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106
颗粒名称: 史海钩沉
分类号: K295.7
页数: 16
页码: 211-2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浦、九曲溪、攀龙、袈裟陂等地的历史遗迹和龙岭地区村社废墟的探索情况,同时探讨了乌石地区姓氏的变迁。
关键词: 漳浦县 历史遗迹

内容

南浦九曲溪
  许剑英
  人人乐道武夷九曲溪的碧水丹山,殊不知我们漳浦南浦乡也有一条九曲溪,明清时期,曾经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饮酒垂钓、吟诗抒发雅情的佳景胜地。
  南浦,明清时期称“锦田”,民国时期称“小龙溪”,解放后称南浦,属南靖县治辖,1957年划归漳浦县治辖。南浦一条溪流直通马口、官浔,明清时期称“锦江”,民国之后称“南溪”。从南浦兴巷村北面的老灶山上,飞流直下、泻入南溪的一条溪流,即叫“九曲溪”,南浦人简称为“九溪”。
  身为南浦人,不知南浦有条“九曲溪”,甚为遗憾。小时候,听大人说“九溪”,我以为是“狗溪”,是村民杀狗的地方,并不在意。一直到2001年编写族谱的时候,听说“九溪”上游有石刻诗,我才下决心,偕同修谱同仁,在兴巷村村委会主任的陪同下,涉水爬山,顺流而上,寻踪探个究竟。
  从老灶山脚下顺着九曲溪道,徒步缓缓攀登,至300米处,有一座水电站,是兴巷村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供村民碾米、照明。我们在水电站小歇一下,再向上爬了100米左右,进入眼帘的是一幅刻在溪边石壁上的一首诗,题为《九曲溪烟》,落款是“乾隆庚寅年秋月”。石刻虽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但经村委会派人用红漆描过,字迹仍然依稀可辨,我们赶快用照相机拍摄下来,诗曰:峭壁崚增断复连,怒号水势入云烟;沙头竿弯伺鱼乐,涧底萱花着雨妍。自扪藤萝开曲径,谁将亭阁架流泉;闲余最惬空临兴,酒榼携来醉石眠。
  在村主任的指点下,我们来到一处杂树丛生的地方,拨开树丛荆刺,眼前突现一块竖立石碑,上面镌刻着“九曲溪”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们终于寻觅到“九曲溪”历史的见证,真是大喜过望。站在这半山腰上,只感山风阵阵,毛汗尽消,环顾四周,虽已看不到当年古柏劲松、“怒号水势”的景观,但见层峦耸翠,乔木森蔚,怪石嶙峋,清泉涓涓,江山胜景依旧。放眼向山下望去,南溪如练,田园井然有序,村落点点棋佈,南浦远山近景,尽收眼底,真让人心旷神怡。
  南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明清时期,文士荟萃,科第簪缨,声望远扬。仅南浦首富许湛官(后坑人)一族,就出了2个进士(一文一武)、11个举人、67个书生(秀才)、被誉为“文武世家”、“四世十科甲,五代百书香”之称。因此,这些文人俊士写下了许多赞美“九曲溪”景观的诗文,被载入《南靖县志》。
  明举人许文俊抒写《锦田八景(诗并序)》一文,其中一景,就在“九曲溪”,即《锦江涨雨》:九曲回环界绦畴,春霖乍涨喷狂流。涛吞锦里地疑口,势撼峨峰天欲浮。练影千层迷马白,雷声半夜骇龙湫。登高纵目看遥浦,端拟乘风作济舟。
