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水稻品种的改良与突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92
颗粒名称: 漳浦水稻品种的改良与突破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4
页码: 139-1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为提高粮食产量所采取的措施。重点讲述了漳浦县在推广水稻良种方面的历程和成就,包括水稻品种的评选和利用、矮秆稻品种的兴起和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 漳浦县 粮食生产 水稻良种

内容

水稻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主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5%,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0.4%,是漳州市粮食生产大县。稻谷是漳浦人民的主食物,其产量的丰歉与人们的温饱休戚相关,直系社会的稳定和谐。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供需平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提高粮食产量,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如发动群众开荒造田,保护耕地;兴修水利,旱涝保收;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适用技术,实施科教兴农;引进推广水稻良种,增加稻谷产量,其中引进推广优良水稻品种是一项最关键的措施。
  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同漳浦广大的农民高度重视水稻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全县良种应用至今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主要是地方品种的鉴定评选和利用;第二阶段是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推广矮杆水稻品种;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中期到现在,主要是推广杂交水稻良种。
  一、水稻品种的评选和利用
  解放初,漳浦县水稻品种严重混杂退化,大部分种植的品种“红脚蔓”,“潭底种”等,这些品种生育期长,稻秆高,易倒伏,抗病差,常受洪涝和风寒危害,产量低而不稳,单产在115—128公斤。自1951年开始,农技人员与广大农民一起,调查了解水稻品种的来历名称,特征特性,适应性,栽培要点,并予比较评选,选出较好的农家品种。同时于1952年引进“陆财号”、“三冬早”、“胜利籼”、“南特号”、“老来青”;1958年引进“日本世界稻”(即农垦58);这些良种的推广,面积迅速增加,水稻良种普及率在63-65%,为水稻增产起很大的作用。单产在180公斤左右,比原来增加50—60公斤。
  为克服用商品粮做稻种而造成种子混杂的教训,自1958年开始,种子供应实行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助以调剂的方针,要求集体生产单位自留大田生产用种,将当地优良品种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相结合,就地繁殖,扩大推广。
  二、矮秆稻品种的兴起
  漳浦县是遭受台风和热带风暴侵袭最严重的地区,每年均有5次左右的台风。而高秆品种不耐肥,常因台风而招致严重的倒伏和减产,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漳浦县农业局以推广矮秆良种的水稻。
  60年代引进广东潮汕地区的“矮脚南特号”、“珍珠矮11号”等,70年代引进“红410”、“铁骨矮”、“桂朝2号”等,80年代引进“78130”、“79106”、“8303”、“闽科早”、“8041“园山糯”等。矮化水稻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肥、抗倒伏、单产提高到400—500公斤。1964年晚季,县领导司良纯在县良种繁育场种植1.08亩的“铁骨矮1号”,经验收测产、单产512公斤。在总结丰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全县全面推广矮秆水稻,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广大农民称矮秆水稻是漳浦稻田闪亮的明珠,是农民解决温饱的良种。
  三、杂交水稻的重大突破
  杂交水稻其根系发达,分解性强,茎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良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它只需一般稻种的十分之一的种子,就可获得半吨的粮食(其种子与产量比为1∶500)
  70年代中后期,漳浦县引种杂交水稻,由于种子纯度不够,栽培技术没配套,造成部分失败。1975年秋至1976年冬,县政府抽调8名农技员分两批至海南学习制种,培育四优1、2号杂交水稻,带回县里推广。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推广。
  为推广杂交水稻,时任县委书记黄步翔亲自挂帅,指派县农业科技干部蒋甲寅在城关公社绥北大队驻点,抓100亩的杂交水稻示范片,种植“闽优1号”品种,经晚季收割测产验收,亩产620公斤。沙西公社农技站在河墘村种植1.1亩的“汕优2号”,亩产达664.5公斤。1982年,县农技站黄云生农艺师在长桥公社的东昇村种植4.5亩的汕优6148,平均亩产560公斤。佛昙公社晚季种植“汕优30”和“汕优63”二个组合,面积5000多亩、单产495公斤。1984年,县农技站承担省级“丰收计划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把杂水稻做为配套的主要措施,取得好成效,实现产量翻番的目标。1988年,在城关公社马坑大队旧场25亩的烂泥田,经改造种植“汕优63”,亩产达584公斤,比原来常规种亩产250公斤,增产133.6%。是年,全县推广面积达到5.8万亩。
  杂交水稻以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适应性”,赢得农民好评,群众夸其为“绿色稻田的瑰宝”。自1988年以来,全县推广“杂交水稻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和“超级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1989年,实施“吨粮田”的高产栽培,杂交水稻得以长足的进展,杜浔镇范阳村实现杂优村,平均单产506公斤。
  为选择杂交水稻的最佳组合,1990年,由时任副县长陈桂味带领县农业局有关科技人员前往广西博白县考察调研,并引进“博优系列”的感光品种,供应本县晚季种植。县种子公司调入“汕优桂33”、“特优63”、“特优77”等组合。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为克服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而影响粮食总量。21世纪以来,漳浦县引种超级稻“Ⅱ优航2号”、“Ⅱ优623”。2008年晚季,在石榴镇梅西村和官浔镇西北村的超级稻丰产片,单产均在700公斤左右。
  漳浦自“六朝”就种水稻,距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漳浦县志》载:“稻有粳、有秫、有尖、有香稻。六月熟者谓早稻,十月熟者谓晚稻,九月熟者谓大冬稻”。漳浦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广大农民素有采用良种的传统。民谚说;“母壮儿肥,种壮苗强”,“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反映我县农民对水稻优良品种的重视。
  漳浦县水稻生产是在解放初产量很低的水平上起步。查资料:1949年,水稻种植面积45.71万亩,总产55910吨,单产122.3公斤;2009年,水稻种植面积30.8万亩,总产138800吨,单产450.6公斤;建国60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减少14.91万亩,降32.62%,而总产增加82890吨,增长1.48倍,单产提高328.3公斤,是1949年的3.68倍。良种覆盖率已达98.5%。
  实事证明,选用推广水稻良种,是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抗灾救灾、历史回顾、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农业与花卉、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1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元安
责任者
黄步翔
相关人物
陈桂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
杜浔镇
相关地名
范阳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