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下游大埔的碾米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81
颗粒名称: 南溪下游大埔的碾米行业
分类号: TS212.4
页数: 3
页码: 212-21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大埔是漳浦北路的粮仓,有着悠久的碾米行业历史。在二十世纪初,随着南溪上游和中游的南浦、上坪、官园,中游的溪坂、横口、官浔等地盛产稻谷,大埔的碾米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24年,大埔的粮食加工行业开始向机械化加工方式发展,先后创建了“协益米绞”、“美丰米绞”、“永协发米绞”等碾米厂。这些工厂采用现代化设备,并逐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在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秩序混乱,苛捐什税繁多,天灾人祸不断,导致米厂经常更迭。此外,蒸汽机设备的安全隐患也时有发生,如1938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振成米厂锅炉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关键词: 漳浦县 碾米行业 水稻

内容

大埔原属漳浦北区官浔管辖,位于南溪下游南岸,两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宜于水稻生长,绝大多数农田一年两熟,历来被誉为漳浦北路的粮仓。南溪上游的南浦、上坪、官园,中游的溪坂、横口、官浔等地也都盛产稻谷,靠南溪水运,可以直通厦门,运费低廉,成本低。多数余粮运到官浔、大埔、白水营等处加工成白米,然后运往厦门,转销各地。大埔碾米行业历史悠久,由于稻谷货源充裕,历来盛行不衰。
  根据现存大埔码头的漳州府宪碑文记载: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那时大埔就已有两艘六十吨左右的米糟(木帆船)“金永发”“金和发”来往于大埔厦门,运米出去,载肥回来。碾米作业,原先运用古老工具,土垄、石臼、风柜、竹木筛、木桶等进行操作。全圩八十多户人家,就有三十多家碾米作坊,比较有名的是:原成、永兴、福兴、协福、太元、祥兴等,体力强壮的工人,从黎明到黄昏,每人可出白米三百斤以上,体力弱的只能出百多斤,因此每日天亮时节,就听到圩内到处隆隆的土垄声,时间一久,脚下的砖块都磨出一个个足印来。
  二十年代中期的一九二四年在白水营“六丰”米厂的影响下,大埔圩的粮食加工行业也就先后向机械化加工方式发展了。先是由新垵华侨邱二舍,倒港华侨苏德炉和当地林文旭合资在外溪下路码头边创建“协益米绞”(即米厂)以十匹马力油渣内燃机为动力牵动“铁土垄”(碾谷机)和早期“铁绞”碾米机。设备繁什,占地约千平方,碾米车间须建三层楼房,每日可生产上等白米五十包左右,(每包二百三十市斤)。
  厂内设经理一人(习惯称家长)拥有全部权力,下有“帐柜”(会计)、“柜匙”(出纳)、“出水”(采购员)、店员、炊事、专职“大车”(司机)。碾米工人全厂约十五人左右,夜班另雇临时工。以下午五时至十时,十时至午夜二时,二时至凌晨六时,各以一工计算,付工资五角,并贴点心一顿。
  协益米绞只经营一年多,由于经理邱二舍对粮食业务和地方情况不熟悉,一切机器都依靠外地引进,稍有一项部件损坏就停工数天,生产不能正常,造成利不及费,就把工厂转卖给当地人林大启、林克长、林祝南等承盘经营,改名“美丰米绞”。油渣内燃机改换为十匹蒸气动力机,增建锅炉火产车间和一支二十公尺高的大烟囱。蒸气动力机粗壮耐用,利用谷皮粗糠为燃料。成本低廉又便利,且能保证正常生产。正副经理林大启,林克长对粮食行业既熟悉又精于筹划,因此业务蒸蒸日上。
  一九二七年,大埔人林文旭,林哑九兄弟又招募岭后村华侨陈占瑞在中码头建设“永协发米绞”。华侨林大朝、林乏枝、林源成、林南昌等就把原在中码头的集隆牛力绞改为电力厂,翌年也改建为蒸汽动力米绞,店号仍用“集隆”。从此大埔手工碾米作坊全部跃进为机械化生产。三间机械化工厂每天可生产精白米一百五十包以上。每年新登谷登场,货源充足,加做夜班,每天可产白米三百包左右(每包二百三十市斤)。由于谷子品种优良,加工碾出的精白米又香又软又嫩,十分可口,在厦门树立“大埔占仔米”信誉,畅销省内外。
