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溪《胡氏家庙》重建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326
颗粒名称: 鹿溪《胡氏家庙》重建纪实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11
页码: 236-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鹿溪村古名鹿溪桥,因建桥而得名。村庄位于漳浦县,胡姓聚居地。大祖祠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2008年重建后雄伟壮观,成为新景观。
关键词: 漳浦县 胡氏家庙

内容

鹿溪村,古明称鹿溪桥,坐落在鹿溪中游县城南郊地段古河道之滨。这地名可追溯到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漳州知府傅伯成在鹿溪社附近“鱼腹渡”处建一座长五十丈,三十六孔道墩石桥。“鱼腹渡”之阳,有一村社,胡姓所居原先叫何社名,今不得而知,自这一石桥建成后以桥名——鹿溪桥为社名,即使石桥早已坍塌毁灭,而社名一直沿用至今。故村庄因建桥而得名,该桥于清末时坍塌倾废,鹿溪桥今简称为鹿溪村。
  鹿溪桥社为胡姓聚居地,开基始祖仁卿、号轩元,于元末至正后期从广东惠来靖海口京陇迁徙漳浦县城东郊鹿溪之滨鹿溪桥肇基发展,(胡仁卿系胡姓开潮始祖道夫公第15世孙,崇阳公次子),仁卿公配妻陈氏,生育二子,长子漳育,次子化育,(后裔分称为大房、次房)仁卿公子孙繁衍兴旺,瓜瓞绵绵,迄今已有680余年,分衍在本县13个乡镇场,现在2300多户,8600余人。
  安定是胡姓的郡望,胡姓最早发详地,在今甘肃固原县。宗祠(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为宗族举行祭祀以及处理家族事务的活动场所。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最初,宗庙为天子专有,民间营造家族祠堂,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但不普及,他建议每个家族建一个奉祀高,曾、祖称四世先祖神主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还要从产业田中,每龛均筹拨出一分的田为祭田,直到明(神宗)万历(1573—1619年间),由礼部尚书夏言奏准,百姓方许兴家庙。从此建宗祠在民间逐渐被推行。
  旧时鹿溪河道在鹿溪桥社前拐一个弯再穿越旗鼓山向东南流经旧镇港入海。漳浦八景中“鹿溪春涨”观赏最佳点就在村前“鱼腹渡”一带,附近还有一块凸出地面的巨石,元代有位白尚书在此隐居修学,在巨石上镌刻“第一山”,“磻溪钓矾”七个大字,背后刻“离垢境”。边上怪石嶙峋,当时建有五亭(今遗址),曰:“听涛”“栖月”“江山数峰青”“柘居”“梅花阁”。东侧有一座陕西巡抚胡廷宴出资所建的佛祖庵。北侧为巡抚胡廷宴,郡马胡廷宰出生的旧宅故居。
  至1975年鹿溪截弯取直,鹿溪出海口旧镇建造桥闸,原生态系统已消失破坏。
  鹿溪胡氏大祖,始建于明代上叶。明嘉靖八年(1529年)癸亥重建。当时聘请诏安县大布胡亲胡按先生设计和主持,遵照安定胡姓独特的建筑风格,按原来尺寸整体向后退移三尺,坐向庚字不变。至今已历近590年。
  鹿溪大祖祠《世经堂》依山势沿中轴线,由门前埕,门厅,庑廊,天井,中堂,后正堂厅组成(号称二落半),二进三开间阔厅式。后座与庑廊相接处为中堂厅,卷棚式抬梁木架结构。祖祠深24米,宽12米,建筑面积288平方米。