  清进士许元锳对“九曲溪”情有独钟,出士前经常来到这里,“烹茗涧中水,酌酒颜微酡;何以酬山灵,赠之以诗歌。”他在《游九曲即事》一诗中,对九曲地理雄胜做了慷慨描述;“何处寻胜地,九曲郁嵯峨。山围青天窄,势碍飞鸟过。三品大夫松,森阴百万柯。劈开双玉嶂,一水泻清波。乱石如棋布,骋怪奇形多。猛虎睡崖侧,飞龙攫云窝。苔封石篆古,字画勒摩挲。飞瀑喷珠汰,九天倒银河。”据说,九曲溪上游原有村社,叫“九溪社”,许元锳的父亲许湛官就出生在这里,难怪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经常是流连忘返。
  清举人许如泓(茂才)的一篇《游九曲山水赋》,更是让人亲临其景,拍案叫绝。一个雨收云散的早晨,作者偕同亲朋、胜友,“翩翩速步,款款携手”,循湍流而上,“赌层恋之飘渺,听潺潺之玉音”。但见“碧汉星回,山阴积雪:蓬断草枯,寒梅点缀;赤轴高卷,神情朗彻”;“惊涛泻玉,冲击铿铮;雪花债雾,若滚若萦:峭壁盘峙,上矗云边;苔封藓护,势与天连;古藤扶石,松声韵弦。登绝顶以舒啸,若羽翩之飞仙。”在登临游览了九曲山水之后,作者发出了“天公本非无意,风流以资英杰”、“归去来兮,足往神留”的无限感慨。
  清举人许士煜,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同友人泛舟载酒,夜游双溪(指南溪、九曲溪)。清风明月,万籁俱静;山光水色,尽在其中。举杯邀月,更有一番韵味在心头。诗成《双溪泛月》:“刻烛诗成酒欲曛,扁舟欸乃夜深闻。双溪水气清于练,远浦渔歌响入云。客似山阴乘月色,槎疑海上动星文。不妨枕藉忘归去,暂与浮鸥狎作群。”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江山依旧。尽管九曲溪已非昔日的繁华壮观,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仍不失为登山寻幽爱好者的极好去处。如果旅游部门加以重视,有心人解囊投资,仍然是一处风光旖旎的旅游景点。
  攀龙袈裟陂
  林智诗
  石榴镇攀龙村三面高山环抱,东尖峰山、西白秋公山、北坪水山(也叫鸡笼山),三山联峙,山脉蜿蜒起伏,如巨龙盘亘而得名。崇崇岭岭、涧水交错,源自车本的龙岭溪,源自石屏山的坪水溪和源自白秋公山的潦西溪,从攀龙社两边向南盘绕而过,汇入西溪(鹿溪上游)流入东海,水资源十分丰富。清朝同治年间漳浦知县娬敏题《攀龙社》一诗中写过:“终岁无忧旱,长年总是春”。
  古人建陂筑坝、凿圳引水灌田在攀龙四处可见,人们在龙岭溪建造陂头陂、流陂,坪水溪有袈裟陂、鹅陂,潦西溪有岭仔陂、屈仔陂等六大水陂石坝,大圳小沟四通八达,水自北向南自流,灌溉这块小盆地上的4000亩农田,旱涝保收。得誉攀龙的“米粮仓”。
  在攀龙一提起袈裟陂,人们就会绘形绘声地讲起和尚用袈裟造陂引水灌田的故事,说是古时候有个员外,在下营社顶的石鼓埔有地千亩,因没水灌溉,收成不好,一遇旱天便是颗粒无收,员外为此而天天发愁,心想如果有水灌田该多好呀!这千亩旱地就会变良田。于是员外下决心寻找水源,选择好引水渠路线,建陂坝址。雇用大批客仔工(客家民工)上山采石,在坪水溪上游,即洞内山出水口建陂筑坝,又在白秋公山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上炸石凿渠,经过几年苦干,石陂建成了,凿渠四里长,将坪水溪的水引到石鼓埔,千亩的旱地变成水田,年年获得好收成,看到这片稻田,员外眉开眼笑了。
