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陈氏家族渊源、世系及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64
颗粒名称: 漳浦陈氏家族渊源、世系及分布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0
页码: 341-35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陈氏家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漳浦和台湾的分布情况。文章还提到了陈氏家族的两大分支:“圣王派”和“太傅派”,并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分支和传承。文章最后提到了陈氏家族的联宗活动,以及其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漳浦县 陈氏家族 世系

内容

序言
  木本乎根,水本乎源,人本乎祖,追本溯源,理之必然也。陈氏家族源远流长,子孙繁衍,遍布海内外。在漳浦,占全县人口的最多数。在台湾为第一大姓,共数百万人。为沟通海峡两岸血缘关系,寻根纳源,访祖认宗,端赖族谱。但十年动乱,谱牒几乎散失殆尽,知情之遗老凋残,源流难以稽考。今为和平统一祖国大业,激励爱国爱乡情绪,融洽民族情谊,根据族谱、史志,对姓氏渊源世系之查考——寻根认祖,实为当前形势所需要,故敢冒味,尽吾辈之责,搜集整理。
  陈姓始祖可追溯到“黄帝世系”和“虞舜世系”(虞舜是黄帝轩辕氏的第八代裔孙)。虞舜的三十三世孙阏父为周武王陶冶器用立功,武王以元女妻其子满公,封陈邑,奉舜祀,为陈氏得姓始祖。从虞舜到战国初,与陈姓同族系的炎黄子孙发展出虞、姚、陈、胡、田所谓五姓“妫汭”联宗。自虞舜至陈寔,已八十一世。东汉陈寔之被尊为颍川陈氏始祖,由于他是许昌人,许昌位于河南省颍水流域。传至南北朝时陈武帝陈霸先堂兄弟的陈霸汉,为虞舜的第八十九世。传至隋朝末年辅助李渊建立唐朝的怀化将军陈克耕为虞舜的第九十一世。陈克耕子陈政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奉唐高宗诏领兵入闽,子陈元光继其未竟遗志,平定地方,建立漳州,被尊为开漳圣王,与其旁系,于唐玄宗时因与奸相李林甫不洽被贬到漳州的太子太傅陈邕之祖陈范(陈元光为虞舜世系九十三世;陈寔世系为十三世。陈邕为陈寔世系十五世)同为九十三世,分别为“圣王派”和“太傅派”鼻祖。元光子珦,孙酆、曾孙谟历任漳州刺史。陈邕父子(邕父名忠)在漳州南驿南厢山(南山寺)定居,建祠堂曰南院,故太傅派又称“南院派”。
  漳浦的陈姓主要是“圣王派”和“太傅派”。圣王派分衍锦湖(赤湖)城内外、前张、南峰、前湖、湖西的后溪,深土的墩柄、南景、塘头,旧镇的城外、石柄、白沙、梅林,盘陀的东林,沙西的蓬山、屿头、河墘、路边、后园,古雷的岱仔、西寮等(梅林由兴化迁入)。“太傅派”分衍大坑、马坪、赤水、长瑞、亭里、西庙、西屿、庙后、大店、甘园、石兜……。至于在海外及台湾的具体情况,因资料残缺,未能详叙。
  陈是漳浦、台湾大姓,子孙众多。现在星散遗存、珍藏于民间之谱牒,大概不在少数。这里所搜集整理之资料,仅作抛砖引玉而已。且因能力有限,认识不足,讹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同好者拾遗补缺,纠错更正,俾使更臻完善,进一步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竭尽绵力。
  陈氏世系万流同宗
  从黄帝到虞舜,世系是这样的;黄帝共生二十五子,其中一个名昌意,封于汝南。昌意生颛顼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生蟜牛;蟜牛生瞽叟;瞽叟生大舜。舜母有虞氏握登,生舜于姚墟,始姓姚。
