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患者仁心大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375
颗粒名称: 情系患者仁心大爱
其他题名: 记福建省劳动模范湖西畬族乡乡医陈伟琳
分类号: K825
页数: 14
页码: 265-2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伟琳是一位扎根在畬乡行医18年的临床执业医师,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首“情系患者,仁心大爱”之歌。他出生在一个乡医家庭,受到父母的良好家教和影响,立志行医,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他坚守在偏远的后溪村,无私奉献,为村民解除病痛,成为了他们的健康守护者。陈伟琳的爱心之举受到了卫生等部门的认可,荣获多项荣誉称号。
关键词: 陈伟琳 漳浦县 人物传记

内容

陈伟琳,男,1980年11月生,漳浦县湖西畬族乡后溪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临床执业医师,后溪卫生所负责人。
  陈伟琳扎根畬乡行医18年,用青春谱写一首“情系患者,仁心大爱”之歌。他的爱心之举,受到了卫生等部门的认可。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一)父母传教,立志行医
  陈伟琳出生在一个乡医家庭,从小就受到“向上向善,奉献仁爱”的文明家风熏陶,父亲陈启惠,1968年从龙溪卫校中医专业毕业后回到畬乡行医,湖西卫生院医
  生。
  伟琳说:“父亲是位好医生,我当上乡医很大程度是受父亲影响。”伟琳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父亲给村民看病、开处方,也看到病者治癒后露出的笑脸,使他幼小心灵产生学医的浓厚兴趣。父亲启蒙教育,又凭着他天赋聪颖,四岁时就能背诵“四君子汤”,六岁能把“汤头歌诀”300味背得滚瓜烂熟。12岁那年跟着父亲到邻村看社戏,有一位老大娘患重病,生命垂危,家人万分焦急,就请他父亲看病。父亲顾不得看社戏,立即出现在病户家,经对症施治,老大娘转危为安。这件事使伟琳深受感动。他还听父亲说,旧社会这里缺医少药,眼睁睁的看着有的村民丧失富贵的生命。因此,伟琳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读医学,学成回乡继承父业,像父亲一样做个好的医生,救世乡亲。”
  父亲是伟琳从医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而母亲蓝素英则是伟琳学做人、走正道的教导员。伟琳说:“我小时候,母亲常教我要善待弱者,要关心穷人,扶贫济困。”又说:“母亲对我严格要求,教育我要做善良人,要做慈善事。”蓝素英,畬族人,1966年入党,曾担任大队的贫协会主任、妇女主任和大队办的红坑农场场长,曾当选为湖西乡人大代表。她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这一切,伟琳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在母亲教育下,伟琳26岁入党了。
  1995年,陈伟琳考上漳州卫校西医士专业。成为父亲的校友。伟琳勤学苦练,专心钻研医学知识,每次考试成绩都优秀。
  (二)无悔选择植根畬乡
  后溪村是漳浦县的一个贫困村。位于湖西畬族乡的东南部,四周群山环抱,地处偏远山区,道路崎岖。地域颇大,纵横6公里,有16个自然村,916户,3600人。
  父子俩都选择畬乡行医。父亲陈启惠,龙溪卫校毕业后,到湖西卫生院当医生。坚守畬乡行医40年,直至退休。他说:“我在畬乡当一辈子医生,对这一方热土感情特别深。我儿子也是畬乡的儿子,应该留在缺医少药的山区。
  1998年,陈伟琳从漳州卫校毕业。有的同学想方设法留在城市,他却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后溪村,践行“要恋故乡一把土,莫恋他乡万两金”的理念。“80后”的18岁英俊小伙子,风华正茂,立志扎根畬乡山村,开始了“无编制、无工资、无任何福利”的行医路程。这一留,就是18个春秋。他说:“我愿意长期扎根在畬乡。”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许多同学劝他出去闯世界,谋发展。许多民营
  医院以高薪聘请他当医生,并办终身保险;湖西卫生院院长蓝文泰多次劝他到乡卫生院当医生,均被他一一谢绝。他矢志不移,惦记着全乡亲的辛苦病疼。
  (三)畬乡“家庭医生”村民健康“守护者”
