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艺是我的生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37
颗粒名称:
文艺是我的生命
其他题名:
记业余老年文艺工作者薛淑花事迹
分类号:
I03
页数:
8
页码:
116-1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薛淑花组织的文艺团队在绥安镇老年活动中心进行自弹自唱、自娱自乐活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无私奉献,积极开展活动,参与各种演出,成为漳浦县的群众文艺团体。
关键词:
漳浦县
文艺工作者
薛淑花
内容
2005年的秋天初夜,我由西湖公园湖滨西路环西湖公园向南面休闲漫步,耳边隐约听见阵阵动人的歌声和优美乐曲声从南大门方向扑面传来,吸引着我不由自主地顺随歌声和乐曲声向南大门走去。
西湖公园南大门每逢周三、周六的夜晚,绥安镇老年活动中心的文艺团体都在这里进行自弹自唱、自娱自乐活动。我被他们的悦耳琴声,清脆歌喉,优美舞姿所陶醉,被他们的南腔北调(芗音、南音、潮音和京曲)所感动。表演者、弹奏者来自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有40人左右,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
场上忙着关照台前台后事务的一位女工作者引起我的注意。她圆圆的脸厐,修着时尚短发,经修整的一对栁叶眉,横卧在一双精灵的眼睛上方,较好的五官与1.65米高的中等身材,显得十分协调端庄。操着泉州口音的闽南话,做事干练泼辣,人缘融冶,透出一位能干的文艺人气质。她就是该文艺团体的组织者薛淑花。
无私的奉献
笔者经过四次约访薛淑花,恳谈四个半天,深深地被她的事迹感动,仔细地揣摩她的性格。她开朗活泼,聰颖敏悟,热爱文艺,乐于公益的文化人。
薛淑花原是县乡镇企业局统计员,是位职工。1998年7月退休,被返聘继续工作,2007年才离开乡镇企业局。
1998年的重阳老年节前夕,绥安镇党委、老龄委创办绥安镇老年活动中心,要组建老年文艺队,时任镇党委副书记林雀找薛淑花,对她说:你爱好文艺,又有才艺,能不能出来组建个老年文艺队,担任老师,并具体负责管理,组织大家在镇老年活动中心三楼开展活动。淑花凭着对文艺的热爱,滿口答应。她开始着手物色文艺人才。经过几天奔波,首批参加老年文艺队的有6~~7位同志。其中有许艺(县芗剧团退休的编导、作词曲),刘丽菲(女、演唱),陈汉英(演唱),蔡天宝(乐器),蔡仲奇(乐器),张鹏云(乐器)等。一个镇老年活动中心文艺队很快地组建起来。在重阳老年节活动中,由许艺自编自导“南腔北调”节目,把戏曲的曲牌联串起来编成一首芗曲,演唱后受到好评。群众的肯定,鼓舞了她的信心,就着手扩充文艺队成员,在县城区的东西南北角落,从离退休教师、文艺工作者、各行各业文艺爱好者当中,物色有文艺技能者,动员她们出来参加活动。新加入的有范丽玲,何舜晖,黄阿暖,王海霞,何赛花,陈探花,洪碧栁,郑汉明(男)等同志。淑花利用工作闲隙、夜间和休息日,编写剧本,三句半、快板词等,编排导演由7女1男演出的一台小戏节目,到旧镇狮头村同老年朋友联欢,于“五一”期间,又去该村慰问黄全和的公路工程队,受到热烈欢迎。经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陆续扩充文艺队伍和建设,至2008年,文艺队已成为一支有队伍,有装备(乐噐、锣鼓、服装、导具、灯光、音响),有活动场所,有管理制度,有定期演唱活动,闻名遐迩漳浦县的群众文艺团体。
这支自愿组合的群众性中老年文艺团队共65人,其中有以张弓、蔡仲奇、黄永泉、陈永生、林炳龙、陈添丁、黄朝主为骨干組成的21人乐器组,有以郑汉明、范丽玲、林玉兰、宋美萍、卢金莲、叶光华、陈丽华为骨干组成的41人演唱歌舞組,有以黄德建为骨干组成的3人灯光音响组。
性别结构:男26人,占40%;女39人,占60%。
年龄结构:60~80岁48人,占74%;59岁以下17人,占26%。
文化程度结构:大学3人,占9%;高中(含中专)33人,占51%;初中16人,占25%;小学10人,占15%。
职业结构: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工25人,占38%;教师15人,占23%;国家干部8人,占12%;工人4人,占6%;农民4人,占6%;医务人员3人,占4%;小商贩3人,占4%;老艺人2人,占3%;企业家1人,占2%。
这支文艺团队自成立至今有14年。他们编排导演的文艺节目80多个,内容广泛。歌唱类:独唱、小组唱、合唱、男女对唱;舞蹈类: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交谊舞、歌伴舞;乐器表演类有:独奏、合奏、民乐奏、中西乐组合奏;戏曲类:芗剧、潮剧、南音、京剧、黄梅戏片段、越剧片段;还有方言三句半、快板、小品、双簧等。其中演唱歌曲就有325首。
