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台胞卢湧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312
颗粒名称: 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台胞卢湧泉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72-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卢湧泉是一位台湾前政要,他在台湾期间自学书法和诗词写作,多次回乡探亲,为家乡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参与捐建了漳浦四中的图书馆和漳浦县城的西湖公园、蔡新纪念馆等公益工程,并留下许多诗文和书法墨宝。他是一位乐观、知足常乐的长者,对诗词的格律有过系统的研究。2016年11月4日,卢湧泉先生去世,享年98岁。
关键词: 漳浦县 人物 卢湧泉

内容

卢湧泉(1919年一2016年),又名卢轩,字正清。漳浦县杜浔范阳人。1934年就读漳浦县园艺学校。毕业后从事基层工作,曾在漳浦一中任职员。1947年渡台,入籍台北市,任职省政府公署粮食局。曾在台湾师范学院进修文科四年。1975年工龄满25年,自动办理退休。在台期间,刻苦自学书法(楷、行、草三体均修)和诗词写作。大陆改革开放后,多次回乡探亲,会见亲友,与文化界人士交流书法诗词,萌动为家乡教育文化事业做点好事的心情。主动联系发动旅台乡亲90多人,为漳浦四中捐建图书馆万卷楼。1993年万卷楼图书馆落成,建筑面积666平方米,集资新台币200万元,其中拨出50万元捐建漳浦联谊大厦。实现他和旅台乡亲为家乡做点公益回报乡梓的愿望。
  卢湧泉先生从1991年至1997年多次为家乡公益工程做了好事。有多处庙宇、宗祠留下他的诗文和书法墨宝。他与卢三让、卢志勤先生捐资建设的范阳小学,亲笔“范阳小学”题字做匾。参与捐资投建漳浦县城西湖公园、蔡新纪念馆。撰书楹联诗作。为范阳辅胜圣侯庙题牌匾,捐资范阳大祠堂“观海堂”和“老年人协会”,并为其题匾。
  他经常以诗词书法作品赠送亲朋好友,交流文化。他的书法得益于于右任的影响,用笔极为纯熟自然。最为接近传统和纯正,楷、草、行三体字都能给人有一种静穆醇古而幽美的感觉。他对诗词的格律有过系统的研究。他的诗词和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卢湧泉先生今年已届98岁高龄的长者,在他漫长的覆历沧桑、饱经世故的一生中,深具朴实的人生理念和浓厚的思亲思乡的情感。他是一位旷达、乐观,具有文学艺术品位的学者。在他的著作《诗句墨迹》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绚丽多彩的人生诗篇。
  卢湧泉先生等待四十多年后一償归家的宿愿,异常兴奋。回到故乡后,便写了很多诗词。他以诗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思娘思乡的心情,表达了日益增长的两岸交流的喜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在一次漳浦诗词创作会上,对其诗文做了评价:“漳浦籍的台湾老诗人卢湧泉,也已其饱经沧桑,老而更成的诗作加盟乡梓吟坛。这是特别令人感奋的。《古风“望月诉衷情”》句句有月,字字有情,却豪无做作之痕,推砌之感,真是动情于中,词表于外,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四十年乡思凝成诗句,其中蕴含血泪!”《调寄“长相思”》,隔重洋,望重洋,海峡风云阔别长,放晴老还乡。朝思娘,暮思娘,欲把离情诉细详,慈晖杳断肠。”《调寄“相见欢”》,“台澎浪迹多年,夜难眠。梦里萦廻,犹在海西边。万里路,风云阻,归心悬。世事无恁何独有情牵。”字字句句,都是倾吐游子思亲思乡的心声。他的诗作《漳浦访友》、《杜浔会亲》《贺西湖公园落成》等,欣喜于“印石迎风亭尚在,鹿溪涉水渡犹存”。惊叹于新落成的西湖公园里“湖中明镜梁山影,岺上松涛印石风。”悠然地以云自况,把心期愿景化为动人的诗行:“霞晖晚照东西岸,一朵浮云两岸伸。”
  卢湧泉先生有着乐观和内心平衡的心态。他对人生情趣写下“自弹”一首诗:“薪资階层向来低,节樽支应俭可持。不慕时人图富裕,多金最易惹愁眉。”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蕴含着财富与幸福的理念。在他看来,人不要过分贪图物质财富,它有时可能招来灾难。这对贪得无厌的人是一种启示。
  卢湧泉先生老年的健康主要在于他的精神因素,他健谈、好客、宽容、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古稀年事犹潇洒,日日周旋人际中”。如他所言:“求名求利比比是,务实务虚汲汲趋,肆意强求多失落,心居安逸顺为宜”。他自信《天年》道:“福禄寿全毕竟稀,慕三赐一寿心宜,老翁健步登八域,百岁指标应可期。”
  惜天意不从人愿。2016年11月4日,这位知名海峡两岸的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卢涌泉先生,寿终正寝,享年98岁。他为众多旅台乡亲留下爱国爱乡的典范,为文学艺术界留下朗朗上口的不朽诗篇和正清墨迹。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盛世修志、劳模风采、百善孝为先、社团组织、两岸往来、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腾飞之路——漳浦沿海大通道建设纪实》《回忆我县多种经营办公室成立与作用》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坤水
责任者
卢湧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