  18年来,陈伟琳一直坚守畬乡后溪行医。坚定“为村民解除病痛,服务畬乡人民”的理念;18年来,陈伟琳心里常惦记着全村307名慢性病患者、多位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多名留守儿童。他把患者安危掛在心中,只要村民有需要,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不管道路多远,多崎岖,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晴天雨天。无论寒冬酷暑,他总是用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家里。他的手机全天候24小时开机,卫生所门上还安上电铃。一年365天无休息,甚至大年三十夜里,正月初一都坚守在卫生所的岗位上。一天夜里,贵州藉的务工人员(湖西乡工业区)阮伟琨的五岁女孩发高烧达40℃。人生地不熟,又担心诊所没开门,直着急。打电话给陈医生,没想到他却说:“你们不要过来,带小孩不方便,路又不熟,我上门看看。”这位贵州籍务工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86岁蓝美娘独居城仔自然村的一间旧石厝,她患心脏病、高血压,行动不方便。伟琳连续四年每周都上门为她治病,同时问寒问暖,
  捎带水果、补品。蓝美娘见人就说:“伟琳就像我自己的孩子,”;村民陈江华感动地说:“伟琳是我们的家庭医生,我家几代人都是他看病的。半夜小孩发高烧,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凌晨三点又来看一次,天亮再来检查一次。”;“陈美桂老人家里电话坏了,小孙女发高烧,便背着她1公里的山路到卫生所。看完病,伟琳用小车把祖孙俩送回家里。”
  伟琳每天出诊,往返都要过溪涉水三、四趟,裤子常是湿的,村民们开玩笑叫他“湿脚医生”。南山社大桥被洪水冲断了两年,伟琳出诊一天也没有中断。陈田根老人患脑梗塞、糖尿病,大脚伤口5厘米。为了使老人伤口早愈,伟琳每天涉水过溪,往返走二、三公里路。遇上雨天,要绕道走20公里山间小路。
  18年来,陈伟琳守护着后溪村16年自然村,3600人的健康。走过16个自然村每家每户。他对每户基本情况一清二楚,谁家有几个出外打工?谁家有几个留守儿童和老人?谁家有慢性病人等等,都烙印在他脑海中。
  陈伟琳早在8年前就为全村307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时刻把他(她)们铭记心中,高血压239人、糖尿病51人,重性精神病17人。把每人姓名、年龄、性别、病症、用药、健康情况都记录在案,且每次就诊时就填入档案,作健康跟踪。
  2016年8月22日晚7时,后溪村有6名小孩因白天到山里野炊,吃了半生不熟的野菇,致剧烈呕吐、腹痛、昏迷不醒。陈伟琳诊断:“是食物中毒,要立即送医院抢救。”他一边施行抢救,一边用手机联系车辆。伟琳护着4名小孩送到县医院。在途中他又知道还有2个小孩也吃了野菇中毒,但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伟琳立即向湖西乡领导和卫生院院长作汇报,引起乡、村领导和卫生院高度重视,全村16社也动员起来,挨家挨户了解还有谁家的孩子也吃毒野菇。直到半夜12点,找到这两名中毒儿童,这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老人都以为是小孩着凉感冒睡觉了。伟琳的家人和卫生院医生一起,将两名儿童连夜送往漳州市医院。在漳浦县医院抢救的4名小孩,因病情严重,10点30分由陈伟琳护送上漳州市医院抢救。一路上陈伟琳用手机联系协调市医院紧急启动一级预案,做好准备对小孩的紧急救助。刚跨进市医院时就有一名小孩立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紧急抢救。伟琳帮助家长挂号、垫钱、陪护小孩急救和洗胃。等到6名小孩的病情稳定下来了,他才连夜赶回后溪卫生年,这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了。天亮了他又出诊了,趟在治病救人的路上。
  市医院主治医生说:“幸好陈医生出诊及时,判断也很准确,没有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湖西乡卫生院院长蓝文泰说:“匆忙中家长带的钱不够用,伟琳付了几百元。”
  几天后,6名中毒小孩脱离生命危险,平安回家了。孩子的家长感恩戴德,,到后溪卫生所放鞭炮,每人送一面大红色烫金字的锦旗,分别写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心系患儿救助得当,道德模范福泽村民”、“紧急救助中毒患儿,彰显医者仁心大爱”。
  认真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全方位守护村民健康。陈伟琳白天坐诊、出诊,晚上带着诊箱到村民家义诊,为老人和小孩作健康检查指导,到患者家巡诊,他常访的老人有200多人。
  认真做好老人患者临终前的守护和人文服务,如吸氧、通便、灌肠、褥疮清洗、换药、换尿布、镇痛用药等。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即使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让病人体面安息,让患者感到医生是不离不弃的真爱。
  18年来,陈伟琳累计出诊25000人次,其中经诊治或转疹危急重症患者612人次,义务为老人体检5100人次,为老人临终护理和人文关怀340人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6320份,义务通知计划免疫6120人次,为高血压239人、糖尿病51人、重性精神病17人等建立健康档案。他还时常与父亲一起研药、配药,结合家传秘方、偏方,采制中草药材,中西医并用。尽量让村民用最少的药治好病,降低村民看病费用。对孤寡老人、残疾病人、贫困家庭等减免药费,更是他的行医习惯。
