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元宵节“穿灯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63
颗粒名称: 漳浦元宵节“穿灯脚”
分类号: K892.1
页数: 4
页码: 599-6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沿海地区的元宵穿灯脚习俗各具特色。在佛昙镇东坂村,新娘和新生儿的媳妇需穿红着绿,手持甘蔗,在婆婆或堂亲前辈老妇陪同下穿过灯棚和祖公龛,男人则从正门进入,观看者只能集中在明间。在赤湖镇,所扎灯为人物形象,两座灯尪之间的四根柱子上写着赤湖八景名称,观看者需保持距离,最后将纸扎人物像和灯花分送给参加穿灯脚的人家。
关键词: 漳浦县 元宵节 穿灯脚

内容

在漳浦县沿海的佛昙、赤湖、前亭、杜浔、湖西等地,流传着一种古朴的民间风俗——元宵穿灯脚。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喜庆元宵时,凡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了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在婆婆或堂亲前辈老妇人陪同下,从祠堂中的“灯棚”下走过,以求子祈福,迎祥纳吉。其间或口中念念有词,或手中举吉祥之物。脚步、路线有规有矩。衣着、头饰、灯棚式样、欢庆时刻,均因村而异,反映出不同地区、宗族、历史等原因,蕴藏着各自的内涵。为此,我们选择较具代表性的几个点进行调查,以浅析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岁时习俗。
  一、佛昙镇东坂村
  东坂村位于漳浦县东北面,东南临海,水产养殖是这个村子传统的重要经济来源。村民大部份姓戴。据村中石碑,可知至少在明弘治年间其祖先就从漳浦的井尾半岛上迁徙至此定居,传衍至今已二十代。现有村民四千余人,祠堂为清朝中叶修建,二进三开间,颇具规模。每年新年伊始,村中就召集能工巧匠,在祠堂中扎一盏二米多高的彩灯,呈八角形,一层层依次收拢,如塔一般。四周绕以小灯。元宵华灯齐放光彩,有资格穿灯的新娘由她的婆婆陪同,没有婆婆的新娘邀请堂亲长辈老妇陪同。新娘头插大红花,身着红围裙,老妇人则头插“石榴春”花,身着黑围裙,闽南人称赞这种按年龄不同的衣着色彩“红水黑大扮”(红美黑大方)。这是新嫁娘第一次在热闹场所露面,供人评头品足,且又是谒拜祖宗,要显得秀美而且庄重。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娘每人手中必须持一根带叶片并束上红纸圈的甘蔗,象征美好的日子像甘蔗,一节比一节更甜。新生男儿的媳妇则抱着自己的婴儿。元宵晚饭一过,村人便三五成群来到村中“保生大帝”庙前,招唤、汇集人群,走向大祖祠堂,若有陪伴妻子前来看热闹的男人,此时应从正门进入,站在正堂前。女人则从祠堂的右侧边门进入,沿着墙跟绕到摆着祖先牌位的“祖公龛”前,尔后回身从“八角亭”灯前走过。灯棚高且灯烛明亮,新娘在此时此地才真正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挤在阶下的小男孩、小青年争相哄叫,或抛上点燃的鞭炮,或高声喊着“新娘新当当,裤底破一空(洞)”,直至新娘们来不及招呼婆婆,从左侧边逃出,去寻找早已在边门外等候迎接的男人。之后,男人便各自送妻子回家,取出用竹筒绵纱做的“点仔灯”,高举着绕出村外,走过山头、田野,尽欢而回。
  二、赤湖镇
