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靖和浦边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06
颗粒名称: 忆靖和浦边区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8
页码: 41-4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靖和浦边区是福建南靖、平和、漳浦三县的边区,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山区。早期革命者在此开展农民运动和建立农民武装,后建立了以车本、欧寮、龙岭、山城、三坪、邦寮、东坑为中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但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红三团被缴械后,剩余力量被整编为“闽南抗日义勇军”,标志着革命斗争进入新阶段。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革命战争

内容

靖和浦边区是福建省所属的南靖、平和、漳浦三县的边区。这里群山重叠,纵横数百里,有大片而茂密的森林、竹林,分布许多小村庄,人口稀少,群众生活贫困,交通不便,只有羊肠小道和独木桥,距离三县县城多至数百里,少则近百里,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在它的外围,有许多小盆地,盛产粮食,有大村庄,集镇和墟场,人口比较稠密,经济生活都比山区人民好,是山区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的贸易场所,也是革命根据地所需的粮食、物资的主要的供应地。因此,也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山区。
  靖和浦边区是福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较早的地区之一,在闽南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的老区,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地区。靖和浦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二十多年的光辉革命历程中,艰苦斗争,不屈不挠,浴血战斗,英勇牺牲,对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靖和浦边区早就建立根据地
  早在一九二六年,革命老前辈、共产党员李联星等同志,在毛主席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来到漳浦县领导开展农民运动。他们在县城办了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千,尔后在杜浔、赤湖、东厝、马坪等地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交盐税的斗争,曾率领一万多群众,高举农民协会的旗帜,到漳州向以张贞为师长的四十九师师部请愿。一九二八年,李联星同志被张贞逮捕,就义于漳州。一九三〇年,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派十多人到靖和浦边区的欧寮、车本等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一九三一年,红军游击队打败官浔反动民团的进攻。一九三二年二月初,王占春、冯翼飞等一批革命者,在漳浦的山城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发动组织群众抗交捐税,组织游击队打土豪。同年,党的组织和游击队建立以车本、龙岭、山城为中心的靖和浦边区的大片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同年四月,毛泽东等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东路军进军漳属一带,闽南游击队于中央红军离开漳州前夕,集中在漳浦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简称红三团)。并在欧寮、三坪、车本、龙岭、山城成立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随后建立了以车本、欧寮、龙岭、山城、三坪、邦寮、东坑为中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五年,吴运琳同志率领一个连的游击队,到漳浦梁山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一九三六年,在漳浦第二区的塘仔、东坑、陈井、葛后等村进行革命活动,并到平和的文峰一带开展革命工作。以后,漳浦的下布乡、溪南、后港、后岭、梁山各村,长兴、埔仔尾、崎头、岭后、葛后等许多乡村成为革命老区。过了不久的时间,又在外围扩展了许多乡、保、村为革命根据地。至此,游击区的发展遍及三县的集镇以外的地区,还扩展到漳州的南乡和云霄县的一部分乡村,包括漳浦的石榴、长桥、官浔、杜浔、佛昙、赤湖等外围的许多村庄和赤岭、杨美的广大地区,南靖的小龙溪、官园、塔潭、程溪的外围许多村庄,平和的南胜、五寨、坂仔、浦仔、小溪、山格的外围的不少村庄都是我们的游击区。这些地区也是闽南特委和红三团活动的主要地区。
