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449
颗粒名称: 人物春秋
分类号: K827
页数: 49
页码: 183-2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四位人物的事迹,分别是漳州市政协原秘书长陈诠同志、漳浦县广播电视工作者林志民、残奥会游泳亚军李庭申和抗战老兵、党的好干部武传文。他们各自在弘扬文化、推动广播电视事业、身残志坚的竞技精神和担当立潮头的奉献精神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 事迹 漳浦县 工作

内容

发挥专长致力弘扬开漳圣王文化
  ——记漳州市政协原秘书长陈诠同志
  林仲文
  我和陈诠是漳浦一中同学、都是漳浦人。1972年12月,陈诠高中毕业参军入伍,先后在福州军区测绘大队、福州军区司令部直政部工作。期间,经组织选拔和全军统考,进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二年(培养中级指挥官、大专学历);他曾赴藏北高原5000多米的无人区执行战备测绘任务,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与危险,为消灭“藏北高原无图区”贡献一份力量。转业地方后,先后在漳州市物资局、漳州市政协工作,1996年起历任漳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常委、秘书长,2014年退休。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工作,他都以好的人品、好的业绩、好的口碑留在工作过的地方。
  陈诠以文字工作见长。在测绘大队从事几年技术工作后,就调入大队政治处从事文字工作,而后又调入大军区政治机关工作。到地方后仍发挥其专长,对物资经济理论研究和政协工作研究有不少成果,而地方文化研究的成果更为显著。他参与编写《漳州文化丛书》《漳州姓氏》《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参与整理出版现存最早的《大明漳州府志》,主编《开漳圣王文化系列丛书》等。在弘扬开漳圣王文化方面我与陈诠有过合作,知道他从文化层面研究开漳圣王文化所付出的心血与收获。其中他主编的《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4册)》尤为珍贵,填补了历史上开漳圣王文化史料收集整理的欠缺,系统回答了开漳圣王文化“是什么”、“有什么”、“能发挥什么作用”,在传承开漳圣王文化的进程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要为陈诠同志的不懈努力与贡献给予点赞。
  一、精心组织,汇集史料,编写系列丛书。
  开漳圣王信仰世代相传,香火鼎盛,历久弥新。但由于千年来史料散落,唐书也缺少相关的记载,因此很需要从史料上夯实开漳圣王文化基础,以发挥其独特作用。2006年陈诠兼任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会长,他在发挥开漳姓氏祖籍地和开漳圣王祖庙优势、扩大对台对外联谊交流的同时,致力于编写一套以史料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既存史又服务当今发展的开漳圣王文化系列丛书。经过反复酝酿,于2012年启动编写史料集的工作。他力求文集囊括已知的史料。三次组织学者赴台收集资料、拍摄庙宇等史迹;组织对数千册史料文集和四库全书中的相关部分进行检索查阅,收集史料;组织人员深入闽南、闽西和粤东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整理碑文金文、史料遗迹;组织学者对1000多部漳台族谱进行开漳姓氏传衍的梳理,并以列表形式表达等,从而使文集收入的史料具有迄今为止最全面、真实、珍贵的特点。他力求文集编写出新意。采取以史说话、以史证事的写法,将相关零散的史料以章、节、目的形式串成珍珠链,再现开漳历史和开漳圣王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整套书采用图说的形式,配以史料照片一千多幅。并邀请我为史料集的诗赋篇(陈元光诗赋作品)创作国画和书法100多幅,同时出版《开漳圣王陈元光诗作——林仲文书法集》,形象展现元光诗作的内涵与意境。他力求文集内容与印制都完美。采用美观大方的设计,铜版纸彩色印刷,让人享受阅读之美。在陈诠的精心组织和两岸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编写人员经过4年多辛勤努力,完成整套史料集的编写:《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开漳篇》《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血缘篇》《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诗赋篇》《海峡两岸开漳圣王庙宇楹联集》(信仰篇),全套书130多万字,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举行首发式,得到广泛好评。国务院台办主管的《两岸关系》杂志刊登“印证两岸关系一家亲的力作——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出版”,给予充分肯定。两岸专家学者也给予好评:史料集隆重首发,是漳州乃至闽南地区文化、学术界的盛事、大事。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汤漳平说:“史料集很有价值,其中《开漳篇》确实是一部集开漳史料之大成的著作。单册篇幅多达52万字,以两岸文献、文物、古迹汇编而成,时间跨度长达1000余年,其收集和编撰的难度可想而知。”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套具有工具书功能的史料文集。
  二、深入研究,系统概括,提升文化价值。
  陈诠对丰富的史料进行研究,从开漳圣王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两方面,揭示其文化价值。指出:开漳圣王文化是以陈元光为代表的中原移民和当地民众创立的区域文化。她源于中华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主要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开漳文化、血缘文化、信仰文化是开漳圣王文化的主要内容,血缘与神缘紧密结合是其鲜明特色,护国安民是其核心价值。她展现两岸同胞同血缘、共神缘、一家亲;展现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地的血脉亲情。这是对开漳圣王文化源流、内容、性质、特色与作用的系统概括。这些观点贯穿于整套史料集之中。同时,陈诠还撰写了《元光之光,护国安民——论开漳圣王文化的核心价值》,阐述“护国安民”精神贯穿于开漳圣王文化形成、发展、传承的全过程;展现在平乱开漳、血脉传衍、诗赋文表、信仰传承各方面,是其精髓所在。这篇文章,在《两岸关系》杂志上发表,并在漳浦威惠庙建庙1300周年庆典暨国际开漳圣王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结合《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史料集》的编写情况进行交流,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闽南师范大学教授、漳州市历史学会会长郑镛,肯定了史料集的作用,指出:“开漳圣王文化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核已转化为闽南文化基因,世代传承,影响愈广。以开漳圣王信仰为核心,深化血缘认同、郡望认同,最后达到族群的文化认同,是传承开漳圣王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来之笔。”此外,陈诠还策划并与江焕明、阎铭合著出版《开漳圣王文化撷英》,从思想道德文化、家族家风文化、民俗风情文化三方面阐述开漳圣王文化的文化价值与影响力。
  三、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服务当今需要。
  陈诠提出,弘扬开漳圣王文化要紧跟时代发展、服务当今需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乡土文化的感染作用;在密切两岸同胞及海外乡亲联谊中,增进血缘亲情的纽带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先贤典模的激励作用;在彰显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中,突出开漳文化的基础作用。