  大祖祠1949年解放前后因学校教室不足在大祖祠里设2个班级。1956年至1958年为鹿溪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公场所;1960年至1963年为鹿溪先锋大食堂;1963年被城关粮站充做鹿溪库点。前厅和庑廊隔设土墙做办公和职工宿舍,后堂设墙做材料仓库。1966年11月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闯入《世经堂》破四旧,堂中祖龛,隔屏,捆屏藤,先祖牌位,坐斗拱,精致木栅隔屏及所有装饰都被拆除和砸毁。至1983年下半年,时任鹿溪大队大队长胡合和向漳浦县人民代表大会提交议案,经有关部门审议批准,方讨回鹿溪大祖祠。(事后曾办鹿溪幼儿园至2007年)。历年来虽作修补,但无济于事。特别是在1998年10月25日至27日第10号台风及2006年5月17日至18日一号强台风“珍珠”正面袭击我县,大祖祠屋面瓦片被吹翻多处,大雨从屋面倾泻而入,风雨侵袭,土壁风化,屋墙内外脱落,楹,梁,椽,架,柱等受湿腐蚀严重。已到了坍塌地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胡氏第20世孙胡长太和炉尾村党支部书记胡文碧,认为千秋伟业,不能毁于我辈,否则,愧对列祖列宗,也愧对胡氏子孙。于是决心重建大祖祠。此举措立即得到时任漳浦县政协副主席,民营企业家胡永贵的支持,率先捐资10万元。在永贵宗亲热心公益精神的带动下,宗亲们,一呼百应,一时形成捐资高潮。捐资活动中,鹿溪村,炉尾村两委,两村老年人协会,两村宗亲社会理事会所起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巨大,功不可没。2007年2月5日,《世经堂》重建理事会成立。推选胡永贵为名誉会长;胡石彬、胡元龙、胡金贵为副名誉会长;胡文碧为理事会常务总会长;胡长太为副总会长;胡一民、胡龙荣为副会长;胡天佑、胡三福、胡延辉、胡友义、胡松茂、胡渊志、胡荣仁、胡建荣、胡联明、胡忠芳为常务理事;胡合元、胡照林等25人为理事。大祖祠重建工程由建筑师,宗亲胡忠芳承建。本着古建筑修复重建的建筑原则,精心施工,门厅前墙原木栅窗改为缕空通青石透浮雕,厅堂圆木柱改白花岩石浮雕龙攀柱带石础,镌刻楹联,天井保留原镘条石。庑廊为方石柱承接木柱,后正堂前:木柱改方石柱、带镌刻柱联、后堂二柱圆石柱刻楹联,三山双坡悬山顶原状旧换新。外墙壁一律改粘贴长方形大红瓷片。
  重建《世经堂》历时12个月,于2008年3月落成。重建后的鹿溪胡氏家庙《世经堂》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屹立在鹿溪社中心地段,形成了鹿溪村的一大新景观。宗亲族人及播迁在县内外,省内个的胡氏宗亲,村社(集体)乐捐金额共计88万多元,他们为鹿溪胡氏家庙《世经堂》的重光作出很大贡献,他们的行为,精神及芳名均立碑永存在大祖祠里,代代颂扬。
  竣工后的胡氏家庙《世经堂》,大祖前两旁配有护卫墙,左右围墙上半部为瓷瓶竖构,下部为基砖砌筑为础,大埕上下面积700多平方米,均采用石板材水磨铺设。门前三级台崎阶。大门构造为内缩凹窝式。前轩卷棚式。方形浮雕卷叶垫斗。4.8尺大门,下门闸门前一对圆型浮雕青石门鼓墩。方石框台承重。门前垂直墙设筑剪瓷燕尾一对,前轩横梁倒垂镏莲一对(为胡姓独特)。大门左右开相对小门,大门上方正中悬《胡氏家庙》匾,金黄色大字,大门上两侧大门竖联:“祖泽长流符鹿水,家声远振凝双峰”门前左右侧、上各用樟木雕浮透飞龙,飞凤镏窗,下用青石各雕浮透凸麒麟,雕刻精细美观。偏侧青石浮雕,左雕“锦奇雄鹰”,右雕“鹿竹同春”景,大门正面朝鹿水旗山。门厅屋面脊头筑砌剪瓷燕尾四支,脊中筑构彩轴瓷双龙戏珠,脊肚粘贴百草花卉彩轴瓷,后正堂屋面脊头筑砌剪瓷燕尾二支,(整座大祖共筑砌八支燕尾,纯属胡氏特色)。屋面双坡三山屋顶,铺就金黄色琉璃瓦。
  一进门厅三间,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招梁木架结构,七架梁,圆石柱圆青石鼓础承重。瓜形坐斗及狮形斗拱完备,带镂花束随、抬梁门厅上悬《宾于王门》匾,系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神宗帝为南康王朱翊鉈女婿胡廷宰郡马御钦赐匾额,是漳浦历史上唯一的王亲国戚。天井中铺就镘条石,双侧庑廊各二支方石柱无础,卷棚式抬梁木架结构。
