出。
  1984年,草屯镇志编辑委员会曾根据草屯户政事务所的资料,将各里别洪姓人口数作了一次核算工作。结果洪姓人口总数为一万零四百九十三人,占草屯镇总人口数八万五千九百十二人中的12.2%,为镇内四大姓氏中的第二位。按四大姓人口比率的演变如下:
  1945年洪姓17.8%,李姓17.7%
  林姓16.4%,简姓7.3%
  1956年李姓17.2%,洪姓16.1%
  林姓14.9%,简姓7.1%
  1978年李姓14.9%,洪姓16.0%
  林姓12.8%,简姓7.8%
  1984年李姓13.8%,洪姓12.3%
  林姓12.2%,简姓6.0%
  1945年以前,洪姓人口一直为四大姓之首。然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引起了急速的都市化,一向以农为业乡居的洪姓人口,离乡前往大都市就业定居者续出,致因外流而比率降低故也。相反,原就以城居务商为主的李姓人口,外流人口较缓。至于林姓虽亦乡居为主,然自1923年至1932年间,北投埔望族林广沈、林广阵与李峰竹、李清奇、李逢春等人,在草屯创建面积达旧街五倍大的新街,开创林姓进入草屯街区的基础。洪、简二姓在这方面,则相形见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洪敏麟
责任者
洪敏麟
相关人物
洪仁璲
相关人物
于乾兴
相关人物
颜思齐
相关人物
郑芝龙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郁永河
相关人物
施世榜
相关人物
黄仕卿
相关人物
杨志申
相关人物
林爽文
相关人物
秉正云
相关人物
陈洵美
相关人物
李逢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