十四年来,他们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深入到绥安镇袁门、楼脚村,绥东、南门(西湖花园)社区和绥安开发区,石榴镇梅东村,官浔、湖西、沙西、杜浔、古雷、佛昙、赤湖、大南坂(新民村)等乡镇场演出。在县委党代表大会、县人大代表大会期间,在县计划生育和大干五大战役等中心工作中,配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节日、纪念日,配合有关部门,在西湖公园南大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如举办““98’迎奥运”、“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等大型晚会;又如每年的“五一”劳动节、“九九”老人节也都举办大型晚会;每年达三至四场,十四年来共演出四十多场。在县里组织的文艺大比拼演出、大型踩街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围绕主题,棑练精彩节目。2005年,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弘扬村党支部书记林元地精神”采风活动中,绥安镇老年文艺队跟随深入到石榴镇温斗村党支部书记林元地的家乡,采访林元地生前为民办实事先进事迹,编导《丰碑》芗曲节目,在西湖公园西湖乐坛演出,受到积极反响,县政府副县长林仲文到场为之题词:“美意延年”,赠送给绥安镇老年活动中心。除外,还与县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县老年大学、天福石雕园、赤湖工业园企业联欢演出等等。在各种活动中,唱红歌,跳红舞,高歌社会主义主旋律,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弘扬传统文化。以“三贴近”的创作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自创节目有芗曲表演唱《中国颂》、《绥城儿女闹元宵》、《唱响婚育新风歌》、《七仙女逛绥城》,群口快板《以优异成绩迎接十六大》、《新一轮创业又开始》、《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实施》,方言三句半《计生国策实在好》、《夕阳无限好》、《坚决打击六合彩》、《女人也是传后人》、《学习“八荣八耻”》、《培育英才》、《建设新村新风尚》、《重建家园幸福多》,小品《赌博汉》、《悔过》等,《赌博汉》节目获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奖励。
他们的足迹遍及漳浦大地。
在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的同时,每周逢三、六晚上,定期在西湖公园南大门开展吹拉弹唱的文娱活动,展示老年人及文艺爱好者的风彩。围观群众为之喝彩,过路人群为之驻步,常有动情的主动参与演唱,展示歌喉,满足内心需求,形成“激情广场”。
近两年来,这支群众文艺队还走出漳浦,与厦门市、泉州市、龙海市和南安市的国萃南音爱好者交流,以提高演唱艺术水平。
在文艺队实行民主化、人性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以薛淑花、张弓、蔡仲奇、陈永生、宋美萍等人核心的编导演出小组。他们经常聚集一起商讨节目编排,演艺技巧,音乐组合,灯光音响配置以及解决难题等工作;演出节目坚持以自编自导为主,结合借用模仿、集体创作和请外来的老师指导等方式,做到经常性节目创新;文艺队里谁管财务,谁管乐器,谁管戏曲,谁管歌舞,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合作;各类开支都有规定,有章可循。薛淑花在文艺队里充当多样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负责人,又是服务员;既当老师,又是演员。她善解人意,知人善任,能根据每个队员的技能特长,尽力发挥其作用;队员人人平等相待,兄弟姐妹相处。春节期间,互相串门走访;遇红白事,相互关怀照应;病痛住院,个人和集体出资慰问探望。有1名女队员,她的丈夫病故,儿子长期患病,家境十分困窘。淑花及时伸出温馨的关怀之手,帶头捐款,队员纷纷捐款,50元、100元、200元……,献出一份爱心。
文艺队的经费全部自筹,每个成员自己购置乐器、服装和日常用品;大件的装备靠募捐,有的来自企业主捐赠,有的来自文艺热心者资助,大型演出靠机关、企事业单位赞助。十四年来,花费在文艺活动约八九万元,乐器、服装、灯光、音响、家私、导具等资产约有五万元。主要依靠募捐赞助,积少成多,形成今日规模。募捐,是要取得集体、个人的支持,乐于拿出钱来资助,看似简单而实质是很不容易的事。薛淑花靠得是人脉关系,更需要勇气和韧性。单这一项就能看到薛淑花对文艺事业的良苦用心和执着追求。
淑花经营这支文艺队遇到不少困难。有些困难是靠主观努力可以克服的。有的困难是客观条件复杂难以逾越的。2011年,文艺队在镇老年活动中心的排演场所被所有者收回,淑花多次向镇分管领导和县有关部门求助解决,未果。活动场所没了,怎能开展活动。她十分无耐而感慨地说:“为这件事,十分烦恼,流过泪,心灰意冷,但想起英雄模范人物的遭遇,有的身体残疾了,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心里又激起一股強烈的克服困难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勇直前。”