  十几年来,陈诠不仅主编《开漳圣王文化系列丛书》,还参与组织在漳州、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召开的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参与创建“漳州姓氏网站”,参与组织“开漳圣王陈元光诗赋——林仲文书画作品”赴台展览,创建“开漳圣王文化微信平台”,向两岸及海外有关单位和学者赠送一大批《开漳圣王文化系列丛书》等,此外,陈诠撰文、我创作书画的《陈元光名句赏读》一书,将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传承弘扬开漳圣王文化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愿陈诠同志继续发挥专长,奉献出新的更多的成果。
  大峰山上的灯
  ——记漳浦县广播电视工作者林志民
  林志民出生于1948年1月,中共党员,工程师职称,退休前任漳浦县广电局事业部主任、漳浦县电视转播台台长,是县管科技拔尖人才,县第八届人大代表,县电子学会理事长,县科协委员,获福建省自学成才称号。林志民在广播电视工作岗位上,从有线广播到有线电视,从电视转播到电视新闻专题摄制,从微波到光缆传输各个发展进程中一直起到技术骨干的作用,孜孜不倦、求实创新,为我县广电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入门矿石收音机
  林志民的老家在漳浦县城麦仔市街五十八号,在兄长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对自然常识和无线电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六年级时就学着制作盐水电池,中学生时代(1959—1965年)从安装矿石收音机开始,到安装电子管两管收音机直至学会安装超外差式电子管收音机。实验过一些实用的电子电路,从而获得了无线电的初步知识和无线电工程制作的实践操作经验。
  由于他有较好的高中数理化基础知识,高中毕业后,在中西林场工作期间(1965至1970年),尽管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但他仍坚持学习和实践电子技术,学习半导体电路的基础知识。因为没有电,即使在山沟沟的草寮工棚里,他也用极简易的煤油灯烘烤烙铁焊接电子电路。他实验安装多台的六管、七管晶体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当时,在县城市场上六、七管的晶体管收音机并不多,零件更是极其缺乏,所以有些零件都是靠他自己动手制作的。在此期间,他还兼管林场广播室,从而获得了电子管扩音机的一些使用常识、电路原理和维修技术。林志民还经常为林场职工及周边村民义务维修收音机,深受群众的好评。
  有线广播显身手
  1970年底,县里搞广播载波化,林志民被调到县广播载波安装组工作,1971年4月转入县广播站工作。领导上放手让他负责一些重要的技术工作,使他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广泛更深入,从而更激发起他工作和自学的热情。在此期间,他主要是学习了广播载波知识、《农村有线广播》、复旦大学编写的《半导体线路》以及一些中专的电工学基础,大大的丰富了基础知识。他安装制作的主要设备有电子管载波发讯机、半导体供电式扩音机,自行设计并安装了三部半导体载波发讯机(分别安装在南浦、官浔和长桥农场)以及多台半导体扩音机。当时省内外并没有有关半导体载波发讯机的资料,是他自己设计并安装的,从而解决了当时农村无交流电源安装广播载波的困难。在全县载波现场会上,受到领导们的表扬。在载波安装组由于他是技术骨干,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没有午休,没有星期天,即使是节日期间也无休假,节日过后也极少补假,林志民从不计较休息日。他说:“在广播站工作,领导上的关怀重视,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所从事的工种又是自己所兴趣的,真是得其所哉!”
  1976年,省广播局推广使用广播地下线,当时我县广播站是积极响应者之一。在查找地下线缆故障技术方面,他对原仪器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为完善他自己设计的仪器性能,无论酷暑烈日,无论严寒冷风,只要哪里出现故障,他都协同公社放大站人员坚持查线,测不出故障点决不收工。经多次的试验,终于研制出新型的地下电缆故障探测器。由于该仪器的应用,保证了全县广播地下线的正常使用。该仪器对于探测邮电部门的地下多芯塑料农缆故障有很高的准确性及较快的查线速度。邮电部门使用该仪器后,线路障碍历时大为减少,受到邮电局领导和技术员们的好评。该仪器在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上获三等奖,并于1983年由福建省广播局鉴定为全省广播系统科技成果。
  1978年,省广播局组织了建瓯、福州郊区、漳浦广播站的三名技术人员在福州郊区广播站会战,安装我省广播系统的第一台用石英钟控制的广播自动化设备。林志民作为漳浦站的技术人员参加了这一工程,并成为其中主要技术人员。从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到变压器、机架的装配,最后调试,技术含量高加工难度相当大,(不象现在只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就可解决问题)但由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省局的这项工程。
  接着省局又下达任务,指定由林志民安装“数字显示铁线故障脉冲测试仪”。这是一台由脉冲电路、数字电路、示波电路组成的复杂的仪器,它可以在机房就可以测出通信线路的故障类别,并用数字显示故障的距离。但由于他有安装省局钟控自动广播设备的知识,有多年积累的经验,经过努力,独自完成了按原线路装配的样机。后来,他发现由于原机大部份采用了电子管和部分晶体管分立元件,耗电大,线路复杂。于是他就对该机进行集成电路化、晶体管化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制成实用的样机来。有关该机改造的线路原理在龙溪地区电子电机学会会刊上发表。
  此外,他还协助省广播局在竹屿盐场做有关镀锌铁线钝化塗油的防腐蚀试验。在广播站领导重视下,广播铁线的塗油防腐工作全面铺开,取得很好的成效。
  这段期间,林志民担负着全县有线广播方面的大量工作。他负责全县广播放大站的设备维修工作,设计安装了县站播控台和增音机,重新布局了广播机房。设计安装了县站至各乡、镇利用广播信号专线通话系统,以解决当时打电话难的问题。在省广播电视厅支持下,他从1985年10月开始做电力线广播载波试验,县电力部门为试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山边至竹屿盐场的电力广播信号载波投入正常使用,路打至古雷的设中转的载波信号系统也能使用。城关乡的罗山村和长桥农场店前作业区的电力线用户广播系统使用正常。这种电力线广播载波系统,在当时线路架设及维护困难的情况下,不失为是具有节省投资,节省维护费用的好办法。
  大峰山上展才华
  1975年底,地区广播管理站抽调林志民到长泰县吴田山参加建电视差转台会战。他边干边学,虚心请教,短短一个月时间,学到了不少的有关电视转播的知识,这为日后在我县建设差转台打下较好技术基础。
  1980年初,为了使我县人民早日能看到电视,林志民主动请战,在广播站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行县电视转播台的筹建工作。站领导指定他负责电视转播台的技术工作。为选定台址,他历经过几个月的“餐风露宿”、“云雾山中”的艰苦收测,决定在海拔410米的大峰山上建台。当时通往山顶只有羊肠小道,山上生活用水要从一百米以下的山涧里挑上来,建台工作真是千重难。基建用的除了石条石板是在山上就地取材外,沙子水泥门窗等等建材都得靠人工挑上山的。柴油发电机组、转播设备,特别是那铁塔搬运上山的艰辛更是一言难尽。
  电视转播是一项影响很大的工作,稍搞不好,群众意见很大。因此林志民加强自己对转播技术的学习,参阅大量资料。有时为了安装天线或者调试机器,经常一连几天不下山。
  因为经费不足,他就先用一台1瓦自动差转机,(这台差转机是他独自一人前往本省尤溪县采购的)于1980年5月1日转播,使县城收看到较好的电视讯号。然后采用争取由县政府拨款和发动各单位捐资的办法,逐步发展,加大功率,增加覆盖面。他自己设计铁塔,由县粉沫冶金厂免费加工焊接,一个十九米高的铁塔,仅花了几百元的钢材款。他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台30瓦电视差转机功率接续器,也仅用了四百多元人民币的元件款,而转播质量与原内蒙古生产的差转机(价格两万多元)相当,一直正常使用。
