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人吴沙开发台湾的功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35
颗粒名称: 漳浦人吴沙开发台湾的功绩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105-1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吴沙是漳浦人,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生,是台湾宝岛的开发先驱。他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从福建漳浦渡海到台湾,在噶玛兰(今宜兰)一带开垦荒地,并得到高山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他组织乡亲们开垦土地、修建道路和桥梁,并在开垦的地方设立隘口,保护生产和垦荒队伍。吴沙的垦荒事业发展迅速,他在头围(今宜兰市)、二围、汤围、四围和五围等地建立了村落,并拓展了垦地。他的功绩被广泛赞誉,也为后来的建厅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漳浦县 吴沙 台湾

内容

漳浦人吴沙在开发建设台湾宝岛中,有着极大的功绩。
  根据台湾报纸报导,台湾省宜兰县前不久曾举办地方文物展览,从血缘、地缘、历史文化等方面说明台湾的根源在于祖国大陆。在展览会场的大门口,有一幅吴沙公的画像。
  在宜兰县头城的一个花园里,有一块“吴沙昭绩碑”。此碑文上写着:“布衣而建开辟之功,细民而创不朽之业,先天一命之加,殁享千秋不朽之祀,史绩如吴公者,绝无而仅见也。”
  这个碑是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台湾竹堑巡检王兆鸿所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王兆鸿对吴沙开发宜兰的业绩颂扬备至。
  吴沙是福建省漳浦县人,生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是一个胸怀豁达的有志之士,热爱台湾宝岛,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四十二岁的时候,由原籍渡海到台湾,起先居住在当时属于淡水厅的三貂岭社。
  那时三貂岭社与噶玛兰附近一带高山居住着高山族同胞,吴沙为人忠厚老实,慷慨乐施,得到高山族同胞的好感。据连横《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他早先“居住北之鄙三貂岭、任侠,通番市,番受其义,远近归之,民穷蹙来投者,则与米一斗,斧一柄,使入山伐林抽藤以自给,于是客至愈多。”这些记载说明他和高山族同胞的亲密和睦关系,正由于他和高山族关系密切,他和他周围的汉族同胞遇到困难时,高山族同胞便给于物质上的帮助。
  居住在三貂岭期间,吴沙亲眼看到噶玛兰一带肥沃的土地都是一片荒凉。当时高山族同胞多以渔猎为生,不大种庄稼,大片土地没有开发,吴沙便决心在这里垦荒。《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沙既通番市,当深入蛤仔难,观其地平广而腴,可垦田。蛤仔难者,番地也,三面负山,东临海,平原万顷,溪港分注,天然沃壤也。”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吴沙招募来自福建漳州府、泉州府和广东各地的同胞二百多人,把他们组织起来,由他统一指挥,在这一带进行垦荒种植。
  开荒的过程中,吴沙十分注意同高山族同胞搞好团结,规定不得占用高山族同胞的土地,不得乱拿高山族同胞的东西。
