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70
颗粒名称: 文明史话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4
页码: 59-82
摘要: 本章文明史话收录了,漳州第一街——漳浦府前街,漳浦茶叶渊源及发展和漳浦史前文化与母系社会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文明史话

内容

漳州第一街——漳浦府前街
  林建东
  漳浦府前街,位于漳浦绥安镇,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漳浦地属七闽地,秦朝并入版图为闽中郡。汉代部分属东冶县,部分属南海郡。东晋曾设置绥安县,属义安郡,隋朝被析,并入龙溪县,属泉州(治即今福州)。唐垂拱二年(686年),割泉州西南地区域置漳州,州治于盘陀岭南麓(即现在云霄县西林村),辖怀恩、漳浦二县。因地处漳江之浦,而定名漳浦县,漳浦县治附于州治。开元四年(716)州署县治由盘陀岭南麓迁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绥安镇),开元二十九年(741)怀恩县并入漳浦县,天宝元年(742)至乾元二年(759)州曾改为漳浦郡;贞元二年(786)州治迁龙溪(今漳州市区),县治沿用至今。随着漳州府和漳浦县治迁到李澳川,漳浦府前街也就应运而生,至今走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街道东西走向,东起浦子口,西至鹿市头①,全长近三百米;路面宽十几米,两边沿街商业走廊宽各约两米,供买卖人遮阳避雨。经历代经营发展,成为漳浦历史的商业中心。在这里,诞生了不少的名宦乡贤,筑就众多豪华壮观的家园府邸。清朝、民国时代,府前街路面为长石板沿街纵向铺就,1958年改成三合土路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建成水泥路面。近期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漳浦县城拓宽,繁华地带转移扩充,府前街虽然容貌破旧,至今仍然商贾云集、一片繁荣、魅力不亚当年。
  我生于府前街、长于府前街、退休于府前街,回顾历史事实,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漳浦绥安镇府前街是漳州第一街。
  一千多年来,先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由于种种不堪回首的原因,如今只剩下破旧凄零的景观,我们也只能无奈面对。为了能给后世有个交代,这里选择几个代表性的人文遗物,简略叙述。
  县衙:在县城中部,址在今县城漳浦宾馆南侧。
  据记载,府衙于唐开元四年(716年)始建,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县令陈贯通重建。淳佑八年(1248年)县令杨浩然再拓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张理重建,规制伟然,前为大门,大门上为谯楼,西北为仪门,内为戒石亭。从甬道上为露台,两旁为吏舍,露台上为大堂。堂左寅宾馆,左为龙亭库,右为预仓。堂后穿堂,有后堂,堂后为知县厩,堂东为县丞厩,西为典史厩。仪门外左建土地祠,仪门内右为监狱。大堂左有清佐厅、弦歌堂及宣诏亭、颁春亭、申明亭、旌善亭等。府置中,旧衙正堂历代均有维修、今仍存旧貌。1985年列为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的景观是:县衙大门南向,直冲一条石板铺就的直道通府前街,直道与府前街等宽,长约120米,两边各有一棵巨大的古榕树(1958年被伐),直道东侧有钟亭,钟亭里面悬挂一口古代大铜钟(文革期间被毁),与印石亭、西宸岭的仙脚印一起在民间留下了美好的传说。直道东侧钟亭南边有一座吧刹做市场(俗称县前),1962年改建成文化馆和新华书店。直街道园旧城改造被拆迁。
  府前街主要古迹
  陈则蔡故居:位于浦子口与东埠交界处,2012年拆除.(陈则蔡,原本姓蔡,因继嗣于舅父而名陈则蔡。民国福建省参议员,1949年赴台湾,夫妇倆均过百岁而逝,其后裔居台湾或移居美国。)
  浦子口林氏老屋、亲堂厅:富商林剑族居地。清末民初民谣曰:“鹿市头十坎店,不如浦子口一把剑。”
  旧县供销社:古为昭忠祠,民国间改称忠烈祠。抗战胜利后设置军运处,处理军需、壮丁与军队的交接事宜。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建置漳浦县供销合作总社。
  风巷、小埠巷:吴姓聚居地。
  卢烶官厅:位于菜市场斜对面(卢烶,卢维祯侄子,万历十六年中举。)
  旧菜市场(原大埕内):明末名宦李瑞河后裔府址,李氏后裔部分在此居住。
  后沟巷:位于府前街中段,通孔庙,卢维祯②后裔聚居地。