  赤湖镇与佛昙镇接壤。此地元代建城,明代正德年间又扩建为大城。东南面为大海,交通发展,人口众多,以陈姓为最。明末清初,尤其是清乾隆前后,大批赤湖人迁徙台湾谋生,且常年互有来往,现存镇中的陈姓祠堂就是清中叶移居台湾的陈姓人。此外,其他宗族姓氏亦有活动,各有大同小异的习俗,活动期间,互不干涉。赤湖陈姓人穿灯脚是从正月十三日开始的,所扎的灯往往是“灯尪”,分为二座,灯架均为2.5米×4米,以刚好能放置在祠堂正堂的次间为度,悬挂1.5米高,面靠在次间和耳房之间的墙上,两角挨着明间和次间的柱上,左右各一座,前呈台阶状,分五六级向上收拢,因为纸扎传统工艺甚高,故能极尽精巧。所扎均为人物,第一层为“状元及第”官宦打扮的人物,以上几层则为“辕门斩子”、“三战吕布”等戏文故事人物,中心扎二座高山,系赤湖附近的灶山和孔雀山,灶山为其先祖的葬地,孔雀山为其先祖妈葬地。两座灯尪之间的四根柱子分别写着赤湖八景的名称:东面“金龟背印”、“飞纱织绢”,西面“尖峰文笔”、“丹灶出烟”,南面“南峰空壳”、“葫芦把阁”,北面“凤山朝阳”、“灯火夜明”。
  正月十三之夜,新娘身穿新衣,同样以自家婆婆或姆婆,婶婆等陪伴,手持甘蔗从东门进,低头穿过右边的灯尪,向西穿过“祖公龛”,从左侧的灯棚下由里向外穿过,从西门出。同样,在这过程中,观看的人们也只能集中在祠堂的明间中站着助兴,四周绕着红绳,以防越过雷池半步,常有长者在旁监视,怕出乱子。之后,十四、十五日两夜这一活动可继续进行,十五之夜,元宵的其他活动也同时举行,祠堂中的二面大鼓,由新郎或新添丁的父亲轮番敲击,直至半夜。祠堂门前广场树起两杆“焰火”(称双篙焰火),结成芝麻结籽状,自上至下连续燃放不息。此外,群众喜闻乐见的社戏、花灯、迎神,均同时举行。直至十二点之后,元宵活动的尾声已到,两座“灯尪”扛到祠堂前烧掉。未烧先将纸扎灯花及人物像取下,第二天,由负责这一年闹“灯尪”的“头家”挑着,挨家挨户分送给参加穿灯脚的人家,同时收取这一活动的费用。人们便围着这一担纸扎人物像和灯花,新生男儿的分到“状元及第”人物像,新婚的分灯花,而运气不好的,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丑角、反角的人物像了。有资格分得“灯尪”者,都要争取正面人物像,因而此时“灯尪头家”的身份倍增。
  三、诒安城
  诒安城位于湖西乡西侧,与上述的东坂村、赤湖镇恰好呈三角形。诒安城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系曾任广西按察使、湖广布政使、朝廷太常寺卿等职的乡绅黄性震捐建,历代聚族而居。全城平面呈锁形,正门向东,沿中轴线建有大宗祠堂、小宗祠堂,大宗祠堂祀始祖鸿熙公,小宗祠堂祀黄性震。城里的黄氏族人穿灯脚就在这两座祠堂间进行,而城外的黄姓人则只到大宗,不到小宗穿灯脚。诒安城的灯棚也反映此地的特点,灯呈长方形,长5米,宽3米,吊于祠堂的明间之中,其四角扎的是四个城门,尽可能装饰得与诒安城四个城门相似。四面扎“陈三五娘”、“郭子仪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戏剧故事。“灯城”下摆吊着各式各样的小灯,以上为集体出资扎成。而有出丁(生男儿)及新婚的人家同时要各自送一个“灯尪”,这种灯尪一尺长,作盘状,上扎戏剧故事一组,在穿灯脚之前送到灯棚四周摆定,谓之“上灯棚”。灯棚吊在正堂。在前堂的明间正脊下还要高挂一盏龟灯,下吊一小灯。十三日晚上,穿灯脚者着红裙,头插麦青,手持带叶的甘蔗,从正门步入大厅,穿过龟灯之下,穿过走廊,走向正堂。经过灯棚下时,陪伴的老人念上几句吉祥征兆话,并做一个摘花给新娘或“添丁”小媳妇插于头上的象征性动作。尔后,从左边绕过“祖公龛”再从灯棚下穿过,从正门出,前往小宗祠,重复以上活动。至半夜十二时以后,重新汇集起来,烧掉灯棚,捡取灯的枝骨,以图吉利。
  诒安城的迎神活动也是在这一夜举行的,这些有穿灯脚资格的新娘和添丁的小媳妇均需举着“点仔火”(用竹筒装布灌花生油作成),等待男人们“抬尪”来到家门前时,点燃预先准备好的火堆,在“抬尪”的队伍跳过火堆之际,以最快的速度抢得一点“火种”“,引回家中的灶间存放,以祈生活如火样旺盛。
