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应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392
颗粒名称: 林应聚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339-3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林应聚是明朝时期的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兼浙西兵备副使。他来自福建漳浦九都湖底社(今杜浔镇湖里村),出身于农耕家庭,后家道逐渐富裕。林应聚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志存高远,勤奋力学,于万历四十四年中式进士。他为官勤政清廉,精明强干,受到上司嘉许和民众拥护。在任上,他主持重修书院讲堂,重建后堂供奉先儒张载,受到士民推崇。林应聚不依附权臣魏忠贤,保持独立。他为湖里林家祖祠题写匾额,勉励宗亲重礼义、讲道德。他的孙女适旧镇城外张家,生子张先跻也是进士。林应聚举家迁徙县城后,居于射圃构建府第,并在祠堂前开挖水塘以纪念湖里祖地。他年老归休后卒于家中,墓葬在城郊油车社附近。
关键词: 漳浦县 林应聚 主席简历

内容

林应聚(1581-?),明漳浦九都湖底社人(今杜浔镇湖里村),万历四十三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联捷中式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兼浙西兵备副使,敕封按察使。
  林应聚祖上世代农耕,到祖父这一代家道开始富裕殷实,是杜浔沿海一带的富户。父亲林有初号我克,明万历七年(1579年)举人。授福建建阳县教谕,升湖南省益阳县知县。应聚从小接受书香家庭的熏陶和良好的教育,加上本人志存高远,勤奋力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由府学)中式举人,翌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联捷中式进士,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该科一、二、三甲共274名,二甲共67名。林应聚为二甲第35名,授翰林院修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调任河北省滦州知州,他为官勤政清廉,精明强干,告戒从人遵从约束,整饬府兵差役,造福百姓。得到上司嘉许,深得民众拥护和称赞。在任上,林应聚主持重修西关横渠书院讲堂,重建后堂,用于供奉先儒张载。构成前堂讲学,后堂供奉先师碑位的格局,受到士民推崇。天启年初,擢升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崇祯元年(1628年)调任温州知府,崇祯五年(1630年)五月擢升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兼浙西兵备道副使。
  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把持朝政,宦官专权,倒行逆施,颠倒黑白,迫害朝臣,当时不少朝官依附魏忠贤,结党营私,但是林应聚对魏忠贤不依不靠,保持若即若离。天启六年(1626年)春,户部尚书毕自严因反对魏忠贤拍卖南太仆寺牧马草场未果。愤而乞归,林应聚毅然决然前去送行,赋诗共勉,当时,林应聚《赠大司徒毕老先生得请旋里》诗四首,今录二首供参阅:
  一、归舍遥将帝旨颁,殊思缱绻几人攀
  清风长拂司农署,卿月弧悬碧海湾
  仲父才高宜握计,谢公望重岂投闲
  此行暖席无多暇,伫奉征书领鵷斑
  二、喜从画省沾光辉,一自投簪愿己违
  黄发迩来看渐少,白驹此去音还稀
  时艰莫说宦情薄,身隐仍忧邦贮非
  不独属员偏惜别,儿童拥道望公归
  湖里林家于明万历年间始建祖祠,落成时,应聚为祖祠堂题写堂号《求德堂》匾额。意在勉励宗亲为人要正派、重礼义,讲道德。并撰写楹联:“向端方以立德,本礼义而传宗”。后来族人将这联对作为辈序联。《求德堂》内悬挂“文魁”“选魁”、“进士”、“科第世家”等牌匾。科第世家匾是福州洪塘乡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翁正春为林应聚父子题立。
  林应聚的孙女适旧镇城外张家,生子名先跻,号愧日,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庚戊科登进士第,选官翰林庶吉士。湖里林氏祖祠有为张先跻悬挂的“中翰”匾。
  泰昌元年(1620年)林有初(益阳知县)以子应聚贵,赠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
  林应聚举家迁徙县城居于射圃(地名)即池畔构建府第,称湖仔内,后改为祠堂,并在祠堂前面开挖水塘,取名“梁湖潭”,以纪念湖里祖地,顾名思义曰:“梁山顾祖,湖水朝宗”。
  林应聚年老归休居县城府第,卒于家,墓葬在城郊油车社附近。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智诗
责任者
林应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