  自虞舜以下,历代的世系及分衍发展情况为:二世商均(尧帝以娥皇、女英二女配舜,女英生商均)。之后十七传而至少阳,赐姓妫(以地为姓,妫地在今山西平阳)。夏禹继位后,食采于虞,亦为虞姓始祖;六世虞思,少有贤德,袭封于虞,佐夏室,世称虞宾;七世友龙;八世寿肸;九世叔仅;十世康仲(其兄康伯玉孙期,因忠谏于夏桀,为桀所灭);十一世祖妫,十二世发,商汤兴,复封于虞;十三世妫方;十四世振;十五世维;十六世寿固;十七世敖;十八世胜;十九世元捷;二十世偃;廿一世姑猛;廿二世公允;廿三世蔺;廿四世填叔;廿五四野;廿六世无斁;廿七世菑;廿八世叔正;廿九世献子;三十世亚寿;卅一世原寿;卅二世梦延,卅三世阏父。
  阏父为周朝陶正(管陶冶的官),生子满,封于陈邑(今河南省开封以东至安徽省毫县以北,都城宛丘,即陈州,今淮阳),为开基受姓始祖。
  五姓联宗十六姓共祖
  陈姓的得姓始祖妫满,由于死后谥号为“胡”,所以又称胡满。生二子,长子申公犀侯,以谥为姓“胡”;次子相公皋羊,以国为姓“陈”,分别为陈、胡二姓之始,因而妫满是二姓共奉的始祖。妫满在今河南淮阳一带开创了陈国,为周朝诸候之一。有关其后陈姓家族的世代相传情形,明载于史籍如下:其子陈申公名犀侯,为卅五世,以下卅六世孝公突,卅七世慎公圉戎;卅八世幽公守;卅九世厘公孝;四十二世武公灵;四十一世平公燮;四十二世文公圉;四十三世厉公佗。
  传到陈厉公的时候,正值春秋末期,陈国发生政变,厉公篡其兄桓公太子之位而自立,他去世后,继位的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公陈完怕被牵连,逃齐国(在今山东),为齐“工正”(管工业的官),食采于“田”的地方。由于陈、田二字发音接近,就改姓为田。其裔孙田和并齐自立,为齐威王,是战国初期七雄之一。后裔为齐国派,传至廿六世孟尝君,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在河南的陈国,继陈厉公为王的是第四十四世宣公;四十五世的穆公款;四十六世的共公朔;四十七世的灵公平国;四十八世的成公午;至四十九世的哀公弱,陈国开始受到楚国的侵略。五十世留公时,楚灵王伐陈,留公奔郑;陈国被灭。
  不过,陈国虽然被灭,不久之后由于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欲和诸候,发现哀公的次世子吴,立为惠公,使陈国国祚又延续了怀公、闵公两代,最后才亡于楚惠王之时。
  从三十四世陈胡公之后,有以国为姓者,即“陈国派”,亦有以谥“胡”为姓者。至十一世的太公和改姓田,称“齐国派”。至胡公廿世孙闵公为楚所并,子孙避楚害,迁户牖,称“户牖派”。至卅七世考,居山阳,称“山阳派”。传至胡公四十八世孙寔公(虞舜世系第八十一世),为颍川之始祖,故称“颍川派”。自周以后,虞、姚、陈、胡、田五姓,乃同一血统,所以在台湾建有“五姓联宗会”。
  五姓以外,还有车、王、谢、东郭、辕、袁、爱、孙、庄、陆、薜等十六姓。车,汉丞相田千秋得乘小车出宫中,时称为车丞相,其子孙因以为氏。王氏,北海陈留(即齐王建),舜帝之后,谓之王家,其后子孙以为姓。薜氏,田齐(孟尝君)封于薜邑,其孙汉初从竹邑,遂以薜为姓。东郭,田齐大夫之后裔。辕、袁、爱氏、田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以邑为姓。庄氏,满公五世孙庄伯辕为陈大夫,其孙庄涛涂祖字去车,改为袁涛涂。陆氏,田和篡齐列为诸侯,齐宣公使小子通字季达,为平原般郡,陆卿因以陆为氏。齐宣王使陈子完之孙,食采于孙,因以孙为氏。(昔日孙武子、江东孙策皆陈子完之派下也)。
  陈国末期至汉朝世代传衍
  陈国亡后,闵公之子,五十四世的陈衍,被楚王立为齐王,迁居阳武(在今河南境),其后,五十五世为陈琏;五十六世为陈履;五十七世为陈辉;五十八世为陈周昌;五十九世为陈裔;六十世为陈伯成;六十一世为陈仲丕;六十二世为陈从善;六十三世为陈德绍;六十四世为陈述;六十五世为大名鼎鼎的名相陈平,字孺子,辅助汉高祖刘邦击楚,六出奇策,作傀儡,解高祖白丁之围,封户牖侯,再封曲逆侯,惠帝元年拜左丞相。其子陈元仁是六十六世,以下为:六十七世陈子远;六十八世陈澄;六十九世陈与京;七十世陈考;七十一世陈汤,七十二世陈凭;七十三世陈咸;七十四世陈晟;七十五世陈会考;七十六世陈珍;七十七世陈嗣;七十八世陈翔;七十九世陈宇;八十世陈麟;八十一世陈寔。