  1982年至1984年间,林志民没有其它任何补贴而为广播站门市部负责保修近千台的电视机,做到随到随修,受到用户的称赞。
  电视卫星转播是一项新技术,广大的群众对电视收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县广播站抓住时机,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于1986年9月份在大峰山上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这是紧继云霄县后全龙溪地区的第二个卫星地面接收站。从此,广大的电视观众收看到了高质量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信号。接收站经受了多次台风雷电的考验,都能正常工作。紧接着,又争取县财政拨款二万五千元,增加了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为维护好卫星地面站,林志民参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并认真向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使自己成为电视转播工作的内行。
  我县大峰山电视台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架通了电力线、电话线,用水问题也解决了,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至1992年,大峰山电视转播台能同时转播出三套电视节目,加上在东罗岩设立的转厦门台节目的自动转播台及云霄笔架山转播的省台节目,县城及周边群众可收看到中央一套、二套、福建一套、厦门及广东省共五套电视节目,其中广东省节目是由我们在古雷大山上设立的三瓦转播机中转至大峰山再发射转播的,在电视信号差转技术方面属于高难度的。厦门台和广东台分别转播有芗剧和潮剧节目,这是漳浦人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节目,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电视观众的好评。
  在保障大峰山电视转播台正常工作的同时,林志民还负责全县各乡、镇、场的小型电视差转台的规划、建设及日常维修。当时我县各乡、镇、场拥有小差转台九座,其中白竹湖农场和佛潭镇能转播两套电视节目。
  我县电视覆盖率在75%以上,大部份地区能收看到两套以上节目,县城及石榴、盘陀、旧镇等乡镇可收看到四套电视节目。实现了中共中央1983年37号文件的有关要求。林志民还率先为县政府大楼、漳浦宾馆及佛潭华侨旅社设计安装了三套共用天线系统。并印发有关共用天线和有线电视系统的科普宣传材料。
  2007年,林志民即将退休。这时,省广电局下达任务:务必在2008年6月以前完成我县大峰山电视转播台的重建工作,以转播北京奥运会的盛况。时任县广电局局长的苏英纶同志对林志民十分信任,指定他具体负责建台工作。时间紧,条件困难,他不辱使命,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建台工作中。各项工作的计划都得局领导班子的认可,因而使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仅用七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上山车路的开通、转播机房和发电机房及值班生活楼的建设、抽水系统的建设、大铁塔的安装、高压线路的架通、转播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主要工程项目。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成为全市完成得最好最快最美的转播台,受到省市广电有关领导的称赞。林志民自信地说:“这铁塔一百年不动摇!”
  电视摄录开新篇
  1984年底,我县购买了一台小二分之一摄像设备,领导上指定林志民兼任摄像工作。虽然这并不单纯是工程技术工作,但他也乐意地承担下来。在负责电视转播工作的同时,在本站商锦盛和程乙良同志及本站的其他同志的配合下,在短短的两年多,拍摄了四百多小时录像片。记录了县委、县政府许多大事,以及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重大灾情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并独家为省电视台提供了省委书记项南来漳浦县视察的电视新闻素材。他还用极其简陋的设备,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摄制编辑了录像片,主要有《金漳浦》、《漳浦县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旧镇人民庆佳节》、《漳浦县文化艺术活动》、《奋飞吧,漳浦一中》、《教育一无二有工作汇报》、《漳浦县体育工作汇报》、《漳浦县贫困乡》、《漳浦县致富乡》等十几部专题片。特别是拍摄介绍乌石地区古文化的专题片《万紫千红话乌石》和对林氏宗亲的台胞认祖活动的拍摄报导,为乌石天后宫的顺利投建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1985年底,漳州市四届人代开会时间,市委抽调林志民和商锦盛同志前往协助大会电视新闻报道摄像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我县历年来举办的歌咏大会,都是由他承担策划扩音工作,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有线电视闯新路
  从1990年起,林志民主持县城有线电视网络的策划,参与建设县城有线电视网,参与设计全县有线电视网。率先指导实施了六鳌、竹屿、佛潭、杜浔等乡镇场的有线电视系统建设。
  微波大联网又是广电网覆盖的一个重要工程,直接关系到广电业治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灶山是惟一一个不可多得的微波中继站,林志民又踏上了新的登山的行程。他走遍了全县几十个中转点和接收点,进行精心地调试,圆满完成联网任务。在微波设备的维护工作中,他对原厂家的解调再调转播方式进行改造,大胆提出采用直放方式的技术方案,并和同志们一起进行技术攻关。该方案实施后,既大大地节省设备投资又提高转播质量和工作稳定性,加快了全县微波大联网的进程。改造后的设备耗电量只相当于原设备的十分之一,节省近百万元的全县微波网络设备投资,减少运行费用近20万元。
  微波大联网工程的建成投入运行,使我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县至村有线电视联网的县,为我县评上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创造了条件。林志民的同事问他,在灶山顶有什么感受?他借用毛主席的诗词回答: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995年,继全县微波大联网后,光缆大联网这项标志着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重要工程建设在局长刘钦赐的策划和直接领导下拉开了序幕,林志民参与了该工程的设计、选点、安装和调试工作。他与局里的领导、技术人员一起,又一次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漳浦大地的广袤,漳浦大地的各个村庄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全县285个行政村中有278个通光缆,光缆总长度约700公里,光接收点405个,这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光缆大联网工程的建成投入运行,使我县的有线电视传送质量和节目套数有了一个革命性的大飞跃,并为宽带业务的开展打下基础。他用一首《广电光缆村村通》的诗来描述这项广播电视重大工程的建设历程,以舒发他的内心的喜悦。
  林志民自从负责电视转播工作以来,不惧艰难困苦,不怕山高路远,不计较报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全县人民能看好电视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98年以来,他负责全县有线电视的技术维护工作,以“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为宗旨,着重抓广播电视的传输质量,抓网络的规范管理,抓用户的拓展,参与制定一系列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承诺制,他的手机全天侯值守,努力做到让观众听众满意。在自然灾害袭击面前,他与同志们一道奋战在第一线。
