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迪与深沙大夫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406
颗粒名称: 张时迪与深沙大夫第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392-3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霞美镇眉田村中的一座五房祖祠——“大夫第”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相关人物。这座祖祠由眉田深沙出仕的张时迪所建,他是湖州府同知,政绩显著,受到御史推荐而提升。文章还提到了张时迪的父亲张璋以及林士章等历史人物。此外,文章还描述了“大夫第”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装饰,以及重建时的情况。最后,文章指出了眉田张氏族人尚武习气,读书入仕的人不多,但有确切记载的张时迪一人仍然为眉田村带来了荣耀。
关键词: 漳浦县 祠堂 名胜古迹

内容

在霞美镇眉田村中,有一座五房祖祠,村民称之为“大夫第”,是眉田深沙出仕的张时迪所建。
  张时迪,官至湖州府同知。因为府同知为官阶正五品,步入大夫行列,“大夫”在古代是个官职,到明清时虽然已废除,但是高级官阶的官员都称大夫,所以人们俗称“深沙出大夫”。因而,这座“大夫第”就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族的显赫的象征。
  张时迪政绩显著,受到御史的首先推荐而提升,所以在眉田张氏大祖祠悬挂“乌台首荐”匾,以彰显荣耀,张时迪的父亲张璋也因而封赠奉直大夫、浯州知州。
  大夫第建于深沙自然村中,现在是村中的五房祖祠,背后为梁山的余脉眉山,据说山中曾经建有一座墩台,是为了防御倭寇而建造的,祖祠前为一片稻田。大夫第因年久失修而倒塌,2009年村民集资重建,重建后面积为325平方米。
  大夫第坐西南朝东北,沿中轴线依次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面阔三间,门厅作凹窝式,大门上悬金字“大夫第”匾,左右开小门进入次间,青石方形门墩,两旁开木制透雕螭虎窗。正堂明间设祖公龛,上悬“孝思堂”匾。屋面做悬山顶,燕尾脊,屋脊上饰剪瓷雕双凤牡丹及花卉图案。重建时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仅保留了大门前的两个青石门墩。
  眉田张氏族人向来就有尚武习气,读书入仕的人不多,有确切记载的仅有张时迪一人。但是,张时迪的生平经历,史料记载很少。
  据《漳浦县志》记载,明隆庆二年(1568),张时迪由漳浦县学以恩贡入国子监,隆庆四年,中式顺天举人。与他同时期入国子监学习并中式举人的漳州人有10人左右。而这时候,林士章任国子监司业,为国子监副长官,后来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长官。
  查阅资料,在进士刘霖所写的《雷州府通判春斋林先生行状》中,有“门人眉山张子”一词;林士章所撰写的《赵淑宽墓志铭》中写到:……始举一子,即宪副君。君生而颖异,九岁能为文,遍诵经史。余友张眉山君尝提诲之
  这里提到的赵淑宽,是赵家堡的创建者赵范的父亲,林士章曾任赵范的老师,中进士后,举荐张眉山为赵范的老师。
  文中提到眉山,即现在的眉田村一带,因村后有梁山余脉眉山,故眉田村一带旧称眉山。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如漳浦著名历史人物黄道周称“黄漳浦”。因而,在这里,张眉山是眉田人。
  由此可以得知;张眉山就是指张时迪。张时迪,曾到旧镇乌石求学,从学于林士章的堂兄、官至广东雷州府通判、精通理学的林楚(号春斋),并与林士章结为好友。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建阳
责任者
张时迪
相关人物
林士章
相关人物
刘霖
相关人物
赵淑宽
相关人物
黄道周
相关人物
林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