  陈氏颍川世系
  虞舜八十一世裔孙,东汉桓帝时的陈寔(公元104—187年)是颍川陈氏家族的共同始祖,许昌人,他的事迹载于汉书如下:“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少为县吏,桓帝时除太丘长。遭党锢之祸,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椽属。实在乡闾,平心率物,乡人有争讼,辄求判正,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公所短。尝有盗伏梁上,实见之,呼其子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与性也,梁上君子是也。”盗投地伏罪。实生六子,长纪,次夔,三洽,四湛,五信,六光。纪字元方,拜尚书令,又拜太子太傅,与弟湛,字季方,有‘难兄难弟’之称。克世其德,父子兼著高名。实卒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蓑麻者以百数,共刻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寔后代子孙以“颍川”为族望。颍川陈氏支派分衍江南各地。早先把颍川陈氏苗裔带到福建南部地区的陈政,子陈元光称“开漳圣王”,根据族谱记载,是虞舜的九十三世孙。从其父陈政(九十二世)其祖陈克耕再往上溯,八十九世的陈霸汉,就是南北朝时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堂兄弟。从霸先篡梁传文帝蒨,至临海王伯宗,经宣帝顼至后主叔宝,共历五主,凡三十二年,为隋所灭。在我国陈氏家族中,“开漳圣王”陈元光一系,跟陈朝皇帝陈霸先一系,在血缘上的关系极为接近,陈霸先之父陈伯绥,和陈元光的五世祖陈伯绍(陈霸汉之父)是同父所出的堂兄弟。陈伯绍是老二,陈伯绥是老三,老大是陈伯元,都是虞舜第八十八世裔孙。陈伯绍的后裔自陈元光开始,称盛于南方的闽南粤和台湾地区;而陈伯绥的后裔,自次子陈霸先为帝,分封子侄于各地为王,就把颍川陈氏的血苗分殖在长江流域各地,为其后这个家族分别称盛于江南各地扎下了稳固的根基。
  再从伯绥、伯绍兄弟往上追溯陈姓的“虞舜世系”,伯绍、伯绥之父为八十七世显逊,是梁州刺史,八十六世是陈三佳;八十五世是晋朝的太尉陈準;八十四是陈泰;八十三世是陈群;八十二世是陈纪;陈纪就是颍川陈氏的始祖,陈寔的长子。
  一千年前陈武帝和陈文帝分封子侄的情形,无疑是今日普天之下“颍川”陈氏家族寻根纳源认祖归宗的重要参考资料:陈伯山被封为鄱阳王,是江西颍川陈氏鄱阳派传世之祖;陈伯成被封为始兴王,是广东始兴陈姓的最早起源;陈伯固被封于新安,是安徽地区陈氏“新安绩溪”派的开基祖;陈伯信被封于卫阳,又回到了家族发源地河南;陈伯义被封为江夏王,是湖北地区陈姓的始祖;此外陈伯仁被封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县);陈伯礼被封于永宁(今广东阳江县);陈伯知被封于武安(今湖北省境);陈伯谋被封于桂阳(今湖南桂阳);陈伯口被封为安王。
  龙湖陈氏同宗共祖世系
  陈政是龙湖或称漳湖的始祖,从虞舜算起是九十二世,从满公算起是五十九世,为便于称呼,称为龙湖派第一世,其派下世系如下:
  一世政一一字孤道,号素轩,谥忠肃,唐左玉钤府左郎将,归德将军。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奉命征闽,自河南光州来镇泉潮,卒于军中,敕葬云霄安仁乡修竹里将军山,享寿六十二岁。妣司空氏。
