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30001566 |
颗粒名称: | 黄性震 |
分类号: | K825 |
页数: | 3 |
页码: | 179-181 |
摘要: | 本文介绍了黄性震是清朝漳浦县的一位著名人物,因佐平有功,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晋太常寺卿,军功加至正一品。他提出“平海十便”策略,收复。他曾建议招抚郑经部属,采用项籍促使章邯投降的策略,大破郑兵于西溪、江东桥、水晶坪等地,收复长泰县,最终招抚投诚官员一千二百三十七员,士兵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九名。他还提出“厦门、金门急宜固守,不可轻弃,沿海内外要汛各须分守,以壮厦门声势”等平海善后八款,经姚启圣上报朝廷,都被采纳并获准施行。最终,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军攻下澎湖,收复***,完成国家统一大业。黄性震后来被提升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处理大容山叛乱案件,只处决为首的崔枝玉等少数人,其余的都省刑释放。他还上奏“广西瘴疠,请行润补,以振官方等事”,得到康熙的嘉许。 |
关键词: | 漳浦县 黄性震 人物 |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