  靖和浦边区党委为继续壮大革命力量,在游击区中发展了大批共产党员,组建了许多党支部,甚至在敌人严密控制的漳浦县城里,也建立了坚强的党支部,还有大力支持革命的“新义和”中药店。城郊的溪南、后港、下布、龙潭、后井等乡村,更是有大批党员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在一九三六年前后的几年中,中共漳浦县委书记朱曼平和林素兰等许多同志,常住在溪南乡梨仔园村吴潜家里,时常与来自县城的詹开发等许多同志开会讨论工作。朱曼平等一部份同志在一九三八年前后公开住在下楼村(当时漳浦县委的住地)。洪椰子同志也在漳浦老区和游击区的不少村庄中工作过好几年。
  靖和浦边区的广大人民为谋求解放,顽强地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积极支持革命,因而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反动派对革命人民施行各种抢、掠、烧、杀的法西斯暴行,凡是被抓捕的,都遭受各种严刑拷打,后来还进行大批的集体屠杀。在漳浦地区,曾在一年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有一百多个共产党员惨遭杀害,有的党支部的党员全部被杀光。溪南乡党支部的柯雅恩、柯宗保等同志被杀害后,连尸体也找不回来。在与敌人浴血战斗中,红三团历任领导人王占春、冯翼飞、张长水壮烈牺牲。中共漳浦县委书记张太西、特委委员吴庭坚等同志后来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这使漳浦革命力量受到巨大损失。龙岭、山城、车本、梨仔园的房屋被烧光,财产被抢光,广大群众处于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但是尽管反动派如此猖狂、残酷,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斗志仍十分高涨,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红三团,使武装骨干很快就发展到近千人,人民群众也广泛组织农民武装,更加有力地到处打击反动势力。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六日红三团在“漳浦事变”中被缴械之后,当晚有一百多人按计划到指定地点下楼乡清泉岩集中,由特委何浚、朱曼平等领导整编为“闽南抗日义勇军”。过了不久时间,原红三团的老战士归回二百余人,又加入了许多新战士。一九三八年一月,在平和坂仔等地进行整编,编为三个连,成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一营,由卢胜任团长。在闽南游击队主力离开靖和浦地区,北上抗日之后,留下来的党的干部和游击队战士,根据党中央指示的方针,进行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小分队挺进靖和浦边区
  闽南游击队主力北上抗日之后,靖和浦边区党组织和人民曾长期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剿和残酷镇压,蒙受了巨大牺牲。到一九四二年,闽西南特委为了更好地执行党中央的“隐藏精千、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斗争方针,把党的干部和游击队战士全部撤出靖和浦地区。当地人民虽有几年中断了党的领导,但老区人民与反动派的斗争仍是持续不断,广泛开展,革命的烽火仍燃烧不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谈判的政治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靖和浦地区的广大革命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全国各地解放区人民一样,从一九四五年九月至一年四九年九月,又进行了四年的解放战争。
  根据党中央确定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闽南特委根据闽粤赣边区党委的指示,于一九四六年五月,指派钟骞支队副政委柯永麟同志,率领一支三十多人的小分队,挺进靖和浦地区,以打击反动派势力,恢复老革命根据地,得到老区人民的爱护。小分队经过儿夜长途行军,到达靖和浦老基点村一一内东溪村时,受到广大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有力支持。
