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26
颗粒名称: 史海钩沉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42
页码: 132-17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文化、人物事迹和地方沿革等。其中包括柳营江的命名由来、宋吴的《图经序》、林士章与国子监漳州府诸生的故事、胡文耀墓的发现、西河小学的历史沿革、桥港的变迁、对台小额贸易的回忆、票证的回忆以及引进首家台资企业的见闻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漳浦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关键词: 漳浦县 历史文化 地方沿革

内容

何谓“柳营江”
  圃人
  乾隆《漳州府志·陈政传》载,朝廷于总章二年(669年)授陈政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出镇古绥安地。因“众寡不敌,退保九龙山,奏请益兵。”《漳浦县志》的记载相同。这里没有说明“九龙山”在何处?后来,谈史的人常把九龙山与九龙江连在一起,且说陈政屯兵九龙江边时,插柳为营。因面,屯兵处的江亦称“柳营江”,把陈政与柳营江也连在一起。
  这里对九龙山在何处?不予探讨。但柳营江为什么称为“柳营”,是否陈政在江边屯兵“插柳为营”而得名,值得探讨。这个问题,从明清历次修篡的《漳州府志》也许可查到答案。
  (一)明正德《漳州府志》“柳营江”条载:“在县东四十里,旧志谓唐时宿重兵于此,因号柳营江。”所谓旧志,系指宋淳祜志。
  (二)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柳营江”条载:“跨江有虎渡桥,在城东四十里,二十七都地,唐时宿重兵于此,相传插柳为营,因号柳营。”
  (三)清乾隆《漳州府志》“柳营江”条载:“去城四十里,二十七都地。唐时宿重兵于此,相传插柳为营,因号柳营”。所载与万历癸丑志相同。
  据上所述,三则均有“唐时宿重兵于此”的记载,正德志由此而直接得出“因号柳营江”;万历癸丑、乾隆志多出一个注脚“插柳为营”,再得出“因号柳营”的结论。
  这里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唐时是谁在此地宿重兵?(2)“柳营”是否以“插柳为营”而得名。
  对于第(1)个问题,可再查《漳州府志》求得答案。正德志“虎渡桥”条载:“虎渡桥,即柳营江桥也。淳祜志谓……江曰柳营者,唐末王潮下泉、潮,辎重在是,尝宿重兵以守之,故有柳营之号。”这里明确指出,在江边驻宿重兵者是唐末时的王潮。王潮,字信臣,河南光州固始人。唐末,为王绪部队的军正。光启元年(885年),随军至漳州,与诸将劫囚王绪,被推为将军。后攻下泉州、福州,据有福建五州之地,任福建观察使,升威武军节度使。卒后由弟王审知袭职。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传6主,共37年。自王潮进漳至闽国灭亡,首尾共59年。在这历史过程中,漳州人对王潮特别尊崇,因其曾在漳屯军,就称其屯军处为“柳营”,江亦称为柳营江。
  为了解答第(2)个问题,必须了解为什么要把屯军处称为“柳营”?这要从更早的史志来探索。所谓“柳营”是由“细柳营”转化而来。古有地名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有细柳仓,即西汉将军周亚夫屯军处,称细柳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汉书·周勃(子亚夫)列传》均有周亚夫屯军细柳的记载。简述如下。
  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屯军细柳,以备匈奴。文帝亲往细柳劳军,至营门,因无军令不得入,乃遣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营门,请以军礼见。既入,按辔徐行,成礼而去。文帝曰:“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后来因赞誉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也泛称军队的驻营地,以至成为典故。古代诗文中常引用这个典故。如隋明馀庆《从军行》:“风捲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唐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都是运用“细柳营”的典故。因此,“柳营”与“插柳为营”毫不相干。王潮屯军九龙江北溪之滨,其屯军地也被美称为“细柳营”,简称“柳营”,并称其江为柳营江,这是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
  综上所述,在漳州屯军者是王潮,说是陈政,纯属附会;柳营江的“柳营”,系由“细柳营”缩简而来,称“插柳为营”,流于望文生义,读史者应详加审慎。
  关于宋吴与《图经序》
  圃人
  《漳浦县志》“历代著述”书目载,宋吴与著《图经》;著作文章收载吴与《图经序》;《吴与传》载,吴与“尝为《漳州图经序》。明确记述吴与撰《图经》,又为其作序。
  吴与,字可权,漳浦人。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历任四会、余干、怀安县令,升奉议郎、潮州通判。平生爱好书籍,家中藏书至二万卷,在梁山筑书室,世称“吴奉议书室”。所藏书有《古文尚书音全集》、《师春》二卷、《甘氏星经》二卷、《汉官典义》十卷、《京房易钞》一卷,这些藏书,都是三馆四库所无。宋史学家郑樵推重的海内藏书家有四人,其中漳浦吴与列首位。吴与的著作有《荔枝总录》、《新记录》和《图经序》。
  《图经》是什么?据《辞源》“图经”条载:文字外附有图画的书籍。如《隋书·经籍志二》有《冀州图经》、《幽州图经》等。属地理志一类书籍,文字外多附有地图,故以“图经”为名的尤多。南宋莆田人郑樵著的《通志·图经》列诸州图经有三十三部,一千七百余卷。”由此可知,图经即地方志,文字配有图画。宋代各州的图经,相当于各州的州志,即明、清各府的府志。所以宋代的《漳州图经》即后来的《漳州府志》。
  明、清的《漳州府志》均有关于《漳州图经》、《图经序》的记述:明正德《漳州府志·礼纪》收载文章有吴与《图经序》;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把吴与《图经序》做为序文;清乾隆《漳州府志》序文也载吴与《祥符图经序》,“著述总目”载吴与著《漳图经》。综上所述,正德、万历癸丑、乾隆《漳州府志》均收载吴与《图经序》,肯定吴与所处时代就己有《漳州图经》。然而,宋淳熙、嘉定、淳祜志的3篇序言,似有互异。
  由教授李纶写的《淳熙临漳志序》载:“漳之为郡,自陈鹰扬(即陈元光)肇创于唐之垂拱,而天文地理可书;周名第(即龙溪周匡物)唱文于元和,而风俗人物可书。我朝皆以循良为之守,其所以成就藩饰之者,无一而不可书,而书不作,无乃使人疑夫不作之为愧哉!”这里明确指出,自唐垂拱创郡至宋淳熙尚未有写志。
  由推官黄桂写的《嘉定清漳志序》载:“祥符四年,尚书职方准敕遍牒诸道、州、府军监,各令修图书,如法架阁修掌,其意远矣。岂非以今既异于昔,则略过于详。淳熙丁酉,颜定肃公师鲁作《漳州重建州厅记》,尚叹惜四百年间漫无所考,抑漳之《图经》昔犹略乎哉!”文中肯定淳熙前有《图经》,偏于简略。明确提出祥符四年令各道、州、府修图书,但没有指明《漳州图经》是祥符四年编纂的。
  由通判王南一写的《淳祜漳郡志序》载:“郡旧有《图经》,续谓之志。国朝(指宋朝)自祥符至嘉定二百余年,屡经刊辑,推以古今,撮其纲要,旧序详之矣。”文中也说旧有《图经》,其续者称为“志”,且自样符至嘉定,屡经刊辑。
  明正德《漳州府志》姚镆的序说:“顾州于唐垂拱之二年,历四百余年,未有能志之者”;周瑛的后序说:“惟宋淳熙、嘉定、淳祜六七十年间,凡三修志,其他上下寥阔无闻。”这是说,在淳熙之前,漳州没有修志。
  此后的嘉靖、万历癸酉、万历癸丑及清乾隆各志,均沿用这两种说法:一是自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就有《漳州图经》;一是南宋淳熙之前,漳州尚未修志。但无论何种说法,这些府志在著作书目中都有吴与著作《图经》,刊载吴与的《图经序》。
  据黄桂在序中所言:“抑漳之《图经》者犹略乎哉!”说明《图经》为文字配上图画,记述比较简略,尚未符合后世修志的规格:又王南一在序说:“郡旧有《图经》,续谓之志。”因此,尽管肯定《图经》的存在,但不能算是志书,所以才认为淳熙之前没有修志。
  既然淳熙之前已有《图经》,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漳州是否有修《图经》?若有,为什么没有写序?
  (二)吴与于元丰五年(1082年)登进士,距大中祥符四年己71年,为什么这部《图经》要等到此时才由吴与写序?是否吴与既写《图经》,而又写序?
