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历史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59
颗粒名称:
历史回顾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2
页码:
1-22
摘要:
本章历史回顾收录了,闽南“井岗山”概况,石榴中心小学儿童团参加革命活动事迹,白沙海滩围歼特务记和解放厦门支前工作回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漳浦县
文史资料
历史回顾
内容
闽南“井岗山”概况
——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中心区革命斗争历史简介
陈国坚
闽南“井岗山”系指闽南第一块主要以漳浦县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为中心的南靖、平和、漳浦三县交界山区的革命根据地,是闽南革命斗争从单纯开展游击斗争向土地革命转变的里程碑。她的开辟、形成、发展凝聚着中国革命伟人、开国功勋们的心血,实践毛泽东同志对闽南革命斗争方向、道路的高瞻远瞩与英明决策。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先后成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闽粤边特委、闽南特委、靖和浦县工委及其领导下革命武装闽南红三团、靖和浦独立大队机关驻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为闽南革命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其革命斗争状况基本概括了闽南革命的历史进程,了解此地的革命历史,对于加深理解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望不懈努力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闽西革命根据地形成后,由于漳州地区与闽西毗邻,因而成为闽西革命斗争的主要发展方向。1929年冬,在福建省委领导下,王占春在漳州南乡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游击队,开展闽南游击战,小山城村成为游击队一个秘密落脚点。陶铸同志接任闽特委书记后,在小山城村附近小山村成立“闽南红军游击司令部”,在漳州、龙溪、海澄、漳浦等县农村积极开展武装斗争。1931年底,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邓子恢同志作为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到漳州指导工作,着重部署迅速建立闽南革命根据地的任务。亲自带领闽南红军游击队发动小山城农民起来抗缴国民党军为扩张军事实力强行摊派“飞机捐”的斗争,连续打败进犯小山城的国民党军张贞部及地方民团武装,取得武装抗捐抗税斗争的胜利,逐步引导农民从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土地革命转化,并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和壮大革命群团组织和农民武装,扩大革命斗争区域,为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打下了牢固基础。
二、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1932年3月下旬,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提出“直下漳州”的战略决策,率中央红军东路军入闽。4月20日,中央红军攻占漳州。同日,毛泽东同志在听取邓子恢、王海萍、王占春等同志汇报后,制定了巩固和发展以漳浦龙溪圩、小山城、车本、龙岭村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闽南革命战略方针,并报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同志批准。4月24日,中央红军第三军根据毛泽东同志指示,在漳浦县扩大地区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在县城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及普遍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同时,以中央红军战士为骨干,成立闽南红三团。党组织方面,为加强中央苏区党对闽南苏区的领导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正是在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下,以漳浦小山城、车本、龙溪圩为中心的,连接闽西苏区的靖和浦苏区得以完成形成,成为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中央红军回师赣南苏区后,车本村、小山城等村成为漳州中心县委机关和红三团团部驻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创建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在参与人选方面,深思熟虑,颇具匠心,如邓子恢、葛耀山(红三军政委)、徐彦刚(红三军军长)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委;而徐彦刚、陈伯均(七师师长)是秋收起义后,3位先行上井冈山做王佐、袁文才思想工作中的2位同志。朱良才(九师师长),曾任朱德军长的秘书;在地方组织领导方面,县委书记蔡协民,曾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党代表、委员:曾志,曾任井冈山红军医院政委;王占春,时任闽南工农委员会主席。此外,还有曾任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的王海萍等,这都为闽南“井冈山”的建立增添了一段佳话和传奇色彩。