  可是,好景不长,石圳漏水一年比一年严重,先用壳灰拌黄土堵一堵,后来漏洞越来越大,灰土堵不住,就改用破布,最后连布匹都用上也无济于事,更惨是一下雨发大水,石陂便被冲垮,一年好几次崩陂”。几年后,员外的万贯家财都用光,再也无力修圳和筑陂,千亩的水田又成了旱地,年年亏空。忧心重重的员外天天望田长叹!愁眉不展。这时,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自称是龙岭岩(青龙寺)的和尚,他对员外说:“您的事我都知道了,不就是为了水圳卿石陂吗?您不必发愁,带我去看看,我可以帮助您”。员外虽然心里不相信,但想到眼前已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只得点头示意,带着和尚沿着石圳走去,和尚边走边看,直到洞内山出水口,对着被冲垮的石陂看了看,然后对员外说:“修圳筑陂两项工程,我只能帮助一项,您是选择崩陂,还是选择漏圳”。员外一听,想起筑陂用工多,花费更大,就对和尚说那就漏圳吧。于是和尚脱下身上的袈裟抛向溪中,水里立即浮起一道石陂拦住溪水。和尚又对员外说:“水要多大,要‘升’大还是‘斗’大”。员外一听,糟了头,蓦然就说:“要真大,真大(本地方言“升”和“真”诙音)。和尚听了说声好就升大。立即抬手一指圳首的一块石头,只见石头晃动几下,裂开一个口,如升筒那样大,一股溪水奔发而出,流入石圳里,员外看着哗哗流水发呆,又惊又喜,待回过神来,想找和尚,抬头一看,和尚不见了。
  从此,员外年年雇工修圳、堵漏、加固圳岸,将水圳整修得滴水不漏,引水效益年年提高,千亩水田收成一年更比一年好。石陂更牢固,如磐石屹立在激流中,大水一来就从坝顶漫过去,石陂岿然不动。每天,当太阳照射在石陂时,人们在岸上就能看到水中的石陂像披上一件架裟,在熠熠发光(实际是坪水溪中有铜矿粉末发光)。大家称它为“袈裟陂”,从此,它的名称就这样流传下来。如今,“袈裟陂”仍然坚如磐石,还在发挥拦溪引水灌溉石鼓埔的千亩农田。
  “瑞应重熙”与“节孝”牌坊
  林智诗
  牌坊也叫华表、坊表,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石榴镇林氏家族有“三公”与“节孝”两座华表。
  一、庵后的“瑞应重熙”牌坊
  胜利村的岱水社口大道上耸立着一座俗称“三公”华表,为洞门式的牌坊,十分壮观,华表的顶端嵌置垂圆形石盾,敕刻“纶音”二字,中横眉石牌匾勒刻“瑞应重熙”四大字。下左边刻小字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军务兼理盐饷粮课兼署巡抚福建汪志伊。右边刻:漳浦县五代同堂林敷功,嘉庆十九年十一月立。
  漳浦知县廖仁翥、山西和顺县知县郑玉振分别为其赠联勒石。
  廖仁翥联:宪典耀胶庠,硕彦八旬征瑞:
  风声扬宅里,华堂五世同荣。
  文林郎、知漳浦县事、年家眷廖仁翥顿首拜
  郑玉振联:齿德兼优,乡党观型钦士品;
  曾元并待,夫妻介寿荷天褒。(清避讳,“玄”借为“元”)
  赐进士出身、和顺县知县、年家同门弟子郑玉振顿首拜
  根据《攀龙林氏族谱》记载:十一世炳忠公移居献台下陂尾,生子纯德,德生七子分居胜利各社,其四子居庵后,至十四世端恪公,太学生,孺人程氏生四子:长敷林、次敷功、三宽、四缥。次子敷功,号儆斋,庠生,五代同堂做“三公”。孺人蔡氏生子三:长聪铺、次涨盘、三涨颉。长孙林珂,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得孙做阿公(当祖父),曾玄五代,儿孙满堂,福建巡抚汪志伊奏请旨准建华表,“纶音”二字,尤为让人注目,赐匾“瑞应重熙”,例授文林郎。敷功卒于道光元年(1821年),孺人蔡氏卒于道光四年(1824年),今俩墓茔、碑、碑文完好俱在。