  (三)清乾隆《漳州府志》、康熙《漳浦县志》“著书总目”均载吴与著《图经》,并由吴与自已写序。这明显与上述《图经》编纂时间不符。
  (四)《图经》早己失传,正德志是如何获得这篇可贵的《图经序》,也许当时尚可看到淳祜志所载《图经序》,抄载下来,使其遗传至今。
  以上这些问题尚得进一步加以探索。
  此外,应该指出《祥符图经序》的“祥符”是指宋真宗赵恒年号“大中祥符”;而序文中有“大同有九虬之瑞,开元出祥云之符”的“祥符”系指《漳州府志·灾祥》所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时州治在漳浦李澳川)十一月朔,梁山祥云见,绚烂亘百里。”之事,两者所指各不相同。
  现将《图经序》全文附后,以飨读者。
  漳州图经序
  (注:原题为《图经序》,现据《吴与传》所载,加“漳州”。)
  谨按:本州在《禹贡》为扬州之南境。周为七闽之地。秦、汉为东南二粤之地。汉武平粤,为东会稽冶县,并南海揭阳之地。晋、宋以来,为晋安、义安二郡之地。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钤卫翊府左郎将陈元光平潮州寇,奏置州县,敕割福州西南地置漳州。
  初,在漳浦水北,因水为名。寻以地多瘴疠,吏民苦之,耆寿余恭讷等乞迁他所。开元四年敕移就李澳川置郡,故废绥安县地也。自初置州,隶福州都督府。开元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敕割隶广州。二十八年敕复隶福州。州本二县:一曰漳浦,即州治也;二曰怀恩,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敕以户口逃亡废之,并入漳浦,又割泉州龙溪县隶本州。大历十一年,福建观察使皇甫政奏割汀州龙岩县来属,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敕从之。天宝元年,改为漳浦郡。乾元元年,复为漳州。兴元二年,刺史柳少安请徙治龙溪,福建观察使卢基录奏,贞元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敕从之,遂以龙溪城为州,定管龙溪、漳浦、龙岩三县。
  山川清秀,原野坦平。良山记董奉之游,九侯传夏后之祀。赵佗故垒,越王古城。营头之雉堞依然,岭下之遗基可识。陈将军忠贞冠代,王使君勋名标时。周先辈之奇才,潘侍郎之重德。大同有九虬之瑞,开元有祥云之符。灵迹应祈,筋山屏盗。遗芳未泯,胜概可寻。蔚为江外之名邦,不特闽中之要地。凡诸可纪,悉具于后。
  林士章与国子监漳州府诸生
  林祥瑞
  国子监始设于元代,明清沿袭。国子监亦称国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掌管邦国儒学、训导政令的行政机构,又是全国最高学府,官办中央大学。入国子监读书的对象是贡生、监生、亦收入落第举人。
  明代,漳州府有多人在国子监任过职,更有许多贡生入监读书。在国子监任职的官员中,要数漳浦县人林士章时间最长,职务最高。他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登进士,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隆庆二年(1568年),任国子监司业,为国子监副长官(相当于大学副校长);隆庆六年(1572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翌年转北京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长官,(相当于大学校长);万历二年至八年(1574~1580年),任礼部左右侍郎,(相当于中央文化、教育部副部长);万历九年(1581年),任南京礼部尚书,(相当于中央文化、教育部部长)。
  林士章自隆庆二年至万历九年(15681581年)的14年间,均在中央教育部门任职,毕生为培养国家人材而不遗余力。在祭酒任内,有感于太学诸生结业后,回归本省参加乡试,会受到各省的限制,于是疏请下令学生回本省不必进行考选,直接参加乡试,这给学生以极大的方便,且多有成就。在林士章任职其间,漳州府有多名贡生入国子监读书。林士章身居要职,对学生关怀备至,多方诱掖,使多人中式顺天举人及登进士,终成一代名人。
  现据《漳州府志·选举》所载,简略摘录:自隆庆四年至万历七年(1570~1579年)的10年4科乡试期间,漳州人入国子监深造井中式顺天举人者有10人,即隆庆四年(1570年)张时迪、张廷榜、李文晰;万历元年(1573年)吴原业、张佐治、柯挺;万历四年(1576年)张惟方、林云龙;万历七年(1579年)高则贤、王以通。在这些举人中,有5人登进士,他们是万历二年(1514年)张廷榜、张佐治;万历八年(1580年)柯挺、王以通;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惟方。现将各人简况分述如下。
  张时迪,漳浦县霞美眉田村深沙社人。隆庆二年(1568年),由漳浦学恩贡入国子监。四年,中式顺天举人,官至湖州府同知。因府同知为官阶正五品,步入大夫行列,故世称“深沙出大夫”。他政绩显著,受御史首先推荐而提升,所以眉田张氏祖祠挂匾“乌台首荐”,以为荣显。“乌台”为御史台的别称。
  张廷榜,字登村,号春宇,龙溪石码人,进士张绰曾孙、张廷栋弟。隆庆二年(1568年),由龙溪学恩贡入国子监。四年,中式顺天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登进士,官至镇江府同知,兼署吴江知县。后因镇江边界发生盗案而被贬,再遭罢官。归家后,在漳州芝山建馆舍,远近士子均前来求教。其子张燮,字绍和,号汰沃,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式举人后,无意仕进,归家奉侍父母,并就芝山馆舍成立玄云诗社,与龙溪郑怀魁,漳浦林茂桂、王志远,南靖蒋孟育,海澄高克正,平和陈翼飞等并称“漳州玄云七才子。”
  李文晰,号抑斋,海澄人。隆庆四年(1570年),由海澄学岁贡入国子监,并于当年中式顺天举人,官潮州府通判。他与户部左侍郎、漳浦人卢维祯相友善,卢在《醒后集》中载有《报李抑斋潮州书》。其女婿早逝,女守节尽孝,卢维祯为撰《赠李氏节孝妇序》以褒彰之。
  吴原业,龙溪人。隆庆二年(1568年),由南靖学恩贡入国子监。万历元年(1573年)中式顺天举人,未仕。
  张佐治,字思谟,号寅所、理吾,平和西林人(亦作漳浦云霄人)。隆庆二年(1568年),由平和学岁贡入国子监。万历元年(1573年),中式顺天举人。万历二年,联捷进士,官至天津兵备参政。他的三女嫁与尚书林士章孙、林汝谐次子林孚宸。后来,他也徙居漳浦县城,卒葬于漳浦县城西郊西宸岭南麓,原五〇三台处。子张梦阶为其撰写行状墓石,记载甚详。墓石今存于漳浦县博物馆。
  柯挺,字以拔,号立台,海澄海沧东屿(今属厦门市海沧区)人。隆庆二年(1568年),由府学(一作龙溪学)恩贡,隆庆四年(1570年),入国子监继续深造。万历元年(1573年),中式顺天第一名举人,称解元。万历八年登进士,授大名府南乐知县,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南京提学御史。他与探花、尚书林士章有着深厚的友谊,其第三子柯叔豫娶林士章三女,两家结为姻亲。他在国子监期间,林士章任国子监祭酒,在5次考试中,均录为第一,并在学生中做为楷模,顺天乡试荣膺解元,终成进士。隆庆二年至四年入监前期间,在家乡海沧大岩山云塔寺修业,乡人后进周起元常到寺问业,后周起元中式解元,成进士,在海沧建“师弟解元”坊,以示荣耀(其“轶事三则”附后)。万历十七年(1589年),柯挺任南直隶提学御史,督学吴中(苏州),十分赏识学生顾起元,后来顾起元登进士,探花及第、会元,深感师恩,在柯挺逝世后,为其撰写墓志铭,对其生平叙述甚详(见附录)。
  张惟方,字崇仁,号近初,龙溪人。万历四年(1576年),由龙溪学岁贡入国子监,并于当年中式顺天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万历十四年,任国子博士,(相当于大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后官至湖广副使。他是理学家潘碧梧的高徒,潘逝世后,与同学王应麟、苏攀、吴道濂为潘立祠于漳州南山寺旁。
  林云龙,镇海卫人。隆庆二年(1568年),由卫学恩贡入国子监。万历四年(1576年),中式顺天第三名举人,称经魁。官睢州知州。