三、为保卫中央苏区浴血奋战
靖和浦苏区崛起后,成为中央苏区的东南屏障和前沿阵地,承担起保卫中央苏区和配合反围剿的任务,中央红军刚凯旋,靖和浦苏区就相继承受了从东面进犯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第49师残部、十九路军一个旅、福建地方民团等万余兵力压境的困局,尽管初期一度攻占漳浦县城,但连续遭受重大挫折,在崎溪寨仔村遭敌包围,伤亡70余人,政委王占春负重任,牺牲于车本村白叶山。进攻龙溪圩战斗中,伤亡近200人。在保卫车本村的决战中,伤亡近400人,团长冯翼飞壮烈牺牲。余部在根据地人民支持下,坚持在龙岭大山中与敌军周旋,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逐步恢复革命地区,继续牵制向中央苏区进犯的敌军部分兵力。
“福建事变”后,红三团在恢复老苏区的同时,积极开辟新区。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根据中央苏区有关部署,在靖和浦苏区开展再次分田运动,并以小山城村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全面铺开。之后,恢复成立各乡苏维埃政权。1934年3月,为加强党对靖和浦苏区的直接领导,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和巩固,漳州中心县委更名为靖和浦中心县委。同月18日,成立靖和浦边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月,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期间,为粉碎国民党投降卖国和东方战线的进攻,中央决定在闽粤边区猛烈地开展游击战争,牵制进犯的敌军兵力,组建“中共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统一领导闽粤边区武装力量,配合中央苏区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5月1日,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别委员会在漳浦车本村成立,漳浦苏区成为中央苏区所辖闽粤边苏区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
中央红军长征后,以漳浦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为中心区域的闽粤边区被纳入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区域。闽粤边红军主力红三团及时调整作战任务和方针,把牵制敌军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长征的兵力,积极配合红军长征做为首要任务,先后牵制了国民党军第80师、第75师和国民党省保安团和地方民团等万余兵力,成为红军长征的组成部分。
四、百折不挠,红旗不倒
1935年春起,靖和浦苏区党组织和红军在完成配合红军长征任务后,制定了“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冲出敌人的封锁线、粉碎敌人围攻”的方针,变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掌握斗争的主动权,把保卫靖和浦苏区同开辟新游击区结合起来。同时,创造性地采取灵活的革命斗争策略,领导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运动,使漳浦的革命斗争在粉碎国民党穷凶极恶的连续“清剿”中,进入鼎盛时期,境内梁山、后洞、灶山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拥有4个区委、1个党总支、73个党支部、500余名党员,党支部、党员数占闽粤边特委所辖党支部、党员数五分之一强,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奇观。1936年10月,根据闽粤边特委决定,重新成立中共漳浦县委。其时,车本、小山城、龙岭党支部隶属浦西区委。
1938年初,闽粤边红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国民党顽固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伺机向坚持抗日活动的漳浦党组织大开杀戒,数百名党员遭到残杀,蒙受了重大损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闽南党组织执行中共南方局提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车本村、龙岭村分别一度成为闽南特委、漳浦县委机关秘密驻扎地点和生产基地。
