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怎样传入漳浦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19
颗粒名称: 基督教是怎样传入漳浦的
分类号: B97
页数: 2
页码: 77-78
摘要: 本文讲述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厦门和漳浦等地创办医院、教堂等,利用传教活动进行文化侵略,并列举了几个具体例子。帝国主义企图利用传教活动向中国扩展其势力,先后派遣传教士、医生、姑娘等到漳浦县来,创办各种学校和慈善事业,表面上看来是慈悲,实质上是企图利用传教的幌子进行文化侵略。文章最后提到了漳浦县城基督教兴盛时期发生的一次闹教事件。
关键词: 漳浦县 基督教 教堂

内容

据闻英美帝国主义于1842年(清道光廿一年)差派基督教所谓传教士雅裨理等到厦门传教,初在太古墓地方开设闽南第一间教堂,名曰“新街礼拜堂”。数年后,又在望高山猪屎窟买地一处,创建医院,美化“猪屎窟”为“智识窟医院”。厦门为闽南通商口岸,经常有漳浦县人来往厦门经商,传说智识窟医院的洋医生手术高明,当时漳浦北区坑尾村人朱石因患外科严重病症,久经中医诊治,药石罔效,闻讯后雇轿抬往厦门智识窟医院就医。
  帝国主义在中国创办医院,差派医生来协助开展传教事业,在医院里兼设宣道堂,经常有传教士负责早晚主持宗教活动,籍此吸引一般患者信耶稣拜上帝。漳浦患者朱石,住院日久,听道信耶稣,乃受洗为教徒。朱石疾愈要回乡的时候,当有英国教士对他提议:英国堂会不久要派教士到漳浦坑尾购地创设教堂。朱石因重病得治痊愈而笃信耶稣,为教徒,认为在家乡设立教堂是好事,对英教士的建议表示欢迎。
  翌年,英国堂会就遣派英传教士杜嘉德、赛为霖等来到漳浦北区距城七十华里处的坑尾村建设潭浦第一间礼拜堂,由英国堂会委派晋江县人吴阿坝担任传道。从此,英帝进一步遣派传教士赴约翰常川来坑尾教堂,协助华人传道。常偕同吴阿坝到县城兴教寺大佛前广场宣传教义。初次,因为讥讽崇拜偶像、溺婴、缠足的无知,惹起群众愤怒,纷纷叫嚷:“红毛番仔鬼到我们漳浦来干什么,快滚回去!”,还有人拿石头打击他们,弄得赴约翰和吴阿坝不敢留宿县城,只得早来晚归。而宣传日久,有些人感到木偶确实无灵,转而对耶稣上帝感觉兴趣,产生信仰,成为教徒。
  据桥内堂会史册记载,1876年(清光绪二年),基督教漳属大会在坑尾教堂召开,宣告坑尾堂会正式成立,封立吴封浚(即吴阿坝)为该堂会牧师,並决议成立桥内堂会,封立陈启方为该堂会牧师,这两个堂会是漳浦最早的教会,这两个牧师是漳浦最早受封的华人牧师。继此之后,有马坪和龙文寺两处教堂联合组成马龙堂会,封立郭雅笔为牧师。各处教会的人事、经济、行政均在英国传教士掌握中。
  英帝野心勃勃,企图利用传教,办医院等活动作为向我国文化侵略的工具。以漳浦作为向云、诏、东各县扩展其传教的势力的基地,以便与广东的汕头、潮安一带的英国教会连接起来,互通声气。乃向蔡江海的父亲买下新路尾一片荒地,修建规模较大的礼拜堂,同时修建洋楼三座,即:牧师楼、姑娘楼、医生楼。
  英帝一方面先后差派大批英国传教士万多马、密雅各、咸显理、赴约翰,医生厚雅各、马士敦、满约翰、钟宝宁,姑娘(修女)安玉瑜、力禧宁、奚以利、裴美珠等到漳浦县来;一方面大兴土木,创办源梁医馆、逢源小学、养正女校、蒙学堂(幼儿园),对儿童灌输宗教思想。姑娘安玉瑜又倡办孤儿院,收养孤儿,名为慈善事业,实际上是在麻痹那些孤儿的思想。
  英帝在漳浦所举办的各种传教事业,表面上看来是慈悲,实质上是企图利用传教的幌子,羔羊其皮,豺狼其心。一般的所谓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以文化手段进行侵华政策。
  英帝在漳浦创办医院,他们的医生用中国人作试验品,例如满约翰在医治下洋村人朱福的喉症时,滥施手术,没有经验,致脓液流窜气管,窒息而死。钟宝宁开处方字体潦草,他的妻子糊涂发药,致使病号有性命之危。一方面帝国主义在中国创办医院,以便推销各种西药,攫取中国人大量的财富。举个例子来说,清末民初,漳浦各地疟疾流行,泊来的奎宁药粉(或丸),俗称白药,在当时是最有效的药物,传教士们尽量推销英国哮丸牌白药,以及其他各种西药,于是英国的各种药品在漳浦各乡村大大地畅销,以低廉成本逆赚厚利,我国的中医药品受到排挤,只有稀少的滋补珍品以优良的传统得到保留而已。
  漳浦县城基督教兴盛的时期,曾发生过一次闹教的浪潮:晚清光绪年间,举行科举考试,漳浦县衙门照例招考,全县包括云霄厅来赴县考的童生有一千多名。值星期日,男女教徒们在新路尾礼拜堂做宗教活动时,有十数名童生来到礼拜堂、说要参观做礼拜,进入女座席那边去,传教士林明德用强硬手段要赶散他们,因此发生冲突。时有英人厚雅各在座,往住楼拿手枪来威胁童生,肆口辱骂:“你们这些童生没有文化,随便混进教堂,窥探妇女,与猪狗禽兽无异。”那些童生认为英国人不应该在我们国土上猖獗,受不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威胁与辱骂,回到县衙纠集近百名童生,围绕教堂,当时已礼拜完毕散会,没有发生与教徒的冲突,童生们拾石头手捣毁教堂屋上砖瓦,打破窗门桌椅,声言要抓教头去见知县。事后,英帝借保护教堂条约向县衙门索取赔款一百余元,事乃寝息。
  1899年(清光绪廿四年)我在本县长桥教堂的小学读书时,闻长桥堂会长老黄同享曾说起长桥在建教堂时也有一段曲折:当时英国传教士密雅各在石步园村边买到几亩旷地,当要施工兴建时,突遭该村人民坚决反对,该教士回县城后,竟进县衙威胁知县景福,令他带兵亲临长桥乡,迫令该村家长黄风立即让其兴建教堂。事后群众有一句话说:群众怕官、官怕洋人,这是讽刺清朝政府的懦弱无能。
  1936年(民国廿四年)英国传教士何希仁再度来漳浦,披着宗教的外衣,执着游行布道的旗帜。一到漳浦,就调传道王冠英、余金木、陈信道等人作他的助手,进行所谓游行布道工作。以华人作响导,跑遍潭浦、平和、云霄、诏安、东山等县各地区,深入群众。携带小型电影机、留声机、圣经故事小册,图画等籍以吸引群众来听道。並带电影摄影机,尽量搜集我国各地的民风土俗、风景、地理资料,刺探情报,汇集寄回英国堂会总部会报。
  本文只凭回忆,如有不符具体事实,欢迎指正。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圭璋
责任者
王冠英
相关人物
余金木
相关人物
陈信道
相关人物
何希仁
相关人物
安玉瑜
相关人物
力禧宁
相关人物
奚以利
相关人物
裴美珠
相关人物
吴封浚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逢源小学
相关机构
养正女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