  高则贤,龙溪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龙溪学补贡入国子监。万历七年(1579年),中式顺天举人。性沉密,善讲解,文章覃思至深,督学测试,常冠诸生。与施仁、潘鸣时(号碧梧)、潘桂芳、周一阳并称漳州“五贤”,闽士多负笈求教。据《龙溪县志·高则贤传》载:“万历已卯举顺天,林宗伯士章延之西席,名藉甚,都下诸公皆愿识其人,而贤即逝矣。”在中举后,时任礼部左侍郎林士章聘为家庭教师,使其文名满京都,足见他俩交情之深。可惜早逝。后来,林士章致仕归家,居漳州府城北长桥土堡,续聘“五贤”中的潘桂芳为家庭教师。潘桂芳,字佳植,龙溪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府学岁贡,官梧州通判。曾任南京国子监典簿(相当于大学办公室主任),经验丰富,善于诱导,后林士章次子林汝诏终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登进士。
  王以通,字子贞,号肖拙,龙岩人,原属镇海卫后千户所,移驻龙岩,祖籍晋江县沙塘。隆庆二年(1568年),由龙岩学岁贡入国子监。万历七年(1579年),中式顺天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官南京御史。
  上述10人中,除吴原业情况未详外,其余均各有成就。其中张佐治、柯挺、高则贤与林士章关系见于文字记载,且以柯挺关系最为密切,两人既是师生、好友,又是亲家。为使读者更能了解他俩的关系,现特将《林士章与柯挺履历简略对照》、《柯挺墓志铭》和周起元轶事三则附后。
  附录:一、林士章与柯挺履历简略对照
  嘉靖十六年(1537年),林士章14岁;柯挺出生,1岁。
  嘉靖二十年(1541年),林士章18岁,约于本年娶元配柳氏;柯挺5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林士章31岁,约于本年,受赵淑宽聘为家庭教师,辅导其子赵范读书;柯挺18岁,府学庠生。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林士章35岁,与堂兄林楚(号春斋)同科中式举人;柯挺22岁,为府学廪生。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林士章36岁,登进士,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柯挺23岁,仍为府学廪生。
  隆庆二年(1568年),林士章任国子监司业;柯挺32岁,应恩贡,在家乡海沧大岩山云塔寺修业。
  隆庆四年(1570年),林士章父丧,归家守制;柯挺34岁,入国子监读书。
  隆庆六年(1572年),林士章49岁,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柯挺36岁,仍在北京国子监读书。
  万历元年(1573年),林士章50岁,转北京国子监祭酒;柯挺37岁,林士章奇其才,5次测试皆列首位。是年,柯挺中式顺天第一名举人,称解元。
  万历二年(1574年),林士章51岁,任礼部右侍郎;柯挺38岁,仍留国子监继续深造。
  万历五年(1577年),林士章54岁,任礼部左侍郎;柯挺41岁,学业大进,所试文章为学者所效法。约于本年,林士章三女嫁与柯挺三子叔豫。
  万历八年(1580年),林士章57岁,仍任礼部左侍郎郎,参与会试工作;柯挺44岁,登进士。
  万历九年(1581年),林士章58岁,升南京礼部尚书。五月,上疏获准致仕,并在漳州府城北郊兴建长桥土堡;柯挺45岁,授直隶大名府南乐知县。
  万历十三年(1585年),林士章62岁,建漳州石码街市店;柯挺49岁,任陕西道监察御史。
  万历十七年(1589年),林士章66岁,为进士赵范父撰墓志铭,并为兵部右侍郎、长乐人陈省父陈大濩撰行状,由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撰墓志铭;柯挺53岁,任南京提学御史,督学吴中。
  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林士章70岁,长桥土堡建造完成;柯挺57岁,致仕,定居于闽北建安(今福建建瓯)。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林士章75岁,为津浦知县杨材重建儒学大门撰《漳浦县重修儒学大门记》;柯挺62岁,他的学生顾起元登进士,探花及第、会元。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林士章77岁,逝世,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为撰行状,他的学生,礼部尚书于慎行为撰墓志铭;柯挺64岁,前往漳州吊祭。是年,柯挺学生、同乡周起元中式第一名举人,称解元,师生两人皆解元,在家乡海沧建“师弟解元”坊,以显荣耀。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林士章逝世10年;柯挺74岁,逝世于建安,他的学生、探花顾起元为撰墓志铭。
  附录:二、柯挺墓志铭
  文林郎、陕西道监察御史、立台柯公墓志铭
  吾师侍御立台柯公以万历庚戌八月二十七日卒于建宁之里第。起元,公督学时门下士也,闻之为位而哭。逾年,伯子伯延等将奉公葬于某山之新阡,手自缵公行事,授仲子烱之金陵,属起元纪诸隧道之石,以有今日,□恒自愧,亡以为知已报,乃今徒执笔以备陵谷,于昔人负土之意何居也?谊不忍辞,谨抆涕而书之。
  按状,公讳挺,字以拔,立台其别号也。先世为莆人,至正间,祐立公始徙于漳之龙兴屿。八世为赠公乔清,有隐德,娶李孺人而生公。公责,卜居于建宁,从所好也。始赠公感异梦得公。公生而岐嶷,甫八岁,属文不具草立就,见者奇之。十学使者试,首遴入郡庠,寻食饩廪,时以文事狎主社盟,同舍生争辟舍易。隆庆(元年)丁卯,以庄皇帝登极,恩被推择贡阙下,游北雍。大司成公林璧东奇其文,五试皆首。万历癸酉,应顺天试,举其榜之第一人。
  公经学醉深,尤邃于研味,所试文至今学者以为法。庚辰,登进士第,以不善请谒,出为令。选郎池公,同社吏也,谋置公善地。公逊谢曰:“吾唯不能俯邛,失柄臣意,故抑而就此,今更择雄紧,修〓者将求多焉。请得小国寡民治之,有以自效足矣”。遂授大名之南乐。公至则精勤为理,锄暴豪、厘胥吏之犯科者;损邮役、赎锾恒例一切屏绝之邑廪,廪向德化矣;严保甲之法,诸事剽劫者皆敛迹。会以觐入朝,境以盗告,署事者逮七人锻炼之,皆诬服。公归而囚呈冤状。公庭鞫所质衣为赃者,则它盗椎埋发家出之者也,遂贷七人者死,而亟下令迹真盗,已得之清丰境中,至则搏颡伏其辜。部使者阅牍大惊,曰:“一讯而得情者三,令可称神明宰矣。”
  方田事起郡,缘政府指争以溢额为功,公丈田,赢五千亩,悉以益硗瘠者。直指使以不及格,不敢列公荐剡。公脉脉居邑中行,壹意自如也。大修学宫,为建楼以助风气。时时董课诸生,所赏拔,后多登第知名者。久之,治声流闻三辅间。乙酉,以循良征,邑父老子弟攀辕泣至涂积不得发,既取道数百里,而遥追及者踵相接也。
  秋,拜陕西道御史。当是时,言路之气方伸,居是官者类以搏击自负。公侃侃壮直,而要归于谋王体、断国论,不齿齿排觝以钓名。会天子鼎建寿宫,费帑金且不訾矣,二台臣上言宜它徙。公故习形家者言,熟视而心计之,曰:“此吉壤也。小不如法者向耳,彼宝山、黄山、老龙窝三者皆青囊法所讳也,奈何徒欲争胜,不为陛下万年计?”遂画图附说以进。上躬诣寿陵,召公面质可否。公具以其言对,上召赐御史食,时几用公言,以台官景命之奏而罢。
  已,差巡视光禄,上言戒佚游、崇大典、缉圣学,语多切直触上忌,且将得重罪,会上怒解而释。燕赵、齐鲁大祲,公条上救荒五事,发临、德二仓粟四十万赈之,敕司农报可。
  已,出巡湖广。郧卒之讧也,参将米万春实嗾之,而自怙政府门下士,众弗敢问也。公甫入境,既之襄阳,戮三叛卒,而疏请治万春罪,诏褫职去。京山令墨,毙人杖下,公以惠文弹治之。中丞曰:“令,少宰戚也,有书为道地,奈何?”公曰:“吾知。为此邑去螟□耳,何暇问其姻娅之仕者乎?”卒露章劾之。见民苦水旱不得食,公行部所至,辄发廪以贷,复疏以南粮十八石为折色,上可其奏,所全活者亡算。楚宗之贫而告诎者,畀以原禄。盖自公按楚以来,吏凛凛若负霜,民温然为有脚阳春矣。
  逾年,奉督南畿学政。既脂辖,而宗室与士庶人之拥车攀留者,亡异其去南乐时也。已丑后,士为文交鹜为恢奇。公至,首以正文体,令所录文皆醉实典雅、彬彬有先辈风拔之,首等者沓踵取高第去。而公又崇行谊、绝干请,终十四郡之役,不取学租一钱。士之被公陶冶者亡虑,皆矜矜自爱,且惧以繁声诒公诮,人人争自祓灌,兴起倍囊时矣。
  辛卯,类试毕,太孺人弃杯棬,公奉榇归里。阅癸已大察,京朝官前责人用事者宿怨,以考功法中公论调。士论哗然不平,诒书相讯。公夷然曰:“吾之不能,以事中,当塗欢久矣!彼夫言者气拂云汉,而吾不惮以议见左,今日固宜其不免于螯吻矣,又何言哉?”自是,坚卧不出者二十余年。抚按数上书荐用公,以寡援,卒不报。客或引例劝驾,公笑曰:“余结发操觚,幸得绾经登朝,奉简书校士得人,以备上任使,余于国为亡负矣,今又安能与群少年竞驰禄利之塗哉?且夫直道事人,安往而不屈?武夷片席地,优焉游焉可卒岁矣。老而撤衣裾于长安贵人之门,吾不能也!”竟以是老于岩穴而卒。呜呼惜哉!