解放战争初期,尽管闽南革命形势仍处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状况,车本村继续发挥党组织、革命武装立足点的作用。1946年5月,闽南特委所辖钟骞支队30余名武装挺进原靖和浦革命中心地区后,在老区人民的倾心支持下迅速打开斗争局面。1947年6月至8月,中共靖和浦县工委、靖和浦独立大队先后在车本村成立,领导靖和浦地区开展恢复和巩固老苏区,扩大革命区域的游击战争。至1949年8月,靖和浦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已控制漳浦县广大区域,形成包围县城态势。漳浦苏区没有辜负毛泽东,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且巧得很,经过17年的浴血奋战,9月19日,从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出发的靖和浦县工委率靖和浦独立大队在配合解放军解放漳州城后,于9月23日沿着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指挥的红三军解放漳浦的足迹,独立解放漳浦县城。10月1日,由靖和浦工委和南下长江支队干部组成的中共漳浦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响彻环宇的豪迈声中成立,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的使命。
综上所述,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革命斗争历程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同时积淀了丰厚的革命遗迹。如龙岭村,仍保留有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为扭转闽南革命武装斗争初期困难局面而召开的漳州中心县委扩大会议的会址。小山城村,保留有邓子恢同志领导农会会员,以召开祠堂家族会议形式,逐步引导小山城农民提高革命觉悟,实行武装反抗,从而点燃小山城革命烽火的吴氏祠堂旧址。车本村,保留有先后为漳州中心县委、闽粤边临时特委、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红三团团部、靖和浦县工委等机关常驻地旧址,车本乡苏维埃供销合作社旧址,红三团政委王占春、团长冯翼飞殉难处,闽粤边特委所属的军械处、军医处、仓库、交通总站等遗址。这些,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格外重视并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深入挖掘革命历史的精神内涵,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作用。
石榴中心小学儿童团参加革命活动事迹
许汉金
这是一支由石榴中心小学于1950年2月组建的特殊队伍,他们以11-13岁小学生为骨干,以“红旗、红领巾、红歌舞”为标志,以满怀激情自觉投入民主革命的青年老师为领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配合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活动。在解放初农村新政权未固,匪患未净、社会未稳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以孩童的纯真和老师的执着,从平原村社到荒郊野岭的原游击区,最后深入到深山老林的革命老区,经20多个村社,行程200多公里,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到农家山村,为促进民主革命深入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当年领队老师己相继辞世,小伙伴们也一半过世了。做为其中成员之一,本人也年逾古稀。忆当年,没有伤感,只有怀念;没有遗憾,只有自豪。
一、翻天覆地的特殊时代背景
特殊队伍开展特殊的革命活动是由特殊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1949年9月20日深夜,红军游击队解放了漳浦西部重镇石榴坂,23日漳浦县城解放。
党在新解放区农村的首要任务是领导和发动农民进行民主革命。1950年春节过后,民主革命浪潮席卷村村户户。石榴中心小学从解放第一星期就升起五星红旗,取消“公民课”和星期一上午的“周会”。每天除“语算课”之外,便是学唱革命歌曲《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激昂动听的歌声传遍村社,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听歌学唱,给充满希望的社会气氛添上了浓浓的一笔。学校借此机会加强革命历史教育:从列强侵华史到贫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史;从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到苏维埃政权的曙光;从悲壮的红军长征到艰苦卓绝的抗战等等;老革命者的言传身教,使孩子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革命”二字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步步摧毁了旧社会反动统治的根基。不甘失败的残余分子开始反扑:有的下海投敌,有的逃亡外地,还有不少亡命之徒上山为匪,武装袭击农会。5月份,区中队许金全等3名战士在玳瑁社被土匪围困后全部壮烈牺牲;8月初,一批土匪进逼区公所石榴坂附近,区中队和民兵在围剿战斗中,三山乡农会主席许南国和区中队2名战士牺牲;9天后,土匪包围田寮乡农会,正在开会的农会主席张其德父子等7名干部连同一路人被活抓上山,全部用锄头砸破头颅埋在炭窑坑内。
