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漳浦与台湾吴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69
颗粒名称: 一脉相承的漳浦与台湾吴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6
页码: 363-36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后稷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他建立了周朝。吴姓子孙后代在周朝中世代继承,至十八世孙寿梦称吴王,国势日盛,成为春秋时代十二诸侯国之一。传至二十一世夫差,为越王勾践所败,吴王失国,其族流寓各方,以吴为姓。吴姓入闽的祖先是祭公,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居于蒲田北隅灵岩山(即华岩寺)。浯漾公是漳州各县吴姓的总祖,有三子:长则贤、次则惠、三则茂。长子则贤传衍于海澄仓里、港边、漳州等地。次子则惠传衍于南靖县山格、乌石、崎坡,以及平和县后市(壶嗣)、大溪、宜盆,广东梅州等地。三房则茂分衍于双坪、火烧埔、马铺粪箕湖等地。吴沙是吴姓在台湾的开拓者之一,他出生于漳州府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的大园头,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十二岁时从漳浦原籍去台湾,不久便深入北部“番地”荒原开拓新天地。
关键词: 漳浦县 吴姓 姓氏

内容

一、吴姓始祖以国为姓
  后稷(尧舜时代的农官)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戎、狄所迫,由“幽”(今陕西彬县东北)迁到岐山下的“周”地方(今陕西岐山北),建筑城廓居室,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其族逐渐繁盛。公元前十一世纪,古公亶父的曾孙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设京都于“镐”(今陕西西南沣水东岸)。
  古公亶父的儿子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人,季历继承王位,泰伯和仲雍相率向南开辟“荆蛮”,来到今江苏省无锡市梅里地方,建立部落,自号“句吴”。泰伯没有儿子,死后由弟仲雍继承为部落首领,传位于子季简,再传位于孙叔达,以至曾孙周章时,正是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的时候。周武王寻找泰伯和仲雍的后代,知道“吴”部落的首领周章便是仲雍的曾孙,乃封为吴国,并封周章之弟虞仲于周的北方故夏墟之地(河东太阳县,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名曰虞国,同为周朝的诸侯国。
  自泰伯立国,周章受封,子孙世代继承,至十八世孙寿梦嗣位,时值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寿梦称吴王,辖境扩展到今江苏、安徽及浙江省的嘉兴、湖州一带,为春秋时代十二诸侯国之一。以后子孙嗣位,国势日盛,几度号令诸侯,称霸中原,为战国时代五霸之一。传至二十一世夫差,任用奸臣,失政误国,为越王勾践所败。吴王失国,其族流寓各方,以吴为姓。以“延陵”为郡望,是因为吴王梦寿有子四人:诸樊、余祭、余味、季礼,第四子季礼最贤,梦寿要立他继承王位,他婉辞不受,乃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市),信义之名远播久传,太史公司马迁说“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宏览博物君子也。”由于封于延陵的季礼威望之高,所以吴姓都尊崇于他。