  公九岁而孤,与太孺人形影相吊。时中倭寇,产日挫,太孺人为之色不怡也。公左右慰藉之,曰:“儿所不有就以娱太孺人者,有如日。”太孺人为破颜起,曰:“儿能是,吾无复忧矣”。夜分犹篝灯读书,太孺人怜而止之,覆其光,俟寐而后起。既贵,色养备至。至奉讳,公已老矣,而孺慕不衰。女兄弟三人常俸以给,即太夫人欲有所抑损,公终弗为靳也。按楚归,念诸从昆季若三族同社之不能育者,助之匝月,而散者千金,橐为涩生,而淡泊自持,亡声色玉帛之奉。教伯延等踆踆蹈醉,谨行毋夸毗以败身名,家庭之间,嗃嗃如也。于有司无所关白,至如魏氏之节、朱朝杰之冤,即不属公,辄为请旌贷而后已。吴建之乱,公尝先言于有司误纵之出,迨事发,中丞徐公服公有曲突功,公弗任德也,唯唯而已。郡大水,公诣当道告赈告蠲者至数四,不啻身罹其灾。士有才而名未起者,必阴奖籍成之。督学时所拔士,或仕或处,往往潜为推毂,不必其人知。公为已地也,于文友苏文忠公、于仕师范文正公、于学宗朱文公谓孝弟为本而要之一贯,曰:“道止是矣,何必标乾竺、柱下之说,误下学哉!”立朝以爱惜人才为首务,故所莅必思得材。今布在班行与章甫待用者,可偻指数也。畏慎名迹,耻以矜激鬻直声,故一仕而龃龉于时,不竟其用,然其诚心直道,嚼乎不滓之大节,既以较然白于天下矣。眂氏彼负势好权究,多玼吝者,所得孰为多哉?昔赠公尝纵其叔亭长所误捕为盗者,若而人人以是阴德,征公必贵。公为令,为御史,所活人尤众,而身未尽食其报。今有子而才,天之所以大公门、厚示酬者,将在斯矣,公即委然乘化以逝,奚憾哉!
  公卒之岁,距其生嘉靖丁酉十二月之五日,享年七十有四。配黄氏,封孺人。子四:伯延,娶刘氏孝廉君女;仲烱,娶黄氏庠生君女;叔像,娶林氏大宗伯公女;贞彦,娶吴氏郡丞公女。女三:一适户部郎李公子庠生继皋,一许聘宪副戴公子象垣,一许聘驾部陈公子孚尹。孙七:伯延出者,曰干臣、干翰、干筌,仲烱出者曰干辅、干佐、干枢、干机;女孙六。
  盖起元读伯延所为状与烱所谱者,公行事甚具,其言信而有征。起元以质事吾师,毋敢饰也。掇其大者,叙次如右,而系之以铭:
  倬彼真儒,郁为时栋,起于海天。观光王庭,遂空冀北,尔云而骞。策名于朝,出宰王畿,理上烹鲜。帝束循良,执法赤墀,以董不虔。揽辔澄清,吏畏民安,江汉率先。造士南国,薪槱群萃,式此陶甄。枯岸润山,抆拂而荐,靡有遗贤。蛾眉出宫,妒者未厌,抑而在田。众曰委蛇,引之大塗,公谓不然。介石之贞,畴为可转,抱璞乃全。遗教在人,遗经在笥,日与周旋。梁木忽摧,士将安仿,涕浃于〓。我勒铭辞,列彼贞珉,以贲幽埏。公形虽往,其道不沫,美爱而传。郁郁佳城,荫而孙子,于万斯年。
  【相关链接】
  撰文者:顾起元,字太初,号遁园、蛰庵,南直隶昆山(苏州)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探花及第、会元,官至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在同科进士中,另有同姓名顾起元,南直隶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登三甲211名进士,似非撰墓志铭者,记以存考。
  大司成林公璧东:即林士章,时任国子监祭酒。“大司成”为祭酒的别称。林、柯两家结为姻亲事,也载于林士章墓志铭:“女三:长适庠生郑继裔,柳出;次适庠生朱笃叙,大司空(工部尚书朱天球)子也;次适御史柯挺子叔豫,皆侧(许氏)出。”
  选部池公:池浴德,字仕爵,号明洲,同安中左所(今厦门市)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时任吏部文选司郎中。
  大宗伯公:即林士章(见前注)。“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郡丞(吴)公:疑为吴僴,海澄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举人,官桂林府同知。“郡丞”为府同知的别称。
  户部郎李公:未祥。
  宪副戴公:疑为戴燝,字亨融,号今梁,长泰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时任四川副使。“宪副”为副使的别称。
  驾部陈公:未祥。
  附录:三、周起元轶事三则
  周起元,字仲先,号绵贞,漳州府海澄县三都衙里社(今属厦门市海沧区海沧镇后井村衙里社)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中式举入第一名,称解元,翌年,登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江南(应天、苏松诸府)。后遭诬陷,被锦衣卫逮捕入狱,死于狱中。崇元年(1628年),清除阉党,赠兵部右侍郎,谥忠愍。《明史》及省、府、县志书均为之立传。
  《漳州府志》、《海澄县志》载入周起元诗文和漳州人掉念周起元的诗文多篇。在《漳州府志·纪遗(中)》还收录周起元轶闻二则:又《漳浦鹿溪胡氏族谱》存有周起元题《郡主朱氏画像赞》一篇,抄录如下。
  (一)海澄周公仲先为应天巡抚,适张绍和游吴,客其幕。一日,偶论次周文襄抚吴状,仲先曰:“文襄以治行胜,顾人品尚未十分。”绍和问其故,仲先曰:“文襄与王振往还。”绍和笑曰:“使文襄不与王振往还,安得抚吴十年乎?”仲先曰:“我则异于是。”
  其后,仲先以忤珰得祸,有谓绍和曰:“周公起家省元,联第甲科,致身中丞,当是地灵所钟,胡一旦缺陷乃尔?”绍和叱之曰:“吾漳二百年来金紫相望,独以身殉国者寥寥,今乃得仲先,忠臣孝子,天地正气,此是钟灵之最者,子反以为缺陷耶?!”
  仲先立身,绍和取友。观斯二事,可以知古人之志尚矣!
  (二)海澄周仲先开府吴门,涂光禄南下,嘱曰:“路逢贱眷抵任,寄言所须夏服应从武林制就携来,才一入署,万不宜向所部鬻物,便当忍热一年。”
  (三)郡主朱氏画像赞:
  雍雍而和,肃肃而敬。不矫已贵,不逞已性。克执妇道,以顺为正。
  【相关链接】
  张绍和:张燮,字绍和,号汰沃,进士张廷榜的儿子,龙溪县石码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未仕。在漳州芝山创玄云诗社,为“玄云七才子”之首,著有《东西洋考》等。
  周文襄:周忱,字恂如,号双崖,谥文襄,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历官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进户部尚书,改工部尚书,仍巡抚。后被弹劾,令致仕。
  王振:宦官(太监),正统中掌司礼监,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进攻,他抉英宗亲征,至土堡全军覆没,死于乱军中。
  涂光禄:涂一榛,字廷荐,号淑任,镇海卫(今属漳浦县马坪镇倒头溪)人。万历三十一年进士,官至通政使司左通政。周起元被捕死于狱中,他也忧愤而卒于家中。
  郡主朱氏:淮府南康王朱翊铊长女,丈夫胡廷宰,字以平,号隆柱,鹿溪社人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举人,系淮府长史胡文远次子,被选为仪宾,俗称郡马,其祖祠挂匾“宾于王门”。其兄胡廷宴,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进士,官至右金都御史、巡抚陕西,提督军门,俗称“胡军门”,为魏忠贤建生祠,崇祯元年(1628年),被削职。
  明户部郎中胡文耀墓
  胡武伟
  2010年我在编写漳浦胡氏族谱期间,旧镇山兜村有位村民告知:“旧镇铁浦有一座姓胡古墓,是不是你们的祖墓”。这个信息十分宝贵,引起鹿溪、炉尾两村领导胡长太,胡文碧、胡一民、胡龙荣等和老人协会的重视,两村村委及老年人协会等十多人(我也参与),于2012年10月1日上午到现场勘查辨认。并查阅《漳州姓氏》、《漳浦县志》和鹿溪胡氏族谱,证实该墓葬系明户部郎中胡文耀墓。墓葬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难能可贵。这是漳浦胡姓的一件大好事。
  胡文耀墓,位于铁浦水库的坑仔尾,属旧镇旧城村辖域,地名“铁浦山”,(又名“内壁圃”)。墓坐北朝南,为三合土建筑的灰质大墓。墓道沿山坡而筑,共有九级台阶,俗称“九层梯”。整座墓园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