2009~2010年,薛淑花应大南坂镇新民村(原藉南安县)新民小学的邀请,为学生培训南音,她白天挤出时间,每周为二、三、四、五年级共120多名学生上两节南音课,教唱《静夜思》、《登鹤雀楼》、《漁歌子》等唐诗宋词为内容的南音曲目。并利用课余时间组识“新民小学南音兴趣小组”,系统地学习南音知识。为保证学习的效果,她还花300元购置一套扩音设备帶到学校。培训结束时,她把这套设备留给学校使用。她的义务支教事迹,被以“薛阿婆的夕阳之歌”为题,于2010年5月4日、6日,分别在《闽南日报》、《福建日报》刊登。
2012年,薛淑花应县老年大学聘请任戏曲班老师。为了教好戏曲,她精心选择闽南语歌曲、芗曲、南音、黄梅戏、京剧等曲牌简谱,自费打印70冊,分发给每位学员学习。她新购置一把琵琶用于教学弹唱,能边弹边教唱。不仅每周一节课,还利用周日、周二、周四的晚上,对学员进行辅导,既为老年戏曲爱好者的普及提高尽力,也以借用这个平台,抓紧培养戏曲人才,为充实镇老年文艺队,物色接班人,使之后继有人。
不解的情怀
“树有根,水有源。”薛淑花之所以如此酷爱文艺,是由于她从小就与文艺结下不解情怀。用她的话说:“从小爱上了她,就爱上了一辈子。”
1947年1月15日,她出生于永春县城关化龙大路头街一户平民家,自小父母早亡,靠祖母扶养。1952年上小学,1958年当小学毕业班班长,时年12岁的淑花被当地幼稚园聘为校外指导老师,教幼儿唱“人民公社好”歌曲,被昵称“矮仔阿姨”,由于会唱会教而出了名。1958年初,被以特邀代表出席永春县人民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自己如何教唱和帶领幼儿唱“人民公社好”歌曲的经验,博得热烈掌声。1958年秋,小学毕业后升入永春八中初中部读书,任学生会文体委员。1960年,泉州艺校到“八中”挑选文艺苗子,艺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亲自观看淑花的演出,被她的文艺气质所打动,于是她被录取到泉州艺术学校永春分校,让她担任艺术班班长,学高甲戏,学现代歌舞。时泉州市艺术学校,要把学高甲戏从艺校中分离,另办高甲戏校,薛淑花被留在艺校学现代歌舞。1962年,永春分校撤消,她被选送到永春木偶剧团当演员苗子培养。由于她不喜欢这门艺术,就自动回到永春县城关镇化龙村的家乡,在村里担任女民兵尖子班班长,训练之余,组织俱乐部,开展文艺活动。
1967年,她结婚,回到夫家漳浦县霞潭村,之后,养育了两个孩子。1972年8月,她以知识青年身份到火烧埔知青农场,做养猪和帮厨工作,晚上在草埔村夜校教农民唱歌曲,搞文艺活动。1974年,县举办文艺培训班,淑花被选派参加培训。
1975年,因爱人在三明市大田县农业局工作,她落实知青返城政策,被调到大田县干校当音乐老师,兼图书馆、广播、接待工作。她自买一把琵琶,在工余时间,自学自弹。1979年,调到大田县乡镇企业局任出纳、保管,兼汽车队出纳、保管。工作之余,组织职工开展文艺活动。
1981年7月,她随夫工作调动而调入漳浦,在县乡镇企业局任统计。因工作勤奋,业务熟练,取得助理统计师资格。她工作认真严谨,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层次清楚,按时上报,绩效特优。因此,于1992年获农业部乡镇企司颁发“统计先进工作者”证书;1997,获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省级先进个人;1999年,漳州市政府授予“统计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7年,县委、县政府在县体育场灯光球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8周年”的万人歌咏比赛,她为农业系统撰写《我爱漳浦》、《我们都是农业工》歌词,并组织和指挥农林水系统合唱队参赛,该歌词获创作优秀奖,合唱队获演唱二等奖;1989年12月,在县文化局举办文艺创作活动中,《我爱漳浦》、《我们都是农业工》获一等奖。1993~1998年,她参加县文化馆组织的文化轻骑队,经常参与由县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为其编导快板、三句半、芗曲表演唱等精短节目。
薛淑花的文艺生涯,虽然只是工作之余的爱好,却是拌随着她人生每个历程。她所走过的足迹,都印证着对文艺的执着和追求。真如她说的“文艺就是我的生命。”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本书漳浦文史资料 第三十一辑的情况。其中包括特色产业、历史回顾、委员风采、巾帼英姿、人物春秋、群团组织、史海钩沉、庙宇宫观、佳作欣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学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