  二、吴姓在漳州各县的分布
  吴姓入闽之祖“祭公”是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末僖宗四年随王审知兄弟统军入闽,居于蒲田北隅灵岩山(即华岩寺)。传至第十三世叔告,于宋理宗端平二年中状元,任朝散郎,后裔繁盛,传衍于漳州各县及广东梅州、海丰、陆丰等地。
  (1)浯漾(吴岳)派
  漳州各县吴姓总祖祠在海澄(今龙海县)仓里村,入漳始祖“浯漾公”葬在祖祠后大枫树下。
  浯漾公有三子:长则贤,次则惠,三则茂。
  长子则贤,传衍于海澄仓里、港边、漳州,支派传衍漳浦县赤湖后江村,分衍于漳浦南门京里村,再分衍于西门外马坑村,分衍沙西屿头下墩社。
  次子则惠,传衍于南靖县山格、乌石、崎坡,分衍于平和县后市(壶嗣)、大溪、宜盆,广东梅州。一派传云霄白塔村,分衍于漳浦旧镇城外、梅宅、霞尾墟、考塘、山前等社。
  三房则茂,分衍双坪、火烧埔、马铺粪箕湖,建立祠堂于粪箕湖。再分衍于小龙溪、新楼、蕉山(这些地方前属南靖,现属漳浦县南浦乡)。再分衍于小山城、车本、龙岭、象牙庄、新社、铺尾、崎溪等处(原属南靖县,自清雍正以来属漳浦县,现属漳浦县石榴乡);还分旧镇径港,绥安顶下草、〓仔埕等。
  三房世系如下:
  一世则茂,为山城、龙岭、崎溪、象牙庄、铺尾等村吴姓总祖。
  二世饮宾,生二子,长迈卿,次进卿。
  三世迈卿,传衍象牙庄新社、铺尾,分衍广东大埔、海丰。
  三世进卿,生三子,元房云堂,次房雪堂,三房秀实(秀实无嗣)。
  四世元房云堂,传小山城,分衍大园头、平和韭菜坑。
  四世次房雪堂,住小山城,生三子,长俊杰,传小山城,分衍象牙庄新社、铺尾,次俊雄,去台湾,三俊伟,进赘崎溪罗姓,传衍崎溪一带吴姓。
  四世三房秀实。
  (2)强老(吴源)派
  传衍官浔霞帐,赤土白石,杜浔西浯,沙西埔头、下寨、罗宛井,古雷杏仔、陂内、东林等。
  (3)派系未详者
  有湖西山后社。
  三、吴沙台湾拓荒记
  吴沙即是小山城吴姓元房云堂的子孙,出生于小山城大园头(据本地族谱为“大园头”,台湾资料则写作“大围头”,系讹音之故,因“园”与“围”闽南方言极相近)。
  据连横《台湾通史》,吴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十二岁时从漳浦原籍去台湾,不久便深入北部“番地”荒原开拓新天地,《吴沙传》有简要记载,现代台湾人写的吴沙传记(发表于报刊)更详尽,原文如下:
  吴沙,清雍正九年(1731年)八月十四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西门外小山城的元房大围头。
  吴沙元配庄氏,出生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比吴沙年轻二十岁。吴沙育有二子,长子光裔出生于清乾隆卅六年(1771年)十一月廿六日,是年吴沙四十一岁。次子光立出生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这年吴沙五十岁,已由原籍迁到台湾。
  吴沙少时并不得意,但性好行侠仗义。于清乾隆卅八年(1773年)由福建漳州迁到台湾,这时吴沙四十三岁,已近中年。刚到台湾时,吴沙寄居于鸡笼(基隆)为人做工,不过他自己并不满意,没有多久吴沙就搬到淡水厅的三貂社。
  三貂社位于淡水的极北边界,越过三貂岭是平埔番散居的噶玛兰(蛤仔难),当时汉人很少来到三貂、噶玛兰,所以往往把此地视为化外之城。
  吴沙在三貂住了一段时间熟悉环境之后,就时常进入噶玛兰采伐木材,或者是以盐、布与番民交换兽皮、鹿角等,就是被当时人称为“番刈”的行业。实际上官府曾明令禁止“番刈”的交易行为,但由于与番人交易获利甚高,因此一些无所事事之闲人就铤而走险。
  三貂岭的教父