  小分队经过短时间的工作,很快地恢复了平和县境内的内东溪、柴头埔、韭菜坑、船场、半岭、外东溪、龟仔头、顶张、山后等十多个村庄的革命活动,使游击队有了牢固的立足点,为恢复和发展整个靖和浦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巩固已恢复的革命根据地,小分队在群众中广泛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全国形势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敌斗争的勇气,树立革命必胜信心,相信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获得解放,人民必定能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在全体干部、战士的积极斗争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顺利地恢复和发展了靖和浦地区的工作。党组织十分关心人民生活,在开展革命斗争的同时,积极领导群众发展生产,并坚决抗交反动派的苛捐杂税,以尽快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壮大革命力量
  一九四七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党中央和南方局指示的精神,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魏金水、副书记朱曼平、纵队司令刘永生等领导同志于六月八日召开扩大会议,分析形势,确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斗争方针。同年七月,闽南特委也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闽南支队,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的领导,一九四八年春,地委决定成立靖和浦县委,由我任县委书记,黎炳光同志任组织部长,张亚挞同志任宣传部长,加上两个委员,组成县委领导班子。县委的成立,是靖和浦边区人民的大喜事,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措施。县委成立后,立即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并作出决定:一、加强组织建设,组成五个工作团,确定何清标、吴炳坤、杨和文、何文德等五位同志分别任工作团团长,调配了工作人员,划分活动区;二、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在县委领导下的靖和浦独立大队,确定每个工作团每月招收新战士的任务;三、放手发动群众,坚决打击顽固分子,争取中间派;四、确定解决粮食、经费来源的原则。同时还确定增调一些干部在县委机关工作,把县委机关设在车本村。
  在一九四八年五月间,经地委批准,正式成立靖和浦独立大队,由何协兴任大队长,我兼任政委。独立大队起初只有战士三十多人,集中在车本村训练,主要是进行形势教育、阶级教育,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明确基本任务,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政治觉悟,增长军事常识。在同志们的努力下,独立大队成立两个月多,就发展到一百多人。后来地委调来一批骨千,充实连的领导。当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枪枝弹药的困难,主要是:一、收缴伪乡保长及其反动武装的枪枝弹药:二、加强政治宣传,从思想上瓦解敌军,促进他们带枪起义;三、在战斗中缴获敌人的装备武装自己。这样,就使独立大队的枪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例如,我们利用关系,派林水泰同志到伪正规军某部当排长,然后动员驻在程溪地区的伪连长吴英率部起义,一共带来轻机枪三挺、冲锋枪二支、步枪三十五支、子弹八千多发,全是美国造的新武器,加上收缴反动武装的枪枝弹药,我们就用不完了。
  解决经济问题,根据上级指示原则,确定了几种办法:一、没收反动伪乡保长的粮钱和物资;二、向地主派粮款,要他们自己交付,不得摊派给老百姓负担;三、向伪乡保长派交粮食任务。这些做法的实质,是要从经济上给那些长期剥削人民血汗的地主、伪乡保长以一定惩罚,从中察看其反动立场转化的情况。
  粉碎敌人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巩固和发展,使南靖、平和、漳浦三县的反动派大为震惊,他们为了枪杀革命根据地的群众,纠集了大批反动军队,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进攻:第一次,是在根据地刚恢复一部份地区,正当巩固和发展之际,即一九四六年九、十月间,反动派集结伪保安团、伪县自卫队和反动壮丁队一千多人,进攻内东溪等村。他们不但到处抓人拷打,而且强迫群众大规模烧山,砍伐森林,使大面积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他们还封锁各基点村,妄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和基本群众。