土匪猖狂反攻倒算的同时,社会上各种传说和谣言不断,一些农会干部受到“黑信”、“派黑单”的威胁,形势十分严峻。石榴地区在二区区委领导下加强武装斗争,区中队和民兵组织联防,几乎每天都出动追剿匪徒;另一方面加强党的政策和对敌斗争的教育宣传。1950年初,区委要求学校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当地农会工作。县教育科也发出同样指示,并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儿童团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大形势的要求和现实斗争的需要,石榴中心小学于1950年2月开始成立儿童团(1952年更名少先队),5月1日正式佩带红领巾,他们在老师带领下参加了第二区民主革命的全过程。
二、热火朝天的革命活动
(一)站岗放哨,协助维护治安
1950年夏秋两季是土匪破坏活动最疯狂的时候。区委决定自5月份开始对区公所住地石榴坂实行日夜管控。夜间由民兵负责巡逻放哨;白天由儿童团负责监查。儿童团在进村的3个主要路口,设立固定监查点,每个点由4—6人轮流值班。监查对象是没有“路条”(农会开出的外出证明)身份不明,来历不明和形迹可疑的人。每逢“二、五、八、零”儿童团全员出勤,全日监查;平时每日中午和傍晚轮值。这个制度从5月份开始坚持到51年4月结束。
(二)担当起区委和农会的宣传员
1949年底一1950年4月实行“减租减息”阶段。当时儿童团积极配合农会开展活动,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到各村社张贴标语大造舆论;二是向农民讲解“减租减息”的意义,政策和办法;三是动员亲属积极给农会提供向地主租佃和借高利贷的实据;四是主动上门找胆小怕事的佃户或雇农做思想工作。
1950年6月1日一1951年6月底。在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儿童团在舆论宣传上也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一是组织临时小分队到各村社宣传各地剿匪战斗取得节节胜利的好消息,澄清谣言,安定人心;二是动员农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家属支持亲属参加运动;三是动员群众参加判杀反革命分子的公审大会,在大会中高唱革命歌曲并领呼口号,四是自发行动在反动地主、恶霸的住处张贴白色警告标语。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抗美援朝开始。
儿童团以小分队形式到各村社开展活动,和前几次不同的是要回答农民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例如:“朝鲜在哪里?美国为什么要打他?”;“美帝打朝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抗美援朝?”等等。为了能回答好一些,有的孩子还带上地图,依图讲“鸭绿江”、“东三省”等。1951年上半年抗美援朝第二战役胜利,战线推进到“三八线”。儿童团再次到各村社通报宣传,农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1950年12月,全县分三批开始土地改革。第二区安排第一批开展。这场运动的目的极为明确:一是斗地主、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彻底摧毁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划分阶级成份,明确阶级阵线,巩固革命政权。斗争形势紧张激烈,儿童团全力以赴配合农会各项活动:一是把学校教室全部腾出来给农会使用,学生们迁移分散到民房上课;二是小分队再次下村社到苦大仇深的家庭,动员他们参加“诉苦会”,面对面控诉地主、恶霸的罪行;三是加强3个路口站岗监控;四是凡是土改工作队召开群众大会,老师在台上做翻译,儿童团员在台下做小翻译。二区“土改”到4月份胜利结束。
三、不畏艰险的革命老区之行
第二区基本完成“土改”后,“镇反”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相对安定。5月上旬,石榴中心小学开始组织一支宣传队,计划深入到革命老区进行宣传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要成员有:
领队老师6名:李菊英(女、队长);郭乔青(女)、张斗月(女)、陈瑞林、许生火、黄友南。
儿童团员15名:许崇安(12岁)、许汉金(12岁)、许武装(13岁)、许西安(12岁)、许绍雄(12岁)、黄庚午(12岁)、吴坤山(12岁)、王来福(11岁)、陈加金(13岁)、余尚智(13岁)、张英兰(11岁,女)、张蚶(11岁,女)、许丽英(13岁,女)薛午金(13岁)、许海军(13岁)。