  吴沙为人豪爽,个性好助人,带有强烈江湖豪侠的气习。番人喜爱吴沙的讲求信义,因此远近的番人都乐于和吴沙来往。而如果有穷困的人民来投靠他的话,吴沙就给他们每人一斗米一把斧头,教导他们入山伐木抽藤来自力更生,所以归投吴沙的穷民就愈来愈多了。淡水厅顾虑他们人多为乱,曾经传下命令安抚他们。在林爽文叛乱事件失败之后,有很多党徒向北逃入山中,当时的淡水厅同知徐梦麟平素就风闻吴沙的才干,因此曾向上级请示,要求吴沙为官府围堵防守,而吴沙不愿和官府作对,所以他只收容一些不会生事的人进入番社。
  开垦噶玛兰历经血汗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吴沙五十七岁。经过长久的进入噶玛兰与番人交易,吴沙发现噶玛兰中平原万顷,溪流分注,天然沃土,但番人并不懂得开垦耕作。而且越过三貂岭只要步行一、二日就可来到噶玛兰,交通并不算太难,于是吴沙就开始计划开垦噶玛兰。他先派遣一些流民之徒到番社附近伐木采藤,剪棘披荆,开辟出一些通行道路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余党窜入山中,台湾知府杨廷理传文淡水通知徐梦麟,转告吴沙一同围堵追缉。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吴沙六十二岁,这年吴沙长孙东山出生(光裔之子)。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吴沙六十四岁,这年十一月吴沙次孙进水出生(也是光裔之子)。
  在此之前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有林汉生召众进入噶玛兰开垦,为番人所杀。后来也有人进入开垦,也都没有成功。
  智取番人,建立头围基地
  嘉庆元年(1796年)吴沙六十六岁,这一年吴沙正式和他的朋友(也是番刈)许天送、朱合、洪掌等人共同计划进入噶玛兰开垦。后来又得到淡水的贡生何有成、富商何绩、赵隆盛等人的出钱资助,于是召集了漳、泉、粤的三籍流民一千余人,乡勇二百余人,精通番语者二十三人,在九月十六日进据乌石港,筑土围聚堡,开辟土地,这就是头围。后来辟地日广,番人开始害怕,于是倾族来攻击。吴沙遂率乡勇力战,吴沙之弟吴立也战死。由于番人抵抗强烈,吴沙又退守三貂。后来吴沙听从许天送(娶番女而被番人尊为长老)的建议,派遣使者告诉番人:由于海盗就将要来占领番人的土地,侵犯番人,而他们是奉官府之命在此处住兵屯田,藉以保护番人的生命财产而已。番人们相信之后,战斗才稍为停止。医治番人天花,被奉为神人,屯田日益增扩
  嘉庆二年(1797年)吴沙六十七岁。这年番人三十六社发生天花,死了不少人。吴沙派人送药医治,起初番人不肯服药,强灌之,服后不久,果然痊愈,于是救活了百数十人。群番就把吴沙奉为神人,于是献出土地做为酬谢。吴沙就接连开垦了二围、三围,不到一年就得地数十里。不久,吴沙害怕自己私自召人垦地会被官府降罪,就到淡水厅请求给予执照。同知何如莲答应之后,给吴沙一个“吴春郁义首”的印鉴,让吴沙自己设立一切法规条例。因此,吴沙就召集佃农,订立乡约,征收租谷,伐木筑道,分设了十一处隘寮,召募乡勇来保护过往行旅的安全,每隘十余人至五、六十人,人称为民壮寮。从此来者日多,而且多有落地生根传衍子孙的。吴沙的收入也愈来愈多,开垦的土地也就愈广。
  享寿六十八,福泽荫后代
  嘉庆三年(1798年)吴沙六十八岁。这一年秋有一漳州龙溪人萧竹来到噶玛兰,他能作文吟诗,而且精通堪舆术(地理风水),吴沙款待至兰内各地游历,于是萧竹逐处赋诗,记述山水脉络,而且规划土地,指示吴沙将来建城筑堡,垦地分流策略。后来吴沙在十二月九日丑时因病逝世。他的儿子光裔无能,于是就由吴沙的侄子代领吴沙之职,遵从萧竹之规划继续开垦。
  披荆斩棘启边陲,三籍流民听指挥。
  助贫原藉柯何赵,许垦会谋朱许洪。
  前面四句诗分别节录自二首题名为《吊吴沙》的七律诗,歌颂的正是开拓宜兰的垦荒英雄吴沙。
  在台湾早期的开发史上,一向流传有“二吴”之说,这“二吴”指的就是南台湾的吴凤和北台湾的吴沙。
  不知何故,到今天知道吴凤杀身感番的人多,知道吴沙辟地化番的人却反而少了。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吴凤在处理番务的态度上是一位仁者,那么吴沙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义侠了。