当时游击队小分队已有二十多人调回部队,留下继续恢复老区工作的只剩下十多个骨千,加上当地群众骨千,也不上三十人,武器装备差,弹药少,天天在大山上、森林里同大批敌人周旋,给养被敌人切断,饭也吃不上。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游击队的对策一有不当,就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为了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游击队采用打出去的方法,到外线打击敌人,把力量集中起来,奔往五十多里外,袭击小龙溪墟外围的反动家伙,缴了伪乡保人员的枪枝弹药,扩大了影响,惊动了敌人。在敌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游击队有多少人时,游击队紧接着经过两夜行军,进入云霄境内的何地乡活动,声东击西,迫使敌人从内东溪等村撤走。敌人是胆小鬼,大部队不可能久驻革命根据地内,小部队怕被游击队消灭,就全部撤走了。反动派用那么大兵力,花了半个月时间的“围剿”,一无所获。游击队在斗争中经受严峻考验,无损一根毫毛。敌人一走,游击队即回根据地休整,发动群众,总结与敌人斗争的经验。在敌人围剿的日子里,游击队有时整天没吃东西,肚子饿极了,还要夜行军至天明。尽管敌人威胁利诱,采用软硬并施的欺骗手段,但没有一个群众对敌人说真话。这次敌人的猖狂围攻,大大地锻炼了游击队和群众。广大群众更加热爱共产党,更加痛恨国民党反动派。
  敌人撤走后,我们开展革命斗争比较有利,游击队便集中力量,在群众有力支持下,很快就恢复了欧寮、横石、车本、龙岭、三坪、内寮、外寮等十多个村庄。至此,初步完成了恢复靖和浦三县边界的中心地区,游击队的人数也扩大了,经济状况亦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我们放手发动群众,在革命根据地内清理叛徒、内奸,挖掉反动派的“眼睛”,以进一步打击反动势力。
  第二次,一九四八年夏季,蒋军在各战场被解放军歼灭了大量主力,从进攻转入防御。这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巩固其后方,一面加紧镇压群众运动,一面大举进攻革命根据地,纠集大批伪保安团,加上靖和浦三县反动武装二千多人,分三路进攻苏区——欧寮、车本各村庄,破坏群众夏收,进行搜山,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基本群众三人,妄想扑灭革命的火焰。但是,这回和前次不同了,我们游击队力量壮大起来了,地区扩大了,党组织和游击队不必暂时离开根据地,而是就地与敌人进行斗争,打击反动派,迫使敌人住不上几天就逃回被其暂时控制的反动中心。
  第三次,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基本结束,蒋军主力被解放军歼灭了的大好形势下,胡琏兵团、刘汝明兵团败溃入闽,作垂死挣扎,进攻各革命地区。他们纠集大批伪省保安团,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进攻欧寮、车本、内寮、外寮的革命根据地,但在闽南支队几个连、靖和浦边区独立大队和广大群众的打击下,敌人不敢驻扎过夜就逃回县城。
  尽管反动派对靖和浦边区人民进行多次大规模的进攻,残酷地镇压人民,但却吓不倒人民的革命斗志,敌人的猖狂进攻,都一次又一次被粉碎了。
  为了更有力地消灭敌人,一九四八年底,根据闽南地委书记卢叼同志关于靖和浦县委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漳浦县的指示,县委机关搬到漳浦的龙岭村,以加强开展漳浦游击战争的领导,增强漳浦工作团的力量,把独立大队和闽南支队的几个连都调往漳浦境内活动,这就大大增强了打击反动势力,消灭反动武装的力量,吓得敌人胆战心惊。
  在革命斗争中重视知识分子
  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当时拿枪杆子是主要的,没有枪杆子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但这个地区拿枪杆子的全是工农分子,缺少有文化的同志。在靖和浦地区的三十多人中,绝大多数是贫苦农民出来革命的,识字的不多。起初在农村中开展恢复老区工作还不感到困难,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地区扩大了,就感到没有一批知识分子,在各种斗争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除了向地委要求派一批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外,还要求各工作团特别注意动员招收一批高中学生参加靖和浦游击战争,改变这个地区革命队伍没有文化的状况,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九四八年七月前后的几个月中,闽南地委陆续派来陈光、蔡新生、陈述、蔡金钟、蔡介生等十几位有文化有知识的干部,全部充实在独立大队连一级当领导,有的当文化教员和在大队部工作,使队伍在政治思想水平和战斗力方面大大提高了。并在全体指战员中开展学习文化,进行扫盲工作。随后在平和的小溪等地招收蔡长谋、蔡忠义、陈敏生、蔡国才等一批中学生入伍,全部分配在独立大队当战士,经过在战斗中的实际锻炼,然后才提为干部。这样就完全改变了独立大队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状况。