  甘当人梯传承忙
  林志民时刻提醒自己:身在其位,任重道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今电子科学技术、微电脑技术飞速发展,使他意识到,自己原来仅有的一点点知识会变得更为渺小。“学不可以已”,要不断地“学习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为了不落后形势,他每年都要自费订阅十来种报刊杂志,认真注意发展动态,尽快利用新器件、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他也说,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认真全面消化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技术进行改造,只要能抓住发展方向,就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并在一定的范畴内有所创新,要认真普及应用电子技术的新成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在网络维护方面,刻苦钻研技术,几乎用所有的业余时间阅读10多种有关电视及网络方面的报刊杂志,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参加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培训班学习,使他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林志民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创造了《用钳型交流电流表查找有线电视电缆网络带电故障》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能迅速又安全地排除有线电视线路带电故障,深受广大网络维护人员的好评。他把这个方法写成论文,于1998年4月在全国性报刊物《有线电视技术》杂志上发表。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行起了很大的作用,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站领导非常重视对本系统的人员培训,从1971年搞载波开始林志民就协同本站技术人员对公社(乡)大队(村)一级的广播站人员进行短期培训。还进行过多次的单项技术培训(如探测地下线故障等)。
  林志民做为一名电视转播台台长和负责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十分重视对本系统人员的培养。从1971年起就积极举办有关广播技术培训班,1995年至1996年间共培训乡镇技术骨干40多人,并编写有线电视维护教材,主编《漳浦广播电视技术》季刊供乡镇站人员学习使用。经常到乡镇站指导技术维护工作并亲自帮助解决网络维护工作中的各种难题。1992年漳州市水利水电局聘请林志民为市水电系统第一期电力中级工技术培训班教师,2000年漳浦职业中专学校聘请林志民为该校电子音像技术专业课教师,他还被聘为县机关干校无线电班教员业余任教,因此不管是本单位的同事还是认识他的朋友,大都称呼他为“志民师傅”。
  2001年首次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播放系统的技术要求非常苛刻,必须做万无一失,播放的声音要有很高的清晰度。县教育局信任他,把听力考试系统的工程交由他负责完成。林志民为了我县的考生能考出更好的听力成绩,从音箱的结构、喇叭的选用、功放机的选型以及线路的架设都作了反复推敲,因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市教育局验收组的肯定,得到了考生们的称赞。该系统除漳浦一中考点建了新教学大楼后更新外,其余考点延用至今。
  在工作之余,他发明了《方便式电焊面罩》和《有线电视放大器抽屉式外壳》等十几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由于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县委宣传部及县广播站的有力领导,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奋斗,不断探索,辛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1983年林志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了干,奖了一级工资,连续几年被评为站先进工作者,并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其中有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龙溪地区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表彰、县优秀科技工作者、县优秀知识分子。1978年光荣地出席福建省第一次科学大会。组织上的信任,他被任命县电视转播台台长,被选为县第八届人大代表。同行们的支持,让他当了县科协委员,市电子学会理事,县电子学会理事长。他说:“我要衷心地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我还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省广播电视厅的黄标游工程师,是他的辛勤培育我才会有今天的进步。”
  老有所为乐陶陶
  林志民努力实践和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漳浦广电精神。他说:“我从事广电工作38年,勤奋、求实、创新、奉献是我不变的宗旨。我亲身经历了漳浦广电事业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辉煌的每一个进程。漳浦广电局成为全国先进单位,漳浦县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的光荣称号,我做为漳浦广电局的一员,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此,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因为我无愧于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林志民2008年元月份退休。他把在上班工作时所写的一些诗文、相片整理成册,书名叫《大峰山上的灯》,他用朴素通俗的措词,字里行间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事业的执着之志,对同志的坦诚之心。广电局三任局长尤得意、刘钦赐、苏英纶都欣然为该书写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退休后,他执笔完成《漳浦广电志》的编写;历经约一年多时间,把历年来约一千多卷的磁带录相资料转录成光盘资料。
  县广电局推荐他为广电局老年协会副会长,他在尤得意会长的指导下,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组织退休人员的各项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作为局老年协会会刊《晚风》的主编,在各位编委的共同努力下,把《晚风》办得颇有特色,深受退休人员们的喜爱。
  林志民也很关注我县的教育工作。林志民曾经为县职专、绥安中学、达志中学、长春中学作科普及文化方面的讲座。他为颂扬漳浦教师的精神风貌,创作了《漳浦教师之歌》歌词,歌词获得县教工委、教育局的最高奖项。厦门大学音乐系林清坤为歌词作曲,他自己出资聘请专业人士为歌曲配器演唱,又在县广电局的帮助下,用自己手头的有关本县教育事业和老师教学的视频资料制成MTV,得到很好的反响。
  林志民对漳浦话很兴趣,凭着他多年在乡下所积累的见闻,经过几年时间的整理,在县广电局、教育局、语委办的大力支持下,编写了一本《闽南话(漳浦腔)拼音方法新编》,该作品对于学习研究闽南语具有很好参考价值。他去年参加闽南师大举办的研讨会,引起了闽南师大和集美大学教授及同行们的关注。
  林志民说:“退休了,能为漳浦社会再做一些有益的事,乐在其中!”