  更感动人的是吴沙关心高山族同胞,有许多染疫得病的高山族同胞,吴沙都以人道主义精神,主动为他们看病施药治疗。据黄淑敬《台海使槎录·番俗广考》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漳浦人吴沙入垦蛤仔难时,适高山族间流行天花传染病,吴沙施药救治百数十人,“诸番以为神”。《台湾通史·吴沙传》也记载:“番患痘,枕藉死,阖社迁徙,沙以药施之,不敢食,强而服之,病立瘥,凡所治百数十人,群番以为神,纳土谢,未一年得地数十里。”
  吴沙在开垦过程中,困难很大,得到大陆移居台湾的乡亲大力支持帮助。《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初,沙将入垦,苦无资,淡水柯有成、何贵、赵盛闻其事,皆助之。”
  开发过程中,漳州府龙溪人肖竹前来寻求吴沙,吴沙接纳他。肖竹热情地帮助吴沙筹划开垦事宜。“当是时,垦地未广,平原万顷,流溪分注,竹(肖竹)于图中可以建城筑堡者皆递指之,后如其言。”(《台湾通史·吴沙传》)肖竹大力地帮助了吴沙的开发工作。
  开垦工作进展后,前来参加的大陆同胞越来越多,“沙所募多漳籍,约千人,泉人乃渐稍入,而粤人则为乡勇”“沙既辟斯土,至者数千人,力田自给,顾自耻化外,百货鲜通。”(《台湾通史·吴沙传》)。
  在开垦过程中,吴沙在开垦的地方组织人员设隘,派出壮丁驻守,既然保护生产和垦荒队伍,也保护了行旅的安全。《台湾通史·吴沙传》记载:“沙乃召佃农,立乡约,征租谷,刊木筑道,沿山要隘分设隘十一所,曰民壮寮,募丁壮以守,每隘十余人,或五六十人,昼夜击柝,行旅无害,故来者皆有辟田产长子孙之志,而沙亦岁入愈丰”。
  吴沙带领大陆乡亲披荆斩棘,胼手胝足,顽强与大自然作斗争。他们凿山、伐木、盖房屋、垦地、修路、架桥,终年与荒山野岭奋战,开辟了一大片田园,建起了一座座村落。
  清嘉庆元年(1796年)九月,吴沙他们垦植了噶玛兰附近乌石港南边的地方,把它取名为“头围”(后称为“头城”),接着以其余力拓至“二围”(后称为“二城”)、“汤围”、“四围”(后称为“四城”)。
  一时,吴沙的名声大扬,福建漳州、泉州及广大的台湾人民纷纷前来参加吴沙的垦荒队伍。嘉庆三年(1798年),吴沙病逝,享年六十八岁。现在“四城”地方还有吴沙大厝,就是吴沙的故居。以后由吴沙的侄儿吴化继承他的事业,“共率众一千六百十六人,进攻得五围”,终于把垦地扩展到了“五围(即今宜兰市区)。
  吴沙及其继承者们开发台湾的功绩很快为台湾同胞所赞颂,也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后来设立噶玛兰厅。吴沙的开发为后来的建厅打下良好基础。
  《台湾通史·吴沙传》说:“吾曾读谢金銮蛤仔难记略……而多吴沙开创之功。夫沙匹夫尔,奋其远大之志,率其坚垦之氓,以深入狉榛荒秽之域,与天气争,与猛兽斗,与野蛮战,勇往直进,不屈不挠,用能达其壮志,以张大周承之版图,是岂非一殖民家也哉!”
  嘉庆十五年(1810年)四月,清政府批准在蛤仔难即“五围”设置噶玛兰厅,这是在这里设立政府的开始,也就是宜兰县的前身。现在宜兰县面积二千一百三十七平方公里,辖宜兰市及罗东、苏沃、头城三镇和八乡,人口四十四万多人。(据《台湾省地图册》1980年出版)。
  吴沙开发和建设宜兰地方,台湾同胞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六十年代中期,台湾省宜兰县政府在台湾同胞的要求下,于礁溪乡的圆山建了一座吴沙纪念馆。
  漳浦到台湾去参加开发宝岛的人很多,传下众多后裔,尤以祖籍在漳浦沿海赤湖一带的陈、吴两姓为最多,如基隆市南境村住民的祖先就是漳浦赤湖南境村(现属深土公社)的清代移民;台湾观音亭村住民的祖先就是赤湖后湖大队观音亭村的清代移民;在罗东、宜兰等地,祖籍在赤湖一带的更多。他们不忘故土,如乾隆年间,吴仕光等人常回乡拜祖,陈光昭在清末中进士回赤湖祖家居住,陈辉煌、陈辉豹、陈进才的后裔解放前常到赤湖拜祖认宗等。
  我们今天缅怀吴沙的开发业绩和海峡两岸的亲谊,更盼望祖国统一,两地同胞能早日团聚,共叙骨肉情谊。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东群
责任者
吴沙
相关人物
孙之志
相关人物
吴化
相关人物
陈辉煌
相关人物
陈辉豹
相关人物
陈进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