  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四九初,随着形势的发展,地区的扩大,地委又转来厦门一批地下党员和学生,其中有赵孟如、陈国俊、郑光星、萧岱等同志,他们都是文化水平高,有知识有能力的同志,除了分配在靖和浦县委机关工作外,全部分配在漳浦工作团工作,以加强漳浦地区的力量。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靖和浦地区增加了二十多个知识分子,改变了这个地区革命队伍的状况,增强了活动能力,加强了对敌斗争力量,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同志不仅有文化知识、有工作能力,而且在那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的恶劣环境中,绝大多数同志不怕苦、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在对敌斗争中锻炼自己,和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指战员同甘共苦自觉遵守纪律
  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论干部和战士,除了职务的不同外,政治上、生活上待遇是同等的,都没有领薪金,(只有临解放的一九四九年九月份每人发两元钱),统一安排伙食(或到群众家里吃饭),衣服和日用品很缺乏,要有大家有,同甘共苦,谁也不搞特殊。衣、食、日用品都没有规定标准,因为游击队没有固定的经济和粮食来源,若情况好些,就买些布料做衣服分发给大家,日用品也是如此;粮食情况如许可,就多吃些千饭,不然就吃稀饭,而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游击队用的东西很简便,冬天每人只有一条被单,衣服不过是两套单衣,对破旧衣服一补再补,没有棉衣和毛衣,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再冷也是穿几件单衣过冬,还常常没有鞋穿。总之,生活是很艰苦的,战斗是紧张的,伤亡也是常有的事。
  当时,同志间的关系确实是亲如手足。领导千部与一般千部、指挥员与战士、上下级之间等关系,体现出和普通一家人一样,是同志式的关系。有饭大家一样吃,有东西大家一样用,有事大家分头积极办,互相尊重,相互爱护,自觉性很强。对生病、受伤的同志大家都关心,看护。对没有按时回到住地的,大家千方百计把他找回来。例如,一九四八年春,靖和浦县委通讯员李金海同志因送信到地委,没有按时回到指定的地点。大家很担心,经具体分析后,断定他已出事,就指派一些同志进行调查了解,到处寻找,终于在隔天把他找回来。原来他因为整整走了一夜路,没有吃饭,肚子很饿,在回到内东溪村的路上,碰上敌人,那时天刚刚亮,敌人开了机枪,李金海同志被打伤,伤势不轻,无法行走,所以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他被同志们找回来后,经过抢救才脱险,要是没有及时找到,再过一两天就会死在山上。他因伤势重,后来一只手残废了,但仍积极工作,一直坚持到解放。又如,一九四七年,有一次,游击队被反动军队追赶了一整天,没有饭吃,大家肚子饿极了、当夜又要突过敌人封锁线,后来找到一点地瓜,十多人虽然肚子都很饿,但谁也不想先吃,不想多吃,互相推让,后来每人都吃了一点,这种互相推让的精神是很宝贵的。
  根据地中党的干部和游击队战士的思想觉悟都是很高的,不但大公无私,而且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不怕艰苦和危险,不怕流血牺牲,人人都有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这是由于大家有受到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的教育,阶级觉悟提高了,恨透国民党反派的腐败,认清他们祸国殃民的反动本质。那时,反动军队、地主、伪乡保长及其反动武装到处抓丁打内战,摊派给人民以交不完的苛捐杂税,吸吮民脂民膏,敲诈勒索,抢劫掠夺,杀人放火,霸占民女,无法无天,搞得人民无法生存下去。敌人的种种暴行,更加澉起人民的愤恨,使大家认识到我们革命的政治目标是要消灭反革命武装,推倒“三座大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当国家主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有了这个共同的政治目标,就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按照毛主席的“独立自主”的方针,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打击顽固份子,争取中间派,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在靖和浦地区,早在一九三七年,中共漳浦县委书记朱曼平等同志就以溪南、下布和下楼等基点乡村为根据地,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有的干部、游击队战士、基本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有的人是通过统一战线工作营救出来的。
