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水库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87
颗粒名称: 漳浦水库建设
分类号: TV62
页数: 4
页码: 428-431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漳浦县自建国以来的水利建设发展历程。漳浦县由于地理和气候特点,历来水旱灾害频繁,因此人民对水利建设有着强烈的需求。建国后,漳浦县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从整修原有的池塘、兴建小型水库,到建成中型水库,并逐步形成以中型水库为骨干的灌溉网。文中列举了漳浦县一些水库的兴建时间、集雨面积、坝高、正常库容等信息,并对水库建设投入的劳力、总投资、完成总土石方、正常库容、有效灌溉面积等进行了统计。同时,作者也提到了水库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创新和施工方法,如工具改革、技术革新等,这些创新使得水库建设的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漳浦县 水库建设 水库工程

内容

漳浦县由于地理和气候特点,历来水旱灾害频繁。兴修水利,抗御水旱灾害,以保农业生产,是人民自祖辈以来的愿望。在历史上早就有陂、塘设施。著名的有: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詹惠(詹御史)在七都(今深土乡示埔村)兴建的詹厝陂:又始建于明朝,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布政黄性震捐资2770两重建的八都(城南十里外的梅林)双溪坝。还有县城西门外的梧桐陂、大陂、南门外的涂陂、溪南的大港陂、盘陀的官陂、赤湖的月屿陂、官浔的横口陂等栏河坝30余座。但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梏桎下,水利失修,人们怕水、盼水,却无力治水,只好靠天吃饭,遇旱祈雨,农业生产极不稳定。
  建国后,漳浦县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除整修原来的池塘外,并充分利用地形,兴建中、小型水库,既防洪又供灌溉,并利用水力发电。
  水库工程由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建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山围塘发展到兴建小(二)型水库(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小(一)型水库(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以至建成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并逐步形成以中型水库为骨干的蓄、引、堤相结合“长藤结瓜”灌溉网。由单灌溉发展为库、塘、渠、井、机等联合灌区,更好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1955年我从文化部门调入水利部门,从事水利工作至今,对本县水利建设深有体会。对建国后兴建的山围塘1035座(其中1960年建得最多,有475座),由于数量多,分布广,蓄水量有限,数字不可靠就不予叙述。现仅将我个人见闻谈谈有关本县水库建设情况:
  现有小(二)型水库62座。最早的是建成于1956年4月的红坑水库(在霞美乡黄埔村),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坝高14.6米,正常库容35.3万立方米。当时是全县水库建设的试点工程,由胡训己(现漳州市水利水电局高级工程师)驻本县负责巡回技术指导。同年5月间建成的有湖西乡下苏水库,坝高14米,正常库容17万立方米;深土乡山尾村石盘水库,坝高9米,正常库容11.2万立方米;杜浔镇过洋村老鼠穴水库,坝高17.5米,正常库容82万立方米。从建设时间统计,“文革”前兴建的有22座,“文革”后兴建的有40座,正常库容共235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6万亩。
  现有小(一)型水库17座,建设投入劳力共683.5万工日,总投资88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30万元),完成总土石方399万立方米,正常库容共3872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4万亩。最早的是建成于1956年5、6月间的前亭乡顶埕村下仓水库,坝高19米,正常库容147万立方米;石榴乡东山村申内水库,坝高17米,正常库容158万立方米;绥安镇罗山村水磨岭水库,坝高15.65米,正常库容156.5万立方米;沙西乡枋林村南门岭水库,坝高21米,正常库容133.8万立方米。