  敷功之弟林宽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乡试中举人,选任山西韩城知县,因父母年老、子幼,不仕。端恪公门庭显赫,集丁、贵、寿于一家。其宗祠的楹联:封赐五级爵位,享五代同堂:官拜七品正堂,呈七彩煌晖。
  〔相关链接〕:
  廖仁翥,江西崇义县人,监生,嘉庆十九年(1814年),任津浦知县。
  郑玉振,字声伯,号愚亭,龙溪县人(今龙海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授福建延平府教授,升山西和顺县知县。
  二、田墘“节孝”牌坊
  温斗村田墘社的社口竖一座做工精细、石材考究的“节孝”华表,极为美观,这座华表是田墘社林门余氏的“节孝”华表。
  田墘社林姓的开基祖文盛公,系攀龙九世孙,传至十一世录与邻村余氏订亲,两家相近无多里,自余氏许婚后,其父母多次寻录做客均未行成。时值三月时节,录竟自往余氏家做客。当时,田墘社林姓本与邻村有争端,常有械斗发生,当林录客归刚到本社前,被邻村铳毙,余氏闻报,即要去奔丧,被父母所难,余氏曰:“不先不后,今日适来,便是凤缘,愿为守节”。父母不能夺其志,仍与俱往林录家,余氏入门哀毁如礼,痛苦难名,遂不返,留在林家立志为夫守节,孝敬公婆。从此,虽社中喜庆,终不逾户半步。
  为传续香火,翁姑为其择一幼男,辈序只为孙,取名征兰,祖孙相依为命,余氏抚养教督,果弱冠游庠食饩,开突起文书香,持家养孙,十分辛苦。
  邑人特为余氏请旌奖立华表,敕刻“节孝”二字嵌置华表顶端,赐匾“冰心玉洁”。邑绅、编修蔡善述为其赠联勒石,可惜这座华表于1964年被拆除,石料移做建桥墩之用,坊毁联失传。
  余氏卒年八十四,节孝传千古、世称节妈,孙林征兰字心一,应道光元年(1821年)岁贡,卒于二十六年(1846年),年九十一。田墘社林姓多为林征兰的后裔,分为节妈大房、二房、三房,人丁最盛。
  田墘社林姓有二项称呼与众不同,一是绿豆称“青豆”,二是流汗叫“流热”,探讨其详,因林征兰的过继祖父名录,本地话录与绿同音,避录(绿)借为青,又因林征兰的生父林汗,避汗借为热,为避先祖的名讳而改偏名称呼,牢记不忘,代代传承。
  〔相关链接〕:
  蔡善述,字孝先,号慕溪,本县大南坂下布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二甲进士,授翰林编修,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擢湖广道监察御史。
  龙岭地区村社废墟探索
  吴木信
  现在,龙岭村聚居着吴姓,究其传衍史,只有300多年,是明末清初从山城村传入的。然而,清代之前这里居住哪些姓氏?这值得探索一下,让后辈人知晓。
  据传,在龙岭这个山沟里,曾经居住过刘、李、张、黄、佘、卓、蒋、罗、洪、胡、柯、韩等姓,略述如下。
  刘姓:原先居住在岛刘。这里还能寻到原社址的废墟。当时的刘姓只有数户,后来其社的对面山上的姑娘寨来了一伙的强人,对刘氏威胁极大,常遭抢劫和欺凌。因而刘氏举社迁到龙岭头社与李姓、蒋姓汇合而居,共同防御。可是刘氏逐渐没落,最后剩下刘贯通一家。刘贯通的儿子在青年时代给一个卖私盐的小贩当挑工,此后下落不明。刘贯通年迈养一群母鸭度生。可巧,当时的高僧“了悟”大师云游到此,相此地超凡绝俗,宜建寺塑佛。经过协商,刘贯通献地建寺曰青龙寺,他的给养由寺庙负担,还要处理其后事,并得在佛殿上的左边置他的神牌,与佛同享在天之乐。1991年,居住台湾台中市的刘金泉先生,自称是刘贯通的后裔,曾到青龙寺寻根认祖;2006年10月12日,刘金泉先生带领旅游团一行40人,其中刘姓10人,他们前来观光拜祖,是刘贯通的裔孙。