  在这一地区的大部份“上层”分子因为长期接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教育和反共宣传,加上根据地被长期封锁,他们对共产党的主张、方针、政策是不了解的。一九四八年春,在人民解放军于全国各个战场消灭了大量蒋军主力的大好形势下,靖和浦县委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宣传,经过揭露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真相,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方针、政策、逐步消除其忧虑,因而有一些人表示拥护我们党的主张,愿意支持游击队。例如平和县文峰乡伪乡长林佃南,原是个积极反共分子,后来就逐步转化了。他说:“我本来认为共产党是可以消灭的;后来又认为国民党无法消灭共产党,而共产党也无法打例国民党,只能是长期内战或国共合作:现在看透国民党必败,共产党必胜。”因此,在一九四八年下半年他以实际行动,给游击队送情报,并交付款项,买送药品及其他物资支持游击队。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靖和浦地区的不少国民党官员断定国民党垮台已定,不再犹豫地选择弃暗投明的道路。如国民党正规军连长吴英率部起义,带来大批美式枪枝和弹药。装备了游击队。这对当时增强游击队战斗力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九四九年四月,根据闽粤赣边区党委“关于接受那些愿意停止敌对行动的地方武装前来谈判”的指示,我们就增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随后,经过谈判,国民党福建省参议员兼漳浦县党部书记长柯汉扬,国民党漳浦县警察局长李松辉的起义,给游击队解放漳浦县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
  一九四九年三月,毛主席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和主持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会议精神鼓舞下,我们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武装队伍,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加紧打击反动势力,扩大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战斗任务。
  一九四九年四月,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南京,宣布蒋家王朝灭亡之后,靖和浦县委和独立大队在闽南支队支队长李仲光、副政委卢炎、副支队长吴扬分别率领的几个连队的支持下,不仅完全恢复和巩固靖和浦原来根据地,而且扩大了大片根据地和游击区。如在平和境内乌毛山村消灭了恶霸地主杨玉里反动武装后,恢复了东坑老区;五寨、南胜、小溪、山格、浦仔的外围许多乡村及南靖县境内的龙溪圩、塔昙、漳州外围的南乡等许多村庄也都成了游击队控制或活动的地区。漳浦除了车本、龙岭、山城、岭后、埔仔尾、崎头、山坪顶、梁山等大片的根据地外,还有象牙的陂头、上营、内角、铺美,石榴的寸石、后埔、后坑寨,盘陀的通坑、盘陀涂,长桥的顶马、四方、下店,官浔的山陂、溪仔,赤岭的石坑、石椅,湖西的后洞、水尾、苦致,佛昙的东坡、林埭、马坪,前亭的东厝,杜浔的桃仔园、后岭、新社,县城周围的溪南等广大地区,都是我们控制和游击队活动的地区。当时除漳浦县城外,各集镇已基本没有反动武装抵抗,反动的顽固分子也大部份逃走了。
  靖和浦地区力量发展很快,主要是我们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在战争中依靠群众,在战争中发展壮大武装力量。一九四六年底,留下的只有十多人,武器装备很差,但到一九四九年八月间,已有五个工作团,五十多个干部,县独立大队有两个连,一百五十多人,大部份是美式武器装备,士气很高,历次战斗都得到表扬,是有战斗力的,加上县委机关工作人员,当时的人数已发展到二百多,而且都是能参加战斗的,同时还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建立一批党支部,控制着广大根据地和游击区活动。因此,当时的反动势力,特别是漳浦县境内的反动势力,听到游击队的声势,极为恐惧。经过几年游击战争,靖和浦地区造就了一批干部。解放初担任县级职务的干部和区级干部有二十多人,到现在除逝世的和离休的老千部外,仍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县团级以上和县科局长一级的还有十多人。靖和浦独立大队解放后改为漳浦县独立大队,是漳浦县地方武装的主力,在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中发挥很大作用。后来取消地方武装,县独立大队编入解放军正规军。
