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的漳浦解放前教育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17
颗粒名称: 捉襟见肘的漳浦解放前教育事业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4
页码: 72-7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早期的小学教育情况,包括清末、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提到了当时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变化,以及政府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提到了当时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
关键词: 漳浦县 教育事业 小学教育

内容

一、早期的小学教育
  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清廷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废科举,办学校,才算正式有了教育事业。而外国人已在中国土地上捷足先登,当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文化侵略,在我国各地传教,教会办医院,办学校。漳浦最早的一所学校——逢源小学就是英国人所设的基督教会办的。逢源小学成立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翌年又设立养正女学。而到十多年后的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漳浦才有一所县办的“官学”——就梁峰书院改为中西学堂。由知县柏麟书聘请贡生陈克仁等为董事,蔡新的六世孙蔡天章为堂长,杜浔名士丘道邹及经漳州简易师范培训的林心照等为教师。招收已经取得童生资格的学子为高级生,学力较差的为低级生。课程有四书五经、“修身”、国文、史地、算术等,可谓新旧合璧。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增办杜浔“紫阳”、大埔仔“儒山”、马坪“立仁”三所学校。并设立师范讲习所,招收秀才十八人进修四个月后派出任教。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西学堂改名县立两等小学或初等小学。县城的两等小学以福州师范毕业生蓝翊虞为校长,废除读经,添设英文、理科、手工等新课程。公元1918年改名为高等国民学校,开始兼收女生。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县城的县立高等国民学校改名县立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另设第二小学,简称县二。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北伐后,将址在文庙的县一改名培文小学。址在武营的县二改名培英小学。当时又有陈嘉庚捐资就高夫子(东溪)祠为校舍办集友小学(只办几年后停办)。
  当时漳浦分为七个区,后改为五个区。除县城有公、私立三所小学外,各村镇只有区公所所在地的旧镇、佛昙、杜浔、官浔、石榴坂、赤湖等集镇才有一所完全小学,就是初级小学也是象长桥,马坪、六鳌等大乡村才有,真是寥寥无几。
  民国二十三(公元1934年)朱熙为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漳浦县长时,整顿学校,县城的培英、培文两小学合并,改为第一中心小学,以为示范。翌年,又将各区署所在地的杜浔小学改为第二中心小学。佛县的莲山小学为第三中心小学、官浔小学为第四中心小学,石榴小学为第五中心小学,赤湖小学、马坪小学,旧镇的镇江小学,乌石的西河小学(后改名为海乌小学、浯江小学)等照旧。各校在教学方面都有所改进。而由于经费和师资所限,在设校的数量方面还是没有进展。
  二、义务教育、特种教育、国民教育
  在三十年代,一个县只有几间小学,是不可能普及教育的。郑贞文任福建省教育厅长期间,又在各重要乡村办了一些速成的“短期小学”,简称“短小”,一般只有校长、教员各一人,采用复式教学,即一个班可以有两种以上程度的学生同时上课。课程是合语文、常识为一种简要的课本,另外教授算术(没有课本)。要用两年的时间使学生基本上达到初小毕业程度。称为义务教育,简称义教,强制没有入普通小学的学龄儿童入学,不收学费,课本不要钱。
  当时还有“特种教育”的名堂,那是蒋介石在设立“南昌行营”进行剿共时,在湘、赣、鄂、皖、闽五省的重点村镇办“中山民众学校”,简称“中山民校”,分成人班、妇女班、儿童班,其目的在向儿童及一般群众灌输反共意识。漳浦县只有在县立民众教育馆附设中山民校一所,办成人班一班,也有失学学童入学。还有将经费拨给各小学兼办夜学,同中山民校一样用的是民众学校课本。后来县政府派张顺福到中共漳浦县委书记张泰西的老家长兴乡去专门办中山民校。
  不久,抗战发生,省教育厅推行战时国民教育(简称民教),规定高中二年级(后改为一年级)学生一律要经过短期师资培训,派出担任战时国民学校校长、教师一年,期满才能回校继续学业,各县县政府设民教指导员主办这种业务。后来才并入教育科,战时国民学校也除去“战时”两字,称为国民学校,改为正规的初级小学学制。那时,这种国民学校在人口较多的大村庄中多有设立。其师资来源,一是原来在平和培训的“义教”师资,二是在全省各专区设立“保训合一干部训练所”的分所,专门招收初中程度的知识分子,经短期培训派为国民学校教员。后来又在南靖师范学校简易师范本科(小学毕业读四年)之外又设甲、乙种简易师范科,甲种招初中毕业或同等程度者,修业一年;乙种招高小毕业生,修业两年,派充国民学校教员。本县又于公元1944年在县立初级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招收中学生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修业一年,前后三届共培训师一百五十多人。总的说来,师资素质不高,大部份国民学校的教员在福建小学教员总登记中间,经资历审查的结果,合格的很少,大部分是代用教员资格。一些素质较高的教师则多数在中心学校(即完全小学)任教。因为,抗战前后全省师范学校甚少,有一个时期曾将全省省立师范学校合并为一所,私立的集美师范学校在战时停办,各专区只有简易师范,所以师资缺乏。国民学校即初级小学,就成为代用教员的天下了。