  身残志坚事竟成
  ——记2016年里约残奥会游泳亚军李庭申
  陈添来
  尽管阿牛身体残缺,但当他一入水,宽大的双臂就如同插上了双翅,自由翱翔,好似为水而生。说起这几年的运动生涯,阿牛感慨道,游泳让他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他很感恩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他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自己。
  李庭申,男,汉族,1987年11月2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沙西镇高林村的一户普通农家,中国残疾人游泳队运动员。
  小时候的李庭申因哭声大,亲戚邻里们都叫他阿牛,至今村里的长辈们也还是这么唤他。李庭申2岁时刚学会走路,3岁时因持续发高烧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失去行走能力。面对身体残疾,年幼的阿牛无数次绝望过……。幸运的是,逐渐长大的他没有屈服于残酷的命运,生活的磨难让他学会了坚强乐观,学会了笑对人生。
  从小性格要强的他,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家里条件不好,阿牛深深知道父母的艰难,他暗下决心要自立自强,靠着双手的力量支撑,自己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学会了洗衣服、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也使得他的手部肌肉变得越来越发达,力量也比常人大得多。从那以后不管是生活还是上学,李庭申都靠一双手来完成,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他时常告诉自己要加油。一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因家境贫寒,父母没有条件给阿牛买轮椅,是姐姐风雨无阻坚持背着上下学,直到小学毕业,父母又因生活所迫,不能继续背他去上学,14岁的阿牛被迫辍学了。
  辍学以后,他每天待在家里,时间长了,就萌生了想去找工作的念头,“那时只想着有人能用我,让我干什么都可以”。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碰壁,接连的变故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正当他打算放弃时,在朋友的介绍下终于有一家电子厂愿意让他试试,干了几天后,行动不便的阿牛无法适应工作,无奈只能选择回家。
  一直到22岁,阿牛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把轮椅。从此,轮椅成了阿牛行走的依靠,也伴随着他走过此后的人生。因为一切只能靠手,坐在轮椅上的阿牛手特别灵活,一个篮球可以在手指上转几分钟都不掉下来。辍学后的第二年,他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人竟然可以用扑克牌把黄瓜飞断,感觉挺神奇的,于是他也找来扑克牌,模仿着练,许多扑克刚甩出去就中途落地了。但阿牛并未因此而放弃,闲暇时间,他就对着泡沫板、纸板练习,这段时间,他找到自我放松的乐趣——飞牌(就是甩扑克牌)。从无聊到兴趣,又从兴趣到专业,三年后飞出的扑克就有了一定的威力。八年以后,阿牛最远的距离可以飞到约6米远。他甩出去的扑克牌不仅能切断黄瓜,甚至连易拉罐都能切爆,他也成了众媒体争相报道的“飞牌达人”。2009年,阿牛飞牌切黄瓜的绝技被媒体报道后,许多人都大为惊叹,阿牛也渐渐变得小有名气起来,随后各类演出都纷纷找到阿牛,邀请他表演绝活,分享自己的故事。2010年初,阿牛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因为一手飞牌断黄瓜的本领,他被漳州市残联选中,让他进入刚刚组建的残疾人飞镖队。
  2010年5月在备战飞镖选拔赛的一次训练中,前来选拔队员的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詹莹莹看中了他,觉得他上肢力量好,身上有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劲,便鼓励阿牛改行学游泳。从此进入游泳队,走上运动员之路,开始书写属于他的泳坛传奇。
  来到市残疾人游泳队以后,从未接触过游泳的阿牛,一下水便失去重心,不停被水呛。詹教练便托着他的下半身,让他练习漂浮、划水、换气。学了一段时间后,几乎“天天喝水喝到怕”,可还是学不会游泳,阿牛开始打退堂鼓了。他消极的状态,一切都被詹教练看在眼里,“连这么小的困难都克服不了,你以后还能做什么?”詹教练的一席话让阿牛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他最终选择继续坚持下去。为了克服阿牛因双腿残疾无法控制重心的弱势,詹教练想出一个主意,每次下水前都会在阿牛的双腿间绑上一块浮板,防止他因双腿动不了而下沉。就这样,阿牛靠两个手臂划水,一天天坚持下来了,训练一个月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浮”在水面上了,此后对游泳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由于起步较晚,阿牛因此更加刻苦,总想比别人多练一点,争取游的再快一点。平时无论是各种器械训练,仰卧起坐、哑铃、臂力拉伸,还是技能训练的仰泳和自由泳,他都是反复地练习再练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他惟一的信念。每天约5个小时,在游泳里游上近万米的距离,这对阿牛的身心更是极大的考验,但他硬是凭着极强的毅力扛了下来。高强度的器械训练,让他的双手布满老茧。长期艰苦的训练引来了伤病,在很长时间之内,阿牛常被双臂的疼痛感折磨着,为了能让自己在赛场上正常发挥,他每周末都积极地配合治疗、做康复训练。
  2010年12月,经过7个月的艰苦训练后,李庭申代表漳州市参加福建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省残运会,李庭申不负众望赢得了蛙泳金牌。此后,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专业训练后,2011年10月,李庭申代表我省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男子SB3级50米蛙泳、SM4级50米自由泳、SM4级150米个人混合泳、SM4级50米仰泳比赛中获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的骄人战绩。谁曾想到,曾经足不出户,终日与轮椅相伴的阿牛,日后会成为游泳健将。对这奇迹般的转变,认识他的人都为之惊叹,为他高兴。
  但作为冠军,李庭申却没有训练场。2012年,英国时间8月29日晚8:30伦敦残奥会开幕,残疾人运动员再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曾经一则“身怀绝技却苦于找不到工作,漳州牛人的艰苦处境”的帖子也开始在网上热传,帖子中的漳州牛人李庭申不仅是飞牌达人,还是全国残运会冠军,他为何会处境尴尬呢?李庭申说,他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找一个游泳训练的场地。当鲜花和掌声随着比赛结束而散尽时,这位全国残运会冠军却陷入了困境,他找不到一个适合他的地方进行游泳训练。
  李庭申说,自从全国残运会结束之后,他就没有再下过水游泳。“每次有全国性赛事时,我们都会提前17个月进行集训。但是比赛结束后,训练就终止了,要等到下一个赛事才会组织集训。其余的时间都是休息。”正处在运动生涯顶峰的他,非常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下滑,想利用休息时间训练,提升自己的成绩。他说,自己也曾考虑到游泳场馆里教小孩子游泳,一来可以赚钱,二来还可以训练,但是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这一想法只能作罢。“倘若到漳州专业的游泳场馆训练,对我而言,训练费用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我现在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个适合的游泳场地进行训练,以提升自己的成绩”。