  当时南溪上游南浦运稻谷的木船叫“溪鼠”又长又轻,靠二名船夫持两支竹竿,在浅水行驶,每船可载六十担左右。中游官浔运稻谷是用浅船,粗壮阔大,可载百担左右(麻袋每担装稻谷旧制一百斤,折合一百三十九市斤)。旺季满溪木船穿梭交织,热闹非常。白米外运除大埔原有二只“米糟”(木帆船)外还有外海船(尖头阔尾帆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庞大的外海船可运白米一百包至八百包,汽船运输占次要地位。
  三十年代是大埔碾米企业全盛时代,圩内各行业也空前繁荣,家家有工做,不是当米厂工人,就当搬运工人。外地籍的职工家眷亦纷纷搬来居住,加上外地前来的粮商客户,船运员工等,熙熙攘攘,十分热闹。饮食行业,特别是于果什货,粮油肥料等,纷纷建立店铺。大埔原有的一、二、六、八圩期,更是繁荣,所以当时南溪一带叫大埔为“小厦门”。在大埔碾米行业的繁荣景象影响下,南溪中下游两岸的殷商富户,前后集资建蒸汽动力碾米工厂。官浔富商何狮在下炉溪边建丰年米厂。中游倒港建永年米厂,新渡建丰盛米厂,浮宫建成记米厂,大埔又加建“电绞”(厂名)一家,这些米厂成为泉、厦粮食主要来源。加上南溪特产凤尾鱼(小刺鱼),真是“鱼米之乡”。
  可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秩序混乱,苛捐什税,天灾人祸接踵冲击,逢上农田受灾失收,米厂就有倒闭危险。因此厂家经常更迭,美丰米厂曾改组为合隆米厂,永协发米厂前后改组为振成、盈丰、新昌米厂。
  大埔各米厂的蒸汽机设备,都是向厦门提督路头(开元路)台籍五金商明昶号陈星福购进台湾废品应用的,由售货商家承包安装,商人只知赚钱,不管卫生和安全设施,所以经常发生事故。一九三八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振成米厂锅炉爆炸,炸死司机甘闽城一人,伤多人。(后大埔各米厂每年把十二月廿五日说是天神下降凶煞日,停工一天,成为惯例)。同年夏天,倒港永年米厂已先发生同样事故,炸死工人一人,毁机房一间。
  抗日战争开始,大埔各米厂奉令内迁,不准营业,一时米厂尽行倒闭,资方停业、工人失业。后来“内迁”以“钱”代“迁”,善于钻营的商人就把合隆、集隆、盈丰三家并合起来,组织集丰米厂,进行内线勾结,申请批准专碾军粮、公粮,从中进行垄断和挪用公粮。自厦门、金门相继失陷,水路不通,就组织人力挑运,由同安方面运去泉州,内外交结,两相得利。正当利路享通的半年后,突然在一个晚上,集隆米厂的金库内,被窃现款一万三千三百元。经国民党政府查究造成工人蔡老永一人活活受酷而死,坐牢六人成半残废,这冤案,时称为“万三三案”。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大埔各米厂又分开经营复业,一度又展现出三十年代的繁荣景象。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的法币贬值,一日数跌,米商遭到惨重损失,地方秩序混乱,交通阻塞,国民党军队由北方败退南来,伞兵团驻白水营,刘汝明军官团副师长汪剑带部队驻大埔,生活费用向各米厂摊派。各厂朝不保夕,摇摇欲倒。与此同时,活跃在白水营一带的厦门地下党游击队赵坚、陈维廉部已深入大埔进行监视,隐蔽在林明庆、林琳经营的大丰米厂内,搜集情报,筹划迎接解放大军。一九四九年八月,国民党军团逃离大埔,九月二十日,石码解放,廿一日解放军先头部队一团,在陈维廉游击队陪同下,横渡南溪入大埔,转驻白水营,大埔、白水一带解放了,人民喜见天日,各米厂才正常地恢复营业。建国后,在人民政府保护工商业政策的促进下,社会秩序安定,农业年年丰收,大埔碾米行业从此向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九五三年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自由买卖的粮食行业已不复存在,人民政府为解决大埔四家米厂出路,在官浔区只留下炉丰年米厂,加工本区公粮,大埔四间米厂因地区关系,又机器都老旧不堪,就用折价收购办法,把大年、合隆、裕农、电绞四家米厂机器折运漳浦旧镇国营米厂,合并利用,资方酌情安排入县粮食、学校、手工业等部门工作。工人全部安排调漳浦城关、旧镇各粮食部门和米厂工作,由于熟练粮食工作,经验丰富,在各工作岗位上,都能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明庆
责任者
林琳
责任者
苏德炉
相关人物
林文旭
相关人物
林大启
相关人物
林克长
相关人物
林祝南
相关人物
林克长
相关人物
陈占瑞
相关人物
林大朝
相关人物
林乏枝
相关人物
林源
相关人物
林南昌
相关人物
宫建成
相关人物
蔡老永
相关人物
陈维廉
相关人物
林明庆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