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443
颗粒名称: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分类号: D649
页数: 7
页码: 143-149
摘要: 该文主要讲述了漳浦县开展的“好婆婆”“好媳妇”推荐评选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关键词: 漳浦县 评选活动 家风

内容

百善孝为先。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提高我县公民道德素质,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在争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2018年“三八”节前夕,漳浦县妇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推荐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通过各乡镇场妇联、县直机关妇委会认真组织推荐,涌现出一批优秀妇女典型,朱淑贞等14名同志被县妇联授予“好婆婆”荣誉称号;陈碧素、纪钻珠等26名同志被授予“好媳妇”荣誉称号。
  她们勤俭治家、团结和睦,她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她们用朴实的一言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婆婆”朱淑贞
  老骥伏枥更奋蹄,退而不休献余热。她自认为渺小,却塑造了伟大;她自认为平凡,却用行动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她用爱心呵护着家庭,用无私谱写着完美,用真诚成就着和谐。在她的照料下,婆婆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在她的支持下,儿子儿媳安心本职,专注工作;在她的照顾下,孙子孙女健健康康,茁壮成长。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着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影响感染着后辈。单位上下、左邻右舍都说她是位无可挑剔的好婆婆。她就是漳浦县地税局的退休干部——朱淑贞。
  好婆婆,也必然是位好媳妇。朱淑贞的公公早年去世后,留下孤苦伶仃的婆婆,婆婆已87岁高龄,视力、听力都较差,生活起居很不便,而朱淑贞总是耐心的沟通、解释,有时声音大了,还会受到婆婆的数落,但是她总是一笑置之。婆婆眼睛不好,之前做过手术,忌口的食物较多,考虑到婆婆的身体,又照顾到婆婆的胃口,她总想着法子变着口味给老人准备一日三餐。冬天,怕老人冻着,给老人购置冬衣、电热毯、电暖气,时刻叮嘱老人要添衣加被。经常给老人洗衣洗头,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多少年来,她就是这样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关心婆婆,尽一切努力让婆婆开心。
  朱淑贞为了能让儿子儿媳在外安心工作,孙子出生后,主动搬到儿子家,承担起照顾晚辈的责任。儿媳坐月子期间,不能做重活,不能碰冷水,这个时候,朱淑贞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照顾儿媳,每天扶着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饭喂水,同时她还得照顾一对双胞胎,事无巨细,不分昼夜。
  朱淑贞退休前与儿媳同在一个单位,作为一名有着近40年税龄的老税工,是儿媳职业生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儿媳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太过劳累,产生畏难情绪时,朱淑贞就温言细语的开导鼓励,用她年轻时的经历现身说法,“你年纪轻,有能力,不要怕困难好好干。”朱淑贞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有妈在,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
  2017年11月,朱淑贞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她立刻回归了家庭,很快完成了角色上的转变,毫不犹豫的当起了家政大臣。从每天早晨的一餐早饭,到全家人的每一件脏衣;从孙子孙女的喂奶喂饭,到尿布换洗,都由她一手操持。夜以继日的辛苦操劳,为的就是不让儿子儿媳牵挂家里,能够全心全意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她总说,即使自己退休了,但是子女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作的贡献,也是她对社会的贡献。
  “好媳妇”陈碧素
  陈碧素,今年47岁,六鳌镇山门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贫困农家的媳妇,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患有精神病的丈夫和小叔子,服侍年老体弱的公公,从不言弃,无怨无悔,用行动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用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在村里传为佳话,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妻子、好媳妇。
  都说,妇女是半边天。对于林银智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妻子陈碧素就是这个家的一整片天。她用她瘦弱的身躯支撑起整个家庭。陈碧素嫁到山门村与林银智结为夫妻,夫家只有两间简陋的石盖板房。丈夫林银智、小叔子林银益患有精神病,公公年老体弱,都无法外出务工,家庭只能靠陈碧素和婆婆打些零工维持家用。房屋年久失修,雨天常常漏水,却连泥水工都请不起,只能靠她和好心的邻居用油布勉强修补。嫁过去没几年,婆婆就去世了,整个家庭只能靠陈碧素一个人务农、打杂工维持生计。
  二十几年来,陈碧素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她孝敬公公,给公公做好可口饭菜,端到桌前,照顾日常饮食起居。她照顾患有精神病的丈夫和小叔不离不弃。同时她照顾孩子,每天天未亮就起床,送孩子上学。白天忙农活,晚上收拾家务。尽管很忙,却没把孩子的教育落下,培养儿子林文斌考上了贵州大学。这是她这辈子最为骄傲的事情,她说,再苦再穷,也一定要让孩子上学,成为有用的人。她对这个家庭的有情有义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有人说她很伟大,她却说,我只是个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个妻子、媳妇应该做的份内事。可在别人眼里,她是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有人劝她,这种家庭,熬不出头,带着孩子改嫁算了。她却坚定的摇头:“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一句朴实的话语,却让人潸然泪下。公公谈到这个媳妇,也是老泪纵横的说:“我的媳妇很可怜,嫁到我们家以来家里什么事情都是靠她一个人,没有这个媳妇,就没有我们这个家”。
  一滴水反射太阳的光辉,陈碧素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勤俭耐劳、坚强无私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好媳妇”纪钻珠
  纪钻珠今年65岁,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主妇。她在平凡的生活中孝敬长辈,勤俭持家,任劳任怨,深受亲戚和左邻右舍的称赞。她自嫁入官浔镇锦江村何氏家庭,就把孝敬老人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三十几年,她一直和公婆同住一起,同吃一锅饭。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孙儿一大家子,家务很多,但纪钻珠还经常陪着老人拉拉家常,说说话,给老人洗头、洗澡、剪指甲。
  三十几年,她一直视公婆为亲生父母,视婆婆因看不惯的唠叨为母爱。公爹早年去世了,留下一个92岁的高龄婆婆。婆婆身体不好,每次卧病在床,她都无微不至的照顾,从未有过怨言。即使婆婆因病痛发一些无名火,她也不生气,体谅她因病痛,心情烦躁才发火。大家都夸她是婆婆的贴身小棉袄。
  三十几年,每逢婆婆生日,过年,过节,她会做婆婆爱吃的菜肴,还会买衣服等礼物送给婆婆。每次出去街上,有看到合适婆婆穿的衣服都会买回家,很少看到她为自己买衣服。即使身体不舒服,她也要坚持照顾好婆婆,健康的饮食,水果蔬菜多样化。当婆婆在亲戚邻居面前夸她孝顺时,总能看出婆婆的满意和幸福,甜在心里,写在脸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渐渐的使婆媳关系有着深深的母女亲情。
  她对老人的孝敬,对孩子的培养,赢得亲戚邻居的广泛赞誉,她总是谦虚的说:我只是做了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夸的。儿孙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家风。她还经常教育子女说:“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才能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做好工作,发展事业”。她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怀,为老人营造了一个安心晚年的生活环境,为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默默奉献,也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做出了贡献,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榜样,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职责”。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本书分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化建设、工作纪实、百善孝为先、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了《佛昙轧内村传统古村落富美乡村建设实践》《漳浦县对外对台劳务合作工作回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南天一柱”杨世懋》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蔡燕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