  残联关注到李庭申的这一处境后,建议他可以边工作边进行体能训练。詹莹莹是李庭申的游泳教练,“李庭申虽然身体残疾,但他惊人的臂力非常适合游泳”,对于李庭申的情况,詹教练也略知一二,“残疾人游泳队员不像专业的游泳队员,可以天天训练保持最佳的比赛状态。只有在赛事前几个月,在相关单位的组织下,他们才有机会下水训练。而且现在游泳基地并没有适合李庭申的工作岗位”。
  漳州市残联宣文科朱科长介绍说,目前在漳州乃至全国不少地方,只有在集训期间才会安排对残疾人运动员进行统一集中训练,除了安排运动员的食宿之外,还会支付给运动员一定的误工费。她认为,现在李庭申可以先找份工作做着,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如果要训练的话,朱科长建议,李庭申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自行进行体能训练,等到集训时再熟悉水感,“体能提升上去了,游泳速度也能跟着提升上去”。解决了训练场地的问题后,李庭申的训练也慢慢步入了正轨,比赛状态也越来越好。2014年4月,在江苏常州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SB3级50米蛙泳比赛上,李庭申报名参加了SB3级50米蛙泳和S4级仰泳50米两个项目。在4月15日下午举行的SB3级50米蛙泳比赛中,李庭申发挥出色,斩获一金一铜,并以52.06秒的成绩,再次震惊全场。这也是漳州选手在本届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的第一枚金牌。
  2014年8月,在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李庭申代表漳州市参赛,他出色发挥,其中四个项目夺冠,男子S4级50米仰泳、SM4级150米个人混合泳、S4级50米自由泳和SB3级50米蛙泳,其中SB3级50米蛙泳更是再次打破全国纪录。在2015年9月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李庭申代表福建省参加比赛,获得了男子SM3级150米个人混合泳和S3级100米自由泳比赛第二名和第三名。
  游泳也让李庭申第一次走出了国门,由于成绩优异,2015年4月李庭申被选中代表国家飞往巴西参加世界游泳公开赛。此后,李庭申踏上了新的国际征途。2016年6月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游泳公开赛中李庭申第一次拿到了世界级比赛的奖牌,SB2级50米蛙泳银牌。这也让李庭申获得了参加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他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以世界级的专业水准和毅力,再次用成绩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2016年9月,李庭申随中国体育代表团飞赴巴西,征战里约残奥会。9月15日,福建省漳州籍选手李庭申,在里约残奥会男子50米蛙泳SB2级决赛中夺得了一枚银牌和SM3级150米混合泳第四名。“李庭申里约残奥会夺银”,这个重磅喜讯在整个高林村不胫而走。这个来自漳浦县沙西镇高林村的80后小伙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村子的骄傲。
  得知喜讯,福建省人民政府、漳州市人民政府分别向第十五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去贺电,对李庭申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祝贺。而李庭申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自己的残奥会银牌,并写道:“我在巴西也赚到一个月饼,谢谢领导、教练、队友,谢谢所有人。”2016年10月31日下午2点30分,漳州市政府党组成员陈水树、市残联理事长周建明等在漳州宾馆会见了漳州籍残奥健儿李庭申、张梁麟,为他们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本届残奥会,李庭申在游泳项目中获得了一枚银牌和一个第四名,被福建省总工会、团省委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的荣誉称号。
  2017年7月19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苏洪,副县长陈美慧到沙西镇高林村,看望第十五届残奥会SB2级50米蛙泳亚军获得者李庭申,并代表县委、县政府送来奖励金15.5万元。同时,福能联美集团、漳浦美伦清华园也为李庭申送来8万元奖励基金。自2010年5月开始触水学习游泳,短短6年间,李庭申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多次在省运会、全国残运会等大型赛事中摘金夺银,改写了漳浦县无残奥游泳奖牌的历史。
  在泳坛的李庭申刻苦训练,成绩斐然,是家乡人更是所有漳浦人的骄傲。凭借着天赋和刻苦的努力,阿牛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了近30块奖牌。而泳坛外的李庭申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模范、好榜样,他心系家乡,时刻关心支持高林小学的教育,捐资助学,体育改变了李庭申的一生,所以他也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要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命运坎坷,他没有服输;训练艰苦,他坚持不懈。李庭申用他的传奇故事证明了身残志坚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勇于担当立潮头
  ——记抗战老兵、党的好干部武传文
  胡武伟
  武传文,1925年3月生,山东沂水县马车岭村人,现居漳浦绥安镇城西社区。
  武传文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历经千辛万苦,多次立功受奖。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区委、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白竹湖农场场长、党委书记、漳浦盐场场长、党委书记、县委人事局长、县委老干局长、调研员。是一位久经考验、一心为党、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诚老实、刚正不阿共产党的好干部。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叶飞,省军区领导皮定均,还有漳浦县委书记闫观文等多次召见,誉称他为“党的好干部,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立潮头,是个领头雁。”并与他多次合影留念。提起他的名字,认识他的人会很多,人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赞誉他。
  (一)
  武传文从小目睹日本鬼子对中国野蛮的侵犯,幼小的心灵就开始激起他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17岁就跟村里民兵一起站岗放哨,夜间参与破坏鬼子据点公路、铁轨、通讯设备、剪电线、收电杆,有时还参与偷袭鬼子据点碉堡等。