  二世元光一一字廷炬,号龙湖。十三岁随父平闽(一说随祖母魏太妈来援),为国家戍守南疆。父陈政去世后,代领父众,并于永隆二年(公元682年)击降攻陷潮阳的雷万兴等。随后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准朝廷在泉潮之间设置漳州及漳浦县。亲自镇抚,拓土开疆,政绩卓著,数千里无桴鼓之声。最后以讨伐潜入岳山之“潮寇”而战殁,享寿五十五岁。一千多年来,闽南、台湾民间感念其开拓之功,尊称为“开漳圣王”,遍建庙宇,世代香火供奉不绝。妣种氏,合葬漳州九龙里(松州保)高坡山。
  三世珦——字朝佩,号迂斋。明经及第,授翰林承旨直学士,代理漳州刺史。夫人欧氏。
  四世酆——字有芭,号强斋,天宝六年举秀才,授宁远令,九年授朝散大夫、中郎将、守漳州刺史。夫人郑氏。生咏、谟、訏三子。
  五世:①咏,字正雅‘号龙岩。任辟思州录事参军。夫人苏氏。衍漳浦、云霄、诏安、长乐……。②谟,字以忠,号月溪,袭漳州刺史。生男三:则、刚、刑。衍北溪、南靖、海澄、漳浦、浯洲。③訏,字正献,号云岩,四门博士。衍东海、诏安、泉州。
  六世长房咏生五子:①章甫,字尚魁,举明经,任光州司马。②吉甫。③加甫。④山甫⑤季甫。
  七世章甫生六子:①岳,字嵩坤,进士,中书右丞。②岱,字泰仲。③峦,字叶仲。④喦,字衡叔。⑤崈,字桓叔。⑥启。
  七世岳生羽,字士夙,进士,史馆修撰。
  九世夷行,字周道,进士,历任丞相。
  十世陶,字学潜,号柳川,有诗集刊行。
  十一世重,字景山,十二世云,字庆样,号匡吾,任左补阙,十三世希亮,官工部侍郎,十四世恪,十五世舜俞,十六世禹议,十七世汤征,进士,潮阳陈姓本系始祖,十八世文诲,生男五:长景雍,次景备,三景肃,四景俊,五景修。称为“五景”。
  十九世“五景”之一景雍开基诏安溪南,至廿二世太虚,生二子:次子君赐(君辅),居蓬山,后裔分衍打山、屿头、河墘、西浯、后园、厦卢、岱仔;(蓬山世系附后)堂兄弟君安,分居大店。“五景”之二景备,生三子:长刚,次损。损分龙岩草坂。“五景”之三景肃,生二子:长肇,次宰。宰生格,格生六子:长太运;次太迪;三太道;四汝选,住东林、漳浦;五汝迁;六汝遴,衍仙游。长房肇,生二子:长概,次植。概立植三个儿子:太典、太舆、太箕为嗣子。廿三世子履,生二子:长君应,次君商。廿四世君商,生三子:长建邦,次克福,三光禄。廿五世建邦,于元末明初为守土大将,因避乱逃居钱塘开拓,为钱塘陈姓本系始祖,生三子:长世英,次世杰,三世雄。世英分南景,生三子:长储振,次储宇,三储省,后子孙分白石头、湖潭埔。廿六世世雄,分顶埭头,后迁居。世杰居钱塘,生二子:长储尊,次储贤。储尊生五子:长伯仁,次伯义,三伯礼,四伯知,五伯信,伯值分山兜。储贤生二子,长伯昌,次伯威。伯威分院前,子孙分门口埕。伯昌分墩柄,生七子:长慧千,居墩柄为墩柄始祖;三分六鳌上厝墩;四分墩柄顶角,至卅六世推,自少往台湾台中大坑墘。
  锦湖(赤湖)始祖道昭、道明为谟的子孙:传至廿七世一才,衍旧镇、石柄;二才;三才,长子希端,分和尚园,次子希杰,分水磨岭。廿三世:君用,分平和石羡;君宝,分西林:君奭,分东湖;君牙,分浦东;君玉,分石码蔡坑。廿九世:知生、达生分高林;克建,分白沙。至廿五世廷实,分衍六鳌、东山园。(锦湖世系、梅林世系、蓬山世系另详)
  五世次房谟,任漳州刺史,传衍北溪。生三子:长致政讳则,次致德讳刚,三致礼讳刑。
  六世则生二子,长曰荡,次曰觉。七世荡生江、汉、河、淮。
  八世江生鹃、鹏、鸿。
  九世鹃生田,浯洲开基祖,繁衍同安、漳浦、龙溪、台湾、澎湖、扩展于东南亚。
  十世四生长通、次逐。
  十一世长子天福、次子天寿。
  十二世天福生绥入嗣。
  十三世绥生舀。
  十四世舀生援、骥。
  十五世援生大谟、大浩。
  十六世大谋生宥、车。
  十七世宥生谩,又名希光,知英山县,后升知州。
  十八世谩生元甫。
  十九世元甫生九子:济、渥、淳、洙、泗、清、润、派。淳字安卿号北溪,即陈布衣。
  廿世泗生二子,长万言、次万语。
  廿一世万言生太兴。
  廿二世太兴生能二、能四。
  廿三世能二生二子,长合,为陈州始祖,次垩。
  廿四世垩生道昭、道明。
  廿五世道明为赤湖始祖、道昭为万源始祖。