  胡文耀,字奇障,号鹿岩,鹿溪社人,(为胡仁卿第七世孙),生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升户部郎中,卒于明万历十四年(1587年)正月十二日,夫人陈氏。子胡宾墀,字宗策,号见鹤,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文林郎。(父子皆进士)。
  西河小学及其沿革
  (1928~1949年)
  林祥瑞
  缘起
  乌石地区有浯江小学,其前身为海乌中心小学,而海乌中心小学的前身为西河小学却鲜为人知。现据我的堂姑林凰和乡老林松竹等生前口述,整理西河小河初始情况如下。
  后埔边社林肯堂(1902—1933)是我祖父的五弟,堂姑林凰的父亲。自幼聪颖好学,我祖父知其颇有文才,送他到县城学堂读书。民国十年(1921年),考入福建省第二师范学校(即龙溪师范前身),1924年师范毕业,学习成绩优等,时称“番仔秀才”(实应相当于“贡生”),乌石族人把他的毕业文凭贴在大祖祠乌石大厅中进左边壁间,与明清科举的“进士”、“文魁”等木匾相媲美。其时,乌石尚未办小学,他毕业后没有到外地就教,在家中专心练习书法和绘画,所画花鸟受人赞赏。
  1927年,号称“番仔探花”的乌石人林庆馀任漳浦县教育局长,深感乌石是文化古乡,科第世家,应该开办小学,于是与族人商量,大家一致赞成。然而不久,林庆馀辞去局长职务,办小学的事也就搁置了。林肯堂也于是年带他的独生女林凰到附近山仔社郑家当塾师,让女儿也参与读书。
  1928年,李克柔接任漳浦县教育局长,他非但认为乌石必须办小学,而且为当时漳浦县稀有的一位师范毕业生去当塾师而惋惜,于是,要求林肯堂出来协助办小学。经与族人商议,于1928年下半年开办小学,因林姓郡望西河,故命名为西河小学,委任林肯堂为校长,教师2人,即用乌石大祖祠海云家庙(俗称乌石大厅)为校址。招收首班学生60多名,可知者有:后埔边社林全和、林景秀(毓山)、林凰(女),打山社林松竹,三凤厅社林露(女)等。
  校名更改
  开办西河小学时,行政区划尚属内东区乌石联保。其时,乌石有3个保:后桥(取后埔边的“后”,桥头圩的“桥”)保、龙山(紫薇山亦称龙山)保、苑山(苑上和芹山,后改为苑东,即苑上和东埭)保,3个保共办西河小学。利用乌石大厅后面松树林的大松树,砍伐来制课桌椅,还锯成木条,把五开间的乌石大厅的前进、中进隔出4间大教室和两庑的两间小教室。后来又利用前面广场为篮球场、排球场和体育活动场所。学校设置逐渐完善。
  1939年,取消联保,成立海乌(取海云““海”,乌石的“乌””乡,乡公所设在小学附近的三凤厅社的三凤厅,校名随乡名改为海乌小学,不久又改为海乌国民学校,并设高级班。1940年,按县教育局规定,每乡设中心小学一所,遂改为海乌中心小学。
  1945年,海乌乡与四股乡合并为浯江乡,乡公所设在赤土岭(今赤土乡政府所在地),海乌中心小学改名为浯江中心小学,一直至解放。
  校长与教员
  西河小学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历任校长都由县教育局委派,再由校长聘请教员,其历任校长的大致情况如下。
  首任校长后埔边林肯堂,其后为杜浔湖里林充国,沙西郑文川,京里吴茂昌,县城郭泽章,长桥田厝林庆庭等。其中林庆庭任职时间最长,自1940年初至1951年初,前后共11年。
  西河小学越办越正规,学生数逐渐增多,教员也随之增加,外乡、外县教员都前来就教,任教时间长短不一,更换较为频繁,短的仅一学期,长的有好几年,且绝大部分是男教员,其中陈茂大、林毓山、李鸿昌、汤友铮、施谦光、林丁卯等都曾任过教导。截至1949年上半年,部分教员如下。
  外县籍者:
  同安李鸿昌,龙溪角美施锡藩,海澄蓝教蓝振德,诏安汤友铮、谢××,厦门高忠义,漳州(后居霞美白石)翁振,某地陈耀华等。
  本县籍者:
  (1)县城人有蔡云汉、施克威、柯庆有、蔡龙英、张草木、王珍基、许文东、施谦光、吴琴玉(女)、张美慈(女,庆庭妻)、黄长泉等。
  (2)外乡人有旧镇陈茂大、洪阿瑜(杜浔人)夫妇,东山社薛小生,杜浔邱兆昌、邱景团,梅林陈星煌,芳林陈嘉禾,赤土林文成、林献图,示埔许全瑞,沙岗林锦山、林维扬,西林墘陈和中、陈顺发,林美杨兆麟,鉴湖陈惠忠等。
  (3)本乡人有后埔边林毓山、林丁卯,山兜林有土,邱厝林拱照,苑上林厚哖,桥头墟林柯港,山郑林明水,大厅边林木海,石牛尾林耀坤,芹山林炳辉等。
  历届毕业生
  西河小学期间,仅开办初级小学,学生多为本乡子弟。海乌中心小学、浯江中心小学期间,自1939年下半年开办高级班,1941~1949年,共有9届高小毕业生200多名。学生除本乡外,周边村社如上蔡、寨内、山仔、示埔、东厝、西林墘、霞洋、石牛寨、岩埭、下示、埔尾、桥头、白沙、狮头、西埔、甘林、高仔林、北叶以及深土的江头、东埔、墩柄等地,都有学生前来就读。学校设有宿舍给外乡学生住宿,生活颇方便。这些外乡学生除了有亲戚关系前来就读外,其中主要原因是避免服兵役,这些学生年龄都较大,己是青年。第一届至第七届学生数较多,且为大龄学生,这与抗日时期从1939年~1945年抽丁服兵役有很大关系。第八、九届毕业生骤减,且年龄较小。
  各届高小毕业生今无档案可查,现采访老学兄林庚全、林汝江、林茂云、林思明等,根据他们的回忆,给予整理,其中疏漏与舛错定是不少。故本资料仅供参考。
  第一届:林丁卯(后埔边人)、长发、俊贤、庚士、耀坤(石牛尾)、如山、厚哖、芬芳、敬余、柯港、德养、顺金、德辉、志成、逢衍、德建,蔡川波、黄环居、蔡协茂等。
  第二届:林毓和、福俊、德章、瑞成、玉川、茂才,陈道垣、蔡江淮、黄国盛、叶国珍、蔡良图、许龙章等。
  第三届:林木土、木海、中南、丁卯(东行人)、方利、茂法、永春、明水、炳辉、南塘、江山、耀坤(打山人)、其有、贵万、坤金、德芳,黄龙德等。
  第四届:林庚全、祥兴、素贞(女)、海北、合益、救解、满池、达才、俊侠、德云、乃仓、贤满,赵锦霞(女)、赵拱照、蔡拔英、黄香港、陈珊木等。
  第五届:林汝江、古今、元芳、志源、林银(女)、江河、金朝、乞示、河清、平正、旺林、长火、永法、山河、来仪、顺吉、天成、耀成、淡秋、渊源、安顺、铜青,黄长江、黄逢火、陈南顺、蔡川流、蔡培成、叶石云、叶金枝、黄凤金、黄寿木、郑吉有等。
  第六届:林振南、赵贻谋、赵文炳、赵拱军、蔡宝寿、叶祈安等(此届遗漏尚多)。
  第七届:林智民、友邦、怀德、国强、素月(女)、兰英(女)、衍蕃、公侯,郑文英、蔡汝藻、蔡旺丛等。
  第八届:林祥瑞、合茂、必显、周枝、火木、德水、顺治、风台(女),共8人,且有一名女生,称为“八仙过海”。摄毕业照时,因人数很少,五年级学生林茂云、林思明也参加拍照。
  第九届:林茂云、思明、天时、南京、建南,蔡团、蔡义发、叶金海等9人,人数也是很少。本届毕业于1949年夏天,不久,漳浦解放。
  上述各届毕业生有一部分考取初中,初中毕业后,有的升上高中,有的考入龙溪师范或简师,这些师范生都回乡在浯小中心小学当教师,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第四届学生林祥兴(改名林子里)浦中初中毕业后考入厦门集美高中,1948年参加地下活动,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到灌口参与反蒋游行,随即转入泉州金井一带进行游击活动。后任晋江县农业局副局长,离休后享受正处级待遇。此外,解放后有多人参加“成干班”或参与各部门的工作,均各能尽职尽力。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到台湾读中学或当兵,20世纪80年代均有回家探亲,如第八届学生林必显,特邀同届同学到县城聚首叙旧,并摄影纪念。
  师生活动
  自开办高级小学后,学生数增加,教师也增多,质量较高,且亦多才多艺,在学习文化外,还进行各种活动,编写校歌,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如写抗日宣传标语,唱抗日歌曲,表演抗日戏剧,集资捐购抗日飞机等,还参加漳浦县第四届运动会儿童组(小学生组)篮、排球比赛,在校内组织各种比赛和爬山活动等等。
  一、编写校歌
  小学有校歌,在我县小学中为数不多,这也体现教师的文化素质较高。约于1942年,编写《海乌中心小学校歌》,由教师陈茂大作词,高忠义配曲,据说是配《海军进行曲》的曲调,颇为壮阔。其歌词据张草木老师和诸位学兄回忆,记得下面几句:“岩山巍峨浯江远,历代名贤出我乡。……探花及第为我扬……愿我同学齐图强,把礼义廉耻作榜样”。每逢集体活动,都要唱这首校歌,充分体现海乌中心小学是一所较为正规的小学。
  二、爱国爱乡教育
