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29
颗粒名称: 梁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
页码: 92-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反革命“清剿”,特委派出工作团,配合红军和地方游击队,冲出敌人封锁线,争取守望队。红三团攻打云霄县何地、马埔圩、方林等村庄的地主联防武装,缴获枪支和子弹。红三团还攻打杜浔、过洋、路边、枋林、院前、逢山、徐坎等地的地主豪绅,镇压反动地主,收缴民团武装,开辟了多个游击根据地。但红三团在攻打白泉村时失利,张长水同志牺牲。此后,红三团配合独立营攻打银行,缴获大量钞票。红三团还镇压了反动联保主任和保长等,灭了阶级敌人的威风,长了群众志气,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关键词: 漳浦县 革命根据地 文史资料

内容

梁山位于漳浦东南及南部,前滨海,后与乌山、矾山相连。这里峰峦叠嶂,森林茂密,资源丰富,形势险要,东西连绵几十里,是漳浦县境内首屈一指的一座大山。最高的老人峰山峰海拔在一千公尺左右,漳浦民间历来有“一梁二灶三太武”(都是山名)和梁山九十九峰之说。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进可以主动出击敌人,退可以休整队伍,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是打游击的理想地方。
  梁山山麓周围的广阔地区散居着几十个村庄,这里的人民群众长期以来深受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对阶级敌人有着刻骨的仇恨,群众基础较好,给建立革命根据地,升展革命斗争提供了良好条件。
  梁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红三团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第一次反“清剿”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把“内线作战”变为“外线作战”冲出了敌人封锁线的斗争成果。这样,既开辟了新区,又恢复了靖和浦中心区,终于打破了敌人的第一次反革命“清剿”。
  靖和浦苏区人民第一次反“清剿”斗争胜利和梁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迫使敌人改变了“清剿”策略,根据地人民于一九三五年夏进入了第二次反“清剿”阶段。这时敌人进攻的特点,从过去的“驻剿”、“分进合击”等进展为“驻剿”、“搜剿”和“移民并村”相结合。有时敌人驻了下来,当找不到红军时就假撤掉,企图引诱红军回来,这实际是“驻剿”的发展。敌人的第二次反革命“清剿”持续了很久时间,开始是组织守望队、开公路、筑炮楼、剿山、打埋伏、通过反动分子抓交通员等,通过这一系列办法企图切断红军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但其反动兵力还是不足,兵驻得少了又怕给红军吃掉,即使驻在大村庄,也不能阻止红军游击队在小村庄的活动,他们调运粮食也往往要受到红军的袭击。于是就进一步采用“移民并村”的办法。这时,除靖和浦中心区的各个村庄几乎全被移走外,梁山根据地的龙潭、后井、新社、吴岗、陂内、火烧寮等山村也被强迫移走,造成几十里范围内的无人区。可是这样他们还不能达到目的,就进一步加强保甲制度,实行“连坐法”,即“一家通匪,十家连坐”,还规定了“知匪不报者杀”,“供匪粮食者杀”,“通报消息者杀”,“窝匪者杀”等“十条禁令”,在敌人残酷的军事进攻和法西斯政策统治下,群众只能十天、八天佯装上山砍柴,给红军游击队反映一些情况,但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接济不上来,战士们只好在半饥饿中度日,有时甚至以野菜、野果、竹笋等充饥,当时斗争环境确实比过去困难得多了。
  一九三五年秋,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明确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武装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反革命“清剿”,闽粤边区特委派出大批工作团,配合主力红军和地方游击队,冲出了敌人封锁线,采取秘密和公开相结合的方法争取敌人的守望队,使部份守望队变成“白皮红心”为红军服务的守望队。一九三五年七月,驻梁山根据地红三团第一连配合团部特务排先后攻打云霄县何地、马埔圩、方林等村庄的地主联防武装的土楼,把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和粮食分配给农民,在几次战斗中共缴获长短枪四十多支,子弹二百余发。同年六、七月间,在向漳浦沿海发展的红三团也采取了积极行动,先后攻打杜浔、过洋、路边、枋林、院前、逢山、徐坎等地的地主豪绅,镇压了反动地主,收缴了民团武装,又开辟了过洋、路边、山门、凤过山、枋林、院前、逢山、徐坎、地嵩、径口、后岭等游击根据地。
  这时候,由于红三团的某些领导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轻敌麻痹。一九三六年六月,张长水同志带领红三团四个连和团部警卫排攻打云霄白泉村,准备拔掉这个反动联防据点。由于内部泄漏了军事机密,使敌人事先作好准备,红三团进攻失利,伤亡五、六十人,在撤出战斗中张长水同志身负重伤,转移到梁山的第二天就牺牲了。后由何鸣兼任团长。
  同年七月间,红三团一连和团部特务排攻打霞美、杜浔、沙西等地的地主武装,将没收地主的衣服、粮食分配给贫苦家民,再一次发动群众,又巩固了梁山脚下的大片游击区。八月三十一日,闽南独立营三个连配合梁山根据地红三团特务排共五百多人,从云霄的牛角径出发,埋伏在将军山下后汤村甘蔗园里,卢胜同志利用旧风俗中元节,化装带领短枪队六十人进城,攻打银行,缴获伪钞票十多万元。此次胜利,震动了闽南各县,牵制了敌人向红军游击根据地的进攻。同时也解决了游击队大量的经济问题。
  一九三六年夏秋期间,红三团第三连在林少克连长带领下,紧密配合赤卫队,先后镇压盘陀反动联保主任陈壬生和反动保长蔡水基,又镇压眉田反动联保主任张仔义和竹仔林的反动保甲长。同一时期,县委吴庭坚和张太西同志也率领二百多个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攻打溪南村,镇压溪南的反动保长柯坤茂和柯和尚等,灭了阶级敌人威风,长了群众志气,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在整个第二次反“清剿”斗争中,红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发挥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创造了白天生火不冒烟,晚间生火不透光,大小便随解随埋等方法,终于粉碎了敌人的“侦剿”,摆脱敌人的跟踪。通过第二次反“清剿”斗争胜利,壮大人民武装队伍,不仅完全恢复了靖和浦苏区,并且巩固和扩大了梁山游击根据地。