  五世三房訏字正猷号云溪又号宝山。宋兴元元年举明经、授国子监四门博士。生子则守。
  六世则宁生宗山入嗣。
  七世宗山衍东海即今海澄六都,迁岭凤、岭岳、岭南,居功德寺。
  “南院派”又称“太傅派”世系
  据大坑、马坪和其他族谱记载:陈忠的祖居地在陕西长安(唐朝万年县)。其父陈敬与陈元光是堂兄弟。其子陈邕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因与宰相李林甫不合,被贬谪入闽,初居兴化的枫亭井上,再迁入漳州南驿南厢山(南山寺)定居,建祠堂曰“南院”。由于邕曾任太子太傅,所以此系称“南院派”,又称“太傅派”。传至廿五世玛珖,妃英长子,生史修,开居漳浦大坑;辉孙,妃英次子,生旺宗,分衍马坪。玛珖三世孙寿公生六男:长翼,大坑祖,次肃,分居赤水;三亶,官布政使,分衍广东;四抟,分居狮屿,五穆,分居西庙、大陂、东林,后分深土南门;六环,又名桓,分下黄、长瑞。至现在已传八十九世。漳浦“太傅派”自明清以来,其子孙繁衍在台湾宜兰、南投、台中……、印尼及其他东南亚各地为数甚多。
  漳浦陈姓与台湾的关系
  陈,是台湾的第一大姓,根据台湾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在全岛的总人口中,姓陈的人占百分之十一强。
  台湾的陈姓,绝大多数是颍川始祖陈寔的后裔,以“颍川”为郡望,而主要是“颍川”世系中的“陈圣王派”(北庙派)和太傅派(南院派)。与漳州、漳浦的陈姓源流极其相似,这是因为台湾陈姓之祖的根源在闽南。他们在台湾各地世代分衍,直到现在约有三十多个支派。仅就漳浦的陈姓在台湾各县市分衍的派系就有锦湖派、锦湖东溪(茂)派、鉴湖(大坑、赤水)派、马坪派、梅林派、钱塘派、五景派、屿头、河墘派等。他们在明末清初先后去台分衍宜兰。南投、台北、基隆、彰化、台中、嘉义、高雄、桃园……各地。
  台湾的漳浦陈氏家族源远流长,由于岁月流逝,宗谱遗缺,如今要系统、全面整理,诚非易举。兹就世代相传或族谱拾遗,略述几例:
  陈氏锦湖派以道明为一世祖,二世二房祖仲业的第十七世孙陈宾的先祖父于清代康熙年间渡海往台湾,定居宜兰,披荆斩棘,建家立业。陈宾出生于宜兰,乾隆年间赴北京会试,中武进士,任澎湖、安平协镇,晚年告老回赤湖祖地,在南门圩后兴建府第并修建大、小宗祠,从台湾运回青石雕凿精做的花窗一对装嵌大门左右两侧,里面计七十二孙,为世代子孙认祖的标志,还有一对卷书青石雕竖大门两旁、并亲自撰写对联(附后)作为辈序,沿用至今。他卒葬赤湖圩后,墓称太爹墓,有石码、石羊、石烛等。子孙光昭,于清嘉庆年间考中二甲进士,曾任知府。陈望曾系陈斌的裔孙,清同治九年中进士,钦点广东按察使,继任广东知府。他们原在赤湖大宗、小宗都有立旗杆,挂匾额。日本据台时代。耻于受日统治,迁徒香港太平山。子陈树楷选任香港商会长。二百多年来,子孙繁衍,兴旺发达。台湾光复后,其裔孙陈进财,曾留学日本,为宜兰县罗东巨富,为现代台湾知名人士,现己去世。
  陈登元字君聘,系赤湖籍二房十九世。先祖于清乾隆间渡台。他出生于宜兰,清光绪间以进士任山东知县。日占时代,在台中领导群众起义,反抗日本蛮横统治,失败后奔归祖国。晚年回赤湖东城设馆教书。后迁居厦门,临终遗嘱儿子河熊、河贵运棺回梓,葬于赤湖丹山岩兜,其“不做亡国奴,甘为故乡魂”的爱国爱乡精神为世人所称颂。
  二房廿二世裔孙陈逸松,生于台湾宜兰,留学日本,是台湾名律师,光复后任国民参政员,他参加领导二·二八起义,事后离台赴美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于六十年代回归祖国,以爱国民主人士选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后转任全国政协常委。曾二度偕夫人回漳浦赤湖祖地,探亲认祖。他任职于北京,前年重赴美国安度晚年。他的祖父陈辉龙、叔祖父陈辉豹,于清末由于封建统治欺压,从赤湖南门逃往台湾宜兰罗东开基,垦拓建业,以至家财富裕,子孙兴旺,人才济济。他的伯父陈振光,留日,光复后出任宜兰县参议会议长、县长等职,为台湾现代名人,已去世。