  穿灯脚风俗在漳浦分布甚广,一些现在没有活动的地方,在以前也曾盛行过。东坂村戴姓人明朝弘治年间定居于此,这风俗可能是从建祖祠开始的,而诒安城人自称此俗始于黄性震,当是可信的,灯棚作诒安城状便是旁证。《漳浦县志》有这样记载:“元宵自初十成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彩为花,具极工巧……张灯如雨盖,名曰闹伞,闾左好事者为鱼龙百戏……”。元宵闹花灯是全国性的岁时活动,而各地均有不同的习俗,漳浦的穿灯脚有其独特处,但基本上是在这一全国性的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习俗条件而衍变成的,县志所载的鳌山,见于全国各地,而灯棚、灯尪,应是漳浦自己的特殊风格,其中诒安城前堂的龟灯,赤湖、诒安城灯棚上的各种人物彩扎,一如县志上所载“运傀儡”,“为鱼龙百戏”同属传统的鳌山形式。
  据一般认为,漳浦县原属小数民族聚居地,晋以后才有较多的汉人来此开基,建立绥安县,隋朝至唐初地方动乱(隋撤销绥安县建制),唐总章二年,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率河洛子弟带同家眷来此平定战乱,开屯建堡,建州置县,带来中原文化。
  传统文化不可能在迁徙衍居地全盘保留,外来的文化也不可能全部照搬,否则在新的环境中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延续,即使是相距仅12公里的赤湖镇和诒安城,同一习俗就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气氛中,发展成不同的形式:彩扎是赤湖人的传统民间工艺,这一传统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灯尪上,反过来,彩扎工艺也赖穿灯脚活动获得生存和发展。相对而言,诒安城的灯棚就显得简单,然而诒安城有他们引为自豪的,当过一品官的祖先,以及构筑工程宏大,保存三百年完好如初的城,别无选择,诒安城成了灯棚上重点表现的题材。赤湖城则在诒安城建立以前因清初“迁界”拆毁,不会表现在灯棚上。东坂人祖辈与海打交道,在茫茫大海中,唤起他们希望之光的常是多见于沿海被当作航标的塔,因而他们的灯棚选择了塔的形式。此外,穿灯脚者的服饰、语言、行进路线等,都有严格的讲究,只有二点是共似的,那就是穿灯脚者的身份为新嫁娘和当年生男孩儿的媳妇,以及灯棚都设在祠堂中,可见穿灯脚这一习俗的根本目的。
  穿灯脚的主要角色是女人,而男人仅充当一个看客。农村结婚通常集中在年底,婚后至新岁时间不长,且旧时妇人极少外出,故基本上不为村里人所知所识,利用元宵节这一普天同庆共欢的时辰招摇过街,一展风采,实在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设置这一活动的初衷不在于此,灯棚既然设置在祠堂的正堂中,穿灯脚的都有经过祖公龛这一项目,且必须由长辈女人陪同,可见其主要目的是要把新过门的媳妇介绍给祖先,得到祖先的认可,祝祷早生男孩,赤湖有“新娘穿灯脚,明年生男儿”的祝愿谚语,湖西新添男孩的媳妇,必须再一次穿灯脚,手中抱着婴儿,告尉于列祖列宗,赤湖灯尪上扎着始祖墓地的灶山、孔雀山,透露了穿灯脚的主题。穿灯脚的习俗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战乱濒仍,人丁稀少,“添才”比“发财”更重要。
  作为女人,本来是没有资格走进宗祠的,但又很有必要将这家庭新成员引见祖宗,唯有在这普天同庆的元宵可以通融,但只可从边门进出,穿灯脚时还要低着头,不许东张西望,让婆婆或伯婆、婶婆陪着,是负引导她们按一定礼节行事的责任,至于诒安城里的女人公然从正门进出,或由于某一代的疏忽、或改革。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径
责任者
洪振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