  1944年6月,参与攻打鬼子占据的沂水县城,战斗中,表现机智、勇敢,一个人冲到鬼子暗堡侧面附近,用手榴弹扔入暗堡里,炸死鬼子机枪手,使部队顺利冲过一片开阔地。
  1945年1月,武传文所属山东鲁中南后勤部供给部,奉命转战山东,迂回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供给部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繁忙。几乎不分昼夜募筹军需物资,不停的奔波忙碌,同时也经常遭遇日本鬼子的伏击,战斗非常频繁激烈。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蒋介石却调转枪口发起内战,要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武传文三营警卫连奉令保护山东潍坊一个军工厂(专门生产军用帽子、毛巾)任务,国民党加大封锁,企图断绝我军军需用品供给,派重兵多次进山围剿,与顽敌进行殊死的战斗,工厂都要随时转移搬厂。在成批军需用品输送中,经常半途遭遇国民党兵的伏击,战斗不断发生,但他多次出色完成护送任务,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
  1947年,武传文所属部队后勤部的任务更加艰巨,供给发生困难,部队奉令在根据地后方与地方联合搞生产自救,百姓省吃俭用支前,部队补给也供不应求,就采取自力更生、克服一切困难。武传文带领一个班,勇挑重担,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1949年,三十一军,先头部队奉令南下到达福建漳州,驻扎在南靖境内宝林。时南靖、平和、华安、长泰等县一带反动基础十分浓厚,大山里潜伏着许多残余反动匪特,社会反动武装,活动十分嚣张猖狂。经常进窜村庄杀害新生政权的农会干部、民兵、工作队等,烧毁民房住宅,掠夺百姓财物,扰乱社会秩序,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战士们夜间睡觉和衣而眠,枪不离身,人人百倍警惕,随时投入战斗。一次接到知情群众举报,武传文奉令带一个班到船场西侧大山里叫龙水附近一个村庄抓捕一名潜回家的反动匪徒,他们摸黑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当他们赶到这个村庄口时,被狗叫声惊醒跑了匪徒,由于来的突然,天又黑,匪徒来不及穿衣衫,只穿单衣裤溜出家躲到村外树林里,被蚊虫咬叮、有动静,没想到部队已提早埋伏在树林里,逃不过战士的眼睛,正好随人影抓个正着,一时群众也惊醒,并在群众指认下核实是要捉捕的匪徒(这名匪徒平时在村里为非作恶,有害于村民,民愤很大)。
  回归途中,大家有点疲累,就停在一个半山坡上坐下来休息,匪徒双臂被反绑着,就地坐下来,狡猾的匪徒观望四方地形,属当地人对地形熟悉,认为逃跑的机会来了,匪徒绑着的绳头另一端由一名战士手拉着,后来这个战士在休息间把手上拉着的绳头踏在脚底下,被匪徒注视到。认为有机可乘,企图逃脱,便用半倒身姿势顺山坡滚下。这名战士脚踏着绳头忽然被抽动一下,大叫一声:“匪徒跑了”。武传文就在这个战士身边不远,听到喊声,立即站起身来,气势汹汹,奋不顾身,一瞬间,说时迟,那时快,纵身翻腾一跃,已跳出十多米远,正好扑在匪徒身上,由于用力过猛,重重的压击着匪徒。匪徒遭受冲击,哇哇哀叫不绝。匪徒终归没有办法逃脱,武传文出奇制胜,制服了匪徒。天亮时回到部队驻营地,部队首长听了汇报,十分称赞他机智勇敢。
  1953年7月16日,台湾国民党死不甘心失败,妄想卷土重来,反攻大陆。派兵进犯东山岛,“枪声就是命令”。武传文接到上级通知后,马上组织全区民工担架支前队,身为区委领导,亲自带领全区60多名民工支前上前线,连夜奔赴东山岛,到达火线前沿阵地八尺门,亲自指挥抢救伤员,表现突出。任务完成后,县委书记闫观文及县支前办领导亲自召见,并给予表扬嘉奖。
  (二)
  1958年4月,县委决定在白竹湖重办农场,武传文奉调任场长、党委书记。从一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农场场长,若是别人,会有思想抵触,但他却没有第二句话,他认为县委的决定,是上级对他的信任,是组织分工、党事业的需要,他没有怨言,只有坚决服从。
  白竹湖,位于漳浦县东北部,距县城60多公里。背靠风櫃斗岭的寨山山麓,与龙海港尾镇交界,山峦叠嶂。深山坑里,荒郊野岭,成片的原始树木,穷乡僻垠,地域范围总面积有15.4平方公里,四个作业区,白竹湖,顶埕、和坑、古山,后来又发展办南山茶叶场。共有2700多人口,耕地2100多亩,山地8988亩。
  办农场初,场部办公连一间房屋也没有,一张办公桌是他几次回县城向县委再三要求才从县委机关调让来的。一切都要靠自力更生,从零开始。武传文只有一个念头“自信,坚守信念,胸有朝阳,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事事自己走在前面,敢说敢干。他发动鼓励场员、职工、干部,人人树立以场为家思想。“下定决心,与地斗,只有拼,才会赢”的无畏精神气魄。在他的带领下,大搞垦荒造田,重建家园双手抓,就地取材,从没到有,从小到大,不懈的努力奋斗。时初种植水稻三百亩。第二年600亩,第三年插秧1000多亩,大种龙舌兰1000多亩,开山种茶叶、水果等3000多亩,栽种经济林2500亩。发展畜牧业,建畜牧场,引进良种奶牛三百多头,奶羊一千多头等等。对国家做出很大贡献,成绩突出。时省委书记叶飞,省军区领导皮定钧等老首长领导十分关心农场的发展。几次亲临白竹湖农场视察检查,给予很大评价和赞誉,并一起合影留念。1964年被福建省农垦系统评选为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中共福建省委授给一面大锦旗。
  1958年底建白竹湖农场场部办公楼面积450平方米,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1959年建白竹湖小学教学楼650平方米,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同年又建和坑小学教学楼6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1979年建和坑中学教学楼1100平方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等等。白竹湖农场,面貌全部改变,真是今非昔比,一个穷山沟己经大大改变了模样。
  武传文为办白竹湖农场,所做的一切得到上级的褒奖,群众也这样公认肯定。他以开拓、拼搏、进取、实干办实事奉献精神,为集体和个人赢来荣誉,无上光荣。
  1970年10月,武传文奉调任漳浦盐场场长,党委书记。
  漳浦盐场,位于漳浦县东南部,地势沿海,地域范围26平方公里。辖雄厝,竹屿居委会,八个作业工区,职工七千多人。漳浦盐场系本省海盐三大产区之一,有全民制盐田10263亩,集体制(竹屿、雄厝、港内)盐田2220亩,年均产盐49626吨。最高年产盐67491吨,年工业产值2.25亿元。
  武传文上任后,职工最强烈反映的第一件事,全场职工长期生活吃半咸水。这一件事引起他的注意。“注意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他十分重视,经深入调查,情况确实。通过场务会议讨论,与会同志一致支持和拥护,形成了集体决议,并报上一级审批。1972年在埔尾村交界的浯江出水口兴建一座埔尾桥闸,在六区(赤湖)界“黑桥”处打一大口深水井,在竹屿村的小山上建一座容量200立方米水塔,连成一体化。铺砌水管道总长度2000多米,解决全场七千多名职工的生活等用水问题。至今场职工、干部饮用水时,便会说:“武书记若早点来盐场,我们会早点吃上这样的好水,人人可以多活几十岁”等等。真正是“吃水不忘开井人”。念念不忘。
  来到盐场,天天与盐打交道,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是离不开盐。在工业上用途更是大量需要。国家对海盐历来是十分重视的,视比黄金更重要,更可贵。他想海盐加碘对人的身体有帮助。原料是现成的基础具备条件,得天独厚。为了进一步发挥盐的作用,通过场务会论证,决定申请海盐加工厂,开创发展成立晶浦软化工有限公司,得到上级的批准后,武传文被任命为承建总指挥。化工厂的建成,投入使用,投产后年均生产碘盐3万多吨。