  陈水盆,祖籍赤湖,出生于台中田中村。其先代是锦湖一世祖道明长房孟业的十八世孙陈龟坛,开基彰化县田中二水……等村。他们血缘结合,世代聚居,修建祖祠曰“崇德堂”。清光绪间,由台湾子孙来赤湖大宗桂“五代同堂”匾额。台湾光复后,陈水盆被选为台中县参议员、县长等职。现已去世。
  还有鉴湖(大坑)乡亲散居于浊水溪流域即今彰化二水、田中、田宅、北斗……及南投、苗栗、宜兰、台北、桃园县等。
  这里只能略举若干知名人士,还有无数先人,艰若创业,使陈氏各衍派的后裔凭籍祖先所奠定的稳固根基,再经过一代代的辛勤耕耘,在那富饶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他们共同建立聚星堂为陈氏大宗祠,子孙繁荣。
  锦湖衍派世系
  (从虞舜算起一百二十五世;从满公算起九十二世,从陈元光算起二十五世的道明祖为第一世)。
  南宋著名学者陈北溪的五世孙陈垩分居漳州郊区陈州。卒葬万松关,在官路左旁,土名牛栏坑,墓右翼日夙头山,远临稻田,面前右峰似鼓,下有曲径通万岭亭,南有仙亭岩。因子孙传衍赤湖,当地乡人呼曰“赤湖墓”。生二子:长道昭,居赤湖城内万源,分衍前湖、后溪、赤土之甘园、石兜、旧镇、庙后、石柄、东山旧县城、杜浔之后因、广东海陆丰、及台湾各地。祖居地在赤湖西门。
  而现在赤湖之陈姓为道昭之弟道明的后裔。他与道昭于南宋理宗景定年间自漳州之陈州同迁来赤湖,初在白头山耕种为生,兼染布业,故又号其地为陈染。道明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元年辛丑(公元1241年)卒于度宗咸淳八年壬申(公元1272年),享寿三十三岁,葬在丹山金屏,坐庚向甲。娶妻苏氏,陈州人。生三子:孟业、仲业、季业。卒于元世祖廿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葬在虎头山番人坑,一名孔雀山,坐甲向庚,俗呼孔雀对金屏。现赤湖西城有祠堂,为锦湖派一世祖。
  二世孟业,生于南宋度宋咸淳三年丁卯(公元1267年),初开创白头山致富,继移居赤湖西隅,卒于元朝泰定元年甲子(公元1324年),享年五十八岁。娶妻郑氏三十一娘,赤湖东郑人,寡居时建东岳庙于北岩院之右。卒于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公元1352年),享寿八十六岁。附葬番人坑坐甲向庚,夫妻双葬比邻。子孙分衍赤湖西城、北桥、前张、南峰、竹屿,以及台湾台北、台中、员林、彰化……等地。
  二世仲业,生二子,长正禄,次正爵。三世正禄生均玉、均济;正爵生均保、福均。始居白头山,继迁赤湖城内,兄弟比邻而居,因孟业居城西,仲业居城东,故分别其号曰下陈染和上陈染。仲业子孙分居东苏和广东陆丰及台湾宜兰……等地。
  二世季业,生正美,三世正美生均元、均喜,自白头山迁赤湖之东隅,傍溪而居,其地号水磨,即今之城东门前。子孙一部份分居梅林和海陆丰及台湾台中。季业之子正美。
  二世孟业,子:长正福、次正寿。
  正福生于元世祖正元二十年乙酉(公元1285年)。生三子:均礼、均茂、均盘、承父业而开创,置益广。至正二十五年乙已始建威奕庙,多出资钱,为开山都会。卒于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享寿九十三岁。葬于门前飞山后。正福子孙俗称魁房,居赤湖西城、坑内、东苏,竹屿山内底,衍广东、台湾。
  正寿生于元世祖至元廿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生三子:均仁、均举、均贤,承父业而创岩猷,长远福泽。卒于元至正廿七年丁未(公元1367年),享年八十岁。附葬番人坑,坐甲向庚。祖妣姓氏墓葬失传。分衍赤湖、西门、西城、北门、新社、南峰、前张及台湾的台中、台北、高雄、基隆桃园等地。
  四世均仁,生四子:长汝洁、次汝玉、三汝荣、四汝秀。葬于娘仔墓之右山庠巾石下,坐子向午。
  四世均举娶许氏,生五子:汝麒、汝麟、汝凤、汝禽、汝兽。夫妻墓葬均失传。
  四世均贤生三子:汝华、汝贵、汝用;衍南峰。