  继续学习进修,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陈伟琳在学校里学的医药知识有限,在18年行医中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束手无策,他倍感压力与责任重大。于是他继续学习、进修,考取执业临床医师、全科医师资格证书,还函授福医大,计划2017年考取中级资格证书。
  (四)无偿献血
  他与无偿献血结下不解之缘。从2003年在县医院中心血库的第一次献血,到2005年献血车上的献血;也记得从漳州市医院急救中心六楼的血站,再到西洋坪路6号的新血站;从开始200m1全血到400m1全血;从机采血小板再到捐献血干细胞检测血样;从刚开始的第一本献血证,再到现在的第38本献血证;从漳浦无偿献血第一人再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第31人。
  他15年来累计无偿献血89次,机采血小板81次,献血总量达116400毫升,这些血可流满24名身强力壮成年人的全身。2003年第一次无偿献全血,2006年第一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同年第一次向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
  库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检测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从此,他开始走上了不间断的捐献机采血小板之路,频繁地往返了湖西与漳州之间,120多公里路程,3个多小时往返,风雨无阻。不断预约、从未失约。不管是“九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不管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无论工作有多忙,总是挤出时间,匆忙间留下了爱心脚印。从年初至年末,年复一年,心中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热血帮助需要用血救治的病人。不求回报,只求做得更多、更好。15年来,他无偿献血得到上级卫生部门的认定,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是最好的宣传。许多亲人和朋友从伟琳身上见证无偿献血无损健康的事实,在他感动和影响下,也纷纷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伟琳的53岁叔叔陈惠枞已在2010年就参加无偿献血。好友王艺明于2008年参加无偿献血,至2016年已献血6000毫升。伟琳说,象王艺明这样朋友已有十多个了。2017年2月,湖西卫生院医生和全乡的乡医,也报名填表,如果身体条件合格,都要参加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为爱而行”。陈伟琳说:“有一种爱叫做伸手,无偿献血时的伸手不是索取,而是奉献,血浓于水的奉献。”“有爱就有希望,我愿奉献青春热血,谱我博
  爱人生。”这是一位无偿献血者的心声。
  (五)五好家庭文明家风
  2016年5月,陈伟琳和杨惠荣夫妻被省妇联会、省委文明办授予“第十届福建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提名家庭。”
  百善孝为首,三代人以孝行善树家风。陈伟琳的祖父陈博学,祖母杨衍娘,父亲陈启惠,母亲蓝素英,都是闻名远近的大孝子女。
  一家四位党员做慈善大孝的表率。伟琳2006年入党,妻子杨惠荣2007年入党,姐姐陈雅君1997年入党,母亲蓝素英有51年党龄,她不忘入党初心,至今天还保存1967年缴纳党费的逐年党费证。他们一家人集在一起时,村民称他们象个党小组。
  ”严父出孝子,慈母出贤儿“。伟琳也是个大孝子,他孝敬父母,呵护妻子杨惠荣,关心儿子陈睿鑫。
  作为人子的他,孝敬父母亲,每当母亲干活回家,他总是早早准备好午餐和晚餐;为了让母亲多睡会儿,他经常早早起床做早餐;父母累了,他为爸妈按摩捶背、做理疗;父母生病了,他第一时间诊治用药,并定期带着父母到医院做健康检查。
  作为人夫的他,呵护妻子。妻子烦了,总是逗乐她开心。伟琳说:“我也想多陪妻子,但是,求诊电话来了,我不能眼睁睁不管。”行医之余,不忘帮妻子做些家务,减轻妻子负担。伟琳没日没夜地顾着后溪大家庭,把家务都撂给妻子杨惠荣。杨惠荣善良勤劳,任劳任怨。对丈夫体贴入微,全心支持丈夫工作。
  作为人父的他,关心儿子,抽出时间辅导儿子作业。教育儿子勤奋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儿子心中,他是一位好父亲。
  陈伟琳倾力挑起家庭责任,创造“积极向上,慈善行孝,仁心大爱,无私奉献,团结和谐,温馨舒心”的五好文明家庭。这就是他,一名为爱执着行医,乐善好施的好乡医;这就是他,一名用自己医术和热血诠释着仁心大爱,乡亲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六)媒体推介誉传四方
