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30001775 |
颗粒名称: | 吨粮田技术开发 |
分类号: | S282 |
页数: | 3 |
页码: | 617-619 |
摘要: | 本文主要介绍了吨粮田生产在漳浦县的发展历程和实现途径。从解放前粮食生产的落后状况,到解放后经过集体化的努力奋斗,产量逐渐提高。然而,在八十年代后期,漳浦县开始在农业生产上推广一系列的科学种田栽培,提高稻田综合生产能力,从而涌现了大面积的“吨粮田”。本文还介绍了实现“吨粮田”的耕作方式,包括小麦、早稻、晚稻一年三熟制,小麦、早稻、甘薯一年三熟制,以及早杂优、晚杂优(或以早代晚感温高产的迟熟品种)一年两熟制。最后,文章强调了冬种小麦在实现“吨粮田”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几个乡镇的统计数据以证明其效果。 |
关键词: | 漳浦县 吨粮田 粮食生产 |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