  在乌石大厅前落左右墙的外壁,画许多幅历史人物像,如宋岳飞、文天祥,明戚继光、史可法、黄道周,清郑成功等;经常赞扬乌石乡贤,如探花林士章,进士林功懋、林策(丹峰),理学家林一阳、林楚(春斋),林一初、一阳、一新三兄弟俱登科甲的“三凤齐鸣”等;还油印“家训”匾的6首家训诗,令学生背诵;乌石大厅内部30多个匾额和大门前广场上4大堆共60多座石旗杆,来教育学生奋发上进。并利用探花林士章八角底座石旗杆夹竖立旗杆升旗,表示敬仰。学校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的教育。
  三、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在墙壁上写大标语,如“打倒日本军国主义”、“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等。
  (2)唱抗日歌曲,如《大刀歌》、《长城谣》、《松花江上》等;编演抗日短剧,演抗日潮剧《潮汕沦陷》、《血泪湔仇》,控诉日寇罪行。
  (3)教师陈耀华参加远征军,到前线与日寇打仗;学生林如山参加华安班训练,在深水坑倒亭对日军进行阻击战。
  (4)师生踊跃捐献,购买抗日飞机,乌石乡亲也集资捐献,因而获得福建省政府的褒彰,赠“功侔卜式”木匾,悬挂在乌石大厅(即中心小学所在地)左大门内横梁上。
  四、参加县运会
  1942年10月,漳浦县举行第四届全县运动会,海乌中心小学参加儿童组(小学生组)篮、排球赛,以第三届六年级学生为主,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并获得篮球冠军、排球亚军的好成绩。回校后,参赛师生摄影纪念。五、其他活动
  此外,每学期都有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如爬山比赛、游泳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打乒乓球比赛,以及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师生一起进行打篮球、排球,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此外,还组织学生到外乡远足,如登灶山顶峰,观览葛洪炼丹遗迹;到示埔参观詹厝陂和水磨;登上塔山,观赏石塔和大海等,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桥港沧桑话家园
  林泽辉
  在我家乡沙西镇堡楼村境内的西北面,有一条母亲河——桥港溪。她从层峦耸翠的梁山支脉,老人峰(海月岩寺的靠山)与尖峰之间的峡谷穿梭而来。在这大坑里哗哗流出的碧水,落下桥港溪再汇入漳江口。历来是生活饮用、田园灌溉、水力发电、建筑采砂的主动脉。
  遗迹见证大坑口
  读《海月岩碑记》:“不知岩创何代,有石刻宋咸淳时重兴……”见证代代相传,在宋以前就有僧人在海月岩开山事佛,名人艺匠在这题刻,各界信士游客皆慕岩寺之灵感之传奇,纷沓而来拜谒,舟车出入于大坑口。1976年,塗楼村在大坑口右侧的温泉旁边,发掘“黑土”做肥料时,出土了几棵沉睡千年的大树木(直径达60~80cm),还有舟船残骸、古锚、锚索、陶瓷、钱币、农具、贝壳等器物,以及畜、兽等遗骸。于左侧的后园即“梨仔崆”、“棺材崆”以及周边的石洞里,明代先民早己发现有悬棺、停棺等人体遗骸。这说说明早有先民在这拓植、生息、繁衍,遗迹犹存。清乾隆年间,瘟疫蔓延,其余民众亦忌兵灾“风白”,各自迁徙。往日舟市之繁荣成为昙花一梦!
  小时候,我常聆祖、父辈回忆那过去,他们曾跟其祖、父辈,转移到大坑、羊草、九险、老鼠穴、棺材岭一带,暂避战乱的情景。解放前后,常有土匪于此出没。由此可见,大坑口曾是农、牧、副、渔、商集散之地和避风避难之港湾。
  桥港与古陂
  桥港溪,原由大坑水冲开的一条天然港道。坑口的滩涂沿左右两山边向南延伸,与漳江下游北滩接壤,形成海滩走廊。元末明初以来,居东、西两岸的先民,为求生存和发展,随港湾修岸成溪,以便围海造田向东、西、南扩展;并在上游的温泉旁边,筑一座单墩双孔桥,架起两条拼排的大石板(0.8m×0.5m×6m/条),跨溪15m。这就是桥港溪古桥。
  该桥距大坑口近400m,承洪直击力大;中墩迎流之向呈平面,本身阻力抵消冲击力小,使之移位;又桥重基软,平时承受人物过桥或地震影响,亦年久失修,桥体渐渐扭曲倾斜,俗称“罗宛桥”。至2006年5月18日,时因“珍珠”风暴,遭洪冲垮。1967年,忧于古桥濒危,也不适应便民交通,遂以古拦水陂为基,改建桥闸而代之。
  古拦水陂在罗宛桥之南约50m,与桥同时建造。上截坑水分流,下挡海潮盐化。于左右开口,各开凿一条沿山边流行的引水渠,且历次承接加长;沿途砌泄水闸、排水涵。左干渠依次流经扔母石、竹宅、鹅坑口、鲤鱼石、西山墓(宋墓)、相狭石、瓠仔园、王山、至港底直折油车分灌田洋,排入丹舟港。而今之部分渠岸,是通往海月岩的古道。右干渠依次绕埔头林、牛舍、埔里尾,再折扦分灌瓣口洋东片水田,注入埔尾港。
  围海造田
  桥港溪两岸的不断延长,是与历次围海造田直连接需要分不开的。明朝中期,祖先们在东岸“鲤鱼吃水”石的南面,充分利用原有的一条自然延伸的“大陆架”约200m,筑堤围垦“砂埔洋”。但遇暴雨,从溪崩滚滚而来的洪水,与鹅坑冲出的泥石流汇合,水田瞬间变砂埔。西岸围垦“埔后洋”。
  今贯穿于塗楼村境内的漳云海线公路(省道),原是清代先民围海修造的海滨古道,也自然构成了“溪东洋”、溪西“埔里洋”。同时在“鲤鱼吃水”石西面的溪床上砌筑水闸,用稻草、砂土填成一条拦水陂—丹舟陂。于上世纪70年代初,才用石料筑成,既防旱又辅助灌溉。民国时期,以堤为基拓宽大路,并把简易桥改用土木结构。抗战期间,路、桥时毁时修。解放后,又把大路加宽加固加高修成公路。1966年,拆危桥改用石拱结构,改名“四新桥”。1970年,路面改用柏油路。上世纪90年代,公路再次扩宽又拆桥,改用砼结构,恢复原桥名“桥港桥”。
  上世纪30年中叶,曾祖辈们先在桥港溪下游出口处建置“双挡门桥闸,并于丹舟的西南面,围垦“何不老埭”成“湖坵洋”。
  上世纪40年代,较有经济能力的乡贤,倡议以私有合股,实施围垦了塗楼社前的“番薯埭”(时因吃番薯围埭而得名)。后又围垦“盐埕埭”(曾荒废)。解放前夕,东从番薯埭,西至何不老埭,其中并入盐埕埭,横接“社前洋”。至解放后才续垦完成的“新埭”(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才围垦完成而命名,而两埭田于“土改”时归公)同时在溪东段开凿水涵,于溪床砌筑水闸,填以稻草、砂土为临时拦水陂—堡楼陂以抗旱。
  承前启后建家园
  1963~1965年,刚刚摆脱“6.9”灾害和“国民经济大困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重振雄风,再次移山围海;东从大埭港,西至埔尾港,陆续围垦“二五”(以历时250天突击完成围垦埭田250亩而命名)、“三防”(暂作海防前线以防潮、防旱、防涝而得名)、“三革”(以革命思想、革新破旧、革变面貌而取名)、“埔里”等埭田近千亩。
  “社教运动”后期,塗楼村打造环村路—社教路,并对田园、渠、沟、道路实施总体规划与整改。“文革”期间,父老乡亲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再次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拆岸并洋,铲高填低,平整水田,改荒为良;将部份溪岸、渠、沟裁弯取直,变害为利;从港底接渠,向东依次流经石屑脚、西埔井、浚嵩尾、蕉坑口、溪西、黄厝墓、西山西路边,直转大鲁溪西岸,社前小溪分灌“社前洋”。阡陌交通耕作便捷,排灌系统调控自如,整体布局井然有序。在这片辽阔的田野上,涌现蓬勃生机。
  1965年冬,在大坑源头的峡谷段,截流筑坝建“石牌水库”,库容20万立方米,年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并于大坑口筑滚水坝建发电站(装机容量250千瓦)、碾米厂、糖厂。1989年,从大坑引水建成自来水厂。
  塗楼村原收入农业为主,出产石料、牡蛎和“讨小海”为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深加快,和党中央关于“农业结构调整”与惠民政策,父老乡亲挖田造池、围海造池3千多亩。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带动了物产加工、花卉、林木、果蔬等行业迅速发展。年产值增长比农业超几十倍!