  二进中堂,(称半落)方石柱二支无础,卷棚式双侧开子孙门,中上梁悬《继往开来》匾,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福建驻军第九师师长胡琏,原名从禄,字伯玉,陕西华州人,胡廷宴之第12世孙,后为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历总统府战略顾问,为陆军一级上将衔。寻根竭祖贺匾。十一架梁,后正堂进深四柱,圆石柱楹联,青石圆鼓墩承础。瓜形斗及狮形斗拱完备,带镂花束随,抬梁木架结构,明阔厅三间,正堂殿中悬《世经堂》匾,左侧梁上悬《进士·父子进士》匾,右侧梁上悬《文魁·武魁》匾,左侧墙壁悬《荣宗耀祖》匾,系永定县下洋胡氏宗亲贺匾,后正堂木栅隔屏置祖龛,列光祖牌位,前摆大案桌,置大香炉,前中堂为拜堂。鹿溪胡氏家庙落成庆典于2008年(戊子年)农历二月十二日上午10时,红灯结彩,蟠旗招展,鹿溪社至鹿昌路的马路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处处有人热情接待,漳州市各县、市、区、镇、村胡氏宗亲代表800余人及广东惠来京陇始祖故居地亲人代表聚集在鹿溪桥村胡氏家庙共庆“胡氏家庙”落成,各地宗亲欢集在一起,畅谈情谊,畅所欲言,精神振奋,盛况空前,洋溢在十分和谐的亲情厚谊气氛中,亲邻同庆,蔚为大观,锣鼓声、鞭炮声,人们喜气洋洋的欢呼声,从清晨到深夜,响彻整个鹿溪滨畔。
  《世経堂》的重建落成,是尊宗敬祖,为造福世世代代子孙的公益事业大事。功在当代,名载千秋,致力于重建大祖祠的宗贤,其不辞艰辛之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堪称宗亲的楷模,乐捐重建大祖祠之宗亲,分贤贡献一份厚礼,均让后代子孙追考思哲,千古颂传,光前裕后,芳名永在。
  大祖祠是鹿溪村中心点,现在为鹿溪村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中心。
  大房漳育公后裔支分衍传
  五世元道公支分衍广东华桥
  九世登公先居宪台社,后迁下怖保虎臂巷
  十世缙公支分古雷油沃保杏仔社(现新港城)
  十世梦灼公支分居东门兜,十九门内。
  十世院公支分佛潭吟兜,后移泉州洛阳万安里。
  十一世乾公(杏仔社人)支分衍南京金陵。
  十二世仪公支分深土大坑,山仔村
  十六世槐公支分后港厝胡社
  十八世孔公(杏仔社人)分衍古雷西林汕尾社(现居住新港城)
  十九世永德,锦长公分衍古雷庙前社(现居住新港城)
  十九世和翠公支分衍麦埔岭头社
  二房化育公后裔支分
  三世朝兴公分衍炉尾社
  六世弘承公移居龙岩
  七世选公移居泉州衍惠安,安溪
  十六世茂公移居县城东街,府前街
  十六世亮卿公,移居县城东城内
  十八世大顺公移居龙海县角美埔美社
  十八世贤公移居盘陀西厝村
  古代人物(已知)
  胡文远,字一行,号云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以化教谕,历饶州通判,柳州同知,准府右长史。
  胡文耀,字奇暐,号鹿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奉政大夫,升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
  胡廷宴,字以泰,号瞻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历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衔陕西巡抚,军门提督,(俗称“胡军门”)。
  胡廷宰,字以乎,号隆柱,万历二十二年(1592年)举人、郡马。
  胡宾墀,字宗策,号见鹤,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为南京刑部主事,父子皆进士。
  胡文嘉(又名起龙),字奇霖,号见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历奉政大夫,德州学正,南宁学正,南京松江府同知,南京国子监学录。
