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英语卅一载桃李满园慰心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85
颗粒名称: 执教英语卅一载桃李满园慰心灵
其他题名: 记政协委员陈建有
分类号: D625.57
页数: 5
页码: 104-10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漳浦一中英语教师陈建有的教育经历和教学风格。陈建有的教学严谨、认真,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
关键词: 漳浦县 教学风格 教育事业

内容

漳浦一中陈建有老师,1955年9月出生于漳浦县赤湖镇东城村,1980年2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现是漳浦一中高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福建省教育学会会员,漳州市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31年,先后16届担任应届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1992年至今,担任漳浦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命运与教书结缘
  1980年毕业前夕,中联部曾到福师大招收2名外语系毕业生,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专业好、家里兄弟多、会讲闽南话(中联部当时在广州有个对外机构,工作范围是东南亚)。陈建有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在系主任的推荐下,他参加了面试。可是想到家中年逾古稀、卧病在床的父亲,他不顾系主任的极力劝导,最后,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系主任惋惜之余,在他的档案里附上了一份推荐书,希望他能分配到当时的漳州师专,使得人尽其才。
  80年代,正是百业待兴、求贤若渴的时代,教育界更是如此。陈建有的档案材料被漳浦三中的吴锡鑫校长发现,立即被要去了。当时漳浦三中只有3个英语老师,年富力强又是“科班出身”的他挑起了学校的英语重担。有了吴校长的鼎力支持,他绷紧弦,连轴转着。
  英语老师奇缺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1985年的暑假,他被县进修学校聘请为民办、代课英语教师培训。面对着台下50来个学员,大多年龄都比讲台上的老师大,有的50多岁,又是那样的求知若渴,年轻的他既紧张又兴奋,只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培训刚结束,因过硬的业务与热忱的治学,陈老师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漳浦一中和进修学校同时向教育局要人,要他这个人。教育局领导让陈老师自己决定。29岁的他没有犹豫,他选择了一线,选择了与学生成长在一起。命运再次与教书结缘,这年9月,他正式走上漳浦一中的英语教坛。
  无怨无悔
  由于家在乡下,结婚后的陈老师就暂住在妻子单位(县罐头厂)的职工宿舍,一小套房子共住三户人家,每户分得一间(既是卧室又是客厅、餐厅、书房、婴儿房),共用一个卫生间,三只煤炉依次摆在走廊,就是一个公共厨房。煤炉是24小时工作的,即使是休息时刻,火也是阴阴地藏着,所以煤气是无时无刻地串着,他的慢性鼻炎就在那时落下了。一到一中,他就教高三、补习班(现称高辅班),日班连着夜班,每天就是这样在教室和宿舍、英语和煤气之间来回奔忙着,他没有怨言。
  有个雨天,9点半下夜班,还有几个学生没走,围着他问了几个问题,等一一解答后,己近11点,他用油纸(俗称,塑料布)裹紧教案放进车篮,穿好雨衣,推推眼镜,骑上自行车,在昏黄的路灯中,摸着黑往家赶。途经西施岭(坡路,当时路面还不平)时,他下车用走的,小心翼翼的。夜雨还是淅淅沥沥,还是一个打滑,一个趔趄,他连车带人倒在小坑洼边……折腾到家后,可以躺下时,他却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一早,他红着眼睛,第一次为了教学以外的事,找到校长要求一间宿舍。
  当时一中的教师宿舍也是十分紧张,已经住进去的要调整出来更是不可能,林校长(住校)只好把他自己的“一倒水”(闽南俗称。指依靠在建筑主体外的简易搭盖,通常是做为厨房)腾出来,让陈老师搬过来。“一倒水”屋顶用瓦片搭成,旁边有棵凤凰木,他用砖块依凤凰木边上围了一个简易厨房。一到凤凰木开花的季节,屋顶瓦片间飘满了凤凰叶、凤凰花,家里也飘满了凤凰木的丝虫;一到雨季,他就只好在老床(有床顶的)上铺上一层油纸,摆开锅碗飘盆,叮咚,叮叮咚咚,屋里屋外合奏“三月里的小雨”……想到这已经给林校长添麻烦了,他还是没有怨言。
  而今,绥东溪边崭新的两层半小楼,是他与妻子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共同成果。他坐在自家客厅舒适的红木椅上,细数着7年的煤气生活、5年的“一倒水”与虫、与雨战斗的日子、以及后来在34平方米的教师集资房的邻里琐屑,他依然没有怨言。成绩斐然
  “当个工程师,我只是一个人才;当名教师,我可以培养一批人才。”陈老师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后悔。
  在平常的时间,陈老师其实也算个默默无闻的人。他不善交际、不善言辞,平日里总是在家里看书、备课。乍看之下,只是一个“糟老头”(妻子的工友还曾以为他是个傻子)。其实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治学严谨。他一跨上讲坛,立马判若两人,口若悬河、眉飞色舞。不论是春夏秋冬,他总是卷起袖口,左手拿着黑板擦、右手握着粉笔头,一边讲,一边写,一边比划,从台左奔到台右,从台前走向台后,从不间歇,直到把自己搞成一身的粉笔灰,衣服上、头发上,甚至眉毛、眼毛上全都附着一层白白的霜灰。本是容易在运用上混淆、失误的语法,本是容易产生差错、枯燥的句式,经他一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课前,他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准备。课中,在生动幽默的语言中,他以各种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趣味性的英语学习,但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他也相当注意学生纪律上的调控、把握,活而不乱,真正做到了“张弛有度”。课后,他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认真的批改,发现问题便立刻指出并加以辅导。通过他生动的课堂,负责的教学态度,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1989年,所教学生王蔷高考英语单科成绩96分(满分100分),名列漳州市文科类第一名;2009年,所教学生陈弘高考英语单科成绩144分(满分150分),名列福建省第二名。家长纷纷表示:“我们信任陈老师!”
  他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连续18学年获“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得学校“春晖”奖教金。
  1988年被评为县中学优秀班主任,县级教坛新秀。
  1989年被评为漳州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3年入选《中学骨干教师辞典》。
  1997年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级”。
  1999年荣获漳州市市““师德之星”称号。
  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福建省教育厅选派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工作,为漳州市争得荣誉。
  2009年被评为“漳州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他业务功底深厚扎实、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在漳浦一中任教二十几年来,他在班级多、英语老师缺的情况下,几乎每学年都担任三个全日制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他倾注了满腔的热忱,对学生严中有爱,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他充分利用早读、晚自习时间给学生辅导、做英语阅读理解(漳浦一中的“英语早餐”,曾在全市推广),占用了大量个人休息时间,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时他还根据学生基础程度的不同,对学生进行个别补课,使学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在英语教研组方面,作为学科领军人物的他同样也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他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了解有关动态,带领漳浦一中全体英语教师,听课观摩、教研交流,有效地调动和发挥每位老师的积极性。
  1999年1月,在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建有当选为委员、常委,之后连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常委至今。参政议政己有12个年头。同时被选为漳州市政协十届、十一届委员。
  参政议政12年间,陈建有更是把漳浦的教育事业时刻放在心上,从一线工作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他的关于《防止漳浦县优秀毕业生外流》提案,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得到有效落实,获得当年度优秀提案。他的关于《教育毕业生工资应纳入财政预算》提案,被县委县政府采纳,为稳定、培养、壮大漳浦年轻教师队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本书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抗灾救灾、历史回顾、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农业与花卉、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10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叶纯
责任者
陈建有
相关人物
吴锡鑫
相关人物
王蔷
相关人物
陈弘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赤湖镇
相关地名
东城村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