  南吴凤,北吴沙
  噶玛兰(即今日之宜兰)在未开发之前亦作蛤仔难,位于台湾东北角,背山面海,和淡水只隔了一座三貂岭。
  三貂岭是当时清制淡水厅辖下的最北界,越过了三貂岭,就是三十六社平埔番散居的蛤仔难。由于番人杂处,汉人也很少来到这个地方,因此当时官府就将三貂岭和噶玛兰视为化外之域,对这二个地方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情况一直到吴沙崛起才有了改变。
  吴沙出生于福建漳州府,早年经历不详,只知道他在家乡不甚得意,所以才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福建迁移到台湾来。不过当时的吴沙已经四十三岁,一般人到这种年纪,所有的雄心壮志早就风卷云散,绝不会也不敢兴起这种离乡背井的念头,这也是吴沙有别于一般人的地方,不凡的人终究会创造出不凡的事业。
  四十而立,壮志千里
  初至台湾,吴沙在鸡笼(基隆)帮人打零工过活,不用说,吴沙一定不满意自己的作为,于是,没多久他即搬到淡水厅的三貂岭。清朝的台湾官府为避免产生汉番的纠纷,禁止汉人与番人来往做生意。但是利用番人的无知,从平地带一些日常用品,如盐、布之类上山和番人交易山产、兽皮等,再到平地市场高价脱售,这在当时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俗云“赔钱生意没人做,杀头生意有人做”,官府虽然一再严令禁止,而且山中的番人也未全然开化,所以易物者常在上山下山之际,突遭生番袭击而丧失生命,但是这种易物的获利实在太高,因此仍有许多亡命之徒冒着生命的危险暗中从事这种行业。行侠好义,流民拥载
  吴沙也是“番刈”的一员,而且属于老大。“番刈”就是指从事番汉交易的人。这一行风险极大,而且里头分子龙蛇杂处,想要长期保有这个饭碗己经不容易了,况且要爬上头头的位置,更非得有一身武艺和百杀不馁的能耐不可。
  吴沙个性豪迈直爽,好行侠仗义,常有浓烈的江湖气息。由于吴沙重信诺,获得了远近番人的喜爱和信任,而乐于和他来住。另外,当时的台湾仍被视为蛮夷之区,因此来台的人中发配的罪人和逃犯占了相当大的部份。而若有这类的流民在走投无路时来投靠吴沙的话,他就给每人一斗米、一柄斧头,教导他们上山伐木取藤来自力维生,所以归顺于吴沙的穷困之民愈聚愈多,而吴沙老大的形象也因为番汉两面拥戴而奠下的深厚的基础。
  如果吴沙的成就仅止于此,那我们不需要浪费口舌来介绍他。其实前段的一切只是一个开端罢了。吴沙才踏出第一步,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去征服、实现。这时候吴沙五十七岁,好像老了些,别人五十七岁大概只能在家里闲居弄孙了,但是吴沙的所有事业却在六十岁以后才直正开始。
  开垦宜兰,用心良苦
  吴沙既久居三貂,时常进出番社交易货物,看到番社所处的噶玛兰一片荒地,平原广阔,膏腴肥沃,但是番人不懂耕作,如此的良田美地就任其荒芜,实在非常可惜。于是吴沙就产生了拓垦噶玛兰的构想。若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吴沙,他除了会运用高超的交际手碗在番汉之间左右逢源之外,吴沙更具备了一流的经营头脑,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着步骤来实现自己的构想,这才是吴沙真正过人之处。
  为了避免太早就引起番人的注意,吴沙首先派遣流民到近山之地假借樵采之名,披荆斩棘,逐渐地为将来的垦荒队伍开辟出交通径道来。而番人们也真的没有留心吴沙等人开垦的行动。
  另一招,吴沙也在官府方面暗下功夫。
  因为到来投靠的人尽是无赖流民之辈,故平时吴沙就禁止他们滋事生非,后来更因配合官府围捕逃入山中的林爽文余党,因而深获官方的信任。
  吴沙等到时机俱已成熟,就和几位同为“番刈”的朋友许天送、朱合、洪掌等人合作招募漳、泉、粤三籍流民进入噶玛兰,正式辟地垦荒。
  融合漳泉粤,齐心共垦拓