  大庙内:祀开漳圣王,自宋朝开始以后历代,是县府官员月祭朝拜开漳圣王的地方,即原县前埕供销大楼东侧,俗称大庙内。现在,庙内案台仍在,北墙仍挂着陈元光的坐式画像,民众持续朝拜从不间断。漳浦县康熙誌曰:威惠行宫在县署之左(见漳浦县康熙誌“庙宇”),(威惠行宫又考:见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上册p383《漳浦县学社》:“按周瑛府志学社十有七所坊五所…仁字在县治左即威惠行祠,初,有司以西庙隔远,不便瞻谒,旁近别立祠为行祠,学社寓焉。…”)
  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变迁的,漳浦县城将面临巨大的变革。旧城改造在即,古府前街将成为历史。为了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存在,我制作了这一相册,以饷社会。
  注:另附高东溪、卢维祯简介以及民间故事于后,供读者参考。
  ①鹿市头的传说:获鹿感鱼的故事(褒扬高东溪孝道的传说)
  高登十一岁丧父,母亲勉力供其求学。他读书勤奋,事母至孝,日背书千言,夜伴母在织布机前朗诵白日所读过书本。十四岁时,为攻读《易经》就到梁山白石奄,少人所到之处去静读。母亲在家劳动供给伙食,母子相依为命,生活相当困难。
  有一次,母亲去白石庵看儿子,东溪看母亲走了那么我山路,生活那么艰辛,便对母亲说:娘啊,家中那么困难,终年未尝肉味,现在如果有一块鹿肉尝,不知有多好。”当夜,母亲住在白石庵。天蒙蒙亮,东溪开庵门,看见一头老虎,摇头摆尾而去,树下草丛中留下一团白绒绒的东西,东溪上前一看,原来是头小白鹿,暖和和的,心脏还在跳动,他抱起小白鹿入内对母亲说:“娘啊,我们想吃肉,果然,老虎叨鹿崽来送我们。”高母抚摸着小鹿说:“听其声,不忍见其死。老虎有义、鹿仔有缘,你就把它养大,作个伴吧。”小鹿养大了,常陪东溪入城上市买文具、书籍、生活用品,后来还能单独入城上市,脖子上挂只竹篮,商人一看就知是东溪先生要买东西,根据篮子里的字条,算了铜钱,放下货物。自此,鹿上市的地方称为“鹿市头”延用至今。景与时迁,鹿市头只剩下记忆,遗憾之至。
  南宋建炎元年(1121年),金兵侵入长汀中下游,高宗赵构流亡于江浙一带。高东溪为救国计离家到江浙一带找皇帝:有一天船到松江水上,看见众渔夫在捕捞鲈鱼。他不禁想起家中的母亲,说:“这时娘亲如果能尝到鲈鱼,不知有多幸福。”正说时,“噗哧”一声,只见江上一条4—5斤重大鲈鱼跳上船板,一渔夫急忙上前抓住,东溪急说:“别伤害它。”渔犬取来一桶水,把鱼放入桶中,东溪取来纸笔写上“东溪奉母”,然后取小竹管,小丝线把纸卷入竹管,双头用蜡烛封住,再把竹管系在鱼鳃上。说“鱼啊,你真有义,就游回漳浦杜浔港吧。”果然鲈鱼千里迢迢游到杜浔港,杜浔渔夫得鱼,看到竹筒内字,知是尔溪奉母鱼,送去高家,高母说:“鱼真有义,就放它入港,繁殖后代,子子孙孙,造福杜浔港吧。”果然,自此,杜浔港、六鳌港等闽南一带海域都有四翅松江鲈。
  ②卢维祯略传
  卢维祯(1543~1610年),字司典,号瑞峰,别号水竹居士。明代福建漳浦县城后沟巷人,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卢维祯5岁从师,颖悟无双,识者知其必成良才。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才18岁就考中举人,适遇母丧,在家丁忧。隆庆二年(1568年)成进士,授太常寺博士。随穆宗皇帝祭祀郊坛,他体貌莹然玉润,礼度闲适,举止从容,声音洪亮,穆宗甚为赞悦,每岁祭祀南郊及大祫(xiá),都命他充任祭官。太常寺原没有志书,寺卿将修志任务交给他,他只用10个月,就完成《太常寺志》。隆庆五年(1571年),升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改任考功司、文选司主事。万历元年(1573年),升吏部稽勋司员夕外郎。万历三年(1575年),因病请求回家疗养。他在家闭门养病,3年间,未向有关官员递过一张名帖。万历六年(1578年),调任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万历八年(1580年),升吏部验封司郎中,又历任考功司、文选司郎中。卢维祯在吏部遍历四司,这是穆宗皇帝命授给清要之官的特殊荣宠,因此在漳浦县城北门外建立“天官”坊表(已被毁),世称为卢吏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逝世,终年67岁。赠户部尚书,赐祭葬。
  卢维祯府邱在后沟巷,清末被长毛反(义和团)焚毁,其后裔部分仍另修房屋居住其中。府前街旧市场(原大埕内)对面是卢氏官厅,系卢维祯侄子举人卢烶(万历十六年中举)府邸,房屋整体结构保存较好,历史上几经交易,现在已成为吴,胡、陈三姓的居所。
  漳浦茶叶渊源及发展
  严利人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福建省漳浦地区种植、加工、饮用茶叶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当从唐代开始。
  一、唐代漳浦茶事趋于活跃
