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的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634
颗粒名称: 浯江的文物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293-2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乌石村是林安后代聚居地,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海云家庙和丰富的文化景观。这里人烟稠密,农产繁盛,以出产荔枝著名。同时,漳浦乌石村也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方。自然风光如海云山和紫薇山也令人流连忘返。
关键词: 漳浦县 文物古迹 自然风光

内容

自林安于南宋从福州长乐迁来漳浦县东关外七都浯江保西径地方开基,所传子孙因为入闽先祖发祥于福州长乐后市村,当地有“乌石”。传衍于莆田,也有“乌石”,所以把漳浦新的开发地命名为“乌石”。到了明朝,这一带林姓已是人烟稠密,农产繁盛,尤其是荔枝等水果,远近驰名,文化也特别发达,人才辈出。所以历史上称乌石二香,一是花果飘香,二是世代书香。至今还有许多文物古迹,海云家庙及“三山”“八楼”为游览胜地。
  一、海云家庙,由于厅堂特别宽敞,所以有“乌石大厅”的俗称。始建于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重建,自始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占地(包括周围)约五十亩,主体建筑三进五开间,土木结构,斗拱式的栋梁,古色古香。中门甚阔,左右二门也很宽,三门都有楹联。中门联“印石滚金球,居然骊珠在握;浯江环玉带,不啻组绶荣身。”右门联“天马镇南方,……;云龙腾北极,…。”左门联“金锅在侧,龙山献龙图之瑞;玉笏满前,梅岭兆梅鼎之祥。”这些门联使人一望而感觉,这里人杰地灵,是礼义之乡。内厅楹联为“翰胪三唱传金鼓;南北两支灿石林”。前厅匾额“探花及第”及后座神龛上有万历皇帝御笔赐匾“忠爱”两字,柱联“天威赫赫生忠爱,祖德洋洋著孝思”都是歌颂明嘉靖三十八年殿试第三名称为“探花”的林士章。士章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本来厅中有他的塑像,已废。中厅柱联“家之兴在礼义,朔望参谒为礼义之本;族之大在孝敬,春秋祭祀者孝敬之源。”中厅金字匾“旌表贞义”是表扬一个劳动妇女,那是正统年间乌石人林聪之妻陈氏乌娘,廿七岁丧夫,恶霸欺她孤儿寡妇,侵占财产。她只得带着两个幼儿回娘家,又受到胞兄迫嫁。她携小抱幼,隐入山野,穴居石洞,开荒种地,居然生活逐渐好过。除了将自己的儿子抚养成人,还赎回一个随寡母出嫁到继父家中生活、母死受虐待的堂侄柔兴,柔兴后来传下众多后裔,成为乌石北房的鼻祖;陈氏乌娘自己的嫡系则称南房,都尊乌娘为祖妈。后裔甲第蝉联,奏请朝廷旌褒,追赠“贞义孺人”,在漳州城西仓巷口立“贞义坊”(已废)。
  中厅两侧还有“理学乡贤”“进士”“文魁”“武魁”“拔元”等匾额,说明这里人才辈出。厅内尚存林楚所作家训六则。林楚,字德春,号春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登顺天乡试举人,曾任咸宁知县、雷州通判,以礼教革除旧俗,著书多种,六则家训不是扳起道学家的脸孔训人,而是谕之以理,谆谆善诱,文字通俗,押韵顺口,音调抑扬顿挫,易于传颂,在形式上可供今日作乡规民约的借鉴,抄录如下:(一)孝顺父母:父母之恩天地均,如何报答父母恩?鸦有反哺羊跪乳,人不孝顺岂为人?(二)尊敬长上:敬长不拘内外亲,但凡长者该当尊,我亦有时为人长,敬人是敬自家身。(三)和睦乡里:乡里同居勿异心,一团和气值千金,急难相扶全赖此,从来独树不成林。(四)教训子孙:好把儒书教子孙,子孙明理自温醇,未须个个登科第,立得人家礼义门。(五)各安生理:士农工商四等人,各安生理各家春,若能各各安生理,便是唐虞三代民。(六)毋作非为:非为之事切勿为,为之即与祸相随,世间最乐唯为善,积善之家庆有余。