  三、后期的小学教育
  公元193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公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教育方面,规定每乡(镇)设中心学校、每保设国民学校。按规定有儿童班、成人班,妇女班,统称为国民教育。儿童班按小学编制,国民学校为初级小学、中心学校才设有高小。儿童班是学校主体,成人班和妇女班属于扫盲性质,但成人都必须谋生,妇女都有家务,尤其当时在乡村,家庭大都不愿让成年女子去读书,所以成人班和妇女班是很难成立的,后来也就不再推行了,儿童班的名目也不存在,国民学校和中心学校就完全是初小和完小的学制了。
  那时漳浦全县划分三十乡(镇),后来合并为十五乡(镇),有一些乡镇已不止只有一间中心学校,如绥安镇就有绥安、梅林、霞昙、鹿溪等中心学校,官浔镇就有官浔及松庄(大埔)中心学校,象牙乡就有石榴、象牙中心学校。有的保也是一保有两所以上的国民学校,总计全县有中心学校三十所、国民学校一百一十所。
  私立学校方面,教会办的逢源小学维持到解放收归县办,为实验小学。养正女校因为经费关系于民国廿一年(公元1932年)并入逢源小学。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就养正女学校舍(现红楼)改为绥北国民学校,经费由县发给,而实际为逢源小学的一部份。已停办多年的集友小学校舍曾一度办绥南国民学校,后停办,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9年)复办集友小学,解放后改为绥南小学。
  当时各小学校学生数很少,完全小学一般每年级一班,每班学生十多人至二十多人,全校总计学生一百人左右;国民学校学生数有的一校只二三十人,教师人数中心学校十人左右,国民学校大都只有校长教员共两人,所以有“校长兼校丁,教员兼打钟”的谚语。
  四、小学教员生活清苦
  当时教育经费短缺,小学校舍因陋就简,尤其各保国民学校,多数利用旧祠堂为校舍,桌椅大都由学生自备,教具则几乎等于无。教员薪给微薄,县政府所发给的“公米”每人九十市斤,都是发霉的仓库谷所碾,难以入咽。就是那低微的薪金也常常发不出来。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曾发生一起小学教员索薪造成流血事件。当时各国民学校经费已经数月末发,值暑期各校校长教员集中在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受训,就乘这机会向县政府索薪。教育科说已经签发,部门与部门之间推来推去,后来查到签发手续停在财政科。各校长教员集中群情激昂,在县政府找不到财政科长林日初,就一齐踊到林的住处新路尾许甘露楼房请愿,被林日初开驳壳枪射击,教员纷纷逃避,林日初派税警(调在林日初身边为警卫)逮住胡维新、蔡发达两人,用驳壳枪将两人脸部挫伤。索薪未成,教员到处申诉,而林日初依然财官我自为之。当时在训练所担任讲师的陈则蔡说了一句不无同情的风凉话:“秀才造反,三年无成”。
  由于财政支绌,后来县政府通令乡保自筹供给一部份教员薪津(正薪和津贴),叫做自筹教员,这种自筹教员若是与乡保关系较好,可以拿到薪津,否则便难拿到,教师不能安心工作,当时的政府又改变办法,通令各乡保清理书田公产,将乡保公有田地鱼塘等,拨充国民教育基金,由县政府掌握其契据,规定将租谷、租金作为自筹教员的薪津,但这种公产的租谷、租金既然必须经过乡保人员之手,自筹教员薪津还是很难拿到。
  在抗战期间,小学教员生活最苦,国民党政府命令各乡保摊派“劳师谷”供给小学教员每人一百斤,也是有的教员能拿到,有的教员拿不到,“劳师”是要慰劳教师,原意不是“劳师动众”的“劳师”,而结果徒有“劳民伤财”之弊,而无劳师之实。
  五、中等教育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漳浦才开始有一所县立绥安中学。至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因经费问题停办,当时陈达元从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回来,在设于本县的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任技士,乃接过这个烂摊子,改办园艺职业学校,但也因经费问题,才一年又停办。从这时起至民国三十年这六年间,漳浦县城一直没有一间中学。
  刚好在这园艺职业学校停办的同时,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佛昙华侨资本家杨纯美回家乡建校舍创办纯美初级中学,在漳浦县境内的中学教育才算没有中断。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纯美中学增办高中部,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县立初级中学在原绥安中学校舍开办,直至解放仍是初级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省立龙溪师范学校在漳浦设立分校,以孔子庙为校舍。后改办道周高级中学。
  解放前,漳浦起初只有一所初级中学,后来才发展到一所县办初中,一所私立完全中学和一所既不是公立、也不是私立,而是属于地方筹款所办的道周高中,三间中学学生总计才几百人。
  六、解放前后对比
  解放后漳浦教育事业大有发展,解放初全县两所中学生(一中、二中),学生才308人,其中初中236人,高中生72人。小学校141所,学生8200人,到文革前的1965年,全县已有中学七所,其中完全中学二所,学生3898人,小学239所,学生65049人。现在(据1981年学年度统计)全县共有中学26所,(其中完全中学六所),学生共16701人。小学共305所,学生共93128人。教职员的队伍也由解放初的小学314人、中学52人增加到现在的小学2842人,中学992人。漳浦的教育事业解放前后对比,真有天渊之别。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克仁
相关人物
蔡天章
相关人物
杜浔
相关人物
林心照
相关人物
蓝翊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