  情系故乡水,感恩母亲河。继往开来,把可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忆我县对台小额贸易二三事
  刘甘泉
  我县对台小额贸易,是在中央赋予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形势下开展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县对台小额贸易就是福建省对台小额贸易的缩影。我在县浦兴、浦发公司工作(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浦兴公司对内贸易,浦发公司对台贸易),直接参与我县对台小额贸易经营活动。当时因两岸关系所限,遵照“只做不讲、不登报、不宣传”的规则,局外人知之不多,如今时间已过去近三十年,海峡两岸“三通”早已实现。因此,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有必要对这段贸易历史作予回忆。我县对台小额贸易大体经历了代理、挂靠、自营3个阶段:
  一、代理阶段
  1984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我县旧镇码头为台轮停靠点,同年11月3日,漳浦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漳浦县浦发贸易公司”,并规定“浦发贸易公司”统一经营我县对台贸易业务,其他单位及个人不得插手经营。当时因为资金、客户、人员等原因,实际上“浦发贸易公司”尚未直接经营对台贸易业务。由于我县面临金台,地缘亲近,语言相通,风俗相同,出入港口方便,且旧镇港码头己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辟为对台贸易台轮停靠点,有如此优势,因此,北京、厦门、三明等地一些有对台贸易客户和业务的企业,主动找上门,委托“浦发贸易公司”代理,时“浦发贸易公司”只为委托单位接货搬运、仓储保管、中转商品任务,不涉客户洽谈,商品购进、销售、结算等事项,仅收取少量代理费和劳务费。代理阶段时间很短,前后不上6个月。
  二、挂靠阶段
  1985年4月中旬开始,福建省对台贸易进行整顿。此间,龙溪地区监管部门仅认可经上级批准成立的“龙翔贸易公司”以继续开展对台小额贸易,我县政府批准成立的“浦发贸易公司”不在此列,只能暂停对台贸易经营业务。但是,从1985年春节过后,已有台湾小渔船前来停靠旧镇码头,向公司采购水产品、中药材。促进“三通”,统一祖国大业是中央的部署,也是对台贸易公司一项政治任务。当时我县既要按要求暂停对台经营业务,又不能明告台胞不可再来停靠贸易,处于两难境况。据此,张如崧县长和我一起前往漳州,向龙溪地区行署对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汇报这一实际情况,在卢亚来专员的关心下,经研究“龙翔公司”同意挂靠,约定按出口额3%手续费缴交“龙翔公司”。在这期间,台湾小渔船、小商人每次来旧镇码头停靠,向我公司购买水产品、酒类等都要由“浦发贸易公司”列表、盖章后到地区“龙翔贸易公司”办理出境手续,再向地区边防局报备。手续虽然麻烦,但必竟解决了对台小额贸易遇到暂时难题,维持了小额贸易关系。挂靠时间不长,也就是三、四个月时间。
  三、自营阶段
  我县直接开展经营对台小额贸易,首先应当感谢省委项书记的关心、重视和支持。1985年6月6日,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同志到漳浦视察,当天下午4点,在县第一招待所(现漳浦宾馆)楼上小会议室,听取县委对台部陈锦铁部长和我汇报对台接待和贸易情况,参加听取汇报还有项书记的秘书,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许一呜,县委书记黄步翔同志。项书记对我县所做工作表示兴趣、满意、肯定。项书记平易近人、见解深邃、谈吐幽默,使我们感到轻松,不拘束,气氛活跃。项书记边听、边问、边谈、边解决问题。当我汇报我县己报告省政府,要求批准“漳浦县浦发贸易公司”为对台小额贸易机构,至今尚未获得批准,不利于我县直接开展对台小额贸易这一情况时,项书记即请秘书当场打电话给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口岸办,要求从速研究办理。项书记的指示一通即灵,省政府于第三天,即1985年6月8日,以闽政(1985)综字308号文下发《关于同意漳浦县成立对台贸易机构“福建省漳浦县浦发贸易公司”的批复》,此文抄送省经贸委、工商局、税务局、口岸办、边防局,龙溪地区行署,福州、厦门海关,泉州、东山海关,省打击办。福建省工商局在很短时间内核发营业执照,“漳浦县浦发贸易公司”正式成为经营对台贸易业务机构,也成为全省原县一级对台贸易企业第一个获得省政府批准的单位。
  省政府批复下文不久,省经贸委对台贸易处柯奕斌副会处长前来我公司调查研究,我陪同他走访了对台部、边防和县政府领导,征求意见,并在漳浦就地为省政府代拟“福建省对台小额贸易十条规定”,随后省政府正式行文下发执行,“十条规定”出台以后,全省对台小额贸易逐步走上正轨。东山海关为了便于就地检验、监管,随即派出五人工作组,进驻漳浦。从此,对台小额贸易有章可循,申报出港手续也逐步改进、完善、方便。
  搞好对台小额贸易,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备足对路商品,以达台胞所求,是整个经营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环节,我们除了与台胞座谈,了解需求,还拜访了东山、厦门、福州等地相关兄弟单位,整理一套较齐全的进货商品目录。台胞需求商品在品质、品牌、产地等方面要求较高、较特殊,比如红枣产地要求是山东省乐陵地原产的,金丝枣要河北省沧县产的,加饭酒要浙江绍兴塔牌的,中成药、虎骨酒要北京同仁堂李时珍牌。为此,公司即派出一批人员前往产地联系选调对路商品。我也曾前往河北、北京和长白山下的柳河、集安等地选调中成药、边条参、参须。北京同仁堂所生产的中成药、虎骨酒在台湾十分抢手。经与北京市药村公司出口科赵志华科长多次洽谈,按他们“以美元结算,先汇款后付货”要求,建立了长期贸易关系,开通了台胞所需要的名、优、特商品进货渠道,有这一拳头产品,也造就我公司对台小额贸易红红火火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司除了备足对路商品货源,在接待上、生活上热情、周到。公司设有接待室,样品陈列室、餐厅,配备人员、车辆接送船员,运送商品,同时及时解决台胞一些困难,如添加柴机油,以及小量生活用品,加固包装,每条渔船都给配备一定数量鲜鱼,以防万一,因而船员感到温暖、满意、有些小商人原计划到福州、厦门进货,船员就劝其转到漳浦旧镇港停靠,向我公司进货。
  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关心对台小额贸易工作,分管对台小额贸易工作的张如崧县长经常亲临公司,询问对台小额贸易情况,谆谆告诫我们既要积极开拓经营,又要严格遵守政策法令,边亲自协调对台小额贸易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对台小额贸易出现的急难问题。
  由于边防、对台、海关部门通力协作,促使我县对台小额贸易开展顺利。在当时,中央提出“三通”,而台湾当局却是实行“三不”,严禁台胞来大陆贸易。台湾渔民是以出海捕鱼之名,偷偷转来我县停靠贸易,返回台湾必须按约定时间、地点停靠、卸货,如在时间上衔接不慎,出现差错,若被发现,货物被没收、罚款,甚至坐监牢,风险很大。又如从台湾引进蝦、鱼苗,如监管部门不能及时检验、放行,就会影响成活率,甚至严重死亡。由于各部门在执行有关规定前提下,能为台胞着想,密切配合,使台胞来往顺利,台胞喜称我县旧镇港为“平安港”,大年三十、春节(初一)也曾有台轮停靠贸易。
  又由于县对台接待站(设在旧镇码头近邻)积极宣传、介绍“浦发贸易公司”货源详情,和台胞之间互相转告,一些原来停靠在其他码头的台湾渔船也转到旧镇停靠,向公司进货。台轮来往频繁,其中1985、1986、1987三年,共有461条船次(不含台胞自养进入的鱼、蝦苗船次)平均每2至3天就有1条台轮停靠,来我司进货,三年累计接待台湾渔民、小商人2300多人,年出口额均居全省同类公司第一,1988年也在全省前列。
  在做好对台小额贸易同时,积极引进台湾高优农业品种,其中水产类有草蝦苗、太平洋牡蛎、虱目鱼苗,水果类有洋桃、菠萝、水梨、甘蔗、芋头等30多种。为保证引进成功与推广实用,县政府在花果山顶马场东北面划拨一块面积75亩山地,做为“台湾高优农业品种引进示范场。县农业局派出农技员魏元成同志,配合台胞从台湾聘请来的技术员负责裁培管理,生产费用、管理房基建款项由浦发贸易公司支付。这在当时在全省全国都是首创,国家经贸部对台贸易处安民处长来福建省检查对台小额贸易工作,特地前来我县,冒雨上山实地考察参观、对我县这一举措至为赞赏、评价甚高。
  我县对台小额贸易,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上与台湾民间互通信息,互通有无,又由于台胞穿针引线,以台引台,引进了浦台农业合作者,来料加工的“三来一补”企业,不断扩大贸易合作领域,为我县招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在政治上能够直接广泛接触、联系台胞,宣传党的对台政策,增进两岸互相了解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促进“三通”的桥梁作用,其意义也是可圈可点。
  回眸往事话票证
