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侨胞陈壬水与“新马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719
颗粒名称: 爱国侨胞陈壬水与“新马坪”
分类号: D634
页数: 1
页码: 50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陈壬水先生是一位爱国华侨,出生于漳浦县马坪乡后康村。他毕业后随父母出洋经商,热心公益事业,被推为当地社团主席。他深知马坪经济要活,需先修路,为实现海内外乡亲梦寐以求的兴修白马公路之夙愿,他两度回国,向领导倡议修通两县交界路段,并带头捐资,最终实现了白马公路的修建。他还多次捐资于故乡村间的铺桥造路、教育事业、医疗事业等公益事业,总计捐资六十多万港元。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和鼓舞着故乡人民加速建设新马坪的步伐。
关键词: 漳浦县 陈壬水 侨胞

内容

爱国侨胞陈壬水先生,民国十六年(1927年)诞生于漳浦县马坪乡后康村一个华侨家庭。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于龙溪师范毕业后,在家乡马坪中心小学任教一年,次年10月随父母出洋经商,历数十年奋斗,终于事业有成,热心公益事业,被推为当地社团——陈圣王公会主席。
  马坪地处漳浦、海澄(今龙海县)二县交界的山区,历来交通不便。过去乡人或贸易,或出洋谋生,或回乡探亲,均须徒步爬越漳浦与龙海交界的“油盐古道”陈仓岭。从马坪上岭须一步一坎,一步一颤地爬五百二十九级石阶才能登抵山巅岭界,然后又一级一级地下山,经郊边、胶榄岭方抵交通要冲的白水营商埠。多少年来,海内外乡亲多么盼望修一条从马坪过陈仓岭经郊边抵白水营之公路——白马公路。
  壬水先生走遍天下,深知“马坪经济要活,需先修路”之理。为实现海内外乡亲梦寐以求的兴修白马公路之夙愿,他两度回国,亲自到漳浦、龙海和漳州市,向领导倡议修通这两县交界路段,使佛昙、马坪、白水营三侨乡重镇的经济命脉畅通。且亲自勘测路线。到南洋后,他发动海外侨胞,并带头捐资,共襄义举。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投入财物,当地群众踊跃出力,工程于1989年动工,1990年底修成通车,终于实现前辈所未能实现的理想。壬水先生又数次捐资于故乡村间的铺桥造路,如1991年春建成的后康村“思亲桥”,既解决了乡亲涉水过溪耕作之苦,又方便全村交通运输。
  壬水先生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多次捐资为马坪中心小学添建教室,购置图书,仪器,文体设备。马坪中学设置后,为建中学教学楼,他与侨胞先合资建“爱国楼”,后又与侨胞陈建发、建娘兄妹合建“爱乡楼”。以爱国爱乡表达海外赤子之诚。1985年,壬水先生再与侨胞陈宝鼎、陈福荣二先生集资十万港元(自己出资五万港元),设立“马坪育才奖教奖学基金”,以褒奖优秀教师、品学兼优学子。被推任“马坪校董会”董事长。
  为了解决山区缺医少药,乡亲看病就医的困难,壬水先生于1989年独资捐建马坪卫生院,工程于1990年底竣工。主楼以父名命名为“连璧楼”。1990年12月4日,马坪乡热闹非常,县有关领导,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都来参加落成典礼,陈壬水先生专程回国,欣喜地与县长一起,主持剪彩仪式。
  为了开发山区经济,鼓励乡亲们开山种果,1985年他率先投资数万元,开垦荒山种植荔枝一百多亩,在他的带动和示范下,马坪一片片荒山秃岭正在披上绿装,结出硕果。
  多年来,陈壬水先生捐建或赠送于家乡的公益事业还有:马坪乡侨联大厦,漳浦县侨联大厦,漳浦县海外联谊大厦,和坑中学教学仪器,后康村高压电网、后康村幼儿园、马坪电视差转台,马坪候车室、后康村祖祠以及赠送给有关单位的农用汽车、电冰箱、电视机等等,总计捐资六十多万港元。
  陈壬水先生热心家乡公益,为建设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海外侨胞和故乡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并激励和鼓舞着故乡人民加速建设新马坪的步伐。1987年马坪重新建乡后,陈先生和广大海外侨胞关心和支持侨乡建设事业的热情出现了空前的高涨,故乡人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新故乡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芳浦
责任者
陈壬水
相关人物
陈建发
相关人物
陈宝鼎
相关人物
陈福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