  胡惟潆,号屺瞻,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授文林郎,拣选知县。
  胡迁乔,字奇参,号我浩,万历1年(1573年)举人,任职未详。
  胡铭盘,字抵初,(文熹孙),清顺治八年(1651年)岁贡,任职不详。
  胡梦錥(廷宴孙)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选贡,任职不详。
  胡煌,清康熙二十六年(1678年)岁贡,中营守备。
  胡钦义,字台易,号象初,大学士,任职不详。
  胡胜,清,漳浦镇标中营守备。
  胡惠,字子德,漳浦营把总。
  胡岩,字志英,任内阁供事官。
  胡乾,字起槐(古雷杏仔社人),任南京守备。
  胡弘承,字天龙,任海汀训导。
  胡云章,任训导。
  胡钩,清道光间,监生,任典史。
  胡保泰,清光绪间,任典史。
  胡德,清四十年,任镇标左营守备。
  胡颢,清,监生,任镇海卫教授。
  胡献,字有征,明天启四年,以子文远,孙廷宴贵封赠广西布政司右参议,按察使司。
  胡弥育,号淳庵,以子文耀贵封赠行人郎,修职郎。
  民国时期人物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华县)人,(胡廷宴12世孙)。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南京步兵学校,革命实践究院第一期,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历经排长,连长,营长往上一步一步高升至兵团司令,军团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后来为总统府,军事战略顾问,为一级上将衔。具有丰富高超的军事领导才华。1943年5月底至6月初,中日在石牌抗争保卫战中,(在宜昌县夷陵区境内,(即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在曹家畈的大小高家岭上),是八年抗战中最大规模白刃战,是中国军队以较少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日军惨败而归。胡琏却荣获一枚“青天白日”奖章。在军队士兵中流传一句“十个西北王比不上一个金门王”。这是对胡琏很高的评价。胡琏于1977年11月病故于台北,享岁七十岁。1941年11月回故土竭祖拜祖,为祖祠贺“继往开来”匾。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胡氏裔孙鹿溪桥社,炉尾社,大南坂镇下楼社及古雷杏仔社,绥东村等有胡金龙,胡举和,胡琏,胡玉祥,胡明恩,胡怣婴、胡大兵、胡老婴,胡来福、胡散水、胡振加、胡荣标、胡和、胡乌定、胡摆石、胡玉林、胡连心、胡乐阳、胡永木、胡仁保、胡闰泽、胡加明、胡丰标、胡顺宝、胡龟铁、胡杏林、胡永水、胡福北、胡铁、胡长坤、胡臭脚等三十多位亲人去台湾,并定居台湾、金门。30多年来,已有部分旅台亲人前来鹿溪访亲会友,寻根竭祖,关心家乡事业建设,体现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新中国人物详见《漳浦村社要览》,鹿溪、炉尾、绥安镇各社区、大南坂下楼村、古雷镇杏仔村等有胡姓的村社资料。在此不再赘述。
  各村主要干部
  鹿溪村历任党支部书记:
  胡志坚(1958年9月—1959年8月)
  胡砒(1959年8月—1962年10月)
  胡金连(1962年10月—1967年11月)
  胡元享(1967年11月—1970年10月)
  胡火金(1970年10月—1978年9月)
  胡两吉(1978年9月—1991年8月)
  胡正春(1991年8月—1994年7月)
  胡长太(1994年7月—1999年11月)
  林汉长(1999年11月—2001年6月)
  胡长太(2001年6月—至今)
  乡农会主席:胡德林(1949—1953年),乡长:胡振加(1950—1952年)
