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抗美援朝运动的追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99
颗粒名称: 漳浦抗美援朝运动的追忆
分类号: D651.3
页数: 2
页码: 460-46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在1950年响应全国抗美援朝运动,积极开展支援朝鲜抗美的活动。人们捐献飞机大炮,并参加各种形式的爱国活动,基督教人士也发表宣言反对帝国主义。漳浦县各界代表会议成立漳浦县人民抗美援朝分会,订立爱国公约,全县人民积极投入抗美援朝运动。
关键词: 漳浦县 抗美援朝运动 爱国运动

内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支援朝鲜抗美。11月,全国各民主党派发出联合宣言,号召展开抗美援朝运动。漳浦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立即结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展开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必须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漳浦县从城镇到农村,从山区到沿海,各地都召开各种宣传会、声讨会、控诉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清除崇美、亲美、恐美的错误思想,树立仇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观点,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民族自尊心。漳浦解放前基督教势力较大,基督教会长期受美、英帝国主义所把持利用。抗美援朝运动展开后,漳浦基督教人士觉悟提高,在全国基督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政策的革新运动影响下,中华基督教漳浦堂会林进道、杨玉銮,马坪堂会陈赞育,旧镇堂会陈俊民、桥内堂会黄圭璋,佛昙、赤湖堂会蔡一戎、王泽川、陈乃德,长桥堂会许尚德,官浔堂会刘强衍、何敬恒,漳浦县源梁医院叶士明、漳浦逢源小学郭泽龙等基督教代表和知名人士30多人联名发表宣言,宣布割断和帝国主义一切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利用教会企图制造反动力量的阴谋。
  1951年4月23日漳浦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出席各阶层代表400多人,会议一致通过成立漳浦县人民抗美援朝分会,并推选中共漳浦县委宣传部长傅天学为主任,县人代副主任陈万年为副主任。工会主席赵金声、农会主席郭镜如、妇联主席刘乃娥、青年团书记郭秉尚、工商联筹委会主任曾永茂、卫协代表吴乃青等为委员。会址设在县前街叶家医生馆三层楼,由副主任和专职秘书驻会办公。自后,全县抗美援朝运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
  “五一”国际劳动节,漳浦各乡镇举行了规模壮大的示威游行,群情激昂,高呼“打倒美帝,保家卫国”口号。场面为前所未见。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归国报告团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福建分团代表蔡竹禅等同志先后到漳浦传达朝鲜前线的情况,更是大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的爱国热潮。家家户户以至机关学校都订立爱国公约,要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斗争。全县70%的人参加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运动的签名。另有10多万人投票反对美帝重新武装日本和支持蒋介石。工人纷纷投入爱国增产竞赛,农民则积极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和踊跃缴纳公粮,知识青年踊跃报考军事干部学校,工商界踊跃纳税,整个社会都卷入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浪中。
  通过宣传发动,漳浦抗美援朝运动比较突出的就是社会各阶层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全县各机关,各单位,各阶层,各区乡都展开挑应战,热烈献金。在城关、官浔、旧镇等地成绩尤为出色。如官浔棉布商何水萍,除将公司的盈利捐献外,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捐献,共献出黄金10多两、白银3000多元。旧镇振成行、捷发行、郑加国、棉布商陈荣茂等……带头捐献黄金、白银数千元。城关林成章、林隆泰;旧镇许锡安、蔡泽民;赤湖徐得;佛昙张士衡等医务界人士都积极带头捐献巨款,因此,医务界当时捐献的数目是仅次于工商界,名列第二。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家属也纷纷把金戒指、金镯、金项链等自己心爱的首饰献出。官浔一位何老汉听了宣传后,将平时准备买棺材的钱都拿出来捐献。据当时粗略的统计,全县人民捐献的黄金、白银、外币等,折合旧币两亿多万元(每一万元折算新币一元),漳浦人民踊跃捐献三架飞机的事迹获得上级表扬。当时还发动全县各界和学生写给志愿军慰问信一万多封。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万年
责任者
李文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