  二、三山:海云山又名岩山,崇峻壁立。前人铺筑石道至半山腰海云寺。寺建于唐、五代间,已废。现又有人利用天然石室加工修整为佛殿。寺旁有天然大石洞,洞内面积约八十平方米。大岩石上刻“海云岩”三大字。寺庙地下又有十八洞,洞洞相通,委婉曲折。山上有莲花石,由七辨组成,现遗存历代名人题咏石刻七处,比较清晰的一处是:“云山九岛起九烟,九岛云烟起半天。半天九岛芙蓉帐,芙蓉帐里石龙缠。石龙落结浯江地,落结浯江科甲联。科甲联登三及第,及第联登探花先”。又有一处巨石如龟,称为“龟撞米”。传说从前海云寺和尚每天去向石龟撞一下,石龟便流出米粮供给寺僧及香客一日之需,后来和尚贪得无厌,拼命地撞,撞得石龟尿淌不止,从此出不了米。那“龟尿”却是一泓清泉,经八百多米石渠,直通寺庙,甘洌异常。此山面向大海,每月皎波明,晶莹无际,为漳浦八景之一,称“海云夜月”。山下有石形如雄师向浮山跨跃。浮山以奇峰怪石直连紫薇山。紫薇山又名龙山,山上有“笔尾尖”“双剑”“纱帽墩”“紫薇洞”“仙脚印”“石龙泉”“紫薇寺”“惠王殿”“文昌阁”“风动石”等十处名胜古迹,并有碑刻多处,如“白云深处”、“惜阴”、《题紫薇山诗》、《冬游紫微洞记》等都是名人如黄道周、林文相、黄琮等人的笔迹。此地风光秀丽,在明朝是一个著名的讲学处,造就很多人才。今尚存一处石刻,便是从这里读书出身者的题名录。前言“问业兹山,呈身用世。奇秀所钟,朱紫迎曳。道谊政文,科名不愧。亦有象贤,弓冶不替。风励后生,其仪翔翔。仰止前修,山灵永贲。”署“天启乙丑嘉平邑刘衡书”。下面为题名录:
  林功懋,号竹溪,浦人。嘉靖壬辰进士,历广西按察使,祀名宦。子士弘,号中峰,万历庚辰进士,知承天府,祀乡贤。
  林一阳,号复庵,浦人。嘉靖甲午举人。判山东济南府,祀乡贤。
  林成纲,号定庵,浦人。嘉靖癸卯举人,知香山县。
  林一新,号南江,浦人。嘉靖丁末进士,历云南按察佥事。子士旂,万历乙卯举人,知南诏县。
  林楚,号春斋,浦人。嘉靖戊午举人,历判广东雷州府,祀乡贤。
  林士章,号璧东,浦人。嘉靖己未及第,历翰林侍读学士、南礼部尚书,祀乡贤。子汝诏,号光璧,万历年丙午进士,历浙江参议(注:升广东徽宁兵备副使)。
  蔡时鼎,号调吾,浦人。万历甲戌进士,历云南都御史,南吏部考功郎中,祀乡贤。
  刘霖,号润苍,春斋婿。万历丁丑进士,历山东都御史,广东参政,祀名宦。
  林茂桂,号丹台,六鳌人。万历丙戌进士,知深州。
  黄文炳,号元宇,广潮人。万历壬午举人,历云南左布政使。
  张凤翼,号惺初,揭阳人。万历壬午举人,历云南按察副使。
  黄琮,号玉田,广饶平人,万历戊戌进士,历福建左布政使。
  这题名录镌刻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以后所出人才都未登录,而在自嘉靖以来的九十多年里已经有科名在举人以上,官职在知县以上的十五人从这里攻读出身。由于名气之大,这讲学处被荣称为“紫薇学府。”
  三、八楼(至今尚存六楼):①万安楼,明嘉靖间林功懋建。体式长方形,观模宏大,共有房一百零八间。已废。②庆云楼,明隆庆三年(1569年)运头社林姓建,林一阳为题楼匾。③晏海楼,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林楚建。楼门有联:“浯江活水来朝,壮千年宝界;海云名山作主,保万代安居。”楼内现尚有一株万年春花。④震宁楼,清康熙五年(1666年)林颙建。林颙为顺治十五年会试第三名进士,称会魁,曾任知县。此楼“同”字形体,整齐美观。⑤沧瀛楼,始建于元朝,至明朝只存楼墙,清顺治五年(1648年)林正义建祠堂数座。⑥海云楼。即埔仔楼,清康熙年间林守让建。⑦清晏楼,土名马挂楼,清嘉庆七年(1702年)建。⑧慎修楼,又名溪边楼,清乾隆廿七年(1762)林旭创建三层,每层36间。
  浯江文物丰富,景色秀丽,加上是著名的荔枝产地,1986年荔枝红时节,映上屏幕,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向观众报喜:“新发现了一个旅游点”。这里的文物正在整修,将以她的丰彩多姿吸引远近游客。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苏亚九
责任者
林一阳
相关人物
林成纲
相关人物
林一新
相关人物
林楚
相关人物
林士章
相关人物
蔡时鼎
相关人物
刘霖
相关人物
林茂桂
相关人物
黄文炳
相关人物
张凤翼
相关人物
黄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