  大队长:胡旺(1958—1962年),胡成叶(1962—1973年),胡两吉(1973—1978年),胡合和(1978—1984年)。
  村委主任:胡正春(1984—1991年),胡长太(1991—1994年),胡一民(1994年10月—至今)
  炉尾村历任党支部书记:
  胡福元(1953—1958年9月)
  胡泗序(1958.9月—1969年)
  胡其来(1970—1973年)
  胡友德(1973—1991年)
  胡兆魁(1991—2000年)
  胡江林(2000—2003年)
  胡文碧(2003—至今)
  大队长、村委主任:
  胡汉昌(1953—1958年乡长)
  胡贯色(1958—1961年大队长)
  胡德国(1961—1963年大队长)
  胡福元(1963—1970年大队长)
  胡电灯(1970—1988年大队长)
  胡召魁(1988—1991年村主任)
  胡海金(1991—2000年村主任)
  胡龙荣(2000—至今任村主任)
  溪南历任村党支书记:
  胡炳生(1963—1984年书记)
  胡文森(1984—1999年)
  村大队长、主任:
  胡希盛(1953—1984年大队长)
  胡文森(1984—1987年村主任)
  胡雷云(1995—1998年书记)
  麦园埔村历任党支部书记:
  胡丰其(1979—1996年书记)
  胡金贵(2000—至今任书记)
  绥东村党支部书记:
  胡源流(解放初期任书记)
  胡永全(2000—2003年任书记)
  胡耀和(2013—至今任书记)
  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社区主任:
  黄珍(历任绥东村大队长)
  胡永全(1997—2007年任村主任)
  胡耀和(2007—2013年任社区主任)
  胡万龙(2013?年—至今任社区主任)
  绥北社区:
  胡元龙历任绥北村主任,党支部书记,社区党支部书记
  胡志雄(2013年—至今任社区主任)
  绥南村:胡友定(1958—1975年任大队长)
  和埔场:
  胡玉地(曾任卫星,先锋,和埔场〈镇办〉场长)
  胡江河(和埔场场长)
  居民社区:
  胡丽芬(2006—2009年任居委会主任)
  胡丽娜(2006—至今任居委会主任)
  古雷杏仔村:胡金福(历任1953—1984年大队长,书记)
  西林村:胡进文(历任西林村村主任)2000.6—2003.7
  大南坂瓷窑村:
  胡大川(党支部书记)
  胡福生(历任一队书记)
  胡光辉(历任一队书记)
  大南坂下楼村:
  胡松茂(解放初期任农会主席,乡长)
  胡田婴(公社化任大队长)
  胡生理(设乡任村主任)
  胡国金(任作业区主任至2015年1月)
  胡基富(2015年1月—至今任主任)
  胡金成(历任党支部书记)
  胡荣辉(2012—至今任书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盛世修志、劳模风采、百善孝为先、社团组织、两岸往来、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腾飞之路——漳浦沿海大通道建设纪实》《回忆我县多种经营办公室成立与作用》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武伟
责任者
胡文远
相关人物
胡文耀
相关人物
胡廷宴
相关人物
胡廷宰
相关人物
胡宾墀
相关人物
胡文嘉
相关人物
胡惟潆
相关人物
胡迁乔
相关人物
胡铭盘
相关人物
胡梦錥
相关人物
胡煌
相关人物
胡钦义
相关人物
胡胜
相关人物
胡惠
相关人物
胡岩
相关人物
胡乾
相关人物
胡弘承
相关人物
胡云章
相关人物
胡钩
相关人物
胡保泰
相关人物
胡德
相关人物
胡颢
相关人物
胡献
相关人物
胡弥育
相关人物
胡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鹿溪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