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林士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64
颗粒名称: 探花林士章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74-17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林士章是明朝漳浦县的一位著名人物,他品行端正、勤政爱民、教子严格,在教育、文化等方面有重要贡献。他在张居正当权时期被排挤,但最终得到皇帝的慰勉和调升为南京礼部尚书。
关键词: 漳浦县 探花 林士章

内容

潭浦乌石乡林氏是宋朝末年由长乐迁来开基的,一向人文蕃盛。传到第十世林烽,字世明,号省庵,生男七,第五为林士章。士章字德斐,号璧东,生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事寿七十七岁。是明朝州府号称“五星”的人物之一。(漳州有“五星聚奎坊”,据《漳州府志》记载,为纪念尚书朱天球、林士章、戴曜、侍郎卢维祯、石应岳所立)。万历皇帝赐林士章“忠爱”匾,表彰他“忠君爱国”精神,这种“恩荣”的赐与,是皇帝拢络人才,维持其专制统治的手段。
  林士章从小沉默聪颖,勤苦好学,博闻普记,作文有《大雅》之风。年青时在乡间从事教学。据赵家城重建者赵范之父赵淑宽墓志铭及赵家族谱记载,林士章曾受赵家之聘为家庭教师,教出一个赵范于隆庆五年中进士。林士章出仕后,大部份时间主持国子监,他的学生中进士的好几十人,桃李遍朝野。
  林士章大器晚成,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三十五岁时才赴乡试中举人,而第二年就中进士,而且殿试廷对得第一甲第三名及第,称为“探花”。他的学生、官至东阁大学士的于慎行(山东人)为他撰写传记及墓志铭,说他为人诚信,品行端正谨慎,器量宽宏好似汪洋大海,面貌温和而内心是非分明,能原谅人的过失而疾恶如仇。他以助人为乐,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对贫寒的学生在经济上尽力接济;遇到有人客死京城,他常资助运棺回乡,不能运棺的,也设法买地供埋葬。在学术上,他没有门户之见,乐意与人互相砥砺,互相启发,交换心得。他教子严格,次子林汝诏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中进士,授职永州推官(法官),赴任之前来向他辞行,他以“三不可”为临别训教:一要谨慎办事,不可轻率处理案件;二不可以损害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三不可妄取不应得到的利益。汝诏奉命惟谨,在任上有平、恕、清、慎的美名,升任南京吏部考功郎,转任浙江布政使、徽宁按察使等职。
  林士章第三名进士及第以后,最初任翰林编修。他厌恶官场交际,闭门潜心学问,心意安然。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朝廷升任他为国子监司业(最高学府的主千),那时,国子监祭酒(主管)姓王的(江西人)为人宽厚,林士章以严格的管理方法辅助他,对太学生考绩毫不放松,太学生们意悦心服。在隆庆三年至六年的三年“丁艰”(服丧)以后,他改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对南京国子监规矩的执行与他在北京国子监时一样严格,因此,两京国子监学生都有好风范。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他升任北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传讲学士,按照成例,从国子监祭酒的职务转到主管全国教育及文化的礼部任职,仍兼国子监职务。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改任左侍郎,仍兼国子监祭酒,又是经筵讲官(专门按期给皇帝讲解经典的),而且兼任国史馆副总裁,以善于综合核对史料著称。由于他在礼部六年,到朝廷任职已二十多年,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对朝廷了如指掌,加上钻研学习,考证古今,把研究成果帮助史官提高才智,史官对他的议论很是佩服。他最后的职务是南京礼部尚书。实际上在赴任途中,上疏请示辞职,朝廷准他以尚书职衔“致仕”(归休),虽然没有到任,只要是皇帝敕赐的官衔,便可永传后代。至于他为什么晋升尚书反而辞职不千,《漳浦县志》只简单记载“为江陵相所不喜,致仕归。”而其中是有一段朝廷党派斗争的事使他对仕途灰心。这里根据《漳州府志》和于慎行所撰林士章传记及墓志铭等资料,参考明史,加以说明如下:
  张居正挤掉高拱继任万历朝的首相(由于他是江陵人,所以称为江陵相)独揽大权。朝臣们纷纷归附在他门下,形成党羽。而林士章不愿趋附奉承,本来就得不到张居正欢心,加上张居正交礼部办的事情有一些不符合原则,被林士章顶住了,张居正对林士章就更加痛恨。
  有一个自称名叫王大臣的莽夫,闯入乾清官甬道,被太监抓住,从袖中搜出匕首一把,在送交东厂鞫讯以后,张居正唆使太监冯保用威协利诱的手段,使犯人诬供是高拱主使,以致高供全家被捕入京鞠讯。当时,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联名上疏保奏高拱无罪,林士章认为这事件是党派斗争的具体表现,不愿卷入,以“典礼之司,伦纪所系,当为名教守之”,所以没有签名,因此受到不正义感的同僚们的非议,误以为林士章是张居正同党。而张居正仍然把林士章看成是高拱一党,林士章以公事去见张居正,张居正对他很是冷淡,与对待亲信幕僚的亲昵态度比较,差别很大,那些保高拱的朝臣们观察实际情况,才解除误会。尤其太学生们,相信林士章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决不会与张居正沆瀣一气,纷纷替林士章辩白。而这样一来,林士章就更成为张居正的排挤对象了。张居正唆使亲信的言官罗织罪名,上疏陷害林士章。太学生们群情汹汹,跑去质问,甚至有人要把唾沫吐在那个言官脸上。这事闹得皇帝都知道了,皇帝审阅检举林士章的奏章,所举不过一些小事,就降一道谕旨慰勉林士章,接着又调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其用慧可能是为缓和北京朝廷的人事纠纷。
  由这些情况分析,林士章是一个超凡脱于党派斗争之外的人,他看到朝廷中如此勾心斗角,决定弃官回乡,终老山林了。在离开北京向南方进发途中,上疏陈情,迫切请求辞职。
  林士章得旨以尚书职衔致仕,回到漳浦,起初在县城建一座府邸(民间称为尚书府),后来嫌市区喧嚣,选择在漳州府城东北方长桥建别墅,隐居二十年,直到寿终。死后,万历皇帝赐祭葬,敕派中书毕懋康督造坟墓,(址在石榴公社田寮村附近举贤山)。经三年完成,万历皇帝下旨将其元配柳夫人迁来合葬,派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孙光启谕祭。谕文褒彰他的品德“器资端雅,操履清纯”,赞誉他的学问“甲第抡魁,词坛振藻”,表扬他的功绩“佐编摩于史局,裨启沃于经纬”,赞赏他的风格“乞身而勇退,东山自适,北斗弥高”。
  林士章的继室郑夫人曾受李太后召见,坐谈到晚,叫太监用御前宫灯送她回家。漳浦从前女儿出嫁可以用宫灯前导,据说援引这个故事,引为为荣。郑夫人墓址在长桥马口,现地名“探花林”,本来与柳夫人分葬左右两穴,中间准备葬林士章本人,林死后改与柳氏同葬石榴田寮贤山(现名水吼山),郑仍葬原地。两处坟墓都宏伟壮观,墓前五兽石雕及石翁仲现为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珍品,有艺术价值。
  (合订编者按:林士章与张居正的矛盾并非因“高拱事件”而引起,而是张居正父丧,应回家守制,而期中大臣却连名疏保其“夺情”,不要离任回家守制。时任礼部左侍郎的林士章与礼部尚书马自强、右侍郎王锡爵认为“伦纪所系,当为名教守之,皆不列名”,因此得罪张居正。)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章
责任者
林士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