  漳浦是闽南文明古县,秦时属闽中郡,汉代以梁山为界分属南越、闽越,秦汉时在闽粤通道的梁山盘陀岭上设置蒲葵关。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奏准朝庭,在此设置漳州,并置漳浦、怀恩二县;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州署由盘陀岭南麓迁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县治附于州治。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怀恩县并入漳浦县;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至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漳州曾改为漳浦郡;公元786年(贞元二年),州县治分开,州治迁龙溪(今漳州市区),县治仍在原处。州县治合署办公达百年之久,始建于唐代的古衙门大堂在县城中心,至今仍完整保存。当时漳浦县地域广阔,含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四县。
  唐时中原民间饮茶之风已盛,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程度。陈政、陈元光父子从中原带领府兵3600人,战将123员入闽征讨平定动乱,屯兵垦荒,发展农业,同时带来了中原的茶叶品种、种植技术及饮茶之风。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在漳浦赋诗“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候夜行师七唱》)、“茶壶团素月”(《观雪篇》)等,足可以印证。它道出了当时采茶的季节,饮茶的茶具,制茶煮茶的方法:用新长成的榆木柴薪作为烘焙茶叶以及煮茶的燃料,方能制出上等的茶饼和煮出有品味的茶汤。
  盘陀岭顶海拔800米处,与蒲葵关旧址相邻处,至现代仍留有茶的古迹:有一间庙宇,庙前有一古井,井边有两块大石头。庙旁有6亩左右的古茶园。传说举子进京赶考,在此休息,和尚便汲水煮茶,供书生饮用解乏。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古茶园内尚留存有三株宋时的古茶树。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这是唐宪宗时宰相李德裕,被贬途径漳浦县夜宿蒲葵关驿楼时写下的《盘陀岭驿楼》诗。李德裕一生嗜茶如命,冷月、凄风、乡愁、诗情,岂能无茶?茶是有文化有生命力的饮料,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唯有佳茗与诗书相伴同醉。
  二、明清时期漳浦茶业渐成规模
  明清时期,漳浦经济稳定,教育发展,人才辈出,茶业也随之繁荣。漳浦茶叶种植在宋代、明代渐成气候,形成规模。《海澄县志》记载,明中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茶叶,年销量达100吨,多时达300吨,其中批量多的有漳浦玳瑁山茶。明末阮梦庵在《武夷茶歌》赞叹:“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各异”、“漳人好事自珍秘”,他在《安溪茶歌》还说:“尔来武夷漳人制”。这些记录说明,当时漳州人、漳浦人不仅往返于武夷山、安溪购茶,还在茶叶作坊中当师傅,有的在当地种茶、办茶厂,制茶方法独特,标新立异,并且“珍秘”,受到武夷山人的重视。
  清康熙《漳州府志》载:“漳浦县磁灶山,山多产茶。”清乾隆宰相蔡新(1707—1799)曾赋诗赞咏漳浦家乡的茶叶:“玳瑁名山迎帝临,滴水龙泉高峰顶。金仙岩边有八景,万亩茶园万担银。”显然,这“万亩茶园万担银”属于诗人的艺术夸张,但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玳瑁山茶园的盛况。县志记载:漳浦清代已有数千亩茶园,产量50余吨。其中以二十八都的磁灶、白垃为佳,长桥和玳瑁山的茶叶驰名海内外。这些茶叶由15家茶庄经营,销往厦门、潮州、汕头、广州、香港和东南亚。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外销中断,茶园荒芜,茶业零落,跌入低谷。
  三、漳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
  漳浦虽然种茶的面积不是很大,但饮茶之风却很盛。清初武夷山茶叶作坊中,有不少是漳人当师傅,他们制茶有功夫,喝茶也很讲究。他们把岩茶及冲泡的方法带回家乡,蔚然成风,于是功夫茶便在家乡大行其道。漳浦人总是把茶叶叫做“茶米”,茶与米同样重要,甚至把茶放在米的前面,不可一日无茶。客来奉茶,无茶不欢,无茶失礼,茶到心意到。如今更是敬茶胜过敬酒,强过敬烟,茶店之多,多过米店,饮茶成为漳浦人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业内人士估算,漳浦县城乡现今拥有大小茶叶店5000多家,其中有规模的达1000多家。