  正当闽南党和红军游击队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坚持游击战争,大力地发展和巩固苏区,壮大人民抗日武装的时候,蒋介石反动政府又调遣广东军一五七师和一五八师的一部份,向我闽南准备抗日的人民武装发动了第三次“清剿”。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正是闽南革命人民、包括梁山根据地人民进行第三次反“清剿”斗争阶段。
  一五七师开始向游击区进攻时,红三团打了几次小胜仗,挫伤敌人的锐气。一九三六年十月至十二月间,红三团的一、三连先后配合眉田、巷内、龙潭、后井、苦竹、过洋、路边等地农民武装,攻打霞美、刘坂、董门、杜浔、院前、屿头、旧镇、溪头等地的一五七师驻军和张锡九反动壮丁,打死打伤敌人一百多人,缴获步枪八十多支,拔掉敌炮楼五座,从而巩固了龙潭、后井、眉田、巷内、黄埔、过洋、路边、徐坎、院前等游击根据地。
  一九三七年六月“漳浦事件”的发生,是一五七师一手策划的阴谋,造成我红军丧失大量武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过半年的艰苦斗争,武装队伍整新了,靖和浦苏区和梁山根据地很快得到恢复和巩固,随着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闻名的红三团改编为新四军,于一九三八年三月开赴苏皖前线抗日。
  红三团北上抗日后,吴庭坚、张太西等同志留在后方继续领导人民群众抗日,坚持革命斗争。这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积极破坏国共合作抗日,仍不断集中兵力向闽南游击根据地“围剿”。当时张太西同志已经担任中共漳浦县委书记职务,环境虽然极端恶劣,但他仍然充满着革命信心和决心,坚决执行党的“埋藏生产,武装自卫”的方针,把全体工作人员化整为零,组织到下铺的金刚山(梁山的一个山峰)和龙岭的官真寮山中开荒生产,度过艰苦岁月,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等待时机,坚决与敌人作斗争。
  一九四三年一月,张太西同志正在官真寮工作,为了保卫漳浦县委机关和吴庭坚同志的安全,特地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同交通员蔡火同志连夜赶到梁山的虎硿岩,迅速传达和研究当时的严重情况,但是县委机关来不及转移,反动军警在无耻的叛徒蔡国带领下已经包围了虎硿岩。张、吴等同志英勇与敌人搏斗,在战斗中吴庭坚同志为革命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壮烈牺牲,张太西同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负伤,与蔡火不幸被捕。
  张太西同志在敌人监狱中、法庭上坚贞不屈,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在狱中继续为革命事业操心,经常对难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一九四三年夏,张太西与蔡火同志被反动派杀害。临刑前,太西同志与狱中难友含笑告别,视死如归,正义凛然。他还利用敌人宣判的机会向周围群众宣传抗日和革命道理,揭露敌人的狡猾阴谋,陈词慷慨激昂,周围群众莫不深受感动,反动派无不胆心惊。在走向刑场途中还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从容就义。
  吴庭坚、张太西同志的牺牲是党和革命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是他们的革命形象和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广大群众,特别是梁山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更是广泛地传颂着他们的事迹,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立下的功绩永垂史册,他们所表现的英雄气慨足与日月争辉。
  这一时期,叛徒蔡国带领反动军警在梁山根据地的下楼、下铺、溪南、陂内、火烧寮、龙潭、后井等村先后杀害我地下党员、革命千部及革命群众一百五十多人;拆毁陂内、火烧寮、龙潭、后井、新社、下铺、吴岗等山村民房二百二十多间;还强迫当地群众并村移民。一九四〇年十月,国民党反动派又召集二十师一部份兵力向我梁山下的山门、黄厝路、垅仔埔等根据地村庄发动“围剿”,大批屠杀革命群众,洗劫群众财产,连山上的牧童和庙里的和尚也惨遭杀害。真是敌军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正由于蔡国等人的叛变,使梁山革命根据地遭受十分严重的破坏,活动范围缩小,工作困难重重。但是,黑暗的终点是曙光的到来。在这革命最艰难的岁月里,梁山根据地的革命群众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吓倒,他们以吴庭坚、张太西等革命烈士的高大革命形象激励自己,不畏反动派的“十杀”禁令,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为我红军战士和革命干部送粮食,送衣服。如山门村老接头户林轩娘(女)为了掩护革命同志,儿子被敌人杀害了,自己也被反动派打得遍体鳞伤,当凶恶的敌人一走出村口,她从地上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顾不得掩埋儿子的尸体,咬紧牙关,挺起身子,走出家门,迅速把消息送给红军。根据地的人民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与红军战士同生死,共患难,党正是依靠这样的人民群众粉碎敌人的屡次“清剿”,终于胜利渡过了这个最艰苦的“埋藏生产”时期。
  从此,梁山根据地人民同其他革命根据地人民一样,正确执行党的“隐藏精干,蓄力待机”的方针,继续高举革命旗帜,踏着先烈血迹,跨入解放战争年代。这时,他们仍以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继续开展游击战争。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全县的解放。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长水
相关人物
何鸣
相关人物
卢胜
相关人物
柯坤茂
相关人物
柯和尚
相关人物
张仔义
相关人物
蔡水基
相关人物
林少克
相关人物
吴庭坚
相关人物
张太西
相关人物
蔡火
相关人物
陈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