  据有关文献记载,早期台湾垦拓者由于有漳、泉、粤三种祖籍的不同,不断发生纠纷,进而械斗,淡水正是三籍械斗最剧烈的地方。而吴沙却能组织三籍流民同心无间地在一起垦荒,实为台湾开拓史上一大异绩。
  当吴沙等人率领大队人马进入噶玛兰之后,番人开始感到事态严重而大起恐慌,以至倾族而出攻击垦荒队。在激烈的战斗中吴沙的弟弟战死于蛮荒。由于番人不断地攻打,吴沙就听从了入赘番社的汉人头目许天送的忠告,暂时退出番地,再谋策略。
  恰好当时有海贼蔡牵等人进据苏澳一带打动番地,吴沙就以“海贼将来侵犯番社杀尽所有番民,我等奉官府之令来此驻地防贼护番。”番人们半信半疑,不过战斗已稍为停息。
  不久,番社流行起天花水痘,番人死亡甚多,吴沙听闻之后,马上送药医治,初时番人不敢服,后来通过熟人对一些病人强灌之后,病果然痊愈,于是救活了数百番人,众番为了感恩,终于纳土立约,不再发生争斗等事。此后不及一年,垦地就达数十里。
  恩威并施,吴沙老大
  当初吴沙要开垦时,缺乏资金,曾经获得了淡水贡生柯有成、富商何绩、赵隆盛等人的出资相助。在开垦成功之后,吴沙即赴淡水厅申请执照,凭着往昔良好的关系,吴沙顺利获得一颗“吴春郁义首”的官印,正式获得官府的认可,召募佃农,订立乡约,征收租谷。吴沙终于由“番刈”而踏上开发经营的坦途。
  从后代子民供奉的长生牌位上刻写的“吴沙老大”一词,可了解这位垂暮之年建业的老者当时在众人心目中的父亲形象,用“三貂之父”“开兰始祖”为称呼,当更适合于恩威并济的吴沙。(以上台湾报刊原文,据平和壶嗣吴凤纪念馆复印件)
  吴沙率领数千人,经几年披荆斩棘,已经垦拓了蛤仔难(噶玛兰)一带的几十里土地,建立农村,铺桥造路,兴修水利,形成一个新的开发区,按照开辟先后,分别称为头围、二围、三围。他死后,子侄又继之开拓了四围、五围。这些地方,人口日增,清政府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在五围地方设置葛玛兰厅,即是现在的宣兰县。
  吴沙由农民出身而对开发宝岛做出杰出贡献,名标青史。噶玛兰厅同知于头城(即头围)树立的《吴沙昭绩碑》镌文至今在向人们昭示:“布衣建开辟之功,细民创不朽之业,先无一命之加。殁享千秋不朽之祀,史绩如吴公者,绝无而仅见也!四、后江吴仕光更早入台开发
  在吴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去台之前二十三年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漳浦赤湖后江村吴氏祠堂已经有一道为纪念去台建业者吴仕光回故乡置产充祀祖费用而树立的石碑,可推算吴仕光的去台时间比吴沙早三十年。至乾隆三十三年,吴仕光的儿子时举、时兴到福州参加乡试,并回后江祖地修建祖祠,后江吴姓乡亲又为他在祠堂树立一道石碑。这两道石碑至今保存完好,碑文如下:
  其一:祠宇之设,上以奉列祖之灵,下以尽孙子之心,自衣冠功德之外,孰得进而右享于旁哉!我族五房仕光,英年有志,自后江而远寓诸罗,历数十年,而丘首之仁,未尝一日不置诸其怀也。爱于乾隆庚午年置小屿苗田,以广祀事,设几案神龛,用光俎豆。虽其家道殷饶,可以不吝所有;亦由立志远大,故能创此特举也。《礼》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其仕光之谓与!是宜显考妣而入庙,合春秋以配享,俾后之孝思不匮者,睹资碑而勿替引之。以为记。
  乾隆庚午年菊月吉旦阖族立
  其二:凡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亘古其昌也。我后江吴姓,自均代公开基衍派,五房并处,瓜瓞绵绵矣!于疆于里,生而耕锄,不越井乡;某水某山,死而营葬,无藉他族。夫我祖缔造维艰,广置海屿山陵,为养生送死之地,俾五房共守勿替,恩孔渥焉。今者目睹祠宇之圯坏,讵忍不深水木之恩,动霜露之感,急起而更新之哉!戊子秋,阖族父兄弟侄咸聚于堂,谋为修饰。适五房孙日时举、时兴者,仕光出也,寓居东宁。乡试旋梓,相与定议而缮修之功起焉。悉心经划,数月告成。筑盖土,蔽风寒也;增粉墙,固唇岫也;辟耳门,开聪听也。所愿庙貌常新,瞻依于百世;宗灵有赫,享俎豆于千秋。用掇数言,以垂不朽!