  陈伟琳扎根畬乡山村行医18年,用自己的医术和热血诠释仁心大爱,事迹感人。受到各级党政领导肯定,获得一串串荣誉称号:2003年漳浦献血第一人;2006年10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荣誉证书这样写:“陈伟琳,您的爱心将给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
  的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2008年12月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同年获“漳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2011年6月获“福建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和“福建省五星志愿者;同年获“首届漳浦先锋人物”;2012年12月被国家人社部、卫生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成为全省农村卫生医疗队伍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医生;同年3月获“首届漳州市优秀志愿者”;2013年8月确认“福建省劳动模范”;2014年2月“感动漳浦十大道德模范”(最美医务人员),到漳浦各地汇报演讲;2014年8月“漳州市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杰出贡献奖”;2016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陈伟琳劳模工作室”;2016年福建省妇联会、省委文明办授予“陈伟琳、杨惠荣家庭:福建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提名家庭”;同年8月被省总工会确认“劳模参加黄山疗休养活动”名录。2017年入围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年获“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和“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增补为漳浦县第四届劳模协会理事,漳州市第12届青年联合会委员,福建省第12届青联会委员。2017年获“首届漳州青年五·四奖章”;参加漳浦县庆祝建党96周年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陈伟琳获得一叠叠的奖状和荣誉证书,他的先进事
  迹引起媒体的关注,新华社记者专访漳浦献血第一人陈伟琳。中央、省市县媒体集中采访报导陈伟琳事迹。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湖西畬乡的乡村医生陈伟琳上榜候选人。2016年12月中下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的记者先后来到我县,采访报导陈伟琳的典型事迹。记者们深入到湖西畬族乡后溪村,跟随陈伟琳出诊的脚步,详细记录下这位畬乡之子的生活工作点滴。通过对陈伟琳本人和父母以及诸多的父老乡亲的深度采访,媒体记者获得众多的鲜活素材,所采访的节目、稿件被中央及省市县媒体相继播出。
  还有陈伟琳38本献血证、国家级奖状和荣誉证书,陈伟琳在后溪卫生所上班及出诊脚步、当家庭医生等被新华社记者摄影、宣传报导。
  采访报导陈伟琳典型事迹的媒体还有央广网、中工网、中央网、中国网;福建日报、福建卫生报、闽南日报、海峡导报、金浦报;中国红十字会网、中国输血协会网;中国文明网、福建文明网、福建之窗网、漳浦电视台、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漳浦县政协文史委文史室、县监察局、县卫生局、湖西畬族乡、湖西卫生院等31个单位。
  (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陈伟琳说:“为了百姓的健康,我不会间歇,更不会懈怠”,他又说:“为爱而行,永无止步”。他表示不忘1998年植根畬乡走上行医路的初心,更不会忘记2006年入党誓言,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记乡医之路,使命崇高,任重道远;要永远奔走关守护村民健康的第一线,继续前进,再创佳迹。
  陈伟琳又背上装着责任和爱心的药箱,骑上摩托车驰骋在“中国梦,我的梦”的征程上!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浦台关系、外资企业、委员风采等栏目,收录《港湾变坦途——沿海大通道佛昙湾、旧镇湾跨海特大桥建设纪实》《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大道通衢——漳浦迎宾大道改造工程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有枝
责任者
陈伟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