  现有中型水库7座,建设投入劳力共1375万工日,总投资27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040万元),完成总土石方901万立方米,正常库容共1.3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3万亩。在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建成的有眉力水库(1958年6月)、石过陂水库(1959年3月)等。1959年12月动工兴建的后井水库,是当时全省32个重点项目之一。建设中,工程党委会、指挥部先后召开10多次四级扩干会和5次民工誓师大会,发动在场干部、民工提出加快水库建设的合理化建议4000多条,开展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使土方挖、装、运、卸、夯五个工序实现“六化”,即挖土畜力化、排桩化,运土车子化、船运化,装卸斗自动化,压土石滚化。船运在运距1200米内,每天每船平均运土25立方米,比人工提高工效75倍。高坝运土卷扬机每天运土400立方米,比人工提高工效270多倍。由于大搞工具改革,大闹技术革新,促使原计划二年完成的坝区三大建筑物(其中大坝高27.5米)修建任务在一百天里基本完成。同时动工兴建的梁山水库,于1960年3月18日集中民工3000多人填筑大坝,开展轰轰烈烈的“高产日”运动,创造了日填土11235立方米的最高记录,超过本工程二月上旬日平均工效一倍多,国务院授予“日破万方土”锦旗。水库建成后,我曾几次重上梁山,览群山迤逦,深谷宽长,一座26米高的大坝拔地而起,象一座大山压在“龙王”脖子上,气势磅礴,风光绮丽。位于大坝中央的涵洞右下侧,有一个洞穴,是历代祷雨的“龙喉”,巨石上镌字:“大清宣统二年五月,知县华阳谢刚国祈祷于此,……。”梁山水源丰富,从前人们把它看成一条司水神龙,但富水期流水白白流失,干旱期人们求它降雨而不可得。现在,遇上百日大旱也不用祈雨了,梁山水库上千万立方米的水,按照人们的旨意,沿着1.8公里长的总干渠,流向万亩灌区。从小(一)型和中型水库的结构特点、筑坝材料、施工方法来看:
  小(一)型水库中,均匀土质坝8座:下仓、水磨岭、南门岭、石墓(万安)、台山(湖西)、丰收(白竹湖)、东升(长桥)、弯坑(大南坂)等;粘土心墙坝3座:申内、井内、大安(赤湖)等;水土填土坝4座:小径(湖西)、苦竹(赤土)、内洞(石榴)、桥内(绥安)等:拱坝有水晶场水库,圬土重力坝有东平水库各一座。东平水库坝址在原詹厝陂的低坝上,于1967年9月建成,浆砌石坝高25.2米,坝顶长140米,正常库容量231万立方米,溢流坝宽24米(4孔闸),最大泄洪量176.6立方米/秒。该水库坝型设计比较先进,其资料于1983年4月被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选入《福建省砌石坝工程图集》。
  在7座中型水库中,由于便于就地取土料,均匀土质坝占6座(眉力、石过陂、后井、梁山、赤兰溪、杨美等水库)。七十年代初(1971年10月2日动工,至1972年9月10)建成枢纽工程的杨美水库,是土坝最高(29.5米),正常库容最大(3800万立方米),而投入劳力最少,投资最省的水库,投入劳力66万工日,投资20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20万元,包括移民经费63万元)完成土石方35.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3.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祖妈林水库坝型是粘土心墙代料坝。我于1971年3月曾经参加建库,目睹填筑大坝的情景。筑坝材料以沙砾石为主,在沙砾石坝体上游一侧筑粘土斜墙和保护层。这种坝型施工比较方便,其主坝高度、长度均超过其它6座中型水库的均匀土质坝,最大坝高39米,坝顶长424米。坝址位于1958年建成的“军民水库”(即原祖妈林小(一)型水库,正常库容369万立方米)下游1.4公里处雉川自然村(杜浔镇徐坎村),枢纽工程于1971年12月动工,经过“八年抗战”,至1978年7月基本建成,总投资107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697万元)。1985年3月,国家再补助经费50万元,在该水库进口宽35米、长523米的溢洪道上又兴建弧形钢闸门(3孔,每孔净宽10米),使库水位壅高4.5米,正常库容提高到3160万立方米。