  五世汝洁生四子:文福、文通、宗成、宗盛;
  汝玉生文禄,后代迁居台湾彰化。分衍东溪。
  汝荣生三子,都佚名。
  汝秀生二子:文宁、文与。分衍前张。
  六世文福,汝洁长子,生仁清。
  汝洁之次子文通、三子宗成,子名失考。
  汝洁四子宗盛,生二子:仁奕、仁耸。
  六世文宁,汝秀长子,生仁敏、仁泽。葬于崎岭山,夫妻合葬,坐庚向甲。
  六世文与,汝秀长子,生仁道、仁通。
  七世仁清,文福之子,生温肃。
  仁奕,宗盛之长子,娶谢氏,生六子:温长、温凯、温贵、温荣、温福、温孟。
  仁耸,宗盛之次子,娶谢氏,生三子:温泰、温转、温玉。卒于妻合葬南门前香炉山内尖峰。
  仁敏,文宁之长子,生二子:温贡、温立,仁敏迁居东溪社,卒与妻合葬南蓝坑口娘仔墓之右山。子孙分衍台湾的台中、员林。
  仁泽,文宁之次子,生二子;温德、温元。
  仁道,文与之长子,生一子温理。
  仁通,文与之次子,生二子:温谟·温莫。
  八世温转,仁耸之次子,生于明景泰五年甲戌,生弘汉。葬山前大石母下。
  九世弘汉,温转之子,生三子:茂敏、茂义、茂平。
  十世茂平、弘汉之三子,生成富。
  十一世成富,茂平之子、生三子:颙育、颙谟、颙进。
  十二世颙育,成富之长子,生三子:长向春、次向季、三向悟。
  十三世向春,颙育之长子,生于明万历廿五年,娶郑氏,生三子:长性宽、次性细、三性结。卒于顺治六年九月九日,与郑氏合葬于飞山后,坐辰向戌,有石碑记。
  十四世性宽,向春之长子,生三子:长明考、次明信、三明义。
  十五世明信,性宽之次子。
  十六世(失考)
  十七世英俊,明信之孙,生六子:璜、瑾、瑜、瑶、琬(又名琼圃)、珖、士琳(出嗣)。
  十八世琼圃,英俊之五子,生六子:乾、立、桐、提、饮。
  十八世瑜传大祖前、五房头。
  十九世桐,琼圃之三子,生五子:则、皎、有泽、兴荣、柱。
  十九世五房头生注溪、仰高……五子。
  二十世兴荣,桐之四子,生二子:佳作、佳益。
  二十世注溪,生金声。
  廿一世佳作,兴荣之子,生四子:长、次往暹罗,三宰予、四交坤。
  廿一世金声生超群、齐圣、若谦。
  廿二世宰予,佳作之三子,生维仁、顺天、维邦、维枞、维成。
  廿二世若谦,生守经。
  陈氏梅林衍派
  据“圣王派”陈氏族谱记载,南宋忠臣陈景肃孙陈概,宋亡后逃居白叶(诏安山区),陈概孙(龙湖世系廿五世)建邦分居钱塘(今漳浦县深土乡金塘),光禄分居莆田涵头港口社,(今名涵江)。
  梅林陈氏族谱载,梅林始祖永兴公于明初从莆田涵头迁来。据此,梅林陈姓为“圣王派”中的“景肃派”。
  其族谱所载分衍漳浦本地及台湾情况详后。按台湾陈姓中有“梅林派”,即是从梅林赴台垦拓者所传衍的后裔。
  梅林始祖陈顺夫,号永兴,原系兴化府莆田县涵头乡打铁街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与弟顺卿(号永庆)来到漳浦县城西十里处高寨山麓三角潭埔九婿桥居住。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迁居梅林,建祠曰“追来堂”。后永庆分衍产山、高山垅、金山、同营等社。
  自始祖顺夫开基梅林至今(1989年)已有617年,传23世。在清康熙初年(1660年左右)分衍梅东、梅西两村。据族谱记载,其世系是这样:
  元房始祖顺夫,号永兴,开基梅林,生三子:长希白,次希锡,三希清。
  二房始祖顺卿号永庆,开基产山,生二子:长均玉,次希亮。
  元房二世希白生三子:长梅斋,次梅轩,分衍楼仔脚;三梅庵,分衍粘厝顶,总称梅林。
  元房二世希锡失传。
  元房二世希清分衍东林,为东林一世祖,子孙分衍坎头、洋尾、下梧、西方、长林。
  以下为元房梅林一系:
  三世梅斋生四子:长邦俊,分衍楼仔脚;次邦宁,分衍桥仔头;三邦静,分衍楼仔合、桥仔头;四邦杰,分衍庵兜。
  三世梅庵分衍粘厝顶。
  三世梅歼失传。
  四世长房邦俊生二子:长士贵,次士文。
  四世次房邦宁分衍桥仔头。
  四世三房邦静分衍楼仔合、桥仔头。
  四世四房邦杰生万鉴。
  五世士贵生尊镇。
  五世士文失传。
  六世尊镇生怀德。
