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前港·普前圩·普前天后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053
颗粒名称: 普前港·普前圩·普前天后宫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7
页码: 136-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沙西镇河墘村普前社的古代繁荣和渔业发展,以及普前港、普前圩和普前天后宫等古迹文物的情况。普前社是河墘陈姓传衍的两个自然村之一,历史上曾因拥有西庄港和普前港而繁荣富庶。普前港是西庄港的姐妹港,当时也颇具规模,加上在港口边上设有圩场、建有天后宫而名闻遐迩。
关键词: 普前港 普前圩 后宫

内容

沙西镇河墘村有两个靠海岸线的自然村,西一个叫西庄,145户,600多人;东一个叫普前,近百户,400余人。两个自然村相距约2公里,都为河墘陈姓传衍。由于村社距离国道省道较远,交通不甚方便,且资源比较有限,物产不多,在沙西镇各村社排座次属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小社里”。然而在古代,却因拥有西庄港和普前港而繁荣富庶一方。西庄港在《漳浦县志》有载,是当时漳浦县九大港口之一。普前港是西庄港的姐妹港,当时也颇具规模,加上在港口边上设有圩场、建有天后宫而名闻遐迩。
  本文单记述普前社的若干往事旧闻,如普前港、普前圩和普前天后宫等古迹文物的一鳞半爪,权且作史海钩沉,也供宗亲研究历史参考。
  普前港普前圩寻踪
  笔者老家距普前社甚近。孩童时,常随长辈到普前宫拜妈祖:出西门,走一段田埂小道,过小溪上的石板桥就到普前社口,社口有几株高大的朴树,再沿着社内一条石板巷道,尽头就是妈祖庙了。记忆里的妈祖庙是那样雄伟高大,那样金碧辉煌。长辈还说,从前,这里设市场,每天赶圩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还有普前港出入的船只很多……。
  时过十几年,1964年中专毕业那年,夏秋之际,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曾到停泊在普前港的洗〓船上挑海虫间土(一种海肥),给生产队的稻田下追肥。当时的港道很窄小,似一条沟渠,载重2~3吨的小船要在满潮时靠撑杆才可抵达岸边。
  以后的日子,因外出工作,再也没有光顾过普前社了。直至2009年,为考究普前妈祖庙始建年代,邀请县博物馆王馆长一行,重访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普前天后宫。天后宫风采依旧,仍然是那样古朴庄严,那样金碧辉煌。经村干部和管庙人的介绍,妈祖庙于2000年作过大修,屋面重新铺设褚红色琉璃瓦,屋脊上的剪瓷雕全部更新,山水花鸟、古装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庙内妈祖神像,花岗岩雕凿的石香炉、梁柱以及西厢房厅堂那尊汉白玉佛像等摆设布置,均保持原貌。经王馆长一番考察,推断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有260多年。
  伫立在妈祖庙前,远眺隔海的东山岛,座座山峰历历在目,尤其是那座挺拔峻秀的苏峰,更为显眼。近处,有宽阔的庙前广场。广场南端建有戏台,村里的长者介绍,每年逢妈祖诞辰,请来戏班在此演戏三、四场,庆祝一番。戏台南侧有一口池塘,水面不大,是旧时港口码头遗址。今池塘用于积蓄淡水,可供浇灌,但名称仍沿用旧时,管叫它“咸水塘”。咸水塘以南是一大片平坦农田,地里尽是绿油油的作物,一直伸展到海边,近处田畴上的作物,以地瓜为主,间有蔬菜。长者说,这些田园,过去尽是海滩,涨潮时海水抵达村社旁,以后一代接一代围海造田,海滩变埭田,埭田变良田,慢慢地把海堤向南推进成今日的现状(今从村口到海岸的直线距离足有一公里。村前这片田园,面积有1千多亩,属本村社的有300亩)。
  古时候普前港的港道有多宽多深,今已不得而知。笔者从县档案馆查阅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测绘的《漳浦县土地编查》(屿头乡·塗楼乡地段)原图,(比例尺1∶25000)。才粗略了解70年前这一带的地形地貌。
  据民国廿九年地图所示,当时普前港的港道的宽度在80—100米之间,在普前港与西庄港之间,有三条宽度各50~100米的港道互通。三条港周边,有“普前埭”、“西庄埭”、“河埭”,这些“埭”,正是人工围海造田的产物。那时候围垦的“埭”,已把海从村口推出350米(直线距离)。1940年至今,又继续搞围海造埭,再把海向前推进了六、七百米(直线距离)。这一地理变迁,周期约一百年。按这一速度向前推至1840年、1740年……,不难想象,那时的“普前”港,定是象模象样的海港。笔者联想到《漳浦县志》有记载的西庄港、杜浔港、高山港,大体都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消失。就此细细想来,既感叹先辈们为求生存“战天斗地”所进发的巨大力量,也感叹自然生态竟然如此脆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何等重要。
