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奇人吴协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53
颗粒名称: 书法奇人吴协生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3
页码: 576-5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协生是一位书法家,能双手同时书写不同字句,练出过硬本领。他的独特书法得到赏识,被推荐到市政府当秘书。他的成就受到老一辈政治家和书法界名流的很高评价,获得高级美术师职称。他的双管齐下书法表演轰动国际,在国内外新闻媒介专题介绍后,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词: 漳浦县 吴协生 书法

内容

我国虽自古有“双管齐下”的成语,传说唐朝张景曾以左右手同时作画,一手画枯枝,一手画生枝,但这只见于野史记载,一千多年以后的现在,人们才亲眼看到吴协生“双管齐下”的书法表演。
  吴协生,1949年出生于漳浦县霞美乡农家,从小靠父亲于农馀卖一种美名为“翰林糕”的绿豆糕供他读书。他从小喜欢练字,入中学时,老师林耀文发现他的兴趣和天赋,指导他临摹碑帖,他刻苦学习,打下基础。中学毕业回乡,一面继续练字,一面学篆刻,一度在家乡市场边摆一只桌子,替人刻印章和写对联谋生。而对亲戚朋友或熟人来托写对联,他分文不取。
  每到旧历年关将届,约写对联的人特别多。有一年冬天,虽然日夜挥笔,答应代写的对联还是“欠”人很多,父亲责怪他:“年都要到了,怎么还没给人家写好!”母亲见他忙不过来,为他辩护:“那么多,就是双手同时写也应付不了啊!”母亲这句话启发了他,立志要练出双手写不同字句的本领。他从一向不曾握笔的左手练字开始,到左手会写,才试着两手同写,起初还是不能顺心应手,左涂右抹,折腾了大半天,还是顾此失彼。他细思考:双管齐书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包括心境、字形、双手的协调配合,熟语说“熟能生巧”,只有苦练才能练出本领。他天天坚持双手练字,从凌晨练到早饭以前,从晚饭以后练到半夜,还有午休时间,他都躲在房间里练。有时蹲在地上,用粗笔蘸水在砖上练,几块砖轮流使用,千了再写。有时站在桌前,用笔蘸墨在一大叠旧报纸上练,一张写过换一张。有时将旧报纸订在壁上,悬臂而书。有时将扫帚当大笔,在地板上大挥。
  经过多年苦练,终于练出过硬本领。甚至能一脑多用,一边与人交谈,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双手同时挥毫,写出俊逸酒脱而又遒劲有力的对联。
  他的独特书法逐步得到赏识,初是被吸收到乡文化站工作,继之调到县公安局,又调到县文化馆当馆长,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主任卢亚来是一个“伯乐”,发现这个奇才,荐他到市政府当秘书。1985年9月,他被送到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进修班深造,在沙孟海、刘江、章祖安等教授指导下书法大有进步。章教授后来为《中国书法奇人吴协生》一书作序,说“吴君协生1985年至浙江美院书法专业深造。在此之前余即闻其双管齐下之名,但在一些学院派的人看来,往往将之与江湖气等量齐观,余亦不免染此偏见,初未之奇也。及君来院书法大进,与余过从甚密。某日,即于余案铺纸,双手各执一管飞速挥毫,上下联同时顷刻而就,字体秀雅不俗,余始大惊异。后又知其真、草、隶、篆诸体皆能,而且都能双管齐下书成不同之字,复观其为文条分缕析,论说头头是道,遂以奇才,刮目相看,而与向所谓江湖气者区以别矣。余乃为其题十六字:‘双管齐下,字竟不同,奇冠今古,造化无穷。’……”。
  吴协生入浙江美院深造,于寒假回漳州欢度春节,摄影师吴金胜慕名寻踪而来,为他拍摄一个又一个奋笔疾书的镜头。1986年3月18日菲律宾《世界日报》报道了这事,又有国内外电影、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专题介绍,轰动国际。
  吴协生在浙江美院结业回到漳州,继续书法工作。他的成就受到老一辈政治家和书法界名流的很高评价,获得高级美术师职称。1989年11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偕夫人殷森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来到漳州画院,与观众在一起观看吴协生“双管齐下”书法表演。当吴协生熟练地运用双手写下几幅条幅和对联后,方老亲切地问道:“你能以小王(秘书王进军)的名字为题,当场撰句并双管齐书吗?”吴协生答:“进军,好,试试看。”他稍作凝思便动起笔来,右“进”左“军”两大字同时跃然纸上,紧接着是“退”“戎”二字同时出现,这在上联就构成“进退”两字,观者正在为他“进退”是否“两难”焦虑时,只见他所写乃是“进退自如”和“军戎奏凯”,全场响起一阵热烈掌声,这场面即摄入录像机和照像机镜头。全联写成时是“进退自如关社稷,军戎奏凯定江山。”当晚,吴协生为方老亲切的乡音所感动,即书一联呈奉:“方音未改珠玑远,毅力无前胸臆宽。”又为陪同到画院参观的傅志煌秘书写一联:“志趣存高远,煌灼显光明。”三联都是嵌名字的凤顶格。以前有人怀疑吴协生“双管齐下”所书只是平时惯练的几副联,从此相信他确定能运用自如,随意发挥。
  1991年春,漳州市与日本谏早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谏早市市长野田云率领代表团访问漳州。吴协生应邀在漳州宾馆作书法表演。野田云市长看了表演,紧紧握住吴协生的手说:“你这种书艺是日本从未见过的,明年一定要来日本访问呵!”即题“浇花浇根,交人交心”几个大字送给吴协生,与他结为知心朋友,原来野田云市长是书法同道。
  1992年2月,吴协生在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美术厅作双管齐下书法表演,写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名联,笔力雄浑,气势磅礴,博得一大群观众喝采,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真功夫,真功夫!”
  吴协生现在是福建青年画家协会副会长、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副教授职称。他要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国书法艺术而努力,将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及表演。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广阔的前景,他自己则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其求索’,既然是求索,就难免幼稚。艺术创造无限,艺术的发展永远是披荆斩棘的拓荒”。
  为了发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友谊,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最近吴协生应漳浦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陈万年等嘱托,喜吟十副对联,双手齐书成副,都是嵌名字的凤顶格,赠送寓居台湾的漳浦老前辈陈则蔡,黄秉心等十人。其中赠陈志谟老先生的联句:“志趣高宏天献瑞;谟猷远大日融和。”赠台湾漳浦同乡会理事长陈建仁的联句:“建树春秋富;仁风日月新。”其馀联句不一一列举。
  吴协生书法奇绝,文思敏捷,能当场成章,双手挥毫,顷刻写成联幅,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正如全国人大常委、原广东省长梁灵光在广州看他书法表演时所说:“你来广州表演书法,为我们福建人争光。”如今他的书法传到台湾,在台湾的漳浦人来信说:“吴协生先生的双管齐下妙联在台湾引起反响,吴先生为我们漳浦争光。”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万年
责任者
吴协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