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30001679 |
颗粒名称: | 漳浦与闽粤台胡姓渊源 |
分类号: | K810.2 |
页数: | 2 |
页码: | 390-391 |
摘要: | 一、胡、陈、姚、虞、田五姓同宗 胡姓的世系可以追溯到黄帝的第八代孙虞舜。虞舜生于姚堆,始姓“姚”。二世商均,赐姓“妫”,食采于“虞”(地名),亦为虞姓始祖。三世箕伯。四世强余。五世虞颉。六世虞思。七世友龙。八世寿肸。九世叔权。十世康仲。十一世妫,子孙以“妫”为姓。十二世发。十三世方。十四世振。十五世维。十六世寿国。十七世敖。十八世胜。十九世元捷。二十世偃。廿一世姑猛。廿二世公允。廿三世蔺。廿四世填叔。廿五世野。廿六世元斁。廿七世淄。廿八世叔正。廿九世献子。三十世亚寿。卅一世元寿。卅二世梦延。卅三世阏父。 阏父生活在距今约三千一百多年以前,正当周武王推翻暴君纣王,建立周朝时代,任周朝“陶正”之官,陶冶器用有功,周武王把元女太姬婚配其子妫满,封于陈邑,建立一个诸侯国“陈国”,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县陈州),奉舜祀。妫满死后,谥号“胡”,后代子孙一部份以国为姓“陈”,一部份以谥号为姓“胡”,所以陈姓与胡姓始祖都称“胡公满”。 从虞舜到战国初期,黄帝的这一支子孙已经从“姚”姓发展出虞、陈、胡、田四大姓,因而后世有“妫汹五姓联宗”,在台湾和海外各地有“胡陈联宗会”和“妫汭五姓联宗总会”,在菲律宾、新加坡及台湾的台北、基隆等地,还建立了祠堂、宗庙,以纪念祖地先人。 二、胡姓郡望“安定” 胡姓世代祖传以“安定”为郡望,是由于以祖宗胡公谥号为姓这一部份陈国后代发样于甘肃东部地区,汉朝在那里设置安定郡。 后来胡姓向南传播,在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地传衍,并从福建和广东分派于台湾。 三、胡姓在闽、粤的传衍 胡姓在闽、粤的传衍主要有二条路线: 一、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西晋政权解体,胡、林、黄、陈、郑、詹、丘、何等八姓衣冠望族迁徙入闽,居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历经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隋,三百多年里后裔繁多。至唐朝,有一个胡归,登进士第,官中议大夫,被胡姓尊为闽中第一世祖。至宋末元初,其部份子孙避战祸,分散于闽南各地。 二、金陵(南京)人胡霸,南唐时任江西吉州刺史,封卢陵郡开国侯,娶郝氏,生四子,开基吉州芗城。传至十九世五九郎字长盛,于宋朝从赣州宁都上三乡苦竹凹移居福建汀州长汀县(东门第三街)大里,生三子,长子五郎,次子六郎,三子七郎,裔孙繁盛,因而该地得名为胡家坊。万九郎第三子五七郎分居上杭县永定金丰里(当时未设永定县)下洋塘下村,娶曹氏生一子,名十二郎。清道光年间,七郎派与五郎派后裔合建大宗祠于汀州城内三官堂。五郎派为福昌房,蕃衍于长汀、上杭、连城、武平胡岭、珊瑚等地;七郎派为德昌房,传衍于永定金丰,分衍于泉州锅尾及漳州诏安、平和、广东潮州、嘉应州(梅县)排头、大埔寨等处。 永定金丰里下洋塘下村的十二郎传至第三世二九郎,派下分衍于漳州、南靖、平和、诏安、漳浦东门等地。 三、唐朝胡贤由河南光州固始县随陈政入闽,开基漳州南外隅东山村(在古县附近,今属龙海县颜厝乡),卒葬木棉庵,追赠镇南将军。传至第十四世有兄弟四人,长志夫,宋朝建炎年间中进士,累官至广东巡抚使,后裔传衍漳浦鹿溪;次诲夫,宋绍兴进士,任都巡检,后裔传衍诏安上胡;三道夫,宋绍定年间为机阁使,后裔传衍潮州京陇、华桥;四任夫,进士,任太子中舍,后裔传衍大榕。 四、漳浦鹿溪胡氏世系 漳浦胡姓主要聚居地鹿溪桥、西营、炉尾、护罗、下楼一带毗连乡村。一世祖仁卿,由漳州龙瀛(龙眼营)到漳浦东郊鹿溪桥社衍居,称东胡,卒葬鹿溪林。传至第五世元道迁居潮州华桥。七世院,迁居佛昙岭兜。六世缙,自宪台社移居下楼社,后裔部份移居古雷杏仔社。 著名人物有: 七世胡文远,字一行,号云溪,明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任从化教谕、饶州通判、柳州同知、淮府长史。 七世胡文耀,字奇炜,号麓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会魁,授官行人,升户部郎中。 七世胡文熹,字奇闇,号见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历任德州、南宁学政、松江府同知。 八世胡廷宴,字以泰,号瞻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任陕西巡抚,世称“胡军门”。 八世胡廷宰,字以平,号隆柱,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南康王第一女婿。 八世胡宾,字宗策,号见鹤,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 文献及族谱资料未发现漳浦胡姓于明清两朝入垦台湾的记载。自抗战胜利至解放去台人员也不多,只有鹿溪桥人胡举和、胡明思、胡乐阳、胡永木、胡仁保、胡润泽等寥寥数人,除胡举和,大都是当兵去的。 |
关键词: | 漳浦县 胡姓 世系 |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