  乾隆三十三年鸿月吉旦阖族立
  后江村现属于赤湖镇,其吴姓祖先均代公于元末明初从仓里(在今龙海县白水营附近)开基此地,至今已历二十多世,聚居于三个自然村,人口二千多。在清朝乾隆以后,传衍于台湾的族人年年派人回后江会亲拜祖,至光绪年间台湾被日本占领,谒祖之举受到限制。五、“阿里山之神”吴凤祖先由漳浦迁平和
  被台湾高山族祀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字元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十八日出生于平和县乌石村(今属大溪乡壶嗣行政村),五岁随父母移居台湾,从诸罗县西堡美街移居大目根鹿麻庄。少读群书,并习武艺,常随父亲到阿里山各社为山胞医病,并交易山货,通山地语言,熟悉风土人情。二十四岁受命为阿里山理番通事,事事维护山胞利益,受到山胞尊敬拥护。
  当时高山族有“粟祭”迷信恶习,每年秋收后要“出草”,下山猎取一颗人头作为祭品,向神祈祷平安和丰收。吴凤决心草除这个恶习,劝导只用以前所存四十多颗骷髅头祭神,每年一颗。四十年后骷髅头用完,吴凤建议用牛头祭神,山胞也顺从了。三年以后,山社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山胞认为是牛头当祭品不合神意的缘故,要吴凤准许他们恢复“出草”,吴凤苦劝无效,眼见山胞群情汹汹,难以平息,决定献出自己的性命去说服山胞,便对他们说:“杀人为国法所不容,也不为神明所允许,今年姑准再杀一人,以后一定要改除这恶习。你们听着,明天正午有一个穿红衣戴红头巾的人从山下经过,那便是神所允许你们杀的最后一个人,你们可以用他的头去祭神,以后绝对禁止,否则便要招致天神惩罚!”翌日正午山胞射杀那个红衣人后,才发觉死者正是他们尊敬的通事吴凤,全社的人都哭了,远近的人都为之悲掉。从此,山胞们心里非常不安,惟怕天神的惩罚。于是,各社广场上都竖立圆形大石,昭示永远禁绝“出草”恶习,并尊吴凤为神,年年秋收之后进行祭祀。嘉庆年间,公众为吴凤立庙于当年成仁之处,谥为“阿里山忠王祠”,每年农历八月十日吴凤忌日,举行盛大祭典。
  据平和壶嗣乾隆五十一年抄本吴姓族谱,吴凤的祖先为“祭公”派下,始祖文应公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从漳浦六鳌迁壶肇基。其直世系(旁系从略)为:
  一世文应公,二世子安,三世明命,四世保盛,五世逊茂,六世俊杰,七世仲兴,八世荣义,九世以助,十世择可,十一世连,十二世珠,十三世凤。
  吴凤在台湾的子孙已传到十二代,人口繁盛。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万年
责任者
李林昌
责任者
孙寿梦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