  七世怀德生睿。
  八世睿号元贞,生二子:长直吾,次益吾。
  九世直吾生五子:长时瑶,次时琼,三时琅,四时珍,五时珞。
  九世益吾生三子:长旭初,次旭九,三耀开。
  十世时瑶生二子:长灿,号廷祖,次应祖。
  十世时琼分衍草埔。
  十世时琅分衍溪西。
  十世时珍无传。
  十世时珞分衍龙福。
  十一世益祖号协资,生四子:长兆兴,次兆元,三兆祯,四兆振。
  十二世兆兴号七,分衍梅东,生四子:长呈英,次呈熏,三呈瑶,四呈琼。
  十二世兆元号八,分衍梅西,生五子:长呈兰,次呈瑞,三呈桂,四呈俊,五呈杰。
  十二世兆祯号午,生六子:呈华、呈莲、呈艺、呈礼、呈肃、呈敬。
  十二世兆振号填,生八子:呈受、呈孙、呈爵、呈秋、呈元、呈总、呈朕、呈民。
  梅林在明朝属漳浦县第八都第一图第四甲。昭穆:文元孟弘成,士睿于邦廷,世则孚以应,国惟谅汝明,伯子时光启,仲怀克懋荣,曰道宣永顺,绳载丕衍行。
  梅林赴台湾开拓的先人
  据梅林陈氏族谱记载,他们先人于十四世起已有多人赴台湾垦拓土地。自始祖于明初开基梅林,至今六百年左右传廿三世,平均三十年一世,与我国习惯传代约算法相符,据此,其先人赴台时间当始于清初康熙至乾隆年间,正是闽南一带人民大量入台开拓的时期。那些垦拓台湾的梅林陈氏先人,经过幸勤开辟,至今三百年来,已传衍众多后裔,这里将梅林族谱所载自十四世起入台垦拓的代表人物照录于下,俾为寻根认祖之参考。
  十四世(以字辈)三房蝉,谥号原朴,于清乾隆年间入垦台湾淡水庄,传三子:长子舌,次子昆,三子蹄。后裔世代繁衍。
  十四世楚伯(窳之父)赴台。
  十五世(应字辈)。二房梭,谥号璧玉的第五子蚩,赴台垦拓。
  十五世羌,第四子微泵,过台湾。
  十五世颜的儿子桂、孙红菲、红圣,都过台湾。
  十六世(国字辈)城、汉臣、世枣、红若、都过台湾。
  十六世世荡及继嗣人继因、光辉相继渡台。
  十六世陈林仔(父名柴,祖父永宁)过台湾。
  十九世(汝字辈)锡金(父名清景,祖父石燕)过台湾。
  二十世(明字辈)海月(父名目仔,祖父狗母)过台湾。
  陈氏蓬山世系
  (陈俊生、陈壬寅供稿)
  杜浔蓬山村陈氏开基始祖君赐,即君辅公,与元朝“南胜伯”陈君用同辈,是“圣王派”长房陈詠南江派十九世南宋“五景”开基诏安溪南后所传世系,廿世君赐为长房景雍之孙,于元末到杜浔蓬山(今沙西镇蓬山村)开发。君赐生四子,长房后裔分衍云霄东厦乡崎尾村,次房万宗,分衍屿头、河墘、西山、白衣等村。三房万全,分衍广东海丰、潮州城内、潮阳峡山、洋汾等地,四房万德生四子,长子分衍云霄火田(今无)、次子分衍杜浔打山,三子传衍本村,四子分衍西浯。
  本村万德公派下第六世能庵公生四子,第四子分衍后因村。
  本村万德公派下第七世练饬公生三子,长子分衍漳浦县城北街。
  本村万德公派下第九世过溪公生四子,次子后裔部份住后因、屿头。
  本村万德公派下十一世少明公分衍巷靖村。
  附:昭穆楹联(辈序诗)
  开漳圣王派系十四世恪公作南江派辈序诗:尧舜禹汤文,景思起太君,德源承永存,洪汝一继宗。祥和日基泰,兴朝茂成章,君恩环宠锡,咨尔益熙昌。
  太傅派大坑:清伯则尚敦,朝懋景子永,陆元志汝继,敬宣广威灵。定有英贤起,才高日共升,振宗修大业,济世美长承。
  锦湖派:锦水荣光增瑞世,丹山仪宇进文明。
  锦湖派后继昭穆:崇德象贤文若武云龙变耀。孝先尊祖迩如遐汗马辉煌。
  梅林:文原孟丰成,仕锐贻邦庭,亭则失以应,国维良汝明。百子是公启,竟怀克茂荣,悦道而尊敬,世在碧衍宁。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万年
责任者
陈邑
相关人物
李林甫
相关人物
陈范
相关人物
孙酆
相关人物
陈元仁
相关人物
陈述
相关人物
陈仲丕
相关人物
陈周昌
相关人物
陈琏
相关人物
陈澄
相关人物
陈汤
相关人物
陈凭
相关人物
陈咸
相关人物
陈晟
相关人物
陈会考
相关人物
陈珍
相关人物
陈嗣
相关人物
陈麟
相关人物
陈宇
相关人物
陈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