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30001748 |
颗粒名称: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治理南门溪记事 |
分类号: | P343.2 |
页数: | 2 |
页码: | 561-562 |
摘要: | 本文介绍了南门溪的治理过程。南门溪是鹿溪的一条支流,曾经因为洪水泛滥和污染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1974年开始改溪工程,通过治理,南门溪的水患得到了根治。但是,由于南门溪上游的溪道被平整为农田,仅存西湖南侧至港仔口这一段死溪,导致溪水无法流通,污水和垃圾不断注入,形成了公害。1984年开始,政府开始关注南门溪的污染问题,并开始采取治理措施。经过勘察和方案研究,最终采取了引水排污、清淤拓宽的方案,从鹿溪梧桐陂引水,接济南门旧溪道,以及改造双溪口(港仔口)至城东溪的渠道。工程于1986年元月20日开工,至8月20日结束,历时七个月,完成四大项目:一是引水工程,挖新溪道四段,长933米;二是旧溪道清淤扩宽;三是排污工程;四是工程配套建设。治理后,南门溪的水质得到了改善,消除了公害,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漳浦县 南门溪 治理过程 |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