他们准备了如下节目:腰鼓、钱鼓、秧歌舞;小话剧:《鸭绿江上的血债》、《母亲送子参军》、《童养媳的血泪》、《捉特务》;小歌剧《兄妹开荒》;话报剧:《打败美帝野心狼》;小合唱8首等。
5月下旬,这支队伍从学校出发了。孩子们头戴竹笠,身穿母亲手工缝制的粗布汉装,佩带红领巾,背负道具,赤着脚大步向西行进。上午8时许抵达游击区村社,在象牙庄圩场张贴标语后,转西北方向过攀龙社,来到了陂头小山村,被绵延重山挡在眼前,右边高山密林,左边深沟涧水,这是进入龙岭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道险要的天然屏障。他们不畏艰险,沿山而上走了1个多小时,经过一个仅1丈多宽的险要隘口,又走了2公里多的路才到达目的地。5个多小时的光脚徒步,个个脚底起泡,体乏脚酸,行走20多公里布满荆棘和陡峭的小路到达第一站龙岭社。午饭后,他们就忙着到社内张贴标语,直至傍晚才回住地。第二天上午,请当地老革命给师生们上革命历史课。现场教育使孩子们对“革命”二字含义进一步了解。当天晚上进行2个多小时的演出,场面气氛热烈,群众倾社而出情绪极高,都说我们演的是“红军戏”、“文明戏”,感受到共产党,人民政府没有忘记他们。
师生们对这个具有革命传奇的小山村怀着敬畏之心,大家早早起床收拾行李,告别龙岭社父老乡亲后向小山城进发。经过10多公里的山路,绕过几座山,就遇到山城农会派来迎接宣传队的民兵。他们接过孩子们背的道具,带路前行。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顾不上休息就到社内张贴标语。当晚的演出十分成功,节目演完之后,群众要求再演。盛情之下,腰鼓、钱鼓、秧歌舞混合表演,又合唱几首“红军歌”,场面极为热闹。
下一站是东山、山坪顶老区。出发前,山城农会干部向大家介绍路程情况和注意事项。到东山社唯一通道必需翻越“梳妆岩”(栖云岩)高山,上下山要30多里,到处是古木老林,荆棘密布,人迹罕至。为了安全通过这座险山,农会派出4名武装民兵护送并帮挑道具。规定:进山队伍由2名民兵前面带路,中间宣传队,2名民兵押后;一切听从民兵指挥,不许乱跑,遇突发事件要就地往内坡路边蹲下。上午9时许,队伍井然有序地开始爬山,很快就不见村社之影,不闻鸡犬之声,视野所及尽是密林、幽暗、阴冷,林内滴水声把四周变得更加阴森恐怖。但孩子们一点都不害怕,他们穿越阴暗的树林,走过潮湿易滑的小路,忍受着蚊虫叮咬,终于登上这座阴险陡峭的山峰。中午时分,稍事休息他们便开始下山,实话说“上山不易、下山更难”,下山的时候滑倒的人比上山时多,跌得更痛。直至下午2时许,全体人员才平安到达东山社。虽然走了5个多钟头30多里山路,大家却顾不了休息,一顿饱餐之后就分头张贴标语和准备晚上演出去了。
天色渐晚,大家正在化妆,不少群众也来到现场了。突然,山上响起几声枪声,乡干部和民兵很快来到演出场地安排疏散。师生们多数进入农家隐蔽。经过2个多小时戒严后,才护送大家回到住所。戏演不成了,事后了解到原来几天前从“小龙溪”(现南浦)传来情报,南靖方向有几个漏网土匪往这边逃窜,龙岭、山城、东山等地联防加强警戒,联合追击。了解真相后,大家才安心回住地休息。第二天上午,在几位民兵的帮助下返回石榴中心小学。
两天后,正值“六一”儿童节。儿童团在石榴坂组织了一场向区、乡和群众的汇报演出。得到领导的表扬和鼓励,当地群众的称赞,令童心大悦。但由于东山社没有演成功,总感到任务没有完成。7月快到了,多数儿童团员即将毕业。大家的心愿是毕业前重返东山社演出,否则就没有机会了,老区之行也就不圆满;此外,孩子们另有心思:“东山社没演成,枉费冒险闯‘梳妆岩’”了,要求老师支持重返东山演出。直至7月初,心愿才得以实现,原班人马,光着脚,背着道具,带着气灯,直奔东山社。一进村口,只见醒目标语“热烈欢迎儿童团”、“感谢儿童团”、“共产党万岁”、“人民政府万岁”。孩子们的心愿和革命老区民众的企盼融为一体。
晚上的演出,台上台下,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演到悲惨时,泪水同流;演到胜利时,欢声雀跃;演到欢歌劲舞时,掌声阵阵。演出非常成功,也了却师生们的心愿。
这次进入革命老区宣传活动,历经7天,行程110多里,演出4场,张贴标语一百多幅,请2位革命老人讲课,大家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60多年过去了,还健在的己经八、九十岁了,他们仍然对师生们的革命足迹记忆犹新,侃侃而谈。这是历史的印记,它静静地刻上去,牢牢地留下来。用历史的眼光看它,平凡稚朴自然,不值一提;用当今现实社会的眼光看它,的确不可思议,难于置信。
白沙海滩围歼特务记
张炳南口述 赵学樵笔录整理
1953年,国民党军队溃败退居台湾后,盘踞在台湾及澎湖、金门等岛屿,与大陆政府形成对峙。台湾当局蒋介石时时刻刻企图反攻大陆,谋划和策动以小股的武装特务潜入大陆东南沿海,利用亲朋好友关系,秘密发展反共组织。一方面着手绑架暗杀大陆地方高级干部,炸毁公路桥梁、工厂,破坏生产,扰乱民心,企图动摇人民政权;另一方面积蓄力量,收集大陆的党政军等方面情报,提供给台湾当局蒋介石,配合蒋反攻大陆。
1953年12月下旬,正当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从朝鲜胜利归来之际,台湾当局就派遣经过金门训练的武装特务李天成、林茂生等5人,从金门渡海到漳浦沿海登陆。在渡海途中却遇到八级风浪,船被风刮到菜屿岛,潜入内地活动。
菜屿岛,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与漳浦旧镇镇直线距离约10海里,驶船顺航道行驶需要5个多钟头。岛上建有十几幢低矮简陋的房屋,有可供生活饮用的淡水资源。当时,菜屿岛己被我方占领,属旧镇镇管辖,旧镇沿海一带的渔民长期在此地开展定置网捕魚作业,并在岛上住宿和憩息。
林天成、林茂生等5个武装特务登上菜屿岛后,各自伪装成百姓,身上佩带短式手枪。
林天成、林茂生等人是什么人呢?
