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港沧桑话家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32
颗粒名称: 桥港沧桑话家园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4
页码: 159-1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沙西镇堡楼村境内的母亲河——桥港溪的历史渊源、遗迹见证、桥港与古陂、围海造田以及承前启后建家园的情况。文章描述了桥港溪从梁山支脉的峡谷中流出,在大坑口形成碧水,再汇入漳江口,是生活饮用、田园灌溉、水力发电、建筑采砂的主动脉。文章还提到在海月岩发现了宋代的题刻和遗骸等遗迹,证明早有先民在这拓植、生息、繁衍。
关键词: 漳浦县 桥港溪 母亲河

内容

在我家乡沙西镇堡楼村境内的西北面,有一条母亲河——桥港溪。她从层峦耸翠的梁山支脉,老人峰(海月岩寺的靠山)与尖峰之间的峡谷穿梭而来。在这大坑里哗哗流出的碧水,落下桥港溪再汇入漳江口。历来是生活饮用、田园灌溉、水力发电、建筑采砂的主动脉。
  遗迹见证大坑口
  读《海月岩碑记》:“不知岩创何代,有石刻宋咸淳时重兴……”见证代代相传,在宋以前就有僧人在海月岩开山事佛,名人艺匠在这题刻,各界信士游客皆慕岩寺之灵感之传奇,纷沓而来拜谒,舟车出入于大坑口。1976年,塗楼村在大坑口右侧的温泉旁边,发掘“黑土”做肥料时,出土了几棵沉睡千年的大树木(直径达60~80cm),还有舟船残骸、古锚、锚索、陶瓷、钱币、农具、贝壳等器物,以及畜、兽等遗骸。于左侧的后园即“梨仔崆”、“棺材崆”以及周边的石洞里,明代先民早己发现有悬棺、停棺等人体遗骸。这说说明早有先民在这拓植、生息、繁衍,遗迹犹存。清乾隆年间,瘟疫蔓延,其余民众亦忌兵灾“风白”,各自迁徙。往日舟市之繁荣成为昙花一梦!
  小时候,我常聆祖、父辈回忆那过去,他们曾跟其祖、父辈,转移到大坑、羊草、九险、老鼠穴、棺材岭一带,暂避战乱的情景。解放前后,常有土匪于此出没。由此可见,大坑口曾是农、牧、副、渔、商集散之地和避风避难之港湾。
  桥港与古陂
  桥港溪,原由大坑水冲开的一条天然港道。坑口的滩涂沿左右两山边向南延伸,与漳江下游北滩接壤,形成海滩走廊。元末明初以来,居东、西两岸的先民,为求生存和发展,随港湾修岸成溪,以便围海造田向东、西、南扩展;并在上游的温泉旁边,筑一座单墩双孔桥,架起两条拼排的大石板(0.8m×0.5m×6m/条),跨溪15m。这就是桥港溪古桥。
  该桥距大坑口近400m,承洪直击力大;中墩迎流之向呈平面,本身阻力抵消冲击力小,使之移位;又桥重基软,平时承受人物过桥或地震影响,亦年久失修,桥体渐渐扭曲倾斜,俗称“罗宛桥”。至2006年5月18日,时因“珍珠”风暴,遭洪冲垮。1967年,忧于古桥濒危,也不适应便民交通,遂以古拦水陂为基,改建桥闸而代之。
  古拦水陂在罗宛桥之南约50m,与桥同时建造。上截坑水分流,下挡海潮盐化。于左右开口,各开凿一条沿山边流行的引水渠,且历次承接加长;沿途砌泄水闸、排水涵。左干渠依次流经扔母石、竹宅、鹅坑口、鲤鱼石、西山墓(宋墓)、相狭石、瓠仔园、王山、至港底直折油车分灌田洋,排入丹舟港。而今之部分渠岸,是通往海月岩的古道。右干渠依次绕埔头林、牛舍、埔里尾,再折扦分灌瓣口洋东片水田,注入埔尾港。
  围海造田
  桥港溪两岸的不断延长,是与历次围海造田直连接需要分不开的。明朝中期,祖先们在东岸“鲤鱼吃水”石的南面,充分利用原有的一条自然延伸的“大陆架”约200m,筑堤围垦“砂埔洋”。但遇暴雨,从溪崩滚滚而来的洪水,与鹅坑冲出的泥石流汇合,水田瞬间变砂埔。西岸围垦“埔后洋”。
  今贯穿于塗楼村境内的漳云海线公路(省道),原是清代先民围海修造的海滨古道,也自然构成了“溪东洋”、溪西“埔里洋”。同时在“鲤鱼吃水”石西面的溪床上砌筑水闸,用稻草、砂土填成一条拦水陂—丹舟陂。于上世纪70年代初,才用石料筑成,既防旱又辅助灌溉。民国时期,以堤为基拓宽大路,并把简易桥改用土木结构。抗战期间,路、桥时毁时修。解放后,又把大路加宽加固加高修成公路。1966年,拆危桥改用石拱结构,改名“四新桥”。1970年,路面改用柏油路。上世纪90年代,公路再次扩宽又拆桥,改用砼结构,恢复原桥名“桥港桥”。
  上世纪30年中叶,曾祖辈们先在桥港溪下游出口处建置“双挡门桥闸,并于丹舟的西南面,围垦“何不老埭”成“湖坵洋”。
  上世纪40年代,较有经济能力的乡贤,倡议以私有合股,实施围垦了塗楼社前的“番薯埭”(时因吃番薯围埭而得名)。后又围垦“盐埕埭”(曾荒废)。解放前夕,东从番薯埭,西至何不老埭,其中并入盐埕埭,横接“社前洋”。至解放后才续垦完成的“新埭”(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才围垦完成而命名,而两埭田于“土改”时归公)同时在溪东段开凿水涵,于溪床砌筑水闸,填以稻草、砂土为临时拦水陂—堡楼陂以抗旱。
  承前启后建家园
  1963~1965年,刚刚摆脱“6.9”灾害和“国民经济大困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重振雄风,再次移山围海;东从大埭港,西至埔尾港,陆续围垦“二五”(以历时250天突击完成围垦埭田250亩而命名)、“三防”(暂作海防前线以防潮、防旱、防涝而得名)、“三革”(以革命思想、革新破旧、革变面貌而取名)、“埔里”等埭田近千亩。
  “社教运动”后期,塗楼村打造环村路—社教路,并对田园、渠、沟、道路实施总体规划与整改。“文革”期间,父老乡亲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再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拆岸并洋,铲高填低,平整水田,改荒为良;将部份溪岸、渠、沟裁弯取直,变害为利;从港底接渠,向东依次流经石屑脚、西埔井、浚嵩尾、蕉坑口、溪西、黄厝墓、西山西路边,直转大鲁溪西岸,社前小溪分灌“社前洋”。阡陌交通耕作便捷,排灌系统调控自如,整体布局井然有序。在这片辽阔的田野上,涌现蓬勃生机。
  1965年冬,在大坑源头的峡谷段,截流筑坝建“石牌水库”,库容20万立方米,年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并于大坑口筑滚水坝建发电站(装机容量250千瓦)、碾米厂、糖厂。1989年,从大坑引水建成自来水厂。
  塗楼村原收入农业为主,出产石料、牡蛎和“讨小海”为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深加快,和党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与惠民政策,父老乡亲挖田造池、围海造池3千多亩。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物产加工、花卉、林木、果蔬等行业迅速发展。年产值增长比农业超几十倍!
  情系故乡水,感恩母亲河。继往开来,把可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泽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