  功夫茶是指乌龙茶的一种冲泡技巧,流行于闽南、粤东和台湾地区,近年来逐渐向全国及世界各地传播,为饮者所喜爱而津津乐道。众多的文物资料证实,闽南特别是漳浦一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专家认为,紫砂壶的传入,与乌龙茶一见钟情、相得益彰,闽南人为之如醉如痴。许多人成为紫砂壶最忠实的使用者,一生中不弃不离,以至漳浦民间形成了以紫砂壶以及相关茶具随葬的习俗,正是这种独特的葬俗,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史料,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佐证。
  2007年金秋,漳浦县在刚创立的天福茶学院内举办国际茶壶节。漳浦有资格举办国际茶壶节吗?开头有很多人心存疑问。产茶壶的名地虽然是江苏宜兴、广东潮州、江西景德镇等,但收藏古茶壶最多的却是闽南漳浦。这次展出的250多件明清茶壶,以墓葬出土的为主,90%为漳浦县博物馆藏品,其余为当地民间藏品。其中时大彬款三足鼎盖紫砂壶和陈鸣远款壶等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第一次在当地公开亮相。两岸茶界人士为之口服心服。为什么漳浦有这么多古茶壶呢?专家认为,这与闽南的茶俗和特殊的葬俗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饮茶习俗中,保存于闽南、粤东及台湾的功夫茶,最具有茶道气氛,大有唐宋遗风。功夫茶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经济文化状况。紫砂壶被闽南人赋予特殊魅力,不少爱好者生前珍爱它,死后还要把它带进坟墓中。这样就保存了历史,把大量明清时期的紫砂壶留到了今天,“陶醉”了今人。
  这些古茶壶中,最抢眼的,就是在漳浦盘陀镇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入葬的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中出土的紫砂壶,壶上有明代良陶作者“时大彬制”四字刻款和明确纪年。壶盖内沿有轻度磨损,证明墓主生前经常使用,珍爱有加。专家认定这是全国出土的三把时大彬紫砂壶中年代最早的一把。让人惊喜的是,该茶壶出土时,壶内还满满地保存着明代散装茶叶。经中国茶叶博物馆专家鉴定:一、该茶叶是目前为止,已知确定年代的最早茶叶;二、很可能是明代的一种炒青绿茶;三、如果这茶是当地名茶的话,那么茶树品种很可能是武夷变种。如今谁也无法也不能估算这把国家一级文物茶壶的货币价值,但谁都把它同漳浦这个千年古县的历史内涵联系起来。2008年5月,漳浦出土的部分明代古茶在首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会上展出,引起了轰动。另一把国家一级文物鸣远壶,是1990年7月,在漳浦县赤岭乡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入葬的蓝国威墓中出土的,同时出土的还有功夫茶茶具一套,包括有白釉墨彩茶盘1个、白釉青花若琛杯4只、椭圆锡茶叶罐1个,罐内装满茶叶,内有墨书“素心”两字的纸片,应为茶叶品名。专家认为,此前国内存世最早的茶叶是清光绪年间的,漳浦县的两个茶样使这记录大大提前,值得珍惜和重视。有这世界第一的紫砂壶和世界最早的茶叶实物作佐证,可以说,漳州特别是漳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
  四、漳浦茶业在两岸交往中具有特殊地位
  壶映千年史,茶连两岸香。漳浦县是台胞的主要祖居地,目前台湾居民中有漳浦籍后裔的,达200余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明清时期,随着大批漳浦人赴台垦荒、定居,漳浦的茶树品种、栽种技术、茶叶、泡茶习俗等也随之入台,成为浦台两地人民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纽带。
  2008年,在天仁、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的家乡台湾南投松柏坑村,发现一株树龄约二百年的老茶树。李先生在老茶树前留影,兴奋地说:“我的先祖正是二百年前从福建漳浦来此定居的,世代种茶,到我是第七代。这株老茶树可认定是我先祖从漳浦带来茶苗栽种的。我家乡名间乡及鹿谷乡所产制的冻顶乌龙茶,其技艺有别于闽北武夷岩茶,源自闽南乌龙茶。”李瑞河先生还说,南投名间乡有13个村,只有李、陈两大姓,全部是从漳浦移民过去的后代。松柏坑是李姓村庄,发现的老茶树属大叶型品种,这种茶树在漳浦原先是当家品种。两地的茶树一脉相承,有这株老茶树作证,李先生的先祖从漳浦带着茶苗赴台垦荒,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历史陈述。
  唐山过台湾,芳草报故园。改革开放春潮涌,当年赴台垦荒的后人,纷纷跨越海峡,来到祖地投资创业,续写新的传奇。使漳浦成为台商投资密集地、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五、茶叶龙头企业天福集团在漳浦崛起腾飞
  天福集团是台商李瑞河于1993年9月签约落户漳浦县盘陀镇的茶业企业。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天时地利人和,自助天助人助,天福在漳浦得以崛起腾飞,成功地走上了上市之路。
