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厦林”源流与攀龙林姓开发台湾林智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36
颗粒名称: “鹭厦林”源流与攀龙林姓开发台湾林智诗
分类号: K820.9
页数: 5
页码: 532-536
摘要: 这段文字介绍了闽台两地林姓的源流和关系,其中以漳浦县的“路下林”和“攀龙林”为主线。文章详细描述了“攀龙林”的世系,从一世子华公开始,各代后裔的生子及扩散情况,为后人寻根认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漳浦县 林智诗 林姓

内容

在闽台,林姓是仅次于陈姓的第二大姓,枝叶繁茂,而一致以直谏被纣王处死的王叔比干之遗腹子,为周武王封于博陵的林坚为得姓始祖;以晋朝“永嘉之乱”以后任晋安郡太守(追封晋安郡王)的林禄为闽台始祖。
  漳浦县林姓同样是仅次于陈姓的第二大姓,都是禄公之裔而支系甚多,主要有路下(在今深土乡,雅号鹭厦,以下一概写作路下)、乌石(浯江)、园头(沙西)、港头(在佛昙镇)、友爱(在官浔镇溪仔)等流派。这里只说“路下林”源流,并专记路下林的一支,与台湾渊源关系特深的攀龙林姓。
  攀龙位于漳浦山区的“车田”(今石榴乡及南浦乡),元朝漳州路山区农民起义军蜂起,为加强统治,于至治年间(1322年左右)划漳浦、龙溪、龙岩三县毗连地带成立南胜县,后迁设南靖县,车田属于南靖县。至清朝雍正年间,漳浦名士蔡世远以车田二十四保距南靖县城太远,吏治鞭长莫及,请改属漳浦,雍正十三年(1735年)朝廷准就车田二十四保中划十五保(今石榴乡)归属漳浦。
  归属漳浦的车田十五保中,以吴、林二姓人口最多,在台湾开发史上出现许多彪炳人物,最著名的是小山城大园头的吴沙和攀龙兵营顶的林成祖。攀龙渡台先人至今传十多代,裔孙繁多,人才辈出,如1983年任台北县长的林丰正先生便是林成祖的后裔。
  攀龙,以三面高山环抱如巨龙盘亘得名。这里平川成湖(湖,闽南方言指盆地),岩峰尖、翁仔石尖、洞仔尖,“三尖归一穴”(尖,闽南方言指顶峰)各条涧水汇聚成坪水溪、漈西溪、龙岭溪,从攀龙盆地萦绕而过,经象牙庄,汇于鹿溪入海。
  攀龙林氏家庙建于明万历辛已年,坐丁癸向未丑,二进一天井,门前“崎阶倒吊莲”,石雕鹿羊为“门盾”。家庙后依矾山,有“雨伞松”、“鹭鸯树”、“隐龟(驼形)樟”,家庙前竖立十二座旗杆,面向“独瓶池”,构成寻根认祖的标志。
  1990年11月20日,台北板桥市林益传、林铭勋、林益堤三兄弟偕同夫人及儿孙共九人带谱牒回攀龙拜谒列祖列宗,与祖家亲人合影留念,并将家庙景观一一拍照携回台湾。他们说还有许多台湾亲人准备回来拜祖,与祖家亲人交流渊源关系资料,寻根认祖,是莫大的欣慰。
  一、路下林源流
  林姓入闽始祖禄公以下(世系从略)第三十五世和义,字鸿虞,于宋末自莆郡卜居漳浦路下,生大用,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华、子德、子渊,为三十七世。元朝地方动乱,兄弟分散于各地:
  子亨分居苦竹(在今赤土乡),生二子:长福生,分衍灶山、桥林:次福留,分衍园头、古雷、沙西等地。
  子贵守路下,居庵下梧,生子福留、福宛,分衍后巷、东庵、陂东、麦园埔。
  子贤分居七都(旧镇)桥头,生济明、济时。济明衍桥头、后姚、下堀。济时长子宗泰分衍海澄浦贤,次子宗德分衍五都(今东山县)浯垄。三子宗礼,生颖德,颖德生质庵、质庵生福庵,居赤土岭之下宫,生七子:长子衍下宫,次子衍港西,三子衍马坪仙都,四子衍下埔,五子衍长东,六子衍马坪后焙,七子衍埔尾。
  子慕分居平和五寨埔坪社,生伯元、伯川。伯元生宗嗣,宗嗣生允椿、允槐、允贞、允器,衍埔坪,分衍于台湾彰化、雾峰、漳浦后戴、东厝、上洞。伯川生宗绍、日隆、日兴、佛生,分衍龙头、庵后、云霄、饶平。
  子华分居车田(今石榴乡)之攀龙社,分衍于胜利、六鳌、温斗、盘陀、饶平、南靖、合湾大甲、彰化、苗栗、台中。