  在没有政权、没有给养的情况下,要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一个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生存,才有可能开展工作,否则就会寸步难行。在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三年多的游击战争中,头两年所需的粮食都是老区群众支持的。如当时还不到二十户的内东溪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支持游击队白米一万多斤。平均每户近千斤。有的自己少吃俭用,挤出粮食支持游击队。特别是在国民党反动军队进攻及封锁村庄的情况下,有的群众三更半夜,冒着生命危险,突过反动军队的岗哨,给县委机关、游击队送情报,送粮食和物资,真是体现了鱼水关系。如一九四六年九、十月间,大批反动军队进攻并驻扎于内东溪村,张槽等几位群众冒着被抓和被打死的危险,在半夜突过反动军队岗哨,给游击队送情报和粮食。
  要干革命就要付出代价,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年多游击战争期间,靖和浦地区广大群众为了支持革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外,每发展一个村庄、一个地区,都有基本群众的密切配合和引导,并积极参加战斗。如内东溪村张九、张树根、张良亭,柴头埔村的林松木、林松江,船场村的林土墙,欧寮田中央村的邱金木、林溪水,车本村的吴石头、吴水奇,龙岭村的吴顺天、吴德习,盘陀的周绍辉,象牙的陈庄(女)等许多革命群众都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为革命事业付出了青春生命的何清标的独生子,为人正直勇敢,为革命送信、站岗放哨,到国民党统治区购买和运送物资,积极工作,他于一九四八年夏天,刚满十八岁,在国民党大批军队进攻时被包围,突围不成而被捕,当天壮烈牺牲。群众被杀害的也不是个别的,被打重伤的就更多了。有的群众被捕以后,受尽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但是他们立场坚定,不泄漏一点真实的情况。如韭菜坑村的吴木春,不到二十岁,一九四七年在国民党反动军队进攻时被捕,敌人软硬兼施,迫供诱供,施行了残酷的吊打,竟多次用烧红的铁板烫遍他全身,使他大部分皮肉溃烂。在那几年中,群众受伤和财产损失的事就更多了。
  在三年多的战争中,工作团和游击队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这里简要地举几个实例:工作团的领导人之一何文德同志被反动派抓去后,英勇不屈,壮烈牺牲。漳浦工作团领导人之一许金全烈士于一九四九年七月间被杀害。一九四八年在柴头埔村山上与伪保安团战斗中,连指导员赖新芳烈士英勇献身;一九四九年夏天在塔潭村山上与伪保安团战斗中,排长吴永文烈士壮烈牺牲;此外闽南支队副政委吴汉杰身负重伤。赤岭地区游击队,于一九四九年春,由于蓝兆熊叛变,而被伪保安团杀害了三十多个战士。
  解放漳浦县城人民当家作主
  在人民解放军入闽前夕,胡琏兵团残部流窜到厦门,刘汝明兵团残部流窜到漳浦,匪军所到之处,抢劫、勒索人民财产,强奸妇女,强抓壮丁,无恶不作。在匪军的蹂躏下,民不聊生,鸡犬不宁。当地的反动派一面慑于游击队的声威,极为恐惧,一面依靠窜入漳浦的刘汝明匪军,作垂死挣扎,加紧进攻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镇压群众革命运动。因此,靖和浦地区游击战争的形势出现更加紧张的局面。我们有的干部和不少战士就是在这个期间牺牲的。真是黎明前的一时黑暗,当时有的游击区的斗争出现慌乱的情况。针对这个局势,我们大力宣传大好形势,到处张贴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等文件和战场捷报,同时揭露敌人的猖狂是在作垂死挣扎,指出黑暗很快就要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以此提高人民群众的斗志。在斗争中,工作团人员和独立大队不作过于分散的行动,适当集中打击顽固分子,争取和团结一切力量。