  2011年9月26日,天福茗茶在香港主板上市,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业内公认天福茗茶为“中国大陆茶业的第一股”,是漳浦县第一家上市企业。
  目前,天福在国内30个省(市、区)拥有1300多家连锁店,建有12个茶叶及茶食品生产基地、2座茶博物院,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及世界第一座茶业高校天福茶学院(漳州科技学院)。
  天福集团以福建漳浦为主要基地,迅速崛起,布局全国,并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茶业界的龙头老大。不但带动了大陆茶叶市场的繁荣,也帮助台湾的天仁集团走向辉煌。现有资产总额达60亿元,员工1万余人,是全球最大的集茶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旅游、文化、教育于一体的茶业综合企业。
  天福集团在漳浦有员工3000多人。2007年,天福集团下属企业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缴纳的税收为2106万元,成为漳浦民营企业的第一纳税大户。2008年缴税超过5000万元,成为漳浦第一纳税大户。2009年达到8000多万元,2010年、2011年、2012年每年纳税均超过1亿元,成为漳浦唯一的纳税超亿元的企业。天福茶博物院、天福石雕园、天福茶学院在漳浦建成,提高了漳浦的知名度,奠定了漳浦在世界茶业版图上的重要位置。
  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获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先进单位、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企业、福建省农业龙头企业、福建省政府品牌金奖、福建省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天福茶博物院、天福茶园、石雕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入选中国县域品牌景区百强。台企天福集团党组织连续4次被福建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评为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被称为台企党建工作“天福”模式。李瑞河荣获新中国60年茶事功勋、被授予福建省优秀人才称号、2012年获得“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殊荣。
  天福集团创造了奇迹,创造了许多全球、全国第一:自营的茶叶连锁店数量全球第一、名茶原产地设厂全球第一、经营茶叶的品种数全球第一、茶博物院规模全球第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模挡次全球第一、天福茶学院(漳州科技学院)在全球茶业高校中名列第一、全国第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茶企业、大陆第一家茶叶上市公司……
  漳浦史前文化与母系社会
  林建东
  漳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近南端,处北纬24°6′23°32′,东经117°35′117°58′之间。2013年全县陆域总面积214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63.5公里,东西宽约57.3公里,人口总数87万。
  漳浦山海田兼备。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河流与地势形成同一走向。山脉与山地丘陵亦呈马蹄形向东南倾斜分布。西北北部山峦重叠,东北部与西南部由群山组成的丘陵山地和谷地小盆地,均与地势走向平行向东南延伸,中东南部地势较平坦,紧临大海,海岸线长216公里。全县地貌依次为山峦—丘陵—山地小盆地—滨海小平原—埭田。最高海拔石屏山峰1006米,山地小盆地多在海拔300米以下,滨海小平原和埭田在海拔15米以下。南溪、佛昙溪(鸿儒江)、赤湖溪、浯江、鹿溪、杜浔溪是境内主要河流。鹿溪最大,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在县境内长40公里,流域面积631.4平方公里),径流量为1280立方米/秒,溪流汇合流入旧镇港。
  良好的地理优势、亚热带气候特点,缔造了优良的人类生活环境,人类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产生和发展,历史的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在漳浦(乃至漳州),现存的史前文化遗迹,大多是女性生殖崇拜遗存,很多的民俗也是母系社会文化遗风。
