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早期的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94
颗粒名称: 漳浦早期的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9.29
页数: 1
页码: 44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幼儿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但整体发展较为缓慢。民国时期,幼儿教育逐渐受到政府重视,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有所增加,但受战争和社会动荡影响,发展仍然有限。直到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幼儿教育逐渐发展壮大,公立和民办幼儿园数量增加,在园幼儿数量也有所提升。目前,漳浦县的幼儿教育仍在不断发展中。
关键词: 漳浦县 幼儿教育 教育

内容

漳浦县早期的幼儿教育,可追溯到“戊戌政变”前六年,即清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年),英基督教会在县城新路尾创办养正女校(主要是小学部分),附设了“蒙学堂”,属于慈善事业孤儿院性质的幼儿教育。起初由英国姑娘安玉瑜、力希宁主持,后英国教会又派霞以利、斐美珠二位姑娘来协助。(“姑娘”是不结婚的教会女士)。这是我县幼儿教育的开端。入园人数少,又多属教会子女。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公布的《癸卯学制》中,要求在初等教育阶段前,另设蒙养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对蒙养院以“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硗薄之恶风,习以善良之轨范”为宗旨。蒙养院收三至七岁的幼儿,通过游戏、歌谣、谈话、手工技巧等方式进行教育。要求各府、州、县及大市镇的育婴堂及敬节堂附设蒙养院。由于我国当时没办女子学校,缺乏保育人员,因此强调“蒙教家教”合一的办学原则。但当时漳浦县除教会办的蒙学堂以外,并没有官办的蒙养院。进蒙学堂的儿童从小受外国教会姑娘的思想熏陶而缺乏爱国教育。
  漳浦县公立的幼稚园是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正式设立教育局后(前身是劝学所)才开办的。政府重视不够,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入园仅是学乖而已,作用不大,因之时办时停,在园幼儿寥寥无几。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李克柔任教育局长时,才着手整顿教育,委派郭淑真(杜浔人、现侨居海外)为园长,聘请陈达道、黄恩慈(均属厦门鼓浪屿怀德幼师毕业)为教员,幼稚园才渐趋巩固。次年(1929年)全县只有公、私立幼稚园各一所,以后亦有小发展。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编制的《各县、市幼稚园、小学概况表》载:漳浦县有幼稚园四所(其中公立两所——城关、官浔;私立两所——城关养正女校、马坪小校附设一班)六个班(其中公立四个班、私立两个班),教职员八人。入学幼儿274人(其中男的200人,女的74人)。每年经费由政府拨给1087元。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又冷落了,全县只剩下城关幼稚园一所,教养员2人,在园幼儿35人。
  县立幼稚园初办时,校址设在詹御史祠堂(绥南,日电厂隔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园长黄玉真(漳浦人、现住泉州市);二十四年(1935年),由李菊英任园长;二十五年是王碧清充当园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起受抗日战争的影响,全县幼儿园停办四年之久。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秋,城关武营中心小学(址在今县实验幼儿园)附设一个幼稚班,教养员蔡月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起,独立设园,校址在绥东东埔,园长蔡月娇,教养员是朱得意、张淡月,设三个班(小班单式教学,大、中班为复式教学)。入园幼儿四十多人,然而经常到园的只有三十多人,办学萧条冷落。如此局面一直延续至1949年8月。
  1949年9月25日,漳浦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遗留下的幼稚园一所,3个班,在园的幼儿59人,教养员4人。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葵花向朝阳,幼儿在成长。至近年,全县有公办幼儿园一所,公办教养员28人,民办2人,17个班,在园幼儿数684人,其中女的有301人。民办、集体办的幼儿园187所,教养员290人,在园的幼儿8636人,其中女幼儿3614人,占总在园幼儿数的41.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柯清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