  普前陈姓祖源
  在陈姓肇基普前之前,这里的港口边上,就存在2个渔村(今普前社西侧)一个叫下徐,为徐姓所居;一个叫坎顶(住民姓氏失传)。这两个村社以海洋捕捞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有三桅杆的大帆船好几艘”、“有18对罾”、“出产的扁鱼干品质上乘”……片言只语流传至今。若干年前,普前人在劳作中,曾经挖掘到废社的屋基以及淹制水产品的地窑。从地窑的规模,推断每窑可以淹制几十担上百担的水产品。这两个渔村为何消失,一说是元末明初社会动荡,海上生计受挫,而迁徙他乡。一说在元代遭海盗洗劫,幸存者逼走异乡,还有一说是明代倭寇之祸,幸存者远走他乡。(据县志记载,漳浦沿海倭寇之祸,集中在明嘉靖三十六年至嘉靖四十四年这9年间,其中一次在嘉靖四十年二月,“倭入屿头月余,张琏率倭陷杜浔土城”。)
  河墘陈姓肇基普前,先是在圩场经商做买卖,日久为图方便,就在圩场附近择地建造厝宅,遂举家迁此居住。因厝后有朴树林(朴树为多年生乔木,茎杆粗壮,树冠茂盛。过去村社旁多见有此大树),故名居住地为“朴前”“朴仔前”,方言“朴”与“普”谐音,书写以“普”代“朴”,字义显得文雅。
  河墘和普前陈姓族谱,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革命”时期,但现代人对祖源是相当明了的,即蓬山传衍屿头、屿头传衍河墘、河墘传衍普前。据蓬山族谱载,蓬山陈姓肇基于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开基祖讳君赐,原藉绍安溪南,本是漳州路同知、南胜伯陈君用麾下的一名军官,元亡避乱隐居蓬山、垦荒种地、择地筑屋、惨淡经营、草创家业。至明洪武年间,长子、次子相继降世。在次子尚是儿童时(约5—6岁)的某一天,君赐公挑柴禾赶“普前”圩,这位孩童出于好玩,未经父亲应允,随其身后赶圩看热闹,在临近圩场时迷路而进入屿头社,被一户谢姓长者发现,暂留其家,以等候主人认领。君赐公卖完柴禾返回蓬山,才知道竟有此事,于是便返途寻找,直至黄昏傍晚,才在屿头谢家会面。缺乏子息的谢姓夫妇,对这位长得健壮的孩子甚为喜爱,遂恳求“分给”其抚养。君赐公夫妇最终答应谢家要求,将这个孩子送给屿头谢家抚养,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尔后便成为屿头陈姓开基祖。(另一说是君赐公挑柴禾赶“普前”圩,次子跟随,柴禾被屿头一户谢姓人家所买,到谢家时,这位儿童倚在谢家门柱,等候父亲卸柴禾回家。这位着青色粗布衣的儿童,倚在门柱上,正应谢家主妇日前的“青龙攀柱”一梦。遂恳求君赐公将此子送给谢家抚养……。)
  屿头陈姓开基祖讳万宗,君赐公次子,生于明洪武五年,卒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372—1437年)。万宗公为屿头陈姓一世,传至三世,有兄弟5人,成家后分成“五房”,其中“三房”的一部分子女(屿头世系第四世),随母迁到邻近的河墘肇基,为河墘陈姓一世。
  记述这一过程,可用来印证二个问题,一是普前圩在明洪武初年就存在;二是从屿头陈姓开基者及年代,推算肇基河墘的时间约在明弘治年间(1490—1500年),进而就可推算河墘陈姓开基普前的年代了。
  以上说明,在普前社形成之前,港口、圩场,以及下徐、坎顶社业已存在。那时,港叫什么港,圩叫什么圩,今不得而知,可能叫“下徐港”,“下徐圩”,也可能叫“坎顶港”、“坎顶圩”。历史如此久远,“下徐”、“坎顶”也早已不存在,且自“普前”得名之后,以“普前”来作为港名、圩名,尽在情理之中。
  普前圩规模略记
  多方事实说明,普前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区位优势明显,在漳浦南区,其规模地位仅次于杜浔圩。其主要特点是以水产品交易为主的日日圩市,这种潮汐(俗称“流水”)圩场,每天交易的高峰期(俗称上市),是随潮汐变化面变化的。天天有交易买卖的圩场亦称集市,故普前圩也称“普前市”。普前市有各类店铺40多间,构成一条小街,叫普前街。店铺经营的商品门类比较齐全,有日杂百货、粮行米店、油盐店、布匹鞋帽店、糕饼糖果店、猪牛肉铺,饮食店,还有制造杆秤作坊、棺材店、赌场等,市场按贸易的种类,分水产品市场,柴草市场、禽畜市场。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也比较配套,有税务所,盐管所和市管所。固定店铺一般都有“店号”,如“合兴”、“联盛”、“联兴”等等。由于集市有规模、有地位、有公信度,所以这里的粮行米市有专设的“普前斗”、“普前管”(旧时粮行米店粜米的木制量具)。普前斗、普前管的计量换算是:1“普前斗”为12市斤,合19“普前管”,1“普前管”为0.667市斤,3“普前管”合2市斤。