  李姓:据传李姓大多居住在约离龙岭村1.5公里处的官真寮、龟墩、季竹等地。曾建祖祠在季竹,称季竹祠堂。因李姓与张姓发生宗族械斗,造成两败俱伤,从此逐渐衰落。更惨的是遭赤水山上强人的洗劫,有的伤亡,有的逃跑,加快了没落,所剩无几。1930年后,李姓只剩下李耀锦一户。由于国民党实行移民拼村,李耀锦于1935年搬到崎溪村顶崎定居,现在已衍至第四世。又有吴姓也进住官真寮,后也迁走他处,官真寮等社成废墟。
  张姓:据传张姓是人口较多的一姓,多居住在顶张、林埔寨等地,最盛时有300多人,有一句话流传下来““顶寨宰猪不够下寨买”(林埔寨分顶寨和下寨)。张姓有自己的庙宇,如今还有“岩仔”、“庵兜林”两个地名。据传庙宇边有天然石,当张姓没落时,庙祝把剩下的银元埋在“岩仔”附近的地下,并在石上刻诗句,让人猜测,若能猜得准确,可获银元。由于社废,早被垦成良田,已经没有遗迹。张姓最后一户——张和尚,约于清末搬迁到南浦乡大坪村定居,解放前夕,还有张氏裔孙到龙岭过溪社访亲会友。
  黄姓:这个姓聚居在橄仔社,在明末因牛瘟病与洪姓发生宗族械斗。因而逐渐没落。吴姓兴起时,在黄姓祖祠后龙脉处葬上一坟,说是抢占龙气,败地理,促进其衰亡。其社址一部分为吴人接居,一部分垦成良田。十年前,村民吴子卿在自己的田坎挖到一枚“黄枢仔”石质私章,印证这里原居住黄姓。至于他们的下落无从知晓。
  佘姓:居住地山狗岭,原名佘九岭,在今过溪社之北300米处,这里居住的佘姓人家于明代没落,去向不明。又有吴氏称重公第三房的后裔也曾在这里传衍,后来又没落了,最后一户吴江山,在19世纪末亡户,余者不详。
  吴姓:居住在土地公埕,是称重公第三房的肇基地。据说己经传衍十多户,后来在鸡笼山葬祖公墓,相传被破坏地理,此后就很快没落。最后一户吴灶,子吴子火,孙吴放。吴放婚后即逝,无传。子火还有一弟叫吴江汉,于1911年往南洋,余者不详。土地公埕社废,垦为良田。
  卓姓:居住地赤水,在龙岭村东北部的赤水山上,海拔约800米,这里居住卓姓,后来没落了,至明代,由山城吴姓世俊之长子爱言之裔孙继居,衍至数户。1930年后,因国民党移民拼村,迁至崎溪村定居,赤水社废,今垦成茶园。
  蒋姓:据传曾建一座土楼在龙岭头社,称为土城。土楼座南朝北,楼门正朝溪流来水,楼前铺一道石板桥,叫楼前桥,为龙岭、山城、车本三村下山往象牙庄的必经之道。今土城已无蒋姓,仅遗存一座楼前桥。
  罗姓:住今过溪社北端,有2户人家,后没落无考,过溪社由吴姓进住。
  洪姓:据传居住在口角社,余者不详。
  胡姓:住在过溪社北面1.5公里处的后垅湖社,只有1户人家,据说被老虎吓走,搬往别处,今无考。
  柯姓:在龙岭社西边3公里处有一处称为“柯公”的地方,旁有一石洞,原住一位柯姓老人,因年纪较大,人称柯公,该住地也称柯公社,其实只有一户柯姓,几间茅房而已。柯公以开松木水杓(俗称匏靴)为业,柯公死后,其儿媳、孙子迁往别处。今尚留地名柯公。
  韩姓:距龙岭通坑社约1.5公里的鸽水潭处,有韩社,住韩姓。现韩厝社己废,社旁有一座倾塌的瓷窑遗址。
  此外,还有庵边社,又名顶厝,在通坑社北端,原居住什么姓氏,无人知晓,该住民早已没落。后来吴姓田洋房曾在这里居住,不久又迁至田洋社下埕。
  由于历史漫长,岁月流逝,有关村社各姓氏变迁状况,遗留的传说甚少,难以详叙,仅记此略供参考。
  乌石地区姓氏的变迁
  圃人
  乌石地区原有50多个社(自然村),近30个姓氏,自乌石林氏开基后,各姓氏逐渐式微、迁徙,或归入乌石林氏,至清末民初,乌石有30多个社,全部为林氏居住。从乌石姓氏的变迁,可看到闽南地区自南宋以来,世道沧桑变化的一个缩影。现按乌石5个行政村各社姓氏的变化略述如下:
  (一)山兜行政村
  深水坑社原有深水坑、新园姓林,冬尾营姓余,倒亭姓叶,粟仓、紫仔埔姓氏未详:大厢社原有大厢姓余、方,过溪赵姓赵;山兜社原有下曾姓曾;邱厝社原有邱厝姓邱、岩下姓黄;东行社原有东行姓李,朱厝墓姓朱,店仔、后康姓康,岩山边姓许;西坂社原姓蔡;埔仔社原姓氏未详。
  深水坑、新园林氏,原属何派系未详,后继接入乌石五房;倒亭叶氏即今南叶、北叶,是乌石的“西叶”,今林、叶混居:邱厝邱氏,据杜浔文卿《邱氏族谱》所载,杜浔邱氏始祖邱文卿的六弟仁卿“居漳浦七都海云岩下”,即邱厝社,今邱厝己无邱姓,其去向不明;东行李氏称“东行李”,居东行下厝社,大部分融入林姓,20世纪50年代尚有一户李姓,移居坂上社;西坂蔡氏称“西坂蔡”,原系宋元时期及明初西坂保的著姓,时浯江东岸称“东窑”,西岸称“西坂”,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蔡姓豪强蔡孟贞参与邓茂七起义活动,后被官军剿灭,其部分族人避居地仍称西坂。至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西坂人蔡明复,字以修,号心来,中式进士,官潮阳知县,升南京户部主事。后来未知何故,其子蔡笃敬迁居莆田濑溪白沙,衍族成村,并以故里西坂为村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其后裔蔡震仲请漳浦人、时任刑部左侍郎的蔡新为撰《莆田白沙西坂蔡氏族谱序》,序文载蔡新《缉斋诗文集》。
  (二)苑上行政村
  苑上社原有苑上姓余,南山姓陈;芹山社原姓王、叶;大林社原姓马、胡、林。
  芹山王氏,据《乌石林氏宗谱》载,乌石林氏二世祖林进“娶本都西坂芹山王舍的女儿七小娘”,足见芹山社原有王姓,而族谱所载在社名“芹山”前冠以西坂,足见宋、元及明初,西坂是“保”。又芹山有叶姓,见佛昙白石《叶氏祠堂碑记》,乌石东西南北四方均有叶姓,东为岩埭叶氏,西为倒亭叶氏,南即此芹山叶氏,北为彭林叶氏。20世纪50年代,芹山叶姓仅存一户,且己改为林姓。
  (三)浯江行政村
  后埔边社原有杨厝姓杨,楼仔尾、后溪原姓氏未详;溪尾社原姓氏未详;大厅边社原姓蔡;大学社原有张厝姓张;三凤厅社原有许厝姓许,马厝楼姓马,下仔尾姓郭,下溪原姓氏未详;牛运堀原姓氏未详:石亭仔山边的濠潭埔原姓氏未详。
  后埔边杨氏祖祠称杨厝厅,祠的右前侧有井,称铜钟井。后来,杨姓式微,村落为乌石林六房大举派所衍居,就杨氏祖祠改建为大举派祖祠,称“公厅”,旧称杨厝厅仍存。清末,大举派分衍广东海陆丰的后裔回乡认祖,以祖地有杨厝厅、铜钟井为标志;大厅边即明代蔡孟贞的居住地,其后裔迁居西坂社;三凤厅是乌石太爷林黼府第,林黼随父六房公林震居住在附近的下仔尾社,他的三个儿子林一初(举人)、林一阳(举人)、林一新(进士)俱登科第,时称“三凤齐鸣”,故称其府第(后为祖祠)为三凤厅,其左侧与许姓房屋紧靠,许姓不卖给林姓,造成三凤厅左侧没有护厝(厢房),而许姓房屋至今尚存其址。三凤厅社东侧居住马氏,建一座土楼称马厝楼,楼己倒塌,仅存一座规制不大的圆拱石门:下仔尾社郭氏是乌石地区唯一的郭姓居住地,据《漳浦县志》载,浯江桥是“宋元祜二年(1087年),乡人郭宽建”。浯江东岸东窑地区是否有郭姓,情况未详。也许宋代的郭宽就居住在下仔尾社,记以存考。
  (四)后垅行政村
  后垅社原有曾厝姓曾,后凹仔李姓李:石牛尾社原姓陈、郑、叶、吴;大油甘社原有杨公顶姓杨,下吴墩姓吴,周仔园姓周;马割社原姓马。