  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首先应归功于妇女。当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渔猎的生产领域,没有突出的作为的时候,妇女成为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纺织业的主要发明者。农业、畜牧业给人类提供了较采集和渔猎远为丰富、较稳定的衣食之源;而制陶业和纺织业,则使人类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此外,妇女在烹煮食物,管理杂务以及抚育子女等方面负担繁重。
  母系氏族社会盛行图腾信仰,原始人类认为某种动物或植物与氏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并且是他们的祖先。图腾既然以氏族始祖的形象出现,因此,也必然伴随着母系氏族以及族外婚制而沿袭。
  母系社会中的现实是:女性不但为“养育”、“抚养”人类的后代,而且开启了人类语言的大门,并将人们的直接经验变成为间接经验而传承。如:驯化野生为家养的飞禽和走兽,形成了氏族畜牧生产;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栽培,创造了农耕文明,等等;各种工具也循序渐进的改善与完善……。所有的这一切,又渐渐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性、人的生活秩序、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人类从而自我改造得更美好、更完善。
  母系社会中的男性虽然处于从属地位,然而,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仍然是男人的独立人格。诚然,当男性成年要步入“社会”之时,就不得不“接受”女性的允许、接纳、选择(现代意义的考核),由女性有选择地被吸纳,出现女权自主的社会秩序。显然,女性所需要的男人是能够“雄起”的男人、是能够独立生产劳作的男人……。因此,女性欣赏、选择、吸纳的“标准”必然显露在她们一切活动之中,形成习惯,并对历史产生深厚的影响。总之,妇女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是形成母系社会的基础。
  漳浦的史前文明遗存,具备了显著的母系社会特征。漳浦的史前文明遗存的广泛性,说明了在母系社会时期,漳浦地区已经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现存的或有记载的漳浦女性生殖崇拜摩崖石刻,分述如下:
  县志记载的五个女性生殖崇拜摩崖石刻
  1、麦园铺石妈铺女生殖器石刻,俗称石膣。天然岩石浮雕。位于绥安镇黄仓工业区万顺电子厂西边约80米(或新建消防大楼西南约150米)的荒山坡,俗名石妈铺。山坡多为黄砂土,唯有五六块巨大的黑花岗石,石刻位于中间兀然竖立的花岗岩石上。正面看,石高、宽各约4米,厚约2米,石顶中部下凹沟,绕着这条凹沟,有一道人工凿成的圆圈,圆圈直径约80厘米,圈内凹沟两侧对称雕两条孤线,全刻呈形象的女生殖器形,对称的弧线即如生殖器两侧的褶纹。大石下还有祭拜的痕迹。
  根据调查,在石刻北面的小山上,原有一状如男根的长条形石柱,高高矗立,八十年代始被开山取石者炸毁。
  2、湖西岭脚石妈铺女生殖器石刻,俗称石膣,在直径50厘米天然石穴周围人工凿刻直径约一百二十厘米的圆圈,圈内石面微隆,中间的凹穴里常年积水、长草,水自凹穴下方的裂缝中淌出,形成了一个女生殖器形。位于湖西畲族乡岭脚村的农场寨子山,距离湖西岭宋桥约五百米(宋桥与现代的秀华桥同址)。
  3、大荟山岩画位于佛昙镇下坑村后的石头山上。岩画裸露于花岗岩石上,系石质镌刻成,被认定为远古时期作品。椐考古家介绍,通常对这类石刻有两种解释,一为动物蹄印,表现了狩猎和从事牧业的先民为记录狩猎成果或祈求牧畜增殖的愿望;二可能为女阴形象。一至四组岩画大致为一个圆窝穴,外刻一至二重圆弧,经专家认定为女阴形象;第五组与北斗七星相似,说明当时的人类己经对天体有一定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刻记在稳妥的、容易辨识的地方;第六组为一弯曲长线,状似蛇形,可认定为原始部落的图腾或族徽。岩画透露当时氏族构成、星象和原始崇拜。岩画石刻,多以生殖崇拜,特别是女性的生殖器崇拜为题,表现了先民把生殖活动当做十分神圣的事。
  4、垢洗岩石膣,位于旧镇镇庙后自然村垢洗岩原址(俗称胡厝山)岩石上。有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的天然石穴。在其上方凿刻长约180厘米的弧线下,下方凿刻波浪线与弧线相接
  5、长桥溪内石膣
  位于溪内村田厝自然村东南胶东坑“石膣巷”北口,距田厝村约3公里的一块大石头上。在宽约15厘米、高约40厘米的椭圆石穴四周,凿刻直径约55厘米的圆圈,圆圈中间隆起约5厘米。圆圈下方有一条与圆圈等宽的浅凿槽直达大石的底部,圆圈左边凿刻一条3厘米宽小沟直通左下方另一个石穴。
