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的故事传说——“灶脚囝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03
颗粒名称: 蔡新的故事传说——“灶脚囝婿”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
页码: 37-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蔡相因家境贫寒,由叔父教导读书。当他去未婚妻家拜见时,未婚妻对他外表不满,要求悔婚。后来未婚妻的妹妹代替姐姐嫁给了他。夫妻二人恩爱,同甘共苦。在一次岳父的寿辰上,蔡相并未受到重视,在厨房吃饭。妻子对此不满,拉着他离开。后来蔡相中进士并成为高官,路过三古土地公庙时,他在壁上题下联语表达自己感受。漳浦现在流行一句俗语,称不受青睐的女婿为“灶脚囝婿”。
关键词: 漳浦县 蔡新 传说

内容

蔡相,名新,字葛山,少时家境贫寒,由于他是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雍正皇朝内阁学士蔡世远的侄儿,在叔父的教导下,自幼攻读诗书。也由于这个因缘,由父母替蔡新订下一门亲事,未婚妻是官浔何员外的大女儿。
  蔡新长大后,初次到官浔拜见未婚的丈人时,何员外免不了以礼相待,请喝茶,喝茶佐以“麦芽膏”(一种用糯米煮成的饴糖,这是漳浦一带招待客人的常品。)
  何员外的大小姐拉着妹妹作伴,在屏风后偷相未婚夫的容貌。只见他貌不惊人,虽书生装束,却是粗布长衫。吃了麦芽膏,还用舌头舐着“膏匙”,好像从来不曾尝过这种滋味一样贪馋!大小姐原来以为,未婚夫蔡新是一个有名的才子,必然是颜如冠玉,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现在看到的,却是一副穷酸相,大失所望,有悔婚之意。
  以后大小姐不断较闹,要父亲解除这个婚约。何员外苦苦慰劝,说:读书人当然容貌平平,既不像武士的魁梧威武,也没有优怜的貌似潘安。妹妹也百般解释,说:姐夫虽然貌不惊人,却是斯文端庄;才不外露,却也对答如流;衣着虽不华丽,却是整齐朴素;至于吮舔膏匙,那是不暴殄天物的节俭美德,至于有没有前途,更不可貌相。
  但大小姐悔婚之意已定,坚持不肯践约。何员外斥为忤逆,搬出封建妇道,三从四德,要她遵守。大小姐见父亲固执,索性大吵大闹,哭哭啼啼,弄得慈母忧伤,几乎断肠。妹妹再三苦劝,大小姐居然怒骂道:“你惬意,你就嫁给他吧!”妹妹被这话气急了,就脱口回道:“嫁给他就嫁给他,有什么不好?”想不到父亲正在没有办法,竟然把这话当真。员外顾的是面子,认为悔婚有失声誉,妹代姐嫁,外人也只知道他家嫁女,不会知道底细,这样可以不致受人责骂。因此,就转次女的念头,劝她成就这个姻缘。次女带念父母的苦衷,对那个穷书生又不嫌弃,也就应允了。
  成亲后,夫妻恩爱,同甘共苦。(旧时官僚大都三妻四妾,而蔡新后来虽官居极品,却是一妻到老)。
  这一年何员外寿辰,蔡新夫妇双双前去拜寿。一时员外府中贵宾如云,热闹非凡。何员外忙于应酬,无暇顾及女婿女儿。当盛宴开张,竟然没有蔡新的席位,岳母过意不去,拉蔡新到厨房(俗称灶脚),弄一些菜饭供他充饥。蔡新体贴岳父事忙疏忽,对受冷淡全不计较。而妻子对丈夫不受青睐,却忿忿难平,她往筵席上张望,见不到丈夫被延上座,到处寻找,最后在厨房里见到了,原来他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哩!一气之下,拉着他的衣袖便走,出门时立誓:以后如无功名,决不再入此门!
  当时天已黄昏,走了十多里路,已经天黑,就在三古土地公庙投宿。当夜,蔡新感慨平时受人冷遇,即兴在庙中壁上题下一只联语:“贫非虎也,六亲畏惧”。后来蔡新发奋读书,于乾隆元年殿试得中第四名进士,称“传胪”,官居文华殿大学士,任过吏、兵等部尚书,衣锦还乡时,人们无不阿谀逢迎,他感于世态炎凉,路过三古土地公庙时,方续题下联:“贵亦人耳,九族腾欢”。
  漳浦现在还流行一句俗语,称不受青睐的女婿为“灶脚囝婿”,据说源出于此。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祖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