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有勇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74
颗粒名称: 风口浪尖有勇者
其他题名: 全国劳动模范陈淑义主要事迹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63-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雷杏仔村党支部书记陈淑义在开发古雷石化基地过程中,带领村民兴修渔港码头、兴办第三产业等,实现村庄转型。面对PX、PTA项目带来的压力,他坚定再出发,筑好战斗堡垒、守好宣传阵地、打好攻坚战役,以真情换真心,开好头树标杆,最终完成村庄搬迁。
关键词: 漳浦县 劳动模范 陈淑义

内容

古雷杏仔村地处古雷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半岛渔村,陈淑义从2003年起担任杏仔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己有13年了,经历了带领村民兴修渔港码头,增强捕捞能力;兴办第三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实行劳力转移,实现农业转型;改变村容村貌,建设富美新村;由一个贫困村向“明星村”转变的历史过程。
  2008年,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规划开发古雷,建设石化基地,为确保PX、PTA石化项目尽快落户,早日投产,古雷整岛搬迁急不可待,杏仔村紧邻PX、PTA项目,搬迁工作更是迫在眉睫。由此,退海、退地、迁居、移民等,这些关乎民生大事接踵而来,从而把基层一线的农村干部推向风口浪尖上。新的历史进程,陈淑义坚定再出发。
  一、服务大局,风口浪尖勇担当
  古雷石化基地作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也事关台湾统一大业。作为身处开发最前沿的一线党支部书记,陈淑义明白它的重要意义,特别是PX、PTA两个石化项目落户初期,群众持反对意见,陈淑义更感到责任重大,他始终以大局为重,以实际行动服从国家利益。一是筑好“战斗堡垒”。陈淑义深深懂得,基层干部的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形象,因为人民大众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干部,他们总是通过基层干部来认识执政党的。陈淑义明确要求党支部成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靠得上、挺得住、硬得起,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共产党员良好的形象。PX、PTA两个石化项目落户当天,陈淑义立即召开党支部会议,表明坚决服从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的态度,紧接着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大局意识,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更要引导家属、亲戚服从大局,帮助亲朋好友抛弃糊涂认识,增强大局意识。二是守好“宣传阵地”。PX、PTA两个石化项目由于受厦门风波、东山风波的影响,起初群众担心环境受污染,对项目比较排斥,甚至部分妇女受蛊惑多次阻挠。陈淑义深知项目要落地,群众的态度至关重要,为了消除负面杂音,打消群众疑虑,陈淑义提出“那里有异常反映,那是就是宣传阵地”,要求党员随时上阵地,随带“灭火器”,及时消除群众中不良倾向。他经常每天一大早出门,下半夜才回到家里,挨家挨户向群众讲解政策法规、石化知识、项目意义,引导群众了解项目、接受项目、支持项目。碰到部分别有用心的人造谣煽动,陈淑义坚决给予抵制,不留给余地,从而使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从排斥到欢迎。三是打好“攻坚战役”。PX、PTA两个石化项目征用杏仔村2162亩耕地,涉及每家每户,牵涉面广、任务重、难度大。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陈淑义没有丝毫退缩,把一大摊工作顽强扛在肩上,主动配合县镇工作组,以蚂蚁啃骨头般的韧劲,一家一家做工作,一户一户促签约。特别是对“钉子户”,陈淑义总能俯下身子,克服常人无法理解的耐心和毅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不行走两次,两次不行走三次,直到进了门、说得上话,有一段时间,陈淑义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有时仅仅为了争取一户群众,可以一天一夜不休息。
  二、坚守责任,风口浪尖逞英豪
  杏仔村紧邻PX、PTA项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按照石化企业安全、环保要求,群众早一天搬迁,项目早一天投产,群众早一天远离危险。陈淑义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让群众早日搬迁、早得实惠。一是谋民利赢民心。陈淑义在村里工作20多年,深受肯定的秘诀在于处处为村民着想。搬迁工作开始时,上级党委、政府征求对搬迁的建议,陈淑义提得最多的是不能让群众吃亏。为了最大限度为群众谋求利益,陈淑义开始学习搬迁知识,主动钻研建筑、土地、法律、户籍管理有关规定,针对群众普遍关注、诉求强烈的问题,提出多项合理化的建议,均被吸纳到补偿方案中。特别是在一期其他村的补偿方案基础上,与县里负责搬迁的领导多次探讨,共同提出“层补”的做法,对一层的房子奖励一层半补偿、二层的房子奖励一层补偿,既打消部分群众抢建的念头,又为群众争取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赢得群众满满当当的认可。二是以真情换真心。接触陈淑义的人有个共识,陈淑义待人真心,常常把村民当成自家人,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为了让群众尽快搬迁,陈淑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村民家里有红白喜事,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帮忙;村民家里有人生病住院,总是第一时间上门慰问;不管是小孩入户、子女就学、医保社保、财产纠纷等家庭琐事;还是安置房户型、楼层挑选、房屋漏水、门窗破损、水电开通、装修事项等具体问题,只要群众一反映,陈淑义都会主动帮助,积极排忧解难,当起兼职的服务员,用无怨无悔的真情付出换来村民的真心信任和支持。三是开好头树标杆。杏仔村全村有810户、3200人,由于历史原因,村大人多房子却少,与同时搬迁的其他村相比,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尽管意识到困难重重,陈淑义仍然信心满满,他相信只要下的功夫深,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攻克的。几乎在一个月之内,陈淑义走遍全村810户村民家中,亲口向每一个村民讲明存在的安全隐患、讲清搬迁的补偿方案、讲透今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自己带头第一个签约、第一个腾房、第一个搬到安置房,以实际行动说服亲戚、朋友100多户主动签约并腾房,带动其他村民主动配合搬迁,仅用3个月时间全村810户百分百签约,创造了难度最大、速度最快的搬迁奇迹,为其他村的搬迁开好头、树标杆。
  三、关注民生,风口浪尖见真情
  身为普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官很小责任却很大,从2003年当选的那一刻起,陈淑义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多办实事,通过一件件实事让村民认可他、信任他。从陈淑义上任到2014年搬迁期间十年,杏仔村铺设了第一条水泥路、兴建了第一座渔港码头、建成第一所新式小学、亮起第一盏路灯、喝上第一滴自来水、组建第一支清洁队,基本上每年都为村里办一件实事。为了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每一件事陈淑义都要多次找镇里沟通、到县里对接,反复研究政策,反复商讨方案,特别是遇到资金不足的时候,更要想方设法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尽量不增加村民的负担。尽管跑项目很辛苦,陈淑义却认为再多的付出都值得,他的心里只想着把事情办好。搬迁之后积极建言献策。2014年搬到新港城安置小区后,由于部分配套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相应的城市管理、物业服务跟不上,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尽管原来的杏仔村已经不复存在,新的社区调整尚未明确,原来的村民碰到事情习惯找陈淑义求助,陈淑义总是有求必应,尽力帮助解决,对反映较多的农贸市场、老年活动中心、垃圾中转站、治丧场所、民俗文化广场等问题,不同场合、不同渠道多次向古雷开发区、县镇建言献策,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陈淑义看来,劳模这张名片不是用来索取的,而是理所当然对自己要求更高,自己只是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但承担着第一线的工作。常言说的好,“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这正是一个在古雷开发火热年代涌现出来的全国劳模陈淑义的风采!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盛世修志、劳模风采、百善孝为先、社团组织、两岸往来、人物春秋等栏目,收录《腾飞之路——漳浦沿海大通道建设纪实》《回忆我县多种经营办公室成立与作用》等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郑梧桐
责任者
陈淑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