  此类石刻在《漳浦村社要览》有记载的还有四处,分述于下:
  赤湖镇西潘村有清代建造的一座寨堡,寨墙绕村一周,其南面则以天然巨石为屏障,石上建小庙,供观音菩萨和注生娘娘,小庙后的石面上也有一女生殖器状物的石刻,小庙的民俗影响也是与生育、与小孩有较大关系的,但小庙是否因该石刻而建尚不得而知。
  佛昙镇下坑村的芙蓉山下,此处均以巨大的岩石堆成许多天然石棚洞穴,在一岩壁上,见有一女阴状石刻,长约1米,距离约5米处则有石男根状物,但已被人砸断于侧。村民戏称之为“石膣”,但未见有人于此谟拜。
  深土镇灶山山麓的东平村下,东平水库后,有小路通往山下,间有一巨石,裂为宽2米的石缝,路从缝中通过。石壁离地面约2米处,左边有凹入的圆形石穴,直径50厘米,中长草;右边与其相对称处,有突出的圆条形石,合称为阴阳石。传说逢阴雨天,则石缝就会靠近,直到阴阳交合。但未见有人在这里烧香许愿。
  霞美镇林前村的晒谷场边,亦有一组大花岗岩石。岩石中有一女阴状石刻。据村民回忆,长约1米,传说倘有男人用手或树枝触动中间的石缝,村中便会发生妇女通奸,少女私奔的事,故历来严禁男人在此处游玩。至九十年代才被村民凿去。
  同类石刻和类似的传说也见于石榴镇攀龙村,通往澎水山的小路边;此外,在霞美镇岩坑水库库区东侧,旧镇镇西屿村后山寨中,岩石上都有类似女生殖器的形象,当地人称之为“石膣”,但没有发现到此谟拜的情况。
  未列入记载的女性生殖崇拜摩崖石刻还有很多,古雷红屿石膣就是例证。
  红屿石膣,在菜屿列岛的红屿岛的大石头上。
  漳浦女性生殖崇拜石刻存留之多、范围之广,提示了史前人类广泛地在漳浦生活繁衍的事实,值得我们因乡史久远而骄傲。
  二、在漳浦自古流传娘家权威的风俗:
  (一)古代婚俗
  1、结婚吉庆之日,男方厅堂正中悬挂母舅缎联,外甥的婚宴主席大位一定是母舅的。
  有一个“大位让你坐,鸡头我要夹,”的典故:有一家儿子结婚,大摆筵席,赴宴的舅舅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族长欺负他是小孩,坐上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小孩不卑不亢冷眼旁观,等了一会儿,见没新动静,当第一道菜“飞鸡”端出来,(规定“飞鸡”摆放,鸡头对着大位,由坐大位的人拨动而开席。)该小孩突然走到宴座旁边,抓起鸡头,边走边说“大位让你坐,鸡头我要夹,”飞也似地离开宴厅,回家去了。这场宴席因此散掉了。
  2、新婚的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家省亲,俗称做客。新郎新娘除带礼物外,还有两株带尾甘蔗,用红丝线捆绑在一起。意取夫妻感情从头到尾如同甘蔗甜甜蜜蜜。岳父母宴请,新郎官坐首席,这是新郎官一生中唯一的特殊待遇。席间有许多礼节考女婿,新郎官往往会因不合律而贻笑大方。以后新郎新娘再回来省亲,就不拘礼节,甚至女婿可以在厨房吃饭,故有“厨房女婿”之谓。
  3、结婚后第一次过年,正月初二或初三,新郎新娘一起带米粉肉孝敬岳父母,世俗首次不收任何礼物,仅仅是礼节礼仪而已。第二年以后,女婿可以不必同往,礼物可以酌收,年年如常,风雨无阻。固有民谣“有孝女儿初二三,无效女儿待月半”。如有一年中断,必须择日补“做客”,来年才能继续。
  (二)丧事风俗
  “爸死扛去埋,母死外家来”。就是说,谁家的父亲死了,可以自家处理,如果是母亲死了,一定得报告死者的娘家,由死者的娘家人参与处理。否则,死者的娘家可兴师问罪,搅得不得安宁。
  (三)家庭分隔世俗
  外甥分家,舅舅或者母亲娘家的代表一定要在场主持,并做裁决。
  (四)姻婚礼节
  “隔壁做亲家,绳子照样染红”。意思是说,再熟悉的人,办儿女亲事的时候,男方向女方行聘之礼不能省。按照漳浦的古代乡俗,男方行聘礼的礼物分装在四担竹篾箩里,每一只箩的绳子都染成红色,不论路途远近,请四个男丁挑送到女方家里(现在改成车载)。
  三、文学艺术作品体现漳浦的母系社会农耕文化。
  从陈元光诗作的记载,也可以看到初唐闽南的社会状况与社会风气。
  《南獠纳》:南薰阜物华,南獠俨庭实。野味散芳芬,海淆茂密。胸篆飞瑞烟,珠媚口炎日……
  《题龙湖(五首)》其二:一戈探虎穴,万里到龙湖。原上千花雨,湖边百草埔。分曹驱鹿豕,犄角困獐狐。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壶。……
  《晓发佛潭桥》:……家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从民间故事里,同样可以看到漳浦母系社会的样本。
  漳浦乡间盛传《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民间故事,其中娘仔寨的故事,可以佐证本文的论点。陈元光入闽平乱开漳,漳浦是他功盛业就的地方,娘仔寨位于梁山北麓被认为是陈元光平闽时军事活动的主要地区,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是最早建立漳州府的地方。