  子德,生纪清、丕显、盛宝。纪清分衍于赤湖,在北门建有祠堂,后裔居山美。丕显分衍于赤湖田墘、山尾、西丹;盛宝分衍于湖西尾山。
  子渊分衍于月屿、下尾、溪仔、北江、塔岭、浦尾、东山康美、漳州康山、杜浔湖里。
  从路下祖传衍于广东、台湾,源远流长,支派浩繁,由于年代久远,宗谱遗缺,无法详考,但世代相传为“路下林”。
  二、攀龙世系
  路下大用公第五子林子华于元末至正年间迁居车田攀龙社,即龙山肇基始祖,子华列路下林4世、游洋林22世、闽林37世、长林100世。
  一世子华公生二子:长桐月、次纯朴,纯朴公生以长、以深二子,返居路下守祖,后裔居陂东。
  二世桐月生三子:长以和、次以顺、三以贤。
  三世以和行一,生三子:曰永余、永祥、永祯。
  三世以顺行二,乌陂房祖,生子永贵,贵生元贞、元亨为五世,元贞生体范,范生荣。元亨生四子:长体瑞,瑞生表、正、顺、婴四子。次体义,义生五、六二子。
  三体纯,纯生柱石。四体锐,锐生良权、良柄。后裔居乌陂。
  三世以贤行三,移居广东,后裔居潮铙,曾孙题奉祀。
  四世永余行一生子三:长乾、次坤、三朗,世称“松明朗”三大房。
  四世永祥行二,过田房祖,生子曰元转,转生体政、体加为六世,后裔居盘陀后陂、下埔、枋林。
  四世永祯行三,坪水房祖,后裔居温斗四社、县城,县房林传六鳌下寮、鳌东、山门后江、东门、营里。部分渡台居新竹、苗栗、汐止等县市。
  五世乾行一,字元宇,松房祖,俗称后埔公,生子三:曰坦庵、曰可塘、曰新楼,后裔居长美、埔边。
  五世坤行二字元宙,明房祖,俗称井墘公,生三子:长名进、字体重,次名助、字体辅,三名道、字体达。
  五世朗行三字元恩,朗房祖,俗称下厝公,生三子:体道、体质、体闰,后裔居陂仔后。乾坤朗各生三子,共九子,时号“九大汉”。
  明房六世祖名进行一,号莲花,居虎仔厝、鳌楼,生三子:添、沛、济,传世不详。
  六世祖名助行二号霞岭,生三子:曰章、曰新、曰琼为七世。长章称岭大房,章生二子:瞻、望,长瞻,字国仪,号天才,生四子:长立敬、次立慎、三立焕、四立命,号称天才四大房,人丁最盛,后裔居新楼、龙潭、考塘、大埕、刘角、埔边、下林、下营、顶下埔、岱水、庵后等。次望,望生谨,称岩前溪房,后裔居大埕、顶埔。七世新行二,称岭二房,生二子:长默泉、次四友,后裔居处称岭二,传衍陂头、上营。七世琼行三,称岭三房,生二子:长光宇、次光亨,后裔居处称岭三。
  六世祖名道,号飞凤,行三,生五子:长峰、次乔、三森、四楚、五栋。长峰移居广东,次乔居下厝守祖,三森过番,四楚生三子:脱庸、甲万、西凤。八世甲万生捷魁、掇魁、抱魁。九世捷魁行一,生严、盛、陶等七子,十世陶生敬乡、宣、迈、瑸等七子,十一世敬乡生宗仁、宗义等八子,宗仁生菲、尽等五子,菲生天宗渡台居中港。九世掇魁行二生一子曰焻,焻生八子:族、夜、化、孝、德、政、祖、权。十一世孝渡台居台中,后裔林清池移居日本,为日本国林氏宗亲会第一届理事长。十一世夜生秀俊号成祖,于清雍正年间渡台居台北,其业绩载入台湾通史。
  三、攀龙林姓传衍台湾
  清朝往台湾开发土地的林姓和陈姓最多,在台湾各地传下众多后裔,故有“陈林半年下”之谚,漳浦陈林二姓的传衍台湾也是如此。漳浦林姓的垦殖台湾,又以攀龙人为最多,见之于《林氏大宗谱》记载的著名人物及其后裔主要有:(世次均从攀龙始祖子华起算)
  1、林成祖
  林成祖,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二世裔孙,生于康熙三十八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渡台,入垦大甲、彰化、开拓农田数万亩,先后开凿大甲圳、大安圳、永丰圳、暗坑圳,引水灌田万馀亩,年收租谷十多万石,富甲一方。乾隆中叶,因大造房舍、仓库、公馆,被诬陷“建城造反”,成祖被逮京鞫讯。次子海文(海门)携巨款入京活动营救。当时漳浦人蔡新在朝为官,受乾隆皇帝重用,海文以乡人礼求见。蔡新见海文有才干,嘉许他的孝心,留他住在家里,不但替他父亲申冤免罪,归还产业,并且将女儿嫁他。可惜海文回台湾时溺水而死,而成祖得回台湾继续发展事业。至七十三岁病故,长子海庙、次子海筹继续修复大安圳、暗坑圳。
