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首家台资企业见闻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35
颗粒名称: 引进首家台资企业见闻录
分类号: F276.43
页数: 2
页码: 172-1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78年8月,台南渔民在漳浦避风,与当地政府官员建立联系。后来,台南渔民到漳浦做鱼苗生意,并考察漳浦沿海养殖条件。邱伏对先生决定在漳浦创办养鳗场,经过几年的实践,鳗鱼长势良好,发展顺利。之后,邱先生在漳浦县成立“浦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吸引更多台胞来漳浦投资创业。
关键词: 漳浦县 台资企业

内容

1988年4月,引进的“浦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漳浦县第一家台资企业。因工作关系,本人始终参与这项引进工作全过程。今将见闻简录如下。
  1978年8月15日,台南县渔民海上捕鱼临近漳浦沿海,遇台风,于是把渔轮驶到旧镇码头停靠避风。台办陈锦铁部长派我和杨火成同志到旧镇码头接待台湾渔民。我们到达后,在台湾渔轮上跟渔民座谈,拉家常,讲家庭经济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因语言相同,交流容易,双方亲近,亲切感情逐步提升,我们介绍大陆对台胞的政策规定,消除台湾渔民的思想顾虑,动员他们上岸休息。起初,他们都不肯上岸。其中台胞陈清泰先生说:“我们的船停靠大陆旧镇码头,就违犯台湾规定了,再上岸若被台当局调查到,就会视进入禁区查办。”我们劝说:“你们出海捕渔,在海上遇到台风就近避风是正常现象。海上颱风这么强大,总是要找个安全地方停靠。找就近港口码头停靠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理解、同情你们的心情和处境,绝对给你们保密。并且为你们提供生活方便和服务。”我们的真诚打动了他们,于是台湾渔民都上岸休息。台风过后,渔民回到台湾。跟家人和朋友讲述这次到漳浦旧镇码头避风的全过程,赞扬漳浦县政府工作人员接待十分热情,把他们当成贵宾,家人和朋友听了后非常高兴。陈清泰先生家住台南县大兴街,是地道渔民。相隔不到一个月,他再次乘船来漳浦旧镇停靠。我随同陈锦铁部长到旧镇码头接待。台湾渔民非常高兴地说:“我们这次来漳浦,目的是要做鱼苗生意,不知是否方便、可行。”陈部长说:“两岸同胞都是自己人,欢迎你们到漳浦做生意,投资创业。我们一定尽力协助”。“一回生,二回熟”往来多了,我和陈清泰先生成为朋友。
  1978年10月20日,陈清泰先生第三次来漳浦。并带领同乡邱伏对先生来漳浦,继续做鱼苗生意,收购鱼苗,以鳗鱼苗为主。邱伏对先生对鳗鱼苗很感兴趣。因此,我陪同他们到赤湖、佛昙、旧镇、霞美四个乡镇的海边向渔民收购鱼苗。从中得知邱伏对先生有意在漳浦创业。因为他13岁就跟父亲养鳗鱼,学会了技术和管理,养鳗鱼经验己经相当丰富。因此,他乘收购鳗苗之机,考察漳浦沿海养殖条件等事宜。经过反复调查和考证,终于选择旧镇白沙村做为养鳗基地。开始实施养鳗事业。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鳗鱼长势良好,发展很顺利。陈锦铁部长和台办工作人员的认真协助下,邱伏对增强在漳浦投资创业的信心。决心在漳浦县兴业办鳗鱼场。
  1988年4月3日,旧镇经联社与香港唐豪贸易公司签订合同。成立“浦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是台南县邱伏对先生独资创办的企业)。总投资230万美元。用地750亩,年生产成品鳗鱼200吨,对虾175吨。台湾同胞获悉邱伏对先生在漳浦创办事业发展很顺利,便纷纷绕道香港到漳浦旅游。实地考察邱先生在漳浦创业过程和开展业务情况。认定漳浦县投资环境很好,创业安全。因此,陆续吸引台胞来漳浦投资。邱伏对先生成为漳浦县台资企业的领军人物。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翁镇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