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218
颗粒名称: 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他题名: 陈桂味《参政余墨》序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8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参政余墨》是陈桂味先生在政协漳浦县委员会期间撰写的回忆录,反映了他在政府和政协工作期间的一些人和事,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对比和叙述等。陈桂味先生是一位勤奋、豪爽清廉、实事求是、谦冲随和的领导,在漳浦县颇得口碑,饶有政声。他的从政回忆录具有独特个性、厚重和沧桑。
关键词: 漳浦县 陈桂味 政协工作

内容

《参政余墨》是陈桂味先生调任政协漳浦县委员会以来,在参政议政之余撰写的“三亲”资料的汇集。这些资料所反映的,有他在县政府工作期间亲历的一些人和事,也有他在政协工作期间,临机受命,“尽职而又越位”,肩负县政府城建东线工程指挥重任的回忆;有对三中全会前后亲闻亲见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对比和叙述,也有社情民意的走访调查;有对地方史料史实的考证,也有宣传政协委员风采的篇什。陈桂味先生在县政协工作十六年,此前在县政府工作七年。可以说,《参政余墨》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二十三年来工作和生活的轨迹。
  陈桂味先生是在我县、我市机构改革中最早一批走上县处领导岗位的同志。在县政府供职的七年里,他工作勤奋,事必躬亲,好学不倦,不耻下问。其时,我先后在政府办、县委办工作,公事私谊,时有过从。他为人豪爽清廉,实事求是,喜欢直来直去,从不打太极拳,从不虚与委蛇。汇报工作,没有废话,没有客套,不会讨好,不会粉饰,也不会邀功。他有时又十分倔,认定的事理十驾马车拉不回来。然而他又是谦冲随和、风趣幽默的一个人,乐于也善于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和感染身边的同志。现在不少干部百姓一谈起他,还都亲切地称他为“农民县长”。“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在漳浦,他是颇得口碑,饶有政声的。
  陈桂味又是我县、我市同级同年龄段领导层中,最早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走进政协班子的同志。那一年,他的足迹在经济建设的前沿消失了。然而,在人民政协的战线上,从此有了他忙碌的身影。县政协自第八届委员会以来直到今天,参政议政有声有色,协商监督全方位开拓,这与陈桂味的长期力辅力佐,竭尽股肱是分不开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文史工作,陈桂味更是倾心组织,身体力行,乾矻笔耕,持之以恒。修史明志,存史资政,在我国是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孔子的《春秋》、左丘明的《国语》、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这些史籍的传世,都是明证。在十几年里,陈桂味主持的文史委所编写的《漳浦文史资料》,多次获得省、市政协文史委的好评。《漳浦文史资料1~25辑合订本》、《漳浦县志(点校本)》、《漳浦滨海风光》、《漳浦村社要览》、《漳浦姓氏丛谈》等一部部较有价值的资料巨册次第问世,填补了我县地方史料、志书的诸多空白。——这或许是有关方面当初所预想不到的成果吧!
  陈桂味还是我县、我市同级领导层中,较早著书,整理撰写从政回忆录的同志。二十三年前,是时代的浪潮,把他们送上了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如今,他们陆续都到老年。陈桂味能在己届退休之时,静心回顾走过的足迹,梳理从政二十多年的感悟,对照时代社会的要求,重温父老乡亲的期望,淡泊名利,寻找差距,学会感恩,在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中不迷失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而当我们结合他所处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去解读他的人生轨迹,体味他的心路历程时,《参政余墨》这本并不算厚的册子,便有了一份新鲜独特的个性,有了一份厚重和沧桑。
  陈桂味先生要我作序,婉辞再三,终于应命。冒昧言之,且为小引,还望读者通人宥之。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出版者: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会

本书设有经济建设、劳模风采、委员风采、群团组织、序言与跋、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栏目,收录《千年古县展新颜——漳浦县城近五年建设综述》《厦深铁路(漳浦段)建设纪实》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何友麟
责任者
陈桂味
相关人物
左丘明
相关人物
司马迁
相关人物
司马光
相关人物
范文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漳浦县委员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