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山水命名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44
颗粒名称: 漳浦山水命名考
分类号: K928.3;K928.4
页数: 4
页码: 126-1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梁山地区的几个地点,包括莲花峰、鹿溪桥、吴公坪、鸡笼山、灯火垵、甘棠溪、大帽山和金岗。这些地点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说,展示了梁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关键词: 漳浦县 自然分光 人文特色

内容

莲花峰
  莲花峰海拔一千零五米,是梁山主峰,因为形状好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而得名。又名齐帝石,传说因齐武帝曾到这里玩赏而得名。“齐”是南北朝时的南齐。据《南齐书》记载:齐武帝名颐,小名龙儿,是齐太祖的长子,曾任赣县令、江州刺史(都在今江西)。晋安王子勋叛乱时,把颐构禁狱中,后来皇族萧兴祖攻破晋安郡,颐被营救出来以后,率旧部百余人起兵,因众寡不敌,避屯揭阳山中,聚众至三千人。后来打败子勋,继承帝位。晋安郡在今福建,揭阳当时就是义安郡,漳浦当时是绥安县,属义安郡,齐武帝曾经为根据地的揭阳山中就是梁山。
  鹿溪桥
  那地方原叫“鱼腹渡”,在还没有建桥以前过路人要用小船渡河。南宋庆元四年,寺丞傅伯成出任漳州知府时才在那里建桥,长五十丈,有三十六通水孔道。明朝嘉靖七年,福建参政蔡潮命令漳浦知县周仲重修。后年久失修,到清初只存残迹。现在已连残迹也找不到,而那地方的乡村因桥而得名为“鹿溪桥”村,沿用到现在。宋朝建鹿溪桥以前还没有鹿溪的名称,为什么要叫鹿溪桥呢?这是因为那时漳浦出了一个忠孝两全的高东溪,他于北宋宣和年间为太学生,多次与陈东等人上书徽宗皇帝请诛蔡京、童贯等六个奸臣,重新起用忠臣李纲、种师道;他在南宋绍兴二年中进士,任静江府古县令,虽然官小言轻,还是敢于和奸相秦桧作斗争,抵制豪帅胡舜陟为秦桧的父亲立祠,被诬陷入狱,舜陟死后才得到平反。后又在潮阳主考时,摘经史要语命题策论“闽浙水灾之所由”,触怒秦桧,被革职发配容州(在今广西),在那里讲学到死,秦桧死后才得到昭雪。他的忠、孝事迹受传颂,民间有他放松江鲈鱼要孝敬老母却在漳浦传下鱼种和驯鹿取奶哺养老母以至鹿角挂篮到“鹿市头”买物品的故事,说他那喜爱的小鹿后来随他涉过“鱼腹渡”不幸灭顶溺死,人们感到经过这重水确实不便,就有在这里建桥的迫切要求。在傅伯成任漳州知府主持建设这座桥以前,前任知府、著名理学家朱熹已经为高东溪祠堂写下“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的名联,就是说高东溪的故事已经为大众所传颂。人们为纪念高东溪的忠、孝品德和“获鹿感鱼”的传说,说把那座桥叫做鹿溪桥,那里的溪也就被叫做鹿溪。
  吴公
  吴公坪在梁山深处,金岗与海金岗的中间。有人以为应写作“吴岗”,其实它的命名是另有来历的。传说:南宋亡国以后,有一个姓吴的仕人不愿为元朝做事,到这深山里来隐居,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尊称为“吴公”,把他隐居的地方叫“吴公坪”,也简称为“吴公”(据《漳浦县志》)。后来那里成为一个小村庄,住民力田自给,真象一个世外桃源,与外界少有来往,竟有终生不曾进城的,所以有吴公的人进城闹笑话的故事。如果有人被看成老实可欺,他会用“我不是吴公的人”这句话表示抗议。吴公坪盛产杜鹃花,从前“布衣”(没有当官的人)陈祖虞有“三月吴公春,杜鹃红于锦。七月吴公秋,杜鹃凄已甚。”的诗句。吴公村曾是老革命根据地,后来反动派“围剿”,实行移民并村,这里就没有人迹。解放后又被开荒建农场。
  鸡笼山