  以上各类型水帮,大部份建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值大跃进时期,有的工程在“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条件下修建的,“大坝建成,大功告成”,留下“后遗症”,放松了灌区建设,未能做到“水到渠成”。但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一批水库工程,若不是在大跃进时期兴建,以后也许就上不去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县认真总结30年来水库建设的经验教训,把水利工作重点放在充分发挥现有水库工程效益上,连续几年集中精力大抓骨干中型水库的续建配套。至1983年底,已完成12项“半拉子”重点水利工程(“割掉十二条尾巴”),并配套中型水库灌区干、支渠,长428公里,新增灌溉面积6.5万亩。如1979年冬至1980年春,国家再投资40万元,对杨美水库右干渠进行改建,至1982年7月5日,新建右干渠长15.4公里(其中石渠、石渡槽、倒虹吸管等长6.8公里)。1988年冬,国家又先后投资28万元,继续加强杨美水库灌区建设,配套人坪、先锋、马坪、港头等4条支渠长9.3公里。1989年冬至1990年春,再续建人坪支渠长4.2公里(其中新建岑兜等石渡槽3座和石渠共长1.37公里),使岑兜、后许,白石等村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后井水库原盘山右千渠长41.5公里,为缩短渠线,加快流速,解决水尾用水,国家于1982年投资110万元,改建右干渠从乌龟石凿洞,于6月进洞,至1983年3月11日,穿过石鼓岭,出了巷内弯,打通新隧洞长1812米,缩短渠线25.5公里,当年8月13日通水受益。接着,国家再投资20万元,从新隧洞口再新建“倒灌渠”7.33公里,于1988年6月初动工,至11月底完成渠道3.53公里(其中巷内石渡槽一座长760米,最高14米),当年12月6日通水,使五社、巷内、眉田等村恢复灌溉面积0.35亩,促进粮食增产。1989年冬,该水库灌区刘坂、过田、运头、山前等村群众集资6万元,集体也把滩涂租金投入12万元,霞美乡投资4万元,县财政补助8万元,再续建“倒灌渠”和新建刘坂支渠5公里(其中石渡槽3座长1.45公里,暗渠0.57公里),恢复灌溉面积0.45万亩。同时,国家补助17万元,扩建后井水库右干渠18.2公里和塔岭、林前、院边3条支渠共9.1公里,于1990年1月18日通水,使霞美、杜浔二乡镇13个受益村新增灌溉面积0.4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消灭了3万亩旱片死角。1987年冬,水利部农水司和省农委、省水利水电厅、漳州市水电局等投资46万元,县财政投资5万元,兴建祖妈林水库高林支渠和配套田间斗渠,共长5.65公里,并在上游庄前村新建一座5孔(每孔净宽2.5米)圬工结构排水闸,治理洪涝面积0.6万亩。排灌结合,引水库水灌溉,于1989年进行滨海盐酸性渍害低产田1100亩改造试验(列入省科委科研项目),获得大幅度增产。1989年春,国家补助24万元,续建延长右干渠长11.3公里(总长18.6公里),当年晚季,使庵兜、下寨、白衣、北旗等村新增灌溉面积0.45万亩(其中水田0.33万亩)。1989年,祖妈林水库灌区供水2789万立方米,实灌面积3.3万亩(其中沙西乡1.05万亩)。右干渠受益的杜浔镇,建库前是全县闻名的干旱区,1989年由水库供水灌溉面积2.25万亩,天旱地不旱,粮食连年丰收,这一年粮食总产量2225.88万公斤,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增产3.44万公斤,比1988年297.88万公斤增产15.5%。1989年全县平均降雨量1140毫米,比正常年减少三份之一左右,在连续三年发生干旱的情况下,由于86座水库发挥了各条干、支渠的“命脉”作用,各灌区23.3万亩农田全年供水1.29亿立方米,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2.26亿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1988年增产3476万公斤,荣获国务院表彰和省政府1989年度粮食丰收与支农先进县水利开发项目奖金30万元。
  在发挥农田水利效能的同时,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库周边水土资源,积极开展水利综合经营,为社会创造财富。各中型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一水多用,已兴建小水电站8座,装机容量21台3775千瓦,年发电量度1000万千瓦时以上。已利用水面养鱼1.72万亩,近10年来捕捞出售鲜鱼51.4万公斤。直接经营的山坡地面积1.67万亩,已种上林、果面积1.05万亩。农、林、牧、副、渔齐发展,水库经济收入直线上升,1989年中型水库经济收入127.54万元(其中水费60.9万元、电费36.74万元、多种经营29.9万元),给水利事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章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