林天成是漳浦县第三区甘棠乡田厝村人(今长桥镇甘棠村),地主,历任保长,曾经接受国民党当局在华安中美合作所3个月培训。1949年,漳浦解放时逃往金门,曾任金门防卫司令部漳厦区游击司令部工作团副团长兼中队长,此时被委任为龙溪地区专员兼特务组长。
林茂生是漳浦第八区龙苑乡后〓自然村人(今旧镇镇后〓村),历任保长。解放后上山为匪,后潜逃金门,被委任漳厦地区游击司令部第一、二支队长,此次委任为漳浦县长兼特务组副组长。
王明是龙溪县石美乡人(今龙海市角美镇石美村),地主,此次被委任为特务组电台台长兼报务员。
徐杨柳是南靖县第六区中西乡人(今漳浦县中西林场),流氓出身,解放后混入南靖县大队,叛变,带枪潜逃金门,此次委任为特务组组员。
陈甘泉是漳浦第八区白沙乡人(今旧镇镇白沙村),渔民,1952年在海上捕渔时被蒋军抓获,此次委任为特务组译电员。
林天成特务组潜入大陆的任务是:绑架高级地方干部,爆炸公路桥樑,秘密发展武装队,围攻第八区、第十一区的区公所,建立伪政权。
林茂生登陆菜屿岛后,立即找到熟人岛上渔民陈库。他站在岛上,一方面用望远镜巡视漳浦沿海船只情况,另一方面多方面打探县城的驻军城防部署和市场买卖行情,搜集情报。
林天成等人登岛前不久,盘踞在金门的国民党军舰(艇)经常来大碇岛等岛屿巡游,借上岛补给淡水之机,肆意向渔民宣传:“国军政策变好了,不打人,不骂人,不抢人。”还指使一名士兵假装偷渔民的牙膏,被抓到渔民面前,鞭打抽拷体罚,以迷惑渔民群众。部分渔民还真的相信国军政策变好了。
在复杂多变的对敌斗争中,我方内线工作人员陈库(原是国民党的情报员,后来被我方策反,他灵活机智,时刻掌握林天成、林茂生特务组在菜屿岛的行动计划,得知林天成等特务登陆漳浦的具体时间是在1953年12月25日前后。于是,陈库提前2天从菜屿岛回到白沙村,立即向县驻旧镇公安派出所干部王培光、张炳南,把林天成特务组等人企图在旧镇一带沿海登陆和金门国民党军在菜屿岛的欺骗宣传,部分渔民受蒙蔽等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培光、炳南立即赶回白沙村,向驻村工作组组长县妇联会副主席胡秀华、旧镇粮站站长陈文彬等沟通报告。
工作组胡秀华等人分析敌情后,决定由王培光、张炳南佯装打扮成渔民前往菜屿岛侦查落实情况。并与村农会副主席陈文龙、乡长陈江力、民兵队长陈毛西和2名渔民汇合。
当天,海上刮7级大风,途中张炳南跟王培光商定,如遇上特务林天成等人,要冷静应对,见机行事,不能开枪,不要硬碰硬,避免伤及渔民。风浪越来越大,从未出过海的张炳南,此时被海浪掀得头晕目眩,身体不适,一心想往菜屿岛探明敌情的強烈政治感和责任心,驱使他以坚強的意志力支撑着。经历5个多小时的海浪颠簸,船终于靠上菜屿岛,王培光、张炳南登岛后向渔民了解核实陈库汇报的敌情,并立即赶回白沙村,将核实敌情向县、市公安部的领导汇报。县公安局陈启祥局长即刻向县委书记张存友汇报。地委、县委紧急成立围捕林天成特务组行动指挥部,地委由马振兴处长任总指挥,漳浦县委副书记袁玉西任副总指挥,县公安局长陈启样和驻军李营长为前沿指挥,各区乡都相应成立指挥部,调动海澄、南靖、漳浦、云霄、诏安等县的民兵和警力,在五个县境内的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形成一张长80公里、宽40公里的天罗地网。
12月26日初夜,林天成特务組在金门国民党军橡皮艇护送下,到达旧镇埔尾村登陆,连夜向内地潜窜,途经苑上乡塔山时,被我方民兵巡逻队发现。林天成等人慌忙向岩山方向逃窜,丢落部分日用品,被民兵带回指挥部汇报。
12月27日凌晨,林天成等人窜到第十一区甘棠乡林天成家乡,来到保长家。进了门就迫不及待地向保长开口,要了一团麦芽膏。这时,保长的妻子得知不速之客林天成凌晨造访,即刻向村部民兵汇报,民兵立即向县局报告。保长乘林天成吃麦芽膏不留意,把林天成顺手放在桌上的手枪收缴了。特务林天成见势不妙,似惊弓之鸟,急忙向灶山逃窜。
特务林天成等人在灶山上盘旋了八、九天后,看到大陆布防森严,处处是天罗地网,根本无藏身之处,过着胆战心惊,不得安宁的日子。可怕的天罗地网动摇了这股特务潜伏下来进行活动的意志,企图破坏地方人民政权的梦想终于破灭,开始策划逃回金门!