  鸡笼山在县城西北,现为市区的一部份,以状如鸡笼得名。此山居高临下可以控制县城,历代都在这山上筑堡垒,俗名“炮台”,所以也被叫做“炮台山”。郑成功反清攻入漳浦县城时曾在这里与清军激战。太平军侍王李世贤所部于同治四年农历正月廿一日攻入县城时也曾从这里用土炮将城墙轰开缺口。民国二十二年“闽变”时,十九路军一营人在这里打败张贞部下所鸠集的二千多名“闽南讨逆军”。炮台山名不虚传。
  灯火垵
  灯火按也写作灯火湾,是赤湖的一个海湾,以附近有灯火山得名。灯火山则是以夜航的船只可望见此山有光焰得名(据县志)。但现在并不能见到这种奇景,民间传说是“安海(法师名)取宝“给偷走了。其实灯火山之得名为灯火山,不过是山头有石相叠,形状似一盏油盏灯而已。不过,此山虽不能夜发光焰,却可夜眺海上渔火点点,也不失为赤湖八景之一”灯火夜明“。以”灯火按夜夜元宵”对“圆仔岭日日冬节”为著名妙联,圆仔岭在盘陀岭南边,以旧时有人在那里卖汤圆得名。
  甘棠溪
  甘棠溪就是马口溪,是南溪中游,传说三坪寺的祖师义中当初自潮州来,经过这里时饮水解渴,觉得清甘异常,称此溪为甘棠溪。又有传说宋帝昺南奔时曾在这里开科取士,元兵追到,仓促揭榜沙溪,对与考士人尽赐进士,因此又有人将此溪名为策士溪。现在都以地名为溪名,叫马口溪,而附近“甘棠寨”地名仍旧。
  大帽山
  大帽山在官浔。由于四面林木苍郁,山顶长满黄茅,如像戴帽,所以叫做“戴帽山”;人们习惯叫它“大帽山”,而把附近一个较小的山峰叫“二帽山”。大帽山也写作“玳瑁山”,玳瑁是一种大型的龟,壳可以作装饰品。大帽山和二帽山合起来也恰象一只玳瑁,现标准地名将整个山脉称为“玳瑁山”,将“大帽山”写作“大瑁山”,“二帽山”写作“二瑁山”,以区别于石榴公社的“大帽山”。
  金岗
  从县城的角度望去,以为金岗是梁山的最高峰。它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它形似金刚屹立,所以叫“金刚山”;一说它的形状象一个“金”字,所以叫“金岗”。也有传说此山有金矿的,这也许只是望名生义。明朝何乔远写的《闽书》说漳浦“旧有金名焉,谚谓之金漳浦、银同安,今或不然。”“金漳浦”一词只是形容物产丰富而已。
  鸿儒江
  《漳浦县志》说鸿儒江“源出龟山、灶山诸水合流大坑经佛昙桥入海”,唐朝历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写作“黄如江”,记载它的地点说:“漳浦郡东南到黄如江一百里”。(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漳浦当时为郡治,属岭南)。从前郑解元(白石人,失名)《鸿江赋》云:“厥有胜景,其名鸿儒,纳长流之巨浸,会潮汐以奔趋,因以鸿而名江,非夸大而过誉。”
  陈三岭·五娘潭
  在官浔往赤岭路上五坪仔地方,山上有奇石如情人偎依,被附会为陈三五娘私奔经过的休憩处,这里的流水有如一条白带,也就说成是五娘洗缠脚布的“脚白水”。其实,要是陈三五娘成为化石,以后投井殉情的戏剧便无从演出了。
  大桑·小桑
  大桑、小桑是佛昙港外两个小岛。大桑住民多以渔为业。小桑太小,没有住人。口语叫大桑、小桑,字写成岱嵩、小嵩。《漳浦县志》说写桑为嵩是错误的,而认为这两个小岛以适宜种植桑树得名。也有人认为“桑”字是采“沧海桑田”的意思。民间传说这两个小岛是由神仙挑两畚箕土倒在海中造成的,这是由于形状俏似引出来的神话。”
  旗山·鼓山
  两峰隔鹿溪对峙。旗山本名峰山(现在山脚下还有一个村庄名“峰山”,“峰”读如“蜂”)。鼓山本名拓港山(山下原有一个柘港村,现已无人居住)。老早鼓山与旗山一样是尖峰,有“双笔”的美名。清初为防御郑成功进攻,鼓山山尖被削平建墩台(报警用的烽烟台),山顶就平平好象一面鼓,与峰山隔溪相望,被合称为“旗鼓山”。
  菜屿
  在古雷半岛与六鳌半岛中间海中,以盛产紫菜得名。最初是由清乾隆朝丞相蔡新从大连湾带回种子传播的。蔡新曾到这里视察,叫画家替他画下《观海图》。这一带还有红屿、巴流、井仔垵、沙州、内鹰、外鹰、横屿、东赤屿、西赤屿、飞鱼岩等,构成岛屿群,自古就是我们渔民作息的地方。从前也曾是海盗渊薮。后来有一个外国人礼氏说是他“发现”的,命名为“礼氏列岛“,真是岂有此理!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林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