  刘甘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逐步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看现在,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物畅其流,市场活跃,商店林立,商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任你随意挑选。回想50年前3年困难时期,有钱也难买到所需物品。绝大部分商品都要凭票证或批条供应,连机关学校烧火蒸饭,农村生产队烧灰肥田,买粗糠(谷皮)也要经粮站领导批条安排,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简直不可想象,也难于相信。由于物资紧缺,票证稀罕,当时社会上在选择工作单位和择偶上流传“一粮二水三供销,小学教员没人要”的顺口溜,何以有此之说,因为当时这些部门掌控着大部分紧俏商品和稀罕票证。其实,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并不是要什么有什么,其特权也是很有限,可以“走后门”的商品并不多,况且还要受到“商业人员八条纪律”和“营业员守则”的约束。恰当地说只是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己。
  1953年以来,政府陆续规定粮食、油料、棉花为国家计划收购(统购)物资,称为第一类物资。“大跃进”后期,连续三年南涝北旱,农业生产连续大幅度下降,在国民经济中引起连锁反映。1960年到1962年,全国农付产品收购额连续三年减少,特别是粮食1962年比1957年减少20.6%,棉花1962年比1957年减少53.8%,食用植物油1962年比1957年减少64%。农业歉收,收购减少,本己是供不应求之势,再加上为了多出口创汇,偿还外债,导致供不应求关系更为紧张。于是,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同时又制定了《农产品收购分类表》,将猪、禽、蛋、水产品、烤烟、茶叶、麻类、毛竹、棕片、生漆、黄花菜、黑木耳、苹果、红枣、荔枝、柑桔、蜂蜜、八角、花椒、榨菜、木炭等列为派购物资,称为二类物资。派购任务逐级下达,不同地区各有不同派购品种和购留比例。1961年我县列为派购物资品种有:生猪、禽、蛋、经济鱼、红糖、烤烟、茶叶、荔枝、龙眼、柑桔、菠萝、黄麻、桐油等10余种。购留比例是:生猪私养购60%,留40%,集体购70%,留30%,国营场购85%,留15%,禽每户3只,蛋每户2市斤。其余品种大都是购80%,留20%。完成国家派购任务,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二类物资均由国家委托粮食、水产、供销社分工统一收购,一律不准进入自由市场,也不准任何单位或个人到产地采购。当时在农贸集市上看到的只是蔬菜、饲料、少量小杂鱼如三角鱼、淡水鱼、柴禾之类。
  为了鼓励农民多生产、多出售,1961年4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收购重要经济作物实行粮食奖励的指示》,确定在收购时奖励一定数量的粮食。例如出售一担皮棉奖售粮食35斤,出售一担烤烟奖售粮食20斤。1961年下半年,全国实行统一奖售品种逐步扩大到136种,除了奖售粮食外,还增加了化肥、棉布、煤油、卷烟、胶鞋等10余种工业品。1962年监于粮食供应有困难,减少了奖售粮食品种,增加了奖售工业品的品种,如肥皂、茶叶、针织品等,1962年实行统一奖售的品种达169种。政府统一规定169种二类派购物资收购时需要给于奖售,加上一类统购物资,以及奖售农民物资和紧俏商品如面盆、铝锅、电池、牙膏等多达200余种,几乎覆盖了各项商品类别。这200余种商品供应时都要凭票、证、批条。所以说在三年困难时期、没有票、证、批条就买不到需要商品。买米买油要凭购粮证,时称“米簿”,一个单位一本、一户居民一本,迁入迁出随时办理核增核减,口粮一月一定。那时候到饮食店吃饭、吃面条要付粮票、买饼要粮票、粮票分为省地方票,全国通用粮票。全国通用粮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制发,有5市斤、3市斤、1市斤、半市斤。各省地方票还制有4市两、1市两、半市两(笔者尚存有几张粮票、布票。代忆旧观赏,当今这类票证已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抢手货)。买肉要肉票,买糖要糖票,买布要布票,买煤油要煤油票,买面巾、鞋、袜要针织品票,买烟要烟票,烟票又分为甲、乙、丙级票,上海产大前门牌要甲级票,飞马牌要乙级票,勇士牌要丙级票。时大部分吸烟人是吸用平和芦溪烟丝自卷的喇叭烟,或烤烟切丝用木制土卷烟机卷成的无牌烟。由于物资匮乏,票证稀罕,在当时也就滋生一些票贩子,在饮食店、布店等门口偷偷贩卖粮票、布票。
  1960年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产生粮荒,中央除了动员压缩城镇人口2000万下农村,并采取了降低口粮标准和“瓜菜代”相结合办法。1960年11月14日,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布置各地广泛采集和制造代食品,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等。因而从1960年以后,粮、油、布定量供应逐年减少,1961年干部、职工从1960年一人一月28市斤大米减为24市斤,食用油一人一月一市两、布票一年一人1.8市尺,布票制有市尺、市寸二种。有的全家合计也难做套新衣服。此时,有关部门就在报刊、会议及其他的场合大力宣传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衣缩食,共度难关好风尚。肉类除国庆、元旦两节供应单位食堂少量外,全年几乎没有供应。在粮食、副食品供应相当困难状况下,大部分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自力更生,开荒种菜、种地瓜、食堂养猪,以补充粮食不足和解决吃肉困难。
  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好转,从1964年,逐步减少派购物资品种,缩小了实行奖售的范围,降低了奖售标准,1968年,全国统一实行奖售品种减少为80种,奖售物资只有粮食、棉布、化肥、卷烟、食糖等5种。从派购物资和奖售品种看,说明凭票供应商品大大减少,多数已陆续敞开供应。但有的商品凭票供应时间延续较长,如粮、油、布、糖、卷烟、茶叶、化肥等。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物价改革,平议并轨,规定给予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随同工资发放副食品补贴,称为“暗补变明补”,才全部取消各项票证。
  引进首家台资企业见闻录
  翁镇南
  1988年4月,引进的“浦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漳浦县第一家台资企业。因工作关系,本人始终参与这项引进工作全过程。今将见闻简录如下。
  1978年8月15日,台南县渔民海上捕鱼临近漳浦沿海,遇台风,于是把渔轮驶到旧镇码头停靠避风。台办陈锦铁部长派我和杨火成同志到旧镇码头接待台湾渔民。我们到达后,在台湾渔轮上跟渔民座谈,拉家常,讲家庭经济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因语言相同,交流容易,双方亲近,亲切感情逐步提升,我们介绍大陆对台胞的政策规定,消除台湾渔民的思想顾虑,动员他们上岸休息。起初,他们都不肯上岸。其中台胞陈清泰先生说:“我们的船停靠大陆旧镇码头,就违犯台湾规定了,再上岸若被台当局调查到,就会视进入禁区查办。”我们劝说:“你们出海捕渔,在海上遇到台风就近避风是正常现象。海上颱风这么强大,总是要找个安全地方停靠。找就近港口码头停靠是正确的选择。我们理解、同情你们的心情和处境,绝对给你们保密。并且为你们提供生活方便和服务。”我们的真诚打动了他们,于是台湾渔民都上岸休息。台风过后,渔民回到台湾。跟家人和朋友讲述这次到漳浦旧镇码头避风的全过程,赞扬漳浦县政府工作人员接待十分热情,把他们当成贵宾,家人和朋友听了后非常高兴。陈清泰先生家住台南县大兴街,是地道渔民。相隔不到一个月,他再次乘船来漳浦旧镇停靠。我随同陈锦铁部长到旧镇码头接待。台湾渔民非常高兴地说:“我们这次来漳浦,目的是要做鱼苗生意,不知是否方便、可行。”陈部长说:“两岸同胞都是自己人,欢迎你们到漳浦做生意,投资创业。我们一定尽力协助”。“一回生,二回熟”往来多了,我和陈清泰先生成为朋友。
  1978年10月20日,陈清泰先生第三次来漳浦。并带领同乡邱伏对先生来漳浦,继续做鱼苗生意,收购鱼苗,以鳗鱼苗为主。邱伏对先生对鳗鱼苗很感兴趣。因此,我陪同他们到赤湖、佛昙、旧镇、霞美四个乡镇的海边向渔民收购鱼苗。从中得知邱伏对先生有意在漳浦创业。因为他13岁就跟父亲养鳗鱼,学会了技术和管理,养鳗鱼经验己经相当丰富。因此,他乘收购鳗苗之机,考察漳浦沿海养殖条件等事宜。经过反复调查和考证,终于选择旧镇白沙村做为养鳗基地。开始实施养鳗事业。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鳗鱼长势良好,发展很顺利。陈锦铁部长和台办工作人员的认真协助下,邱伏对增强在漳浦投资创业的信心。决心在漳浦县兴业办鳗鱼场。
  1988年4月3日,旧镇经联社与香港唐豪贸易公司签订合同。成立“浦台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是台南县邱伏对先生独资创办的企业)。总投资230万美元。用地750亩,年生产成品鳗鱼200吨,对虾175吨。台湾同胞获悉邱伏对先生在漳浦创办事业发展很顺利,便纷纷绕道香港到漳浦旅游。实地考察邱先生在漳浦创业过程和开展业务情况。认定漳浦县投资环境很好,创业安全。因此,陆续吸引台胞来漳浦投资。邱伏对先生成为漳浦县台资企业的领军人物。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