1954年元月4日早晨,特务林天成站在灶山某处的岩石上,手拿望远镜,向深土、旧镇、竹屿一带港湾,来回瞭望,发现浯江溪口的海港里停靠着一只渔船。心里顿觉出现一丝希望!一方面盘算着如何夺取那只船逃往金门;一方面叫报务员王明立刻向金门发电文,要求金门国民党军派快艇在虎头山口的海上接应。
当夜8时许,特务林天成等人下山,沿东厝、上蔡村潜逃。特务陈甘泉经历登陆后十天的惊险,心想自己是在海上捕渔时被国民党军捉获的,此次被逼参加特务活动很不甘愿,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逃脱林天成的控制,向我政府投诚。他乘黒夜里,逃脱林天成的控制,于早晨6时,在石牛尾社后,向区公所所在地的龙苑乡后埔边运粮队坦述,他要向政府投诚。运粮队两个青年带他到第八区公所。特务林天成等人发现陈甘泉叛离,深怕暴露,加快逃脫步伐,按计划潜窜到浯江溪口海港,夺取了那条停靠在海港的渔船,本想开枪杀死艄公,怕惊动周边巡逻队和岗哨,随即改变主意,以重金诱惑艄公,艄公陈润泽假意承诺,心中盘算着如何跟敌人周旋。一方面暗示另一位渔民趁敌人不注意,从船后潜海逃脫,一方面故意把船行驶得弯弯曲曲,拖延时间。此时己是退潮时间,陈润泽深知潮汐规律。渔船不久将会搁浅在白沙村的海滩上,动弹不得。特务林天成等4人为了逃命,纷纷跳进海水里,用尽全身之力使劲推船,船却丝毫不动。无奈之下,特务林天成只好另求生路。此刻己是次日凌晨,天蒙蒙亮,他们隐约发现,不远处有一只船从旧镇港缓慢驶来。特务林天成等人朝向那只船高声大喊:“唉!船赶快驶过来,我们用高价钱给你们”!一边喊,一边使劲地往渔船驶来的方向迈步,因为深陷滩涂,每迈一步都要费很大劲。体力严重透支,在高声喊话的同时,却被正在海滩上作业的白沙村民郑碰头听见。她朝着喊叫声方向望去,隐约地看见有几个人影在举手,立刻意识到情况异常,就放下手中生计,赶回村部汇报。县驻白沙村工作组胡秀华、王培光、张炳南、陈文彬,例行早晨巡逻,在出村50米处遇到村民郑碰头。听了郑碰头汇报后,立刻朝事发的海滩冲去。张炳南边赶路,边向海滩上的人喊话,特务林天成等人听见背后有人喊话,立刻转身,跳进身边一条濠沟里躲藏。张炳南见敌人附隅顽抗,就举起手枪射击,打中特务林茂生的胸部倒在濠沟里,特务们随之用手枪朝我方还击,一场激烈的海滩战斗拉开了。
在密集的枪战中,一颗子弹从张炳南身边划过,他即刻侧身倒下。正在激烈战斗的胡秀华误以为是张炳南中弹,立即移步朝战友靠拢,询问伤情,见无大碍,继续投入激烈的战斗中。由于敌人有濠沟作掩护,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虽然如此,我方仍然发挥出强有力的战斗力,逐渐占据了上风。驻防旧镇的部队获报后,驾驶快艇迅速从旧镇港赶来支援。白沙村的民兵和村民从海滩上包围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潮越涨越高,特务林天成等人被海水淹及胸膛,站立不稳,胡乱射击。在我方前后夹击下,特务林天成见大势己去,用手枪先打死王明、徐杨柳后,开枪自杀,林茂生被我方活捉。
一场历时4个多小时的围歼战斗终于结束。此场战斗共收缴枪支5支,美式电台1部,子弹260多发,以及其他器材。
1954年元月7日,中共漳浦县委在绥城召开万人表彰大会,对陈润泽、郑碰头等人进行表彰,并号召全县人民向他们学习。几天后,《天罗地网》一文在《人民公安》杂志上发表。同年9月,特务林茂生在旧镇被法院宣判执行枪决。
解放厦门支前工作回顾
黄仰文
(一)
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在解放同安后,正乘胜向厦门进军。根据龙溪地委、专署的指示,漳浦急需抽调一批干部,配合海澄县干部支援解放厦门。
29日上午,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李刚泰(当时尚未设人事科,人事由民政科兼管)找我个别谈话。他了解我出生于闽西永定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后,决定抽调我参加支援解放厦门工作。当天下午,我接到组织上的紧急通知,要我准备被包和日常生活用品,晚饭后到县政府集中。出发前,民政科长李刚泰讲话,他说:根据上级下达任务,要我县抽调一批干部参加厦门的支前工作。他作简短动员和工作布置后,当晚,我们一行八、九人在南下干部郭秉尚(时任共青团漳浦县委,后任漳浦县公安局长)的带领下,连夜赶往官浔。第二天早上在区公所用过早餐,即乘民船到达“下四保”的大埔保(即今行政村)。我和郑炳森(福州人,原在粮食局工作)老赵(原税务局工作)(其余三人记不起来)等五、六人在大埔设立支前粮站;陈仲甫(福州人,原县政府任会计)、管若明、林××(2人均为《漳报》记者)等3人前往白水营配合海澄县干部负责组织船只运送支前粮草。