  林成祖在台湾的后裔:
  长子海庙,生登选、登贵、登岸、登墀四子(十四世)。登选生三子:文栉、文标、振邦(十五世),传孙朝顺、朝右、朝旺、朝贤、调品、调芳、荣、谦清、光旋、光红、光汉12人(十六世);登贵生二子:浩、顺(十五世)传孙皆得,安、正虎(十六世);登岸生光榜,传孙君栈,君仁(十五世);登墀生二子:朝邦、安邦,传孙光瓶、石全、赐佛、志连(十六世)。
  次子海筹生登甲、登聚、谈英三子(十四世)。
  登甲生三子:江云、云霞、江山(十五世),传孙国来、诗昌、德胜、国治、国泰、国隆;登聚生二子:光明、光注,传孙国荣、国华、国宾、国乾;谈英生江水,传孙国迁(十六世)。
  三子海文生登郡、登伟二子(十四世)。登郡生光邦,传孙国材、石头、国联、国宝;登伟生载邦、传孙国祥、国祯(十六世)。
  2、林壮、林跳父子
  林壮字英豪,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二世裔孙(与林成祖同辈),于乾隆中叶渡台,入垦台中大甲。子林跳(十三世)于乾隆末年入垦台中大安——潭仔。跳生四子:先、吉、邦、锥(十四世)。吉生四子:叁和、赐美、千宗、三进(十五世)。赐美生四子:永棕、文归、文咏、文雅(十六世),传孙意松、长安、长云、立义、长建、长泰、长生、长存、咸珠、咸默、咸珍(十七世);千宗生二子:倚高、冲龙(十六世),传孙秀麟、番婆、查某,心妇、登福(十七世);三进生三子:赐佑、庆吉、庆候(十六世)。
  3、林大鹏、林正直祖孙
  林大鹏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三世裔孙,于康熙末年渡台,入垦台中,孙林正直于嘉庆年间入垦台北。
  大鹏生五子:长青、丹桂、秀良、光荣、起郎(十四世)。长青生正直,字有福(十五世),传孙梅、礼义(十六世),曾孙阿昌、呆、晋添、石源、顶源、树、戆(十七世)。十四世丹桂生冉、纯厚(十五世)。十四世起郎生忠直(十五世),忠直生笃立(十六世)。笃立生德行、言语(十七世)。
  4、林志聪、林敦信兄弟
  林志聪、林敦信兄弟系攀龙子华祖第十四世裔孙,于乾隆中叶渡台,入垦台中潭仔。志聪生子三胚、三益。敦信生子三汉、三陈、三渊,传孙进裕、万益、碧玉、瑞麟(十六世),裔孙繁衍于台中、彰化一带。
  5、林积庆
  林积庆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三世裔孙,于乾隆末年渡台,入垦台中市。生子懿德,传孙瑞传、瑞泉、文武、瑞朝。瑞泉生四子:焰山、上海、南星、长兴。传孙恩永、恩墩、明典、明训、恩典、恩敏。
  6、林万福
  林万福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三世裔孙,于乾隆末年渡台,入垦台中北屯。生子交,传孙陂、圳、苑、攀桂(十五世)陂生开元、开宝、开生(十六世),开宝生接成、泗海、阿婴(十七世)。十五世圳生春风,传孙顺享、顺明、顺禄、顺聪、武农(十六世)。
  7、林长
  林长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五世裔孙,于嘉庆年间渡台,入垦台中潭仔。生子但,传孙大树、三春、戆、朝政、国(十七世)。大树生火、石、朝、容;戆生春、井、发;朝政生成、锦、国养(十八世)。
  8、林忠孝
  林忠孝系攀龙子华祖第十一世裔孙,于雍正年间渡台,入垦台中。生子信义,传孙阿勉、秋金、忠信、永禄(十七世)。永禄生伯达(十八世),伯达生利芳、标贵、金城、上锦、清池(十九世),传孙(二十世)秋木、国栋、秋森、国镇、秋钻、国贤、瑞钦、金生、草安、益成、阿木、坤炳、崇仁、崇义、崇礼。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智诗
相关人物
蔡世远
相关人物
林成祖
相关人物
林益传
相关人物
林铭勋
相关人物
林益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