  1978年3月,为了安置越南归国华侨等事宜,武传文又调回白竹湖农场任党委书记。当年8月,农场改属省侨联办,农场便更名为福建省白竹湖华侨农场。
  武传文一生一心为公,任劳任怨,埋头工作,始终无怨无悔。自1958年以来前后在白竹湖度过16年的年月,与农场干部、职工等已结下浓厚的鱼水干群之情。至1981年10月,因工作需要调动离开农场。离别之情依依不舍,在农场工作的悠悠岁月,让他永不忘怀,时常挂念农场,事后一有时间便往农场走,回去看一看,走一走。他真诚的关心,似子女离开娘亲一样,“回家看看”一样。在农场十几年朝夕相处,有一种一往情深的感觉。每一次车到农场一进大门,马上就沸腾起来,都会不约而同,人人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家门和办公室,向他挥手招呼。有的甚至争先恐后向它跑去,争着与他握手道好,有的还强拉着他的手不放,往自家门拉去,要他到自己家中用餐吃饭,。每一次到农场,好似农场有举行什么重大集体活动,热烈欢迎他回娘家一样洋溢着一种深厚情谊的气氛。
  (三)
  武传文对党对人民的革命事业衷心耿耿,任劳任怨,不贪不占,言行一致。他口上如何说,实际上也是如何做。在白竹湖农场期间,上级给农场调资名额。本来他有条件可以轮到调资等级对象。但他自己却提出,认为自己现在领的工资比别的职工、干部高,应让给工资低的职工、干部。自己表示不加入评审。他就是这样的人,说到做到,从不食言,历来也从不计较个人的事。
  1957年间,县劳动局一位宋××找到武传文,诉说其家属闲在家中,没有事干闹情绪,要求找工作让她作。武传文答应他。不多久,教育系统招录教师,留了一个名额安排宋的家属当教员,录用后,宋某上门道谢,闲谈中宋知武的家属也在家中无职业,就说:“老武,你家属也在家无事,也可以找一份工作让她作。”武说:“我为你家属找工作,与我自己为家人找工作,那是不一样,我不干,那是一人当道,鸡犬升天,我不是那样人,那就算了罢。”话这样说,不是说好听话。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武传文的家属(妻子)耿兆美,今年89岁,尚健在。当时刚结婚,29岁,完全可以参加工作,可至今一直是位无职业者。有四个子女。长女武玉英,高中毕业后,在百货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次女武玉华在供销社当职工(营业员)。三女武玉珍在妇幼保健站当员工。老四小子武玉顺在罐头厂当工人。都是企事业职工,个个都是子女自找工作。没有一人当国家干部,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在当时都是不错的人才,政治清白,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缺陷残疾,可说都不是。有人对他询及此事时,武传文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表情恬淡自若,或许在微笑声中、会意告诉我们,能想起当初不为之,非不能为的人格底线的坚守,一笑置之,这才是凸现他一心为公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
  1955年间,县税务局一位刘科长(部队军官转下地方)找武传文诉说刘某其家属在漳州教书,夫妻工作分居异地,照顾家庭及子女生活不方便,诉求有机会帮忙把妻子调回漳浦全家一起生活。武答应刘找机会。武记在心上,不多久,也有相同的例子一对夫妻,要求在漳浦工作的妻子调往漳州。刚好是对调,通过组织协商,办了调离手续,一起解决两个家庭的实际困难。事后刘科长买二瓶酒来组织部要答谢武传文,刘科长到武传文办公室见门内人很多,不便进去,就把二瓶酒放在另一个(干事办公)门口,后被干事发现,想“酒一定是要送给领导的”。会报领导后,武传文已知二瓶酒的来由,便叫来刘某,问起二瓶酒的事,刘某不敢有瞒,便承认是他所为。武传文态度非常严肃,说:“你送酒敢于承认,还老实。你把酒带回去,不然我要处分你。你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纪律,你清楚,你这样做会害你自己,又害我,今后你要记住,不能这样做。关于你家属调回漳浦的事,是巧合,刚好是对调,只要通过组织协商,履行手续就可以,这样的事是正常的事”。日常中如此例子很多,武传文都秉公办理,始终保持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干部们对他更加可亲可敬,颂扬他“六不”美誉称号,即“不贪占、不收礼、不卖官、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今夫妻俩只住二间平房。生活上极其俭朴。
  武传文参加革命早,不忘初心。资历深,所做的事绩很多,经验丰富,但他非常谦虚,淡泊名利,从不宣扬自己,无论做什么事,开口总是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事,认为宣扬事绩是向党讨功劳,工作上有了成绩应归功于党和人民。”他胸怀坦荡,一身浩然正气,磊落奇伟,坚守原则。他言谈尽是公务,绝少提及私事,其一心为公的品德,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他深受时人敬仰。
  武传文老人家一生阔达大度,宠辱不惊,这大概是他年近九五,仍体健无疾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健康长寿,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愿他长寿百岁。
  附录:
  武传文获得的荣誉
  1998年10月,在山东济南市战友广场,为武传文铭刻纪念碑。
  1999年9月,评选为漳州市离休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山东南下干部、纪念60周年获金质奖章一枚。
  2005年8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获金质奖章一枚。
  2015年8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获金质奖章一枚。
  2017年,评选为福建省第八届健康老人称号,获金质奖章一枚。
  武传文的工作简历
  17岁参加民兵,破坏鬼子公路、剪电话线收电线、站岗放哨。
  18岁参加攻打沂水县城,炸碉堡。
  1945年1月在鲁南后勤供给部警卫连副班长。
  1948奉调第三野战军军政干校学习。
  1949年6月奉调福州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部三营警卫连二排排长。
  1951年2月部队配合地方在龙海四区石码搞土改。
  1951年6月转业分配漳浦六区(赤湖)区委。
  1951年11月调二区(石榴)任区委。
  1952年4月调任五区(佛潭)区委副书记。
  1952年8月调任八区(浯江)区委书记。
  1954年12月调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56年6月奉令漳州地委党校学习。
  1957年6月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三区(官任)区委书记。
  1958年5月调任白竹湖农场场长、书记。
  1970年12月调任漳浦盐场场长、党委书记。
  1978年3月调回白竹湖农场任党委书记。
  1981年10月调任县人事局局长兼县委老干局局长、调研员。
  1985年12月,从县委老干部局离休。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分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化建设、工作纪实、百善孝为先、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了《佛昙轧内村传统古村落富美乡村建设实践》《漳浦县对外对台劳务合作工作回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南天一柱”杨世懋》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