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圣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49
颗粒名称: 高岳圣祠
分类号: K928.74
页数: 3
页码: 240-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高岳圣祠位于漳浦杜浔镇路打村宅兜社,是漳浦唯一一座奉祀高东溪与岳飞的祠庙。高东溪是南宋爱国名士,因抗金言辞切直被秦桧构陷,与岳飞同为后人敬仰的忠义代表。
关键词: 漳浦县 高岳圣祠 高东溪

内容

在高东溪故里——杜浔镇路打村宅兜社,有座与祠堂家庙并列的高岳圣祠,规模虽然不大,但庙里供奉的是高东溪和岳飞这两位历史名人的神像。这是漳浦唯一的一座奉祀高东溪与岳飞的祠庙。
  高岳圣祠亦称“双忠祠”,始建于明末,历代维护重修重建。占地面积70平方米。庙坐东南朝西北,单进单开间,梁架木结构,祠庙前大埕宽阔,门上书“高岳圣祠”四字,两边有南宋理学名家朱熹所撰对联:“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朋东仇桧万古识忠臣”。祠庙祀高东溪和岳飞的神像,兼祀玄天上帝和五谷大帝。
  高登(1104—1148年)字彦先,号东溪,九都宅兜人(今杜浔镇路打村宅兜社)。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官宦世家。宋神宗熙宁年间,祖父士林及叔祖耀祖为逃避“青苗债”,携家人徙居入闽。宋哲宗元符年间,父高拱(字时中,号若庐)辗转迁至漳浦九都独角麒麟山下、东溪之滨的宅兜社定居,娶妻陈氏(后姚村前埔社人),崇宁三年(1104年)正月初一日生子名登。登11岁父丧,母陈氏以织麻为生,勤俭供登入学读书。少年高登,勤奋好学,“读书日诵数千言,及长,究极理义,持身励行。”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高登被推举入太学深造。北宋末年,金兵大军压境,国家面临外患内乱。登以太学生身份上书,强烈要求除奸抗金,与陈东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站在抗战救亡的最前列。他们直言敢谏,为民请命,忧国忧民的正义行动,不但没被朝廷采纳,反而遭受逼害。靖康元年(1126年),登被“屏斥还乡”。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登考中进士,考官又忌其切直,列作“文理纰缪”,只授个广西边远山区小县富川县主簿(治所今属广西贺州富川县)。在任期间,受地方长官的器重,命其兼任复审贺州、梧州等六郡案件、以及新兴县赈灾,登依法秉公,申张正义,体恤灾民,深得民众拥戴。绍兴八年(1138年),应召回京都尚书省(都堂)述职考察,他又利用这一机会,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抨击时弊,力主抗金,直斥权奸,其忠义节气秉性依然,因此得罪权相秦桧,被外放静江府古县令(今广西永福县)。在古县任职期间,勤政廉政、无私无畏、除恶扬善,深得民心,但由于抵制广西长官欲在古县为秦桧建造生祠,遂被罗织罪名,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秋编管容州,{即被撤职除名籍,贬到容州(今广西容县)入籍监管}。容州地处穷僻,民间仰慕其名节与学识者,纷至沓来。上门请教,“执经相从者数百人,登为讲明《大学》、《中庸》之道。方教行而疾作矣”。绍兴戊辰(即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寓舍,时年仅四十四岁。棺椁由长子扶、次子持,护棺回漳浦安葬。
  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太学生吴震上书朝廷,奏准在漳浦县城建造高先生祠堂,修复高先生墓茔。这一工程由漳州知府姜琼、同知蒋浚、漳浦知县汪谨、县丞钟鼎等官员主持,义官陈琰、耆老欧愚辈计材督役,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动工,十七年(1481年)竣工,礼部左侍郎(后官至礼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徐溥撰写《重建东溪祠堂记》,并由时任兵科都给事中吴原书丹、工部屯田主事陈奂篆额,镌刻于石,立碑纪念。1985年,漳浦县人民政府公布高东溪墓、高东溪祠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东溪有四子。长子高扶,原名高箕,字伯起,号立庵;次子高持,原名袭,字仲安,号述庵;三子高震,原名庭,字叔昌,号静斋;四子高拂,原名高桴,字季士,婚聘岳飞三女银瓶小姐,未娶,岳飞被秦桧所害,银瓶小姐投井自尽,高拂循入佛门为僧,无嗣。
  由于高东溪与岳飞两个亲家都是受到秦桧的构陷,高氏族人在纪念其祖先高东溪的同时,也把岳飞祀入祠中,并名高岳圣祠,让后代子孙奉祀与瞻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邱涌添
责任者
高登
相关人物
岳飞
相关人物
秦桧
相关人物
吴震
相关人物
姜琼
相关人物
蒋浚
相关人物
汪谨
相关人物
钟鼎
相关人物
陈琰
相关人物
徐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