  人民解放军入闽,并解放了福州,刘汝明残部逃至漳州一带,伪保安团有的已弃暗投明,举行起义。因此,靖和浦地区、漳浦县城反动派的兵力空虚,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特别高涨,解放漳浦县城的条件已经具备。我们根据这种有利时机,集中靖和浦地区的一切力量,准备进军解放漳浦县城。就在这时候,接到闽南地委的紧急指示,要我把独立大队带到程溪,配合解放军解放漳州。我们赶到程溪时已经天明,见到卢叼、陈文平、陈天才等同志已在那里,听说当晚解放军解放了漳州,我们就即刻与闽南支队的大批连队一起在漳州郊外清剿国民党军队的残兵。当天下午,遵照闽南地委的指示,我们率领县独立大队急行军,执行解放漳浦县城的任务。我们的队伍沿漳州至漳浦公路进军,当晚进驻漳浦的官浔镇,天明赶到长桥,到石榴地区汇集工作团等力量,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分三路进入漳浦县城,解放了县城,未遇到抵抗,漳浦县至此获得全部解放。闽南支队副支队长吴扬率领的几个连队也同时赶到,进入县城。第二天晚上,在县城“兴教”广场召开各阶层人民群众大会,庆祝漳浦县解放。过几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阳”部队进驻漳浦县城会师,人民夹道放鞭炮欢迎。
  从一九三二年四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曾有三次解放漳浦县城。第一次,是中央红军占领漳州之后,于一九三二年四月廿一日,红军第三军进驻漳浦县城,军部设在红楼,驻了一个来月;第二次,中央红军完成入漳任务后,回师中央苏区。同年六月初,红三团攻下漳浦县城,活捉反动民团头子陈祖武;第三次,是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游击队解放漳浦县城,这是一次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漳浦县的最后一次解放,受国民党反动统治二十多年的漳浦人民,从此真正当家作了主人。
  几个情况的说明
  一、写这个材料,主要是记述靖和浦边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情况,但为了不间断这个地区革命的历史,而简要地说明一下这个地区从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红旗是没有倒过的,因此,才在材料的开头简单地介绍一些当时革命斗争的情况。
  二、写靖和浦边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主要记述漳浦县境内的情况,对平和、南靖境内的情况说得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到一九四八年春,闽南地委指示靖和浦县委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漳浦县境内,所以从那时起,领导的精力和力量的调配都放到漳浦县境内了。到近解放时,漳浦全县的绝大部份地区都是我们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县城也是游击队解放的。而在靖和浦边区的平和、南靖境内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就没有漳浦那么广大。我所了解的情况,漳浦就比较多一些,这是必然的。
  漳浦县城解放前夕,根据闽南地委的指示,靖和浦县委的领导班子,包括机关所有工作人员、五个工作团全部千部、独立大队的全体指战员等,全部随我到漳浦县城,然后在漳浦安排工作。
  三、这个材料中列举了一些地名、人的姓名和实例,是很不全面的。因为时间过得久了,有不少地名、人的姓名,在革命斗争中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实例,忘了,就无法写进去,使这分材料比较空虚,现在只好用抱歉的心情加以说明。
  四、这篇回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一周年而写的。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柯永麟
责任者
李联星
相关人物
张贞
相关人物
李联星
相关人物
王占春
相关人物
冯翼飞
相关人物
吴运琳
相关人物
朱曼平
相关人物
洪椰子
相关人物
柯雅恩
相关人物
柯宗保
相关人物
领导人
相关人物
张长水
相关人物
张太西
相关人物
吴庭坚
相关人物
何浚
相关人物
柯永麟
相关人物
柴头埔
相关人物
魏金水
相关人物
刘永生
相关人物
黎炳光
相关人物
何清标
相关人物
吴炳坤
相关人物
杨和文
相关人物
何文德
相关人物
何协兴
相关人物
吴英
相关人物
胡琏
相关人物
刘汝明
相关人物
卢叼
相关人物
陈光
相关人物
蔡新生
相关人物
陈述
相关人物
蔡金钟
相关人物
蔡介生
相关人物
蔡长谋
相关人物
蔡忠义
相关人物
陈敏生
相关人物
蔡国才
相关人物
赵孟如
相关人物
陈国俊
相关人物
郑光星
相关人物
萧岱
相关人物
通讯员
相关人物
李金海
相关人物
都有为
相关人物
林佃南
相关人物
李松辉
相关人物
李仲光
相关人物
卢炎
相关人物
吴扬
相关人物
杨玉
相关人物
林埭
相关人物
张树根
相关人物
张良亭
相关人物
林松木
相关人物
林松江
相关人物
邱金木
相关人物
林溪水
相关人物
吴石头
相关人物
吴水奇
相关人物
吴顺天
相关人物
周绍辉
相关人物
吴木春
相关人物
赖新芳
相关人物
吴永文
相关人物
吴汉杰
相关人物
蓝兆熊
相关人物
陈文平
相关人物
陈天才
相关人物
陈祖武
相关人物
吴德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