  石牛尾原陈、郑、叶、吴混居,这些姓氏与附近村社水头(陈)、石牛寨(郑)、彭林(叶)、下草(吴)等有关连,如叶氏,后来回居彭林,成为乌石的“北叶”,清乾隆间,出了举人叶鸿业,呈知县徐尚忠给示禁匪、禁赌、禁豪强之事,在石牛寨东北的一座庙前立禁示碑。后来,叶氏衰败,澎林社废;吴氏与下草吴氏同源于石榴象牙庄,吴姓认为海云山(岩山)是周围各姓共有,故把早逝的崎溪进士、工部主事吴宗熹葬在海云山大尖峰东峦,面向大海、墓碑碑文为:“明工部滨阳吴先生之墓”,墓至今犹存。
  (五)潭仔头行政村
  潭仔头社原有潭仔墘、楼城边姓蔡、李,后周仔姓周:打山社原姓郑、陈、马:山郑社原有顶郑的尾学、后壁沟姓陈,社中墙仔内姓杜,下郑姓郑;东埭社原有魏厝姓魏,沈厝姓沈,寮田姓陈,埭仔埔姓李,巷口姓氏未详;下东埭社原姓李、陈;下尾仔的竹仔树原姓氏未详;桥头圩社原有徐厝角姓徐,乌园姓郑,总兵府姓李,圩仔姓王;南埔园原姓氏未详。
  桥头圩在浯江桥西端,原来只有村落,没有圩,圩场在西侧潭仔头楼城边,称楼脚圩,载《漳浦县志·圩场》;浯江桥原有浯港桥之称,载万历癸酉《漳州府志》,浯江桥下成为一个港口,桥头是货物集散地,后来楼脚圩场向东移至桥头,改称桥头圩。桥头圩原有4个小村社,分居4个姓氏:徐、郑、李、王。其中总兵府李姓是后来的。清康熙间,总兵李近(亦作李瑾),是县城东郊黄仓街社人,妻徐氏,传说因总兵被家乡族人慢待,所以就建府第在外家浯江桥畔徐厝角,其后裔回居黄仓街。桥头圩4个姓氏各建一座小庙,分向东、西、南、北,分祀观音菩萨(庙向南)、王爷公(庙向北)、关帝君(庙向西)和王公(庙向东),现王公庙己废,社中尚有小庙三座。
  (六)其他地区
  此外,赤土乡的赤土、荷芽原姓何、倪、马、李、丁,上柳、下坂原姓柳,涂山原姓庄,万安、坂顶原姓陆、苏;绥安镇的石厝原姓石、李,北叶、南叶原姓叶;深土镇锦东的江头原姓黄(称黄家寨),后来有金江张氏,岑江许氏,今为石江林氏(属乌石林),霞尾镇的运头原有颜厝姓颜,下周原姓张等等。
  上柳、下坂的柳氏称霞苑柳氏,还有北江柳氏,其祖先都是唐开漳将领柳彦深。元末明初,霞苑柳国泰移居云霄火田乌石村,再分衍铜山(今东山县)探石等村社。霞苑柳氏衍成大族,与乌石林氏联婚,探花林士章的祖母和元配夫人都是柳氏。现仅存上柳社1户柳姓;万安、坂顶的陆氏,建有土楼一座,称陆厝楼,后来迁居在附近,称楼仔陆社,以示从陆厝楼搬迁而来的陆姓;深土江头在浯江之滨,先为竹屿张氏、赤文头许氏,后为乌石林氏所衍居,对于母亲河浯江,张氏称为金江,许氏称为岑江(赤文头许氏墓碑碑首刻“岑江”,见《漳浦许氏族谱》)而林氏称为乌石大溪。乌石六房公林震的次子林黻(“三凤”的二叔父)于明嘉靖间移居江头,为乌石江头林氏开基祖,“石江”堤他的号。他的7世孙林升泽建锦江楼,内外三圈,风格独特。2006年5月,锦江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乌石地区原住民姓氏有:林、余、方、叶、赵、曾、邱、黄、李、朱、康、许、蔡、陈、王、马、胡、杨、张、郭、郑、吴、周、杜、魏、沈、徐等;其他地区有:何、倪、马、李、丁、柳、庄、陆、苏、石、叶、黄、张、许、颜等。后来,均为乌石林氏所衍居。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抗灾救灾、历史回顾、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农业与花卉、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10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