  普前圩市延续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年,因宗族内部发生矛盾纠纷,引发械斗,致使市场关闭,店铺停业,商贩星散。普前圩市从此被政府取缔而消失。
  回顾普前圩历史,属元代的,今史料不足,无从考究。单从明代开始计算,至民国十五年止,历550余年。
  天后宫风采依旧
  普前港、普前圩早已无影无踪,唯独普前天后宫,至今依然金碧辉煌,古朴庄严。这是普前人珍惜文物,认真保护、管理的结果。
  庙宇建筑为抬梁式土木结构,悬山顶,分前殿、大殿、天井、走廊、厢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屋面琉璃瓦铺设,屋脊及飞檐、翘角均采用剪瓷雕装饰,有双龙戏珠,有古装戏剧人物,有飞鸟走兽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剪瓷雕塑,是2000年庙宇大修时,延请东山县的师傅按原来样式重新制作的,工艺十分精湛。庙堂祀有两尊妈祖神像,其中一尊原奉祀在屿头妈祖宫,清康熙“迁界”时,转移收藏在普前,“复界”后,仍留在普前供奉。庙内有3对石柱和3对木柱,每对柱子均刻有楹联,其中有一对落款为清嘉庆元年阳月(1796年农历十月)信士陈英谟敬题的“久荷神庥锦屿烟村风雨顺,长昭显迹湄洲香火浪波安”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内墙上,有百幅壁画,大多是“三国演义”故事,通梁、斗拱上也都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的油彩画。总之,普前天后宫,历260年岁月,至今仍这般恢宏壮观,实属难能可贵。
  天后宫前的广场宽阔(长约35米,宽约30宽,面积1000多平方米),旧时是普前圩市的水产品市场,(柴草市、猪牛圩在村社外),今为普前社举办节庆热闹的场所。广场前搭建了戏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节庆,请来戏班,在此演三、四台戏。届时,户户亲朋盈门,家家操办酒席,宴请宾客。入夜请大家看戏,热闹非凡。
  普前展望
  乘改革开放东风,今日普前,走上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水平跃居全镇中上游。除有限的耕地外,发展海水养殖,已建成鱼虾蟳池200多亩,从事养殖业‘的有10来户。富余劳力外出务工50多人,经商办企业8人。更可喜的是新一代普前人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70后”、“80后”年青一代,基本普及初中,且有高中学历18人,中专学历15人,大专学历16人,大学本科学历22人。当中有3人从政,7人从医,10人从教,还有20人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有的已成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技术骨干、领导;有的已成为中小学校教学骨干……
  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普前人,具有敢拼会赢,奋发向上的精神气概,担当起振兴普前的重任,这正是普前腾飞的希望所在。
  普前的明天将更美好。
  (本文有关资料、由陈通才、陈睦成、陈木友、陈火夫等同志协助搜集、提供,在此表示谢意。)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本文讲述了引水工程建设、赴朝作战60周年纪念、浦台交流、委员风采、人物春秋、历史回顾、三峡移民工作、农村与农业、畲乡今昔、文化文物、姓氏丛谈、史海钩沉、文史工作回顾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桂味
责任者
君赐公
相关人物
陈英谟
相关人物
陈通才
相关人物
陈睦成
相关人物
陈木友
相关人物
陈火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沙西镇
相关地名
河墘村
相关地名
自然村
相关地名
西庄镇
相关地名
台南市
相关地名
屿头乡
相关地名
塗楼乡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屿头乡
相关地名
普前市
相关地名
米市镇
相关地名
东山县
相关地名
湄洲镇
相关地名