  现在,漳浦还有一座娘仔寨的遗迹,它位于漳浦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属盘陀镇下阮村娘仔寨自然村,与大南坂农场腊山村的地界相邻。娘仔寨和娘仔妈的故事是《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民间故事之一。有人认为,娘仔寨和娘仔妈的故事是陈元光开漳,李伯瑶计破娘仔寨的文学记录。(《福建通志·唐宦绩篇》载:李伯瑶,尝任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参军(征闽中营将),征讨南蛮诸寨时,以骄兵之计,智擒贼酋,平36寨,遂奏封司马。又尝断鹅头山,平娘子洞诸寨,战功彪炳,封威武辅胜上将军,谥定远将军。)
  民间故事说的是唐朝以前,这里就是娘仔妈金精娘娘的营盘。寨址位于较平坦的圆葫芦形的小台地上,三面由小溪或水田包围着,西面和漳浦的主要山脉梁山相邻,是一座略呈三角形的小山。当地人称娘仔寨是鹅穴,东侧的台地是鹅头,寨东面一略高于水田的小台地(现做为小路),即为鹅嘴。寨中心的民居门前,(现在还保存着一块卵形的乌黑的大石头,是为鹅髻。)台地中部狭小的地方仅三四米,是为鹅项,远处三角形的小山即为鹅尾。娘仔寨墙周长约300米。墙体岩石垒砌,墙中填土,墙宽约1.5米,寨依照照山势,成不规则圆形。西高东低,东、南、北开有寨门,寨墙的石头大多是长约0.8米的、楔形的、接近于原始状态的花岗岩石,寨门以较规则的条石构筑(也可能是后人修建的)。
  娘子寨为鹅穴,寨即为飞鹅洞,娘仔妈防守严密,杨文广屡攻不下,最后采用部将的计谋,化装成英俊少年,迷惑娘子妈,在寨中暗中行事,称寨中缺水,需挖一口井,选中鹅项的位置开挖,坏了寨子的风水,破了寨,收伏了娘子妈并结为连理。台地中部代表鹅项的地方,两边是深沟,据说就是宋军用计开凿水井,斩断鹅穴的地方。寨子西侧有一座小庙,占地仅4平方米,是村中主要的神庙,庙中供奉三尊木雕神像,其中一高约25厘米的女神像是娘子妈,造型甚为粗糙。(原来的古神像被盗,二十年前按原样重雕),另二尊为男像武士,漆面多己脱落,当有百年以上历史。作为村中唯一的神庙,庙中香火不绝,而且传说娘仔妈对于保佑小孩健康平安,保佑妇女生育甚有灵验。也偶有外村的群众前来烧香。对于那个是鹅髻的卵形石头,村民更是敬奉有加,平时绝不敢在石头上放置污物,(至今依然)。
  现在东寨门尚存,却也被淹没在荒草之中了。寨墙破坏严重,仅存近百米长,残高3.5米,其余仅存墙基。从遗址的现状看来,确为漳浦境内一座较为古老的,原始的寨址。而故事本身却是母系社会遗存的铁证。
  四、独特的方言口语,说明地方区域传承的厚重
  陈元光在梁山南麓西林(现在属云霄县火田镇)建郡县,三十年后,陈元光的继任者陈珦为什么把郡县治迁到李澳川(现在漳浦绥安镇),并且郡县治共处李澳川长达七十年。(公元786年州治迁往龙溪即现址,县治沿用至今)
  笔者认为,这是陈珦发现,梁山以北的人群更密集、社会力量更雄厚、文化积淀更丰富(如漳浦大荟北斗七星岩画)。
  漳浦史前石刻集中在漳浦中部、东南部地势较平坦地区的史实,支持了我的判断。据专家分析,闽南地区浮滨文化的年代约在商代中晚期至西周,分布范围覆盖整个漳州地区和粤东地区、西至龙岩市东部,其中尤以九龙江中下游的华安、南靖、平和、龙海、漳浦最为集中。
  陈元光的诗文,记载着历史的原貌。在《谢准请表》里,陈元光说:“山川顿改,人物更生。窃念臣州背山面海,旧为蛇豕之区;椎髻卉裳,尽是妖氛之党。治理诚难,抚绥未易。”
  陈元光诗《题龙湖》其三:“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野服迎旌佩,獠车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好一个“野服迎旌佩,獠车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何其真实的记述陈元光软硬兼施转换民风的策略。
  陈元光对“诸蛮”采取招抚办法,允许“诸蛮”自治,征收田赋,免服兵役,使他们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陈元光还在州治四境建立行台,以确保境内安宁。陈氏平漳入潮,促进本地民族融合,也为唐以后的大规模移民南下扫清了障碍,其影响是深远的。其直接影响是,他的部下及被保护的移民在漳、潮落籍,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加速了漳、潮等地居民的汉化过程。而“允许诸蛮自治”的政策,是土著文化得以保存的直接原因。这个方面,可以从现存的漳浦独特方言口语看出端倪。漳浦独特的方言口语,非漳浦人听不懂,是土著语言遗存的印记。这里略举数例(难于用文字表达的用拼音近似拼注)如:表示“差远呢”的口语——“嗨咯个”或“咖喱咯”;表示不平衡——“gōngguǎi”或“yīwài”;表示不一定——“莫嘟嘟”;表示无奈——“莫呆哇”;桃金娘——“多尼”;棉花——“gābuǎ”;海啸——“起海阉”;打寒战——“gā1ǘnshǜn”;撒娇—“lāwēi”或“lāolāi”;表示哆嗦——“xīxīo”……难以枚举。所有这些,就是土著文化深刻、难于磨灭的民风印记。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回顾,工作纪实,巾帼风采,文明史话,史海钩沉,寻幽览胜,对外交流,佳作欣赏以及政协组织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