其时,大埔、山边、磁灶、西山等通称“下四保”均属官浔区管辖。在大埔设立支前粮站,因那里有多家碾米厂,水运方便,我们主要任务:一是轮流下乡向群众催交公粮,二是交收稻谷转给米厂加工,三是调运大米支援前线军需。当时,我们每天都听到前线传来隆隆炮声,可见解放前线阵地战争非常激烈。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国人民和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我们是在大埔一家米厂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当时,大家都欢欣鼓舞,互相通报这一特大喜讯,表示要加倍努力做好支援前线部队早日解放厦门,每天除留下一、二人留站收粮外,其他同志都分别下保,一边向群众通报宣传特大喜讯,一边动员群众踊跃交纳公粮,支援前线部队和新中国建设。
10月17日,在我军强大炮火和强力政治攻势的打击下,厦门宣告胜利解放。
10月下旬的一天,县政府财政科长刘景和等来到大埔粮站检查指导工作,并对支前粮站的扫尾工作做了部署;对同志们积极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二)
1950年,根据中央军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厦门解放后,务必乘胜推进解放东山。据悉,当时败退在东山县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八师师长洪伟达,接受金门胡连兵团的指令,要他固守东山,并作为反攻大陆的一个重要据点。又悉,他在东山还做回天梦,并故作儒雅,在东山闻名遐迩的游览景区风动石对面的一块石头上镌刻“东山再起”四个大字,寄托自己无可奈何的寂寞情怀。
漳浦面邻大海,与东山岛仅一水之隔,是解放东山的大后方,动员全力支援解放东山是当时我县的一次首要任务。4月初,解放东山的战斗打响,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沿线的区乡城关、旧镇、霞美、杜浔、沙西以及山区的盘陀、石榴、长桥等乡镇纷纷组织民工修桥铺路;旧镇有些居民还拆开门板搭建浮桥让部队方便通过。抽调一批医护人员和民兵前往前线,并在城关设立后方医院救护伤病员。同时在城关西街设立支前粮站。抽调我和林汉清(后调专署粮食局工作)和蔡甲寅(后在城关粮站工作)等3人到该站筹建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战事需要,时间紧迫,我们要日夜值班,负责给过境部队办理签拨粮草(草系马料)的供应业务。
当时,城关南水门有家胡晋才(后在漳浦县工商联工作)的碾米厂(后为县粮食局早先办公地址),旧镇亦有碾米厂可就地供应,军需供应责任重大,丝毫不得贻误军机。我们坚守岗位,做到部队军需人员随到随签。有时遇到部队后勤人员人生地不熟,还得帮他们带路。经过我军的英勇战斗,东山解放战争终于在5月12日胜利结束,至此东山县成为福建省最后解放的一个县。
东山县属漳浦县管辖。民国五年(1916年)割古雷并入东山建立东山县。1953年金门蒋军来犯,被我军(31军和驻广东四野部队)击退,是谓“东山战斗”。1955年12月,根据地域和形势需要,经上级决定将古雷半岛划归漳浦管辖。受县政府指派,时任漳浦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马介三、文教科干部张啟硕、卫生科干部黄仰文等3人为代表专程前往东山县第四区(古雷)区公所,与东山县政府代表和区公所党委书记李嘉富、区长刘成水、副区长齐文化以及东山县有关负责人等举行交接座谈会,介绍古雷区基本概况。同时,还在他们带领下,参访当地机关学校、卫生所、供销社、农贸市场以及防御岗哨坑道等处,完成交接手续后回县,向县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汇报,圆满完成交接任务。从此,古雷阔别三十九年后,又回归漳浦管辖。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本书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回顾,工作纪实,巾帼风采,文明史